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古诗源卷二

○汉诗

  高帝

  大风歌

  《史记》:高祖既定天下,还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甜,上击筑自歌曰:

  大风起兮云云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上言扫除群雄,未言守成也。时帝春秋高,韩彭已诛,而孝惠仁弱,人心未定,思猛士其有悔心乎?】

  鸿鹄歌

  《史记》:高帝欲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后不果。戚夫人涕泣。帝曰:“为我楚舞,我为若楚歌。”其旨言太子得四皓为辅,羽翼成就,不可易也。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缯缴,将安所施?

  项羽

  垓下歌

  《史记》:汉围项羽垓下,夜闻汉军皆楚歌,惊曰:“汉皆已得楚乎?”起饮帐中。有美人虞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乃悲歌慷慨,歌数阕,美人和之。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可奈何”,“奈若何”,呜咽缠绵。从古真英雄必非无情者。虞姬和歌竟似唐绝句矣,故不录。】

  唐山夫人

  高帝姬。韦昭曰:“唐山,姓也。”

  安世房中歌

  《汉书·礼乐志》曰:“汉房中祠乐,高祖唐山夫人所作也。”

  大孝备矣,休德昭明,高张四县。【同悬。】乐充宫庭。芬树羽林,云景杳冥。金支秀华,庶旄翠旌。【末四句幽光灵响,不专以典重见长。】

  七始华始,肃倡和声。神来晏娭,【同嬉。】庶几是听,鬻【音竹。】鬻音送。细齐人情。忽乘青玄,熙事备成,清思聈【音有。】聈,经纬冥冥。【“鬻鬻”二语,写乐音深静,可补《乐记》所缺。】

  我定历数,人告其心。敕身齐戒,施教申申。乃立祖庙,敬明尊亲。大矣教熙,四极爰轃。

  王侯秉德。其邻翼翼。显明昭式,清明鬯矣。皇冲孝德。竟全大功,抚安四极。海内有奸,纷乱东北。诏抚成师,武臣承德,行乐交逆,箫勺群慝。肃为济哉,盖定燕国。

  大海荡荡水所归,高贤愉愉民所怀。太山崔,百卉殖。民何贵?贵有德。【以下忽焉变调,或急或,各极音节之妙。】

  安其所,乐终产。乐终产,世继绪。飞龙秋,游上天。高贤愉,乐民人。

  丰草葽,女萝施。善何如,谁能回?大莫大,成教德。长莫长,被无极。【此章忽用比兴。】

  雷震震,电耀耀。明德乡,治本约。治本约,泽弘大。加被宠,咸相保。施德大,世曼寿。

  都荔遂芳,窅窊桂华。教奏天仪,若日月光。乘玄四龙,回驰北行。羽旄殷盛,芬哉芒芒。孝道随世,我署文章。【“孝道随世”,《中庸》所云达孝也。】

  冯冯翼翼,承天之则。吾易久远,烛明四极。慈惠所爱,美若休德。杳杳冥冥,克绰永福。

  硙【音位。】硙即即,师象山则。呜呼孝哉,案抚戎国。蛮夷竭欢,象来致福。兼临是爱,终无兵革。【《礼乐志》曰:硙硙,崇积也。即即,充实也。”】

  嘉荐芳矣,告灵飨矣。告灵既飨,德音孔臧。惟德之臧,建侯之常。承保天休,令问不忘。

  皇皇鸿明,荡侯休德。嘉承天和,伊乐厥福。在乐不荒,惟民之则。浚则师德,下民咸殖。令问在旧,孔容翼翼。【规语得体。】

  孔容之常,承帝之明。下民之乐,子孙保光。承顺温良,受帝之光。嘉荐令芳,寿考不忘。承有明德,师象山则。云施称民,永受厥福。承容之常,承帝之明。下民安乐,受福无疆。【《郊庙歌》近颂,《房中歌》近雅。古奥中带和平之音,不肤不庸,有典有则,是西京极大文字。首言大孝备矣,以下反反覆覆,屡称孝德。汉朝数百年家法,自此开出,累代庙号,首冠以孝,有以也。】

  朱虚侯章

  耕田歌

  《史记》:诸吕擅权,章忿刘氏不得职。尝入侍宴,太后令为酒吏。章曰:“臣将种也,请以军法行酒。”太后曰:“可。”酒酣,章乃作《耕田歌》。顷之,诸吕有一人醉亡酒,章追拔剑斩之。太后大惊,业已许其军法,无以罪也。

  深耕溉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锄而去之。

  紫芝歌

  《古今乐录》:四皓隐于商山作歌。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兮,不若贫贱之肆志。

  武帝

  瓠子歌二首

  《史记》:元封二年,帝既封禅,乃发卒万人,塞瓠子决河,还自临祭,令群臣从官皆负薪。时东郡烧草薪少,乃下淇园之竹以为楗。上既临河决,悼其功之不就,为作歌二章。于是卒塞瓠子,筑宫名曰宣房。

