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张景祁

张景祁字蘩甫,一字韵梅,浙江钱塘人。道光七年(一八二七)生。(据《新蘅词》卷八《六十初度词》,越二年为光绪乙丑,以此上推,当生是年。)为薛时雨门下士。光绪间成进士,以庶常改知县。晚岁由福建渡台湾,宦游淡水、基隆等地。著有《新蘅词》九卷,外集一卷。

○一枝春

〔落梅〕

不管清寒,问东风忍把高枝轻扫?瑶台梦杳,未许探芳重到。生涯惯冷,任离落水边都好。谁会得千种飘零,并入笛声凄调。仙云甚时流照?叹珠尘半委,萼华空老。无言更苦,肯怨早春啼鸟?关山去也,又蹴损马号多少?还盼取点额人归,翠尊共倒。

【评】谭献曰:茵溷飘零,感均顽艳。(《箧中词续》二)

○小重山

几点疏雅眷柳条。江南烟草绿,梦迢迢。十年旧约断琼箫。西楼下,何处玉总骄?酒醒又今宵。画屏残月上,篆香销。凭将心事记回潮。青溪水,流得到红桥。

【评】谭献曰:高寻欧、晏,参异已之长。(《箧中词续》二)

○双双燕

〔秋燕〕

玳梁对语。叹门巷乌衣,旧家谁主?巢痕刚暖,又触故园离绪。漫约催归伴侣,看玉翦将飞还住。自怜瀚海飘零,也学年年羁旅。辛苦!天涯倦羽。怕负了深闺,寄书香缕。重帘空卷,咫尺画堂何处?容易流光梦雨,便消瘦红襟如许!何况万里西风,更送玉关人去?

【评】谭献曰:缭曲往复,不数梅溪。(《箧中词续》二)

○望海潮

〔基隆为全台锁论。春初海警狎至,上游拨重兵堵守。突有法兰兵轮一艘入口游奕,传是越南奔北之师,意存窥伺,越三日始扬帆去,我军亦不之诘也。〕

插天翠壁,排山雪浪,雄关险扼东溟。沙屿布棋,飚轮测线,龙骧万斛难经。笳鼓正连营。听回潮夜半,添助军声。尚有楼船,鲎帆影里矗危旌。追思燕颔勋名,问谁投健笔,更请长缨?警鹤泪空,狂鱼舞月,边愁暗入春城。玉帐坐谈兵。有獞花压酒,引剑风生。甚日炎洲洗甲,沧海浊波倾?

○酹江月

〔法夷既据基隆,擅设海禁。初冬余自新竹旧港内渡,遇敌艘巡逻者驶及之,几为所困。暴风陡作,去帆如马,始免於难,中夜抵福清之观音澳,宿茅舍,感赋。〕

楼船望断,叹浮天万里,尽成鲸窟。别有仙槎凌浩渺,遥指神山弭节。琼岛生尘,珠厓割土,此恨何时雪?龙愁鼍愤,夜潮犹助呜咽”回忆呜镝飞空,猋轮逐浪,脱险真奇绝。十幅布帆无恙在,把酒狂呼明月。海鸟忘机,溪云共宿,时事今休说!惊沙如雨,任他窗纸敲裂。

○曲江秋

〔马江秋感〕

寒潮怒激。看战垒萧萧,都成沙碛。挥扇渡江,围基赌墅,诧纶巾标格。烽火照水驿。问谁洗鲸波赤?指点鏖兵处,墟烟暗生,更无渔笛。嗟惜,平台献策,顿销尽楼船画鹢。凄然猨鹤怨,旌旗何在?血泪沾筹笔。回望一角天河,星辉高拥乘槎客。算只有鸥边,疏荭断蓼,向人红泣。

○秋齐

〔基隆秋感〕

盘岛浮螺,痛万里胡尘,海上吹落。锁甲烟销,大旗云掩,燕巢自惊危幕。乍闻泪鹤、健儿罢唱《从军乐》。念卫、霍,谁是汉家图书社麟阁?遥望故垒,毳帐凌霜,月华当天,空想横槊。卷西风寒鸦陈黑,青林凋尽怎栖托?归计未成情味恶。最断魂处,惟见莽莽神州,暮山衔照,数声哀角。

