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錄

王鵬運傳錄自蔡丏因編清代七百名人傳第五冊

王鵬運,號幼霞,自號半塘老人,晚號鶩翁。臨桂人。同治九年,本省鄉試舉人。十三年,以内閣中書分發到閣行走,旋補授内閣中書。久之,陞内閣侍讀。先後值實錄館,辦大婚慶典,敍勞加三品銜,賞戴花翎。光緒十九年七月,授江西道監察御史,奉命巡視中城,轉掌江西道監察御史,陞禮科給事中,轉禮科掌印給事中。二十二年春,上奉皇太后駐蹕頤和園,鵬運上書曰:竊自今年入春以來,皇上恭奉皇太后駐蹕頤和園,誠以聼政之暇,皇上得以朝夕承歡,而事機之來,皇太后便於隨時訓迪。聖慈聖孝,信兩得也。況御園駐蹕,祖宗本有成憲,如臣檮昧,尚復何言。然毣毣之忱,以爲皇太后園庭駐蹕,順時頤養,以迓祥和,誠天下臣民所至願,若皇上六飛臨駐,揣時度勢,有不得不稍從緩圖者,謹為我皇上敬陳之。自和議既成之後,財匱民離,敵驕國辱,久在聖明洞鋻之中,無俟微臣贅述。恭讀去年四月硃諭,我君臣當艱苦一心,力圖自强之策。至哉王言。今日非力持堅苦之操,難策富强之效。聖言及此,真天下之福也。昔齊頃公敗於鞍,歸而弔死問疾,七年不飲酒食肉,而浭陽之田以歸。夫飲酒食肉,何礙於政。史臣特舉人所至近易忽之處,以狀其日不暇給之忱。是以風聲所樹,不必戰勝攻取,鄰國畏沮之心自生。實效先生,理固相因而至。夫人情不遠,援古可以知今,而環伺綦嚴,返觀能無滋懼。臣非不知我皇上宵衣旰食,在宮在園,同此勵精圖治。然宸衷之痛苦,左右知之,海内臣民不能盡悉也。在廷知之,異域旅人不能盡見也。恐或以溫凊之晨昏,為宸游之逸豫,其何以作四方觀聼之新,杜外人覬覦之漸哉。臣又聞皇上前次囘還,乙夜始入禁門,不獨披星戴月,聖躬無乃過勞,而出警入蹕之謂何。亦非慎重乘輿之道。而今之頤和園,與圓明園情形逈異,其時承平百年,各署入直之廬,百官待漏之所,規模大備,相習忘勞,今則蕪廢已逾三十年一切辦公處所,悉皆草創,俱未繕完。大臣雖僅有憩息之區,小臣之踟躕宮門,露立待旦者,不知凡幾。而綴衣趣馬,先後犇走於風露泥淖之中,更無論矣。體羣臣為九經之一,亦願皇上垂鋻及之也。又近讀邸鈔,立山奉命管理圓明園,皇上兩次還宮,皆至園少坐,外間訛傳,遂疑有修復之舉。臣愚以爲值此時艱,斷不至以有限之金錢,興無益之土木。且借貸業已不貲,更何從得此鉅款。此不足為聖明慮,然臣因之竊有進者。當同治改元之始,御園甫經兵燹,興葺非難,乃竟聼其蕪廢,豈憚勞惜費哉。蓋欲使深宮不暇自逸之心,昭示以薄海内外。是以數年之内,海宇敉平,武功克蕆。前事具在,聖謨孔彰,伏願皇上念時局之艱難,體垂簾之德意,頤和園駐蹕,請暫緩數年。俟富强有基,經營就緒,然後長承色笑,侍養湖山。蓋能先天下之憂而憂,自能後天下之樂而樂,其所謂以天下養者,不且比隆虞帝哉。疏入,上欲加嚴譴,王大臣陳論至再,意稍解。徐曰:朕亦何意督過言官,重聖慈或不懌耳。樞臣以鵬運摺内夾片附奏,略謂鵬運雖冒昧瀆奏,亦忠愛微忱,臣等公同閱看,尚無悖謬字樣,可否籲恩免究,意在聲敍寬典之邀,出自臣下乞請也。疏留中。即日車駕恭詣聖安,面奉懿旨:御史職司言事,余何責焉。王大臣奉諭旨,此後如再有人妄奏嘗試,即將王鵬運一併治罪。著即傳諭知悉。鵬運直諫垣十年,疏數十上,大都關係政要,此尤犖犖大者。二十八年,得請南歸,寓揚州。時艱日亟,憤懣滋甚。三十年春,以省墓道蘇州,病卒,年五十六。鵬運内性悙篤,接物和易,能為晉人清談,閒涉東方滑稽,往往一言雋永,令人三日思不能置。甫通朝籍,即不諧時論,致身言路,敢於抨擊權强,夙不慊於津要。惎之者復百計中傷之,卒坎壈於仕途。才識閎通,不獲竟其用。官内閣侍讀,兩屆京察一等,不記名。給事中試俸期滿,援例截取,奉旨以簡缺道員用,如直省道府簡缺,歸部銓或外補。故事,京曹截取,皆以繁缺用,以簡缺用者,自鵬運始。鵬運微尚蕭遠,書卷而外,嗜金石書畫,亦不為意必。唯精揅詞學,生平悃款抑塞,一寄託乎是。其四印齋所刻詞,自南唐迄元若干家。著有半塘定稿,袖墨蟲秋味梨蜩知等集。

