○小天台 未知何人所作。演馮玨、陸韜遇霍氏二女事。與雙鴛珮相同。而情節曲白。往往互異。園名小天台。故名。 略云。馮玨、字比玉。金陵人。吏部侍郞朝卿之子。【雙鴛珮云冢宰。】與年家子陸韜友善。
徽宗皇帝 收复鄯廓州 崇宁三年正月丁酉,王厚奏:『臣近得弟端书,近往湟州措置招纳,称宗哥城首领结毡将文字遣亲弟结菊来归顺,候大军到,开城门迎降,及乞心白旗。又廓州蕃僧欲候大军到献酒,青丹谷首领阿丹三人,亦称候
中外文武臣僚,恭劝登极,乃于闰六月二十七日即皇帝位于南郊。诏曰:『朕以天步多艰,皇家末造,忧劳监国,又阅月于兹矣。天下勤王之师,既以渐集;向义之心,亦以渐起;匡复之谋,亦渐有次第。朕方亲从行间,鼓舞率励,以观厥成。而文武臣僚,咸
万历十九年闰三月丙寅朔彗入娄○大学士申时行男用嘉赘于故给事董道醇因就试浙江中式有言其越省弊中者时行奏请覆试 上以无私不必再试至是御史李用中复言之时行请革其子举人准承荫入监并恳乞休 上优答之命供职如故○
一三二八 军机大臣奏各省解到违碍书籍缴进销毁片(附清单一)乾隆五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查各省解到违碍书籍,前经臣等奏明,交翰林院查照从前奏案,分别应毁与否,再行缴进销毁。兹据翰林院咨称:本年据江苏省解到违碍书二百五十
宋 袁枢 撰马氏据湖南唐僖宗光啓二年 初忠武决胜指挥使孙儒与龙骧指挥使朗山刘建锋戍蔡州拒黄巢扶沟马殷军中以材勇闻及秦宗权叛儒等皆属焉三年秦宗权与杨行密争扬州以孙儒为副张佶刘建锋马殷皆从昭宗景福元年夏
鲁迅那时的学费是年额四百元,每月只能领到三十三元。在伍舍居住时就很感不足,须得设法来补充了。译书因为有上海大书局的过去经验,不想再尝试,游历官不再来了,也没有当舌人的机会,不得已只好来做校对。适值湖北要翻印同文会
李贺,字长吉,是皇族郑王的后代。他父亲叫李晋肃,他因为音讳不去应进士考试,韩愈为这写了《讳辨》,但他终于没去应考。他才思灵敏快速,尤其擅长写诗歌。他的构思风格像高山陡崖,千丈耸立,当时文人追随效法他,没有能近似的。他填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授职鄢陵知县。政绩最好,升为御史。出按辽东,上疏陈明安定边境的十条对策,又请求加速建立首功的赏赐制度。后改为山西巡抚。回到京城,恰好朝廷大臣正在争论立储君的事。陈登云认为
一紀年畧如朱子通鑑綱目例註甲子於行上分註周王紀年始終於行下齊晉霸國衛蔡鄭曹同姓陳杞宋先代之後秦楚吳強國凡紀年始終亦分註每年之下一三傳經文互有同異陸氏釋文畧見而未詳啖趙陸氏稍詳而未盡亦有與今本不合者故今
蕅益沙门智旭述 (癸)五释不定心所二。初举颂。二论释。(子)今初已说二十随烦恼相。不定有四。其相云何。颂曰。不定谓悔。眠。寻。伺。二各二。 (子)二论释二。初正释颂文。二诸门分别。(丑)初中三。初释通名。二释别名。三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净饭王信解品第二十七之二 佛言大王。我今复说。往古世时有转轮王名曼达多。有大威势具大福德。从彼父王顶上而生。已于先世久修梵行
题居士传偈菩萨戒弟子 彭际清 述我闻观世音 应身三十二 华严善知识 亦有五十三 比邱居士身 种种天人趣 譬如空中云 随风无定形 又如海上波 从日现五色 众生眼所见 分别每炽然
五灯全书卷第十一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青原下五世石霜诸禅师法嗣潭州大光山居诲禅师京兆王氏子。初造石霜。长坐不卧。麻衣草履。亡身为法。霜遂令主性空
梓州司马 孟献忠 撰功德篇第五(并序十章) 诚应篇第六(并序十章)功德篇第五(并序十章)夫至功非功。为而不宰。上德非德。成而不居。故九定四禅。入无所入。三空六度。行无所行。莫而无边。非相非名。不染不住。积恒
笑话集:明佚名撰。不分卷。作者原署“乐天大笑生纂集,逍遥道人校刊”,不知编校者真实姓名。文前有“粲然子”评语:“古今漫录,雅俗兼收,义存箴警,一笑舒忧。”可见该书内容与编者意图。书中收笑话一百余篇,其中多数从民间流传
清徐文靖撰。十二卷。《竹书纪年》自发现后,考证者甚多,南朝梁沈约始为附注,然好言符瑞,于事实罕有发明,文靖乃特为统笺,逐事分载,以纪其详。仿郑氏诗笺之例,于《纪年》中逐字详注谓之笺。不特于《纪年》笺之,附注笺之,凡所引书
凡五卷,或十卷。唐代智俨撰。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略称华严经略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五册。本书记述六十华严之纲要,并解释其文义。全书分立五门,以分别华严一经之文义,即:(一)叹圣临机,德量由致。(二)明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