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谭献

谭献初名廷献,字仲修,号复堂,浙江仁和人。道光十二年(一八三二)生。同治六年(一八六七)举人,纳赀为县令,历署歙县、全椒、合肥知县。旋归隐,锐意撰述,为一时物望所归。光绪二十七年(一九○一)卒,年七十。工骈体文,於词学致力尤深,选清人词为《箧中词》六卷,续三卷,至精审,学者奉为圭臬。又曾评点《骈体文钞》及周止庵《词辨》,皆能度人金针者,亦近代词坛之一大宗师也。

○青门引

人去栏干静,杨柳晓风初定。芳春此后莫重来,一分春少,减却一分病。离亭薄酒终须醒,落日罗衣冷。绕楼几曲流水,不曾留得桃花影。

【评】陈廷焯曰:透一层说更深,即《相见争如不见》意。又曰:此词凄婉而深厚,纯乎骚、雅。(《白雨斋词话》五)

○蝶恋花

庭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鹦哥,错报韦郎到。压鬓钗梁金凤小,低头只是闲烦恼。花发江南年正少。红袖高楼,争抵还乡好?遮断行人西去道,轻躯愿化车前草。

玉颊妆台人道瘦。一日风尘,一日同禁受。独掩疏栊如病酒,卷帘又是黄昏后。六曲屏前摧素手。戏说分襟,真遣分襟骤。书札平安君信否?梦中颜色浑非旧。

【评】陈廷焯曰:“庭院深深”阕,上半传神绝妙,下半沈痛已极,所谓《情到海柘石烂时》也。《玉颊妆台》阕,上半沈至语,殊觉哀而不伤,怨而不怒,下半相思刻骨,寤寐潜通,顿挫沈郁,可以泣鬼神矣!(《白雨斋词话》五)。叶恭绰曰:正中、六一之遗。(《广箧中词》二)

○金缕曲

〔江干待发〕

又指离亭树。恁春来消除愁病,鬓丝非故。草绿天涯浑未遍,谁道王孙迟暮?肠断是空楼微雨。云水荒荒人草草,听林禽祗作伤心语。行不得,总难住。今朝滞我江头路。近篷窗岸花自发,向人低舞。裙■〈礻义〉芙蓉零落尽,逝水流年轻负。渐惯了单寒羁旅。信是穷途文字贱,悔才华受风尘误。留不得,便须去。

【评】叶恭绰曰:如此方可云《清空不质实》。(《广箧中词》二)

○鹧鸪天

绿酒红灯漏点迟,黄昏风起下帘时,文鸳莲叶成漂泊,幺凤桐花有别离。云澹澹,雨霏霏,画屏闲煞素罗衣。腰支眉黛无人管,百种怜侬去后知。

○一萼红

〔吴山〕

黯愁烟,看青青一片,犹认旧眉山。花发楼头,絮发陌上,春色还似当年。翠苔畔曾容醉卧,听语笑风动画秋千。一曲琴丝,十三筝柱,原是人间。细数总成残梦,叹都迷踪迹,只有留连。动换红羊,巢空紫燕,重来步步回旋。尽消受云飞雨散,化胡蝶犹绕旧栏干。不分中年到时,直恁荒寒!

○洞仙歌

〔初秋〕

杨枝弄碧,系天涯心眼,几日凉风便零乱。画桥边,一片流水无声,人独立,暮角将愁吹断。春城烟雨里,如梦帘栊,曾拂檐花笑相见。我已厌闻歌,玉笛苍凉,又吹起十年清怨。问采采夫容隔西洲,却树下门前,为谁留恋?