猜你喜欢
  卷八百三十二·彭定求
  卷二百八十九·彭定求
  卷一三·袁枚
  今传是楼诗话 十三·王揖唐
  第四折·李寿卿
  楔子·郑光祖
  ●卷五·陈廷焯
  金粟词话·彭孙遹
  卷二·唐圭璋
  三集卷六十四·乾隆
  唐诗镜卷二十六·陆时雍
  总目·陈思
  卷三十五·曹学佺
  卷二十三·郭元釪
  23、秋捷·蒲松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七·董康

      ○丹心照   不知何人作。演楊繼盛事。因閱鳴鳳舊編。翻換爭奇。謂繼盛一片丹心。故曰丹心照。其事蹟眞者居多。而亦不■附會。至謂繼盛之女爲穆宗皇后。則謬極矣。【茲爲按劇敍次。加以辨證。】略言楊繼盛。別

  • 鲤跳·徐志摩

    那天你走近一道小溪,我说“我抱你过去,”你说“不”;“那我总得搀你,”你又说“不”。“你先过去,”你说,“这水多丽!”“我愿意做一尾鱼,一支草,在风光里

  • 丽则遗音巻二·杨维桢

    (元)杨维桢 撰禹穴会稽山为南镇见周职方至于今祀典不废人以不见禹贡为疑禹贡书治水起止自扬州止于震泽故会稽与淛河皆不登载禹穴在会稽山见皇览又见太史书人以塟衣冠为疑考帝少康封庶子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则禹穴在会稽

  • 卷一百五十一·列传第四十八·柯劭忞

      常咬住 普兰奚 普化 奥屯世英 贞 也里迭儿石抹明里 刘哈剌八都鲁许国桢 扆 韩麟   常咬住,信都人。祖父资,太祖选入宿卫,典御膳。父兀迩笃袭职,兼纳怜总管奴婢。宪宗二年夏,大会诸王于驴驹河上,水忽暴涨,鼎俎失序,兀述

  • 第七十四回 孟德乘机引兵迎驾 奉先排难射戟解围·蔡东藩

      却说董承杨奉等,护着献帝车驾,驻扎安邑,一住过年,改元建安。太尉杨彪等,名为三公,毫无政权,行止进退,俱由武夫作主,文臣不得过问。杨奉等拟就安邑定都,独董承欲奉驾还洛,与杨奉等更生龃龉,奉竟遣将军韩暹,袭击董承。承奔往野

  • 卷之四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四二一 两江总督高晋奏续缴违碍书籍板片折(附清单)·佚名