  瓠子决兮将奈何,浩浩洋洋兮虑殚为河。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音鱼。】山平。吾山平兮钜野溢,鱼弗郁兮柏【同迫。】冬日。正道驰兮离常流,蛟龙驰兮放远游。归旧川兮神哉沛,不封禅兮安知外。为我谓河伯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啮桑浮兮淮泗满,久不返兮水维缓。【啮桑,县名。】

  河汤汤兮激潺湲,北渡回兮迅流难。搴长筊兮湛【音沈。】美玉,河伯许兮薪不属。薪不属兮卫人罪。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林竹兮楗石菑,宣防塞兮万福来。【好大喜功之举,不无畏天忧世之心。文章古奥,自是西京气象。】

  秋风辞

  汉武帝故事。帝行幸河东,祠后土。顾视帝京,忻然中流。与群臣饮燕,自作秋风词。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离骚遗响。文中子谓乐极哀来,其悔心之萌乎。】

  李夫人歌

  《汉书·外戚传》:夫人早卒,方士齐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令帝居帐中,遥望见好女和李夫人之貌,不得就视。帝愈悲感,为作诗。

  是耶非耶,立而望之,翩何姗姗其来迟。

  柏梁诗

  元封三年,作柏梁台,诏群臣二千石,有能为七言诗乃得上坐。

  日月星辰和四时。【帝。】骖驾驷马从梁来。【梁孝王武。】郡国士马羽林材。【大司马。】总领天下诚难治。【丞相石庆。】和抚四夷不易哉。【大将军卫青。】刀笔之吏臣执之。【御史大夫倪宽。】撞钟伐鼓声中诗。【太常周建德。】宗室黄大日益滋。【宗正刘安国。】周卫交战禁不时。【卫尉路博德。】总领从宗柏梁台。【光禄勋徐自为。】平理清谳决嫌疑。【廷尉杜周。】修饰舆马待驾来。【太仆公孙贺。】郡国吏功差次之。【大鸿胪壶充国。】乘舆御物主治之。【少府王温舒。】陈粟万石扬以箕。【大司农张成。】徼道宫下随讨治。【执金吾中尉豹。】三辅盗贼天下危。【左冯翊盛宣。】盗阻南山为民灾。【右扶风李成信。】外家公主不可治。【京兆尹。】椒房率更领其材。【詹事陈掌。】蛮夷朝贺常舍其。【典属国。】柱枅欂栌相枝持。【大匠。】枇把橘栗桃李梅。【大官令。】走狗逐兔张罘。【上林令。】啮妃女唇甘如饴。【郭舍人。】迫窘诘屈几穷哉。【东方朔。此七言古权舆,亦后人聊句之祖也。武帝句,帝王气象,以下难追后尘矣。存之以备一体。篇中三之字,三治字,二哉字,二时字,二材字,古人作诗,不忌重复。且如三百篇《株林》一诗,四句中连用二林字,二南字;《采薇》首章连用玁狁之故句。此类不可胜数。《三秦记》谓《柏梁台诗》是元封三年作。然梁孝王薨于孝景之世,又光禄勋、大鸿胪、大司农、执金吾、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皆武帝太初元年所更名,不应预书于元封之时。其为后人拟作无疑也。不然,大君之前,郭舍人敢狂荡无礼,而东方朔以滑稽语为戏耶?】

  落叶哀蝉曲

  王子年《拾遗记》:汉武帝思李夫人,不可复得。时穿昆灵之池,泛翔禽之舟,帝自造歌曲。使女伶歌之,时日已西颓,凉风激水,女伶歌声甚遒,因赋落叶哀蝉曲。

  罗袂兮无声,玉墀兮尘生。虚房冷而寂寞,落叶依于重扃。望彼美之女兮,安得感余心之未宁?

  蒲梢天马歌

  《史记》:武帝伐大宛,得千里马名蒲梢,作此歌。

  天马徕【古来字。】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

  韦孟

  讽谏诗

  《汉书》:孟为元王傅,傅子夷王及孙王戊。戊荒淫不遵道,作诗讽谏曰:

  肃肃我祖,国自豕韦。黼衣朱黻,四牡龙旂。彤弓斯征。抚宁遐荒。总齐群邦,以翼大商。迭彼大彭,勋绩维光。至于有周,历世会同。王赧听谮,实绝我邦。我邦既绝,厥政斯逸。赏罚之行,非由王室。庶尹群后,靡扶靡卫。五服崩离,宗周以坠。我祖斯微,迁于彭城。在予小子,勤唉【音移。】厥生。厄此嫚秦,耒耜斯耕。悠悠嫚秦,上天不宁。乃眷南顾,授汉于京。于赫有汉,四方是征。靡适不怀,万国攸平。乃命厥弟,建侯于楚,俾我小臣,惟傅是辅。矜矜元王,恭俭静一。惠此黎民,纳彼辅弼。享国渐世,垂烈于后。迁及夷王,克奉厥绪。咨命不永,惟王统祀。左右陪臣,斯惟皇士。如何我王,不思守保?不惟履冰,以继祖考。邦事是废,逸游是娱。犬马悠悠,是放是驱。务此鸟兽,忽此稼苗。蒸民以匮,我王以婾。【音愉。】所弘匪德,所亲匪俊。惟囿是恢,惟谀是信。睮睮【以朱切。】谄夫,谔谔黄发。如何我王,曾不是察?既藐下臣,追欲纵逸。嫚彼显祖,轻此削黜。嗟嗟我王,汉之睦亲。曾不夙夜,以休令闻。穆穆天子,照临下土。明明群司,执宪靡顾。正遐由近,殆其兹怙。嗟嗟我王,曷不斯思?匪思匪监,嗣其罔则。弥弥其逸,岌岌其国。致冰匪霜,致坠匪嫚。瞻惟我王,时靡不练。兴国救颠,孰违悔过。追思黄发,秦穆以霸。岁月其徂,年其逮耇。于赫君子,庶显于后。我王如何,曾不斯览。黄发不近,胡不时鉴。【“迭彼大彭”,迭,互也,言与大彭互为伯于商也。唉,叹声。渐世,没世也。“惟王统祀”以上,历叙废兴,即寓讽谏之意。睮睮,目媚貌。“穆穆天子”六句,言天子之明,群臣之执法。欲正远人,先从近始,而王怙恃不悛,危殆无日矣。“致冰匪霜”二句,言致冰岂非由霜乎。致坠岂非由乎。“瞻惟我王”下,望其改过之词。练,习也。言王于上之所言,无不练习也。肃肃穆穆,汉诗中有此拙重之作,去变雅未远。后张华、二陆、潘岳辈四言,恹恹欲息矣,故悉汰之。】

  东方朔

  诫子诗

  《汉书》取前十句为东方赞。

  明者处世,莫尚于中。优哉游哉,于道相从。首阳为拙,柳下为工。饱食安步,以仕代农。依隐玩世,诡时不逢。才尽身危,好名得华。有群累生,孤贵失和。遗余不匮,自尽无多。圣人之道,一龙一蛇。形见神藏,与物变化。随时之宜,无有常家。【言有群、孤贵皆失,以其有常家也。东方先生一生得力,尽在乎此。】

  乌孙公主

  悲愁歌

  《汉书·西域传》:“元封中,遣江都王建女细君为公主,以妻乌孙昆莫。昆莫年老,言语不通,公主悲,乃自作歌。”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常思汉土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还故乡。

  司马相如

  封禅颂

  《史记》:长卿病甚,武帝使所忠往求其书,及至,已卒。其妻曰:“长卿未死时为一卷书,曰:‘有使来求书奏之。’”其遗札言封禅事,所忠奏焉。

  自我天覆,云之油油。甘露时雨,厥壤可游。滋液渗漉,何生不育。嘉谷六穗,我穑曷蓄?非惟雨之,又润泽之。非惟遍之,我汜布濩之。万物熙熙,怀而慕思。名山显位,望君之来。君乎君乎!侯不迈哉!般般之兽,乐我君囿。白质黑章,其仪可嘉。■〈日攵〉■〈日攵〉穆穆,君子之能。【乃平声。】盖闻其声,今观其来。厥涂靡踪,天瑞之征。兹亦于舜,虞氏以兴。濯濯之麟,游彼灵畤。孟冬十月,君徂郊祀。驰我君舆,帝有享祉。三代之前,盖未尝有。宛宛黄龙,兴德而升。采色炫耀,熿炳辉煌。正阳显见,觉悟黎蒸。于传载之,云受命所乘。厥之有章,不必谆谆。依类托寓,谕以封峦。【非惟雨之四语,盖闻其声。二语悠扬生动,不专以古拙胜也。后述祥瑞三段,井井有法。】

  卓文君

  白头吟

  西京杂记,相如将聘茂陵女为妾,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苏武

  苏李诗一唱三叹,感寤具存。无急言谒论,而意自长、言自远也。故知庞言繁称,道所不贵。

  诗四首

  首章别兄弟,次章别妻,三四章别友,非皆别李陵也。钟竟陵俱解作别陵,未必然。

  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辰。昔者长相近,邈若胡与秦。惟念当离别,恩情日以新。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我有一樽酒,欲以赠远人。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卢子谅云:“恩由契阔申,义随周旋积”,夺胎于“恩情日以新”句,而此殊浑然。两人字复韵。】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欢娱在今夕,燕婉及良时。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两时字复韵。】