○渡江云

〔大观亭同阳湖赵敬甫、江夏郑赞侯。〕

大江流日夜,空亭浪卷,千里起悲心。问花花不语,几度轻寒,恁处好登临?春幡颤里,怜旧时人面难寻。浑不似故山颜色,莺燕共沈吟。销沈,六朝裙屐,百战旌旗,付渔樵高枕。何处有藏鸦细柳,系马平林?钓矶我亦垂纶手,看断云飞过荒浔。天未暮,帘前只是阴阴。

【评】叶恭绰曰:曲而有直体。(《广箧中词》二)

○桂枝香

〔秦淮感秋〕

瑶流自碧,便作就可怜,如许秋色,祗是烟笼水冷,后庭歌歇。帘波澹处留人景,里西风数声长笛。彩旗船舫,华灯鼓吹,无复消息。念旧事沈吟省识。问曾照当年,惟有明月。拾翠汀洲,密意总成萧瑟。秦淮万古多情水,奈而今秋燕如客。望中何限,斜阳衰草,大江南北。

○临江仙

〔和子珍〕

芭蕉不展丁香结,匆匆过了春三。罗衣花下倚娇憨。玉人吹笛,眼底是江南。最是酒栏人散后,疏风拂面微酣。树犹如此我何堪?离亭杨柳,凉月照毵毵。

【评】陈廷焯曰:语极清隽,琅琅可讽,《玉人吹笛》二语,尤为警绝。(《白雨斋词话》五)

右谭献词十首,录自《复堂类集》本《复堂词》及《白雨齐词话》。

【集评】陈廷焯曰:复堂词品骨甚高,源委悉达,其胸中、眼中,下笔时独不屑为陈、朱,尽有不甘为梦窗、玉田处,所传虽不多,自是高境。余尝谓近时词人,庄中白尚矣,蔑以加矣,次则谭仲修,鹿潭虽工词,尚未升风、骚之堂也。又曰:仲修小词绝精,长调稍逊,盖於碧山深处,尚少一番涵咏功也。(《白雨斋词话》五)叶恭绰曰:仲修先生承常州派之绪,力尊词体,上溯风、骚,词之门庭,缘是盆廓,遂开近三十年之风尚,论清词者,当在不祧之列。(《广箧中词》二)

猜你喜欢
  周申·唐圭璋
  李亿·唐圭璋
  古今诗话 一·李颀
  卷一·丁绍仪
  第十二出 错怪·李渔
  第三十二出 哭像·洪昇
  锦云堂暗定连环计·臧懋循
  提要·吴子良
  静夜·戴望舒
  余集卷八·乾隆
  寒山诗序·寒山
  卷478 ·佚名
  卷五·佚名
  巻一·孙绍远
  卷一百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七十一·彭定求

        卷471_1 【五杂组】雍裕之   五杂组,刺绣窠。往复还,织锦梭。不得已,戍交河。   卷471_2 【剪彩花】雍裕之   敢竞桃李色,自呈刀尺功。蝶犹迷剪翠,人岂辨裁红。   卷471_3 【春晦送客(一作三月晦日郊外

  • 卷三百九十九·彭定求

        卷399_1 【旱灾自咎,贻七县宰同州时】元稹   吾闻上帝心,降命明且仁。臣稹苟有罪,胡不灾我身。   胡为旱一州,祸此千万人。一旱犹可忍,其旱亦已频。   腊雪不满地,膏雨不降春。恻恻诏书下,半减麦与缗。   

  • 第一折·白朴

    (老夫人引梅香上,云)老身姓刘名节贞,乃刘太守之女,董府尹之妻。不幸府尹告殂,止生得一个女孩儿,唤做秀英。年长一十九岁,生的性质沈重,言口语真;诗词书算,描鸾刺绣,无所不通。更有个小妮子,是小姐使唤的梅香,亦能吟诗写染。昨日梅

  • 劝世歌·佚名

    心不光明点甚灯 意不明来莫诵经 大斗小秤吃甚素 不孝父母斋甚僧妙药非医冤业病 横财不富命穷人 利已害人促寿算 积德修身旺子孙人恶人怕天不怕 人善人欺天不欺 善恶分明天有报 远在儿孙近在身守口莫谈人过短 自短何曾

  • 陈洵·龙榆生

    陈洵字述叔,广东新会人。少有才思,游江右十余年。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归安朱孝臧见其词,甚加推许,尝称新会陈述叔、临桂况夔笙为《并世两雄,无与抗手》。又为校印所著《海绡词》,并题句曰:《雕虫手,千古亦

  • 巻七·刘履

    钦定四库全书风雅翼卷七元 刘履 编选诗补注七宋诗二谢瞻字宣逺六岁能属文与从叔混族弟灵运俱有盛名晋义熙中为安城太守宋初建国除中书侍郎以弟晦当朝权势过盛非门戸之福乃求出守豫章犹以忧惧遇病临终遗晦书曰吾得啓