【评】谭献曰:笳吹频惊,苍凉词史,穷发一隅,增成故实。(《箧中诗续》二)

○齐天乐

〔台湾自设行省,抚藩驻台北郡城,华夷辐凑,规制日廓,洵海外雄都也。赋词纪盛。〕

客来新述瀛洲胜,龙荒顿闻开府。画鼓春城,环灯夜市,娖队蛮■〈韦华〉红舞。莎茵绣土。更车走奇肱,马徕瑶圃。莫讶琼仙,眼看桑海但朝暮。天涯旧游试数。绿无环废垒,唬鵙凄苦。绝岛螺盘,雄关豹守,此是神州庭户!惊涛万古。愿洗净兵戈,卷残楼橹。(近闻埤南嘉彰,土寇窃发。)梦踏云峰,曙霞天半吐。

○浣溪沙

寂寂纹窗黯碧纱,瑶琴弹折落梅花,飘零杨柳怨栖鸦。对影春衫销旧酒,误人尘镜换朝霞,十年心事雨天涯。

○清平乐

春雷殷地,玉女投壶戏。一朵红云飞不起,压著蟠根仙李。百年乔木谁栽?迎风廉莫轻开。燕子不知人世,犹寻旧日楼台!

右张景祁词十首,录自百亿梅花仙馆刊本《新蘅词》。

【集评】叶衍兰曰:《新蘅词》选调必精,离辞必练,有石帚之清峭而不偏於劲,有梅溪之幽隽而不失之疏,有梦窗之县丽而不病其秾,有玉田之婉约而不流於滑,寻声於清浊高下之别,审音於舌腭唇齿之分,剖析微茫,力追正始。(《新蘅词序》)谭献曰:韵梅早饮香名,填词刻意姜、张,研声刊律,吾党六七人奉为导师。故山兵劫,同好晨星。乱后重见,君已摧锋落机,谢去斧藻。中年哀乐,登科已迟;复屈承明之著作,走海国之靴板,不无黄钟瓦击之伤;倚声日富,规制盆高,駸駸乎北宋之坛宇;江东独秀,其在斯人乎?外集集古,多长篇奇制,如《洞仙歌》、《解连环》之组纟川石帚,真无缝天衣,当以全集沾被艺林,不悉登也。。(《箧中词续》二)

猜你喜欢
  罗子衎·唐圭璋
  萧汉杰·唐圭璋
  ●古诗源卷二·沈德潜
  第二十八出 题画·孔尚任
  第三十二出 易生避难·王世贞
  第二出 邹林游学·王世贞
  卷一百三十一·徐世昌
  卷187 ·佚名
  卷168 ·佚名
  总目·陈思
  卷三十七·佚名
  卷九十七·陈邦彦
  卷一百九十九·佚名
  巻七·童轩
  张旭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隆吉诗钞·吴之振

    梁栋大茅峰杖藜绝顶穷追寻,青山世路争岖嵚。碧云遮断天外眼,春风吹老人间心。大龙上天宝剑化,小龙入海明珠沉。无人更守玄帝鼎,有客欲问秦皇金。颠崖谁念受辛苦,古洞未易潜幽深。神光不破黑暗脑,山鬼空学《离骚》吟。我来俯

  • 卷一百二十四·列传第十一·宋濂

        塔本   塔本,伊吾庐人。人以其好扬人善,称之曰扬公。父宋五设托陀,托陀者,其国主所赐号,犹华言国老也。塔本初从太祖讨诸部,屡厄艰危。复从围燕,征辽西,下平滦、白霫诸城。军士有妄杀人者,塔本戒之曰:“国之本

  • 元经卷九·王通

    经后魏孝文帝太和四年春正月,[一本书,帝即位,]文中子曰:或问孝文子曰:可与兴化矣。又曰:中国之道,不替孝文之力也。又曰:太和之政近雅矣。[都洛阳得中国也。建明堂,修制度,兴文物,得先王之道也。]一明,中国有法也,[置职,制定律令,举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十九·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通志卷一百八十八·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载记第三前燕慕容廆 皝 儁 暐 裴嶷 髙瞻 慕容翰阳裕 韩恒 李产【子绩】慕容恪 阳骛 皇甫真慕容廆字奕洛瓌昌黎棘城鲜卑人也其先有熊氏之苖裔世居北夷邑于紫蒙之野号