    四二一 两江总督高晋奏续缴违碍书籍板片折(附清单)乾隆四十二年八月二十二日臣高晋谨奏,为续解违碍书籍板片,仰祈圣鉴事。窃臣遵旨查缴伪妄著作,历经恭折奏明解送。又于本年五月间将各属呈缴并购买书籍二百二十五种,共一千

  • 志卷第三十七 高丽史八十三·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兵三。看守军。○典 库: 将校二杂职将校二军人五。卤簿都监: 将校二散职将相二军人四。征袍库: 将校二军人五。仁恩馆: 将校二。龙门仓: 将

  • 卷四·郭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华野疏稿> 钦定四库全书 华野疏稿卷四     湖广总督郭琇撰衰病告休疏 奏为微臣衰朽日甚病势愈沈惟恐贻悞封疆伏祈 圣恩俯赐罢斥另委贤员以膺重任事窃念臣一介寒 贱至愚至陋七年外吏

  • 卷一百二十六之四·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二十六之四 朱批田文镜奏摺 雍正三年二月二十九日河南巡抚【臣】田文镜谨 奏为仰恳 圣恩逾格荣封事窃【臣】一介庸材仰沐 圣主隆恩不啻

  • 卷一百十五·宋敏求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唐大诏令集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一百十五宋 宋敏求 编政事慰抚上淮安王神通山东道安抚大使诏皇太子等巡京城诸县诏鄼国公轨等益州道安抚大使诏张镇州淮南道安抚诏存问并州父老诏遣毕

  • 三十七年·佚名

    (辛巳)三十七年清乾隆二十六年春正月1月1日○朔辛丑,上詣太廟及璿源殿,行展拜禮,又行皇壇望拜禮於仁政殿月臺,仍詣毓祥宮,行展拜禮。上駐輦進善門外,命禮曹判書尹汲,奉審明陵,又命致祭驪陽國舅及府夫人。又命限今年勿設軒架皷吹

  • 卷三十八·纳兰性德

    钦定四库全书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卷三十八头等侍卫纳喇性德撰郷饮酒义故圣人制之以道乡人士君子集说疏曰乡人谓乡大夫也士谓州长党正也君子谓卿大夫也窃案集说依郑氏制之以道句絶而以乡人为乡大夫士为州长党正君子为卿大

  • 佛说离睡经·佚名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婆只尸牧摩鼻量鹿野苑中。彼时尊者大目乾连在摩竭善知识村。彼尊者大目乾连。独在静处经行而睡。世尊知尊者大目乾连独在静处经行而睡。彼时世尊知尊者大目乾连独在静处

  • 香港登九莲华山佛教公墓弁言·太虚

    十方佛土,亦复皆空,觅身心世界都不可得,何生养死葬之有!然理性常寂,而事缘恒差别无尽,现通自出神火而化,佛与阿罗诃尚矣。舍利建塔,以作人天福田,本异乎世俗之墓,隋信行禅师,高唱第三阶普法;寂后,其徒多依附师塔而葬,不期形成佛教公

  • 金光明经文句卷第五·智顗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门人灌顶录释四天王品四天王者。上升之元首。下界之初天。居半须弥。东黄金埵王名提头赖吒。此翻持国。领乾闼婆富单那。南琉璃埵王名毗留勒叉。此翻增长。领鸠槃茶薜荔多。西白银埵王名毗留博叉。此

  • 卷第三十六·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三十六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业品第四之四已辩业门略有二种。谓思思已业差别故。复有三种。谓身语意业差别故。复有五种。谓身语二各表无表。及思惟一业差别故。如是五业性及界地建立

  • 史氏菊谱·史正志

    又名《史老圃菊谱》、《菊谱》。植物谱录。南宋史正志撰。1卷。正志晚年致仕,居苏州养花消遣,见牡丹、芍药、海棠与竹皆有谱,遂以所见撰为此谱。前有自序,称所收27种,实为28种,其中黄色13种,白色10种,杂色红紫5种。其论色素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