  • 诗选凡例·陈子龙

    一此书始于庚辰。成于癸未。凡四载矣。阅名家文集四百一十六部。名家诗选三十七部。时日既久。收采亦博。论定而后付梓。览者鉴之。一庚辰春夏。与闇公徐氏。共为此书。未几北上。遂不获观成。然举事之初。实晨夕商搉

  • 卷之一百十七·佚名

    洪武十一年春正月甲戌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命妇朝 皇后于坤宁宫赐宴○册封皇子椿为蜀王柏为湘王桂为豫王楧为汉王植为卫王改封吴王橚为周王○乙亥以封建诸王遣使祭蜀湘诸国山川○戊寅享太庙○己卯进封中山侯

  • 高斗枢传·张廷玉

    高斗枢,字象先,觐县人。崇祯元年(1628)进士。初任刑部主事,因为审议巡抚耿如杞一案,与四个同事一起被关进皇家监狱,不久恢复官职,又晋升为员外郎。五年(1632),斗枢出任荆州知府。很久以后,又升为长沙兵备副使。当时湖北在洞庭

  • 卷八十九·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八十九明 杨士奇等 撰经国宋高宗绍兴间虞允文上言曰臣闻国势有强弱人心有向背而天下之理有顺逆理之顺人心之所向也势虽弱而可以强故有以百里之地而兴王一旅之衆拨乱世而反之正者能用吾之

  • 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卷一·允禄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奉上谕下五旗诸王属下人内京官自学士侍郎以上外官自州牧县令以上该王辄将其子弟挑为包衣佐领下官及哈哈珠子执事人折挫使令者甚众嗣后着停止挑选其现在行走人内系伊父兄未任以前挑选者令其照

  • 第十章 勤职业·佚名

    人情逸则思淫。劳则思善。本属老生常谈。但少年子弟。耽酒色。好淫乐而无度者。非必其本不肖也。多由无业以消日。懒惰放肆。宴安鸩毒。遂走入荒淫一路。故欲戒邪淫。必先勤职业。一心专理正务。习久遂乐此不疲。邪念

  • 大射仪·佚名

    大射的礼仪:国君发布命令:准备射箭。冢宰告诉百官将有射箭的事。射人告诉各公卿大夫准备射箭的事;司士告诉士人和辅佐的人准备射箭的事。射箭前三天,宰夫告诉宰和司马。射人在射箭前一天查看射箭工具、器皿洗涤和场地扫除

  • 云居祐禅师·惠洪

    禅师名元祐。王氏。信州上饶人也。年十三。师事博山承天沙门齐晟。二十四得度具戒。时南禅师在黄檗。即往依之。十余年。智辩自将。气出流辈。众以是悦之少。然祐不恤也。南公殁。去游湘中。庐于衡岳马祖故基。衲子追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四·欧阳竟无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一]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一   [二]爾時世尊在他化自在天王宮摩尼寶藏殿與大菩薩衆俱.其諸菩薩皆於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不退[三]轉.悉從他方世界來集.[四]住一切菩薩智所住境.

  •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卷第一·智俨

    终南太一山至相寺沙门释智俨集 初会十门料简一经意 天王赞佛说偈初首显教分齐义 卢舍那品一乘三乘义章 胜音菩萨偈首立转法轮章 观五海说十智文立五海章 说分文内净土因缘文初立十世界章 普庄严童子处立因果章

  • 金光明最胜王经·佚名

    凡十卷三十一品。唐代义净译。略称最胜王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此经乃金光明经之别译本。为金光明经之译本中最后出而最完备者。本经叙说金光明忏法之功德,且叙述由四天王之镇护国家和现世利益之信仰。广为我国、日

  • 二谛义·吉藏

    凡三卷。隋朝吉藏撰。收于卍续藏第九十七册。乃详述三论教义中之枢要二谛义,总分大意、释名、相即义、物体、绝名、摄法、同异等七科。日本元禄十年(1697)仙台龙宝寺之实养,开一名刹之宝藏,得上、下二卷,校订刊行。宝永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