  • 提要·乾隆

    【臣】等谨案评鉴阐要十二卷大学士刘统勲等彚录通鉴辑览中御批凡八百余则冠以御笔通鉴辑览原序葢辑览一书悉禀圣裁特笔评论发幽阐防多至数千条兹则专録亲御毫翰所成及馆【臣】撰拟而仰承改定者按代胪列其间如正统系则

  • 十国春秋卷四十一·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前蜀七列传郑顼 潘岏 李纮郑顼延陵人高祖建节西川以顼为节度押牙言论风采倾动一时景福元年朱全忠时为宣义节帅高祖命顼使于全忠全忠问劒阁道路险易顼极言其危峻全忠曰贤主人何以过得顼曰若不上闻恐误令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五十八章 政闷·林语堂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 ,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语译治国者无为无事,一国的政治看似混浊不清,其

  • 诗序上·王鸿绪

    <经部,诗类,钦定诗经传说汇纂钦定四库全书钦定诗经传说彚纂诗序上朱子辩说诗序之作说者不同或以为孔子【程子曰大序是仲尼作】或以为子夏【朱子曰王肃沈重亦云大序是子夏作小序子夏毛公合作】或以为国史【程子曰国史

  • 卷十九·乾隆

    <经部,诗类,御纂诗义折中钦定四库全书御纂诗义折中卷十九周颂清庙之什四之一颂四诗序曰颂者羙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眀者也于穆清庙肃雝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赋也于叹词穆静

  • 墨子卷十一·墨子

    钦定四库全书墨子卷十一大取第四十四天之爱人也薄于圣人之爱人也其利人也厚于圣人之利人也大人之爱小人也薄于小人之爱大人也其利小人也厚于小人之利大人也以臧为其亲也而爱之非爱其亲也以臧为其亲也而利之非利其亲也

  • 宗镜录卷第四十二·延寿

    夫大乘圆顿识智俱亡。云何却述缘生反论因果答。经云。深信大乘不谤因果。又云。深入缘起断诸邪见。夫唯识之旨不出因果。正因相者。由识变故。诸法得生。以识为因。正果相者。由种识故。生诸分别法体之果及异熟等分位

  • 卷第四十五·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四十五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随眠品第五之一广辩诸业并决择已。诸契经中说感有处。皆言诸业能为引因。然见世间有离染者。虽亦造善身语意业。而无功能招后有果。故于感有业应非因。业

  • 止观义例纂要卷第四·从义

    永嘉沙门释 (从义) 撰次明发心为二初标次释为四初明所托之境心不孤发必托境生故云先思所托之境如十种发心等者此指第一卷明五略中第一发大心之文也言十种者一推理二睹佛相三见神通四闻法五游土六见众七见修行八见法

  • 女士及众生相·海因里希·伯尔

    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享有世界声誉,是1945年之后德国文坛的重要作家之一。1971年伯尔出版了他的重要作品《女士及众生相》,并于1972年以他在文坛的卓越成就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女士及众生相

  • 东雅堂韩昌黎集注·佚名

    40卷,外集10卷。此本系明徐时泰覆刻廖注本。是明以后最流行的本子。有《四库全书》本。《四部备要》本,附清陈景云《韩集校勘》四卷。

  • 周易大全·胡广

    易学著作。胡广、杨荣、金幼孜等四十多位学者共同编撰。是一部汇集前人《易》学观点的著作。是明永乐年间皇帝下令编修的《五经四书大全》中的一部。全书二十四卷。书前有易序、凡例以及引用先辈学者的姓氏、周易陈子

  • 外科枢要·薛己

    外科著作。明薛己撰。四卷。己有《内科摘要》已著录。是书刊于隆庆五年(1571)。约五万字。卷一记有疮疡脉法,五善七恶、本末虚实、用药、用药宜禁等。卷二至卷三论述疮疡诸疾,并附医案。卷四为治疮疡各证方剂。是书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