  黄鹄一远别,千里顾徘徊。胡马失其群,思心常依依。何况双飞龙,羽翼临当乖。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怀。请为游子吟,泠泠一何悲。丝竹厉清声,慷慨有余哀。长歌正激烈,中心怆以摧。欲展清商曲,念子不能归。俯仰内伤心,泪下不可挥。愿为双黄鹄,送子俱远飞。

  烛烛晨明月,馥馥秋兰芳。芬馨良夜发,随风闻我堂。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俯视江汉流,仰视浮云翔。良友远别离,各在天一方。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长。嘉会难再遇,欢乐殊未央。愿君崇令德,随时爱景光。【写情款款,淡而弥悲,连上首应是赠李作。】

  李陵

  与苏武诗三首

  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一片化机,不关人力,此五言诗之祖也。音极和,调极谐,字极稳,然自是汉人古诗,后人慕仿不得,所以为至。唐人句云:“孤云与飞鸟,相失片时间。”推为名句,读“奄忽互相逾”句,高下何止倍蓰耶。】

  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远望悲风至,对酒不能酬。行人怀往路,何以慰我愁。独有盈觞酒,与子结绸缪。

  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侧,悢【音亮。】悢不得辞。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时。努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此别永无会期矣,却云弦望有时,缠绵温厚之情也。“努力崇明德”,正与“愿君崇令德”二语相答。】

  别歌

  《汉书》:昭帝即位,匈奴与汉和亲。汉使求苏武等,单于许武还。李陵置酒贺武,因起舞而歌,泣下数行,遂与武诀。

  径万里兮度沙漠。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李延年

  歌一首

  《汉书》:李延年性知音律,善歌舞,武帝爱之。延年起舞而歌云云,上叹息曰:“世岂有此人乎!”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召见之,妙丽善舞,由是得幸。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欲进女弟,而先为此歌,倡优下贱之技也。然写情自深,古来破家亡国,何必皆庸愚主耶。】

  燕刺王旦

  《汉书》:旦自以武帝子,且长,不得立,乃与姊盖长公主、左将军上官桀交通,谋废立。事觉,昭帝使使者赐玺书,王以绶自绞,夫人随旦自杀者二十余人。

  歌

  归空城兮,狗不吠,鸡不鸣。横术何广广兮,固知国中之无人。

  华容夫人

  歌

  发纷纷兮慎渠,骨籍籍兮亡居。母求死子兮妻求死夫,裴回两渠间兮君子将安居。【杜少陵“鬼妾”、“鬼马”等语,似从此种化出。】

  昭帝

  淋池歌

  《拾遗记》:时穿淋池,中植芰荷,帝时命水嬉,毕景忘归。使宫人歌曰:秋素景兮泛洪波,挥纤手兮折芰荷。凉风凄凄扬棹歌,云光开曙月低河,万岁为乐岂云多。【“月低河”句,已开六朝风气。】

  杨恽

  拊缶歌

  详见《汉书·恽答孙会宗书》。

  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以力田之无年,比仕宦之失志,未尝斥朝廷也,然竟缘此得祸,哀哉!】

  王昭君

  怨诗

  此将入匈奴时所作。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升云。上游曲房。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抑沉,不得颉颃。虽得委食,心有徊徨。我独伊何,来往变常。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道里悠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若明诉入胡之苦,不特说不尽,说出亦浅也。呼父呼母,声泪俱绝。下视石季伦拟作,琐屑不足道矣。】

  班婕妤

  怨歌行

  婕妤初为孝成所宠。其后赵氏日盛,婕妤恐久见危,求供养太后长信宫,作纨扇诗以自悼焉。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成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用意微婉,音韵和平。绿衣诸什,此其嗣响。】

  赵飞燕

  归风送远操

  《西京杂记》:赵后有宝琴名凤凰,亦善为《归风送远操》。

  凉风起兮天陨霜,怀君子兮渺难望。感予心兮多慨慷。

  梁鸿

  五噫歌

  《后汉书》:鸿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肃宗闻而悲之,求鸿不得。

  陟彼北芒兮,噫!顾瞻帝京兮,噫!宫阙崔巍兮,噫!民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

  马援

  武溪深行

  崔豹《古今注》:《武溪深》,马援南征时作,门生爰寄生善笛,援作歌以和之。

  滔滔武溪一何深,鸟飞不度。兽不敢临,嗟哉武溪多毒淫。

  班固

  宝鼎诗

  《东都赋·诗》之一。

  岳修贡兮川效珍,吐金景兮敲浮云。宝鼎见兮色纷縕,焕其炳兮被龙文。登祖庙兮享圣神,昭灵德兮弥亿年。

  张衡

  四愁诗

  张衡不乐久处机密,阳嘉中,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法度,又多豪右并廉之家。衡下车,治威严,能内察属县,奸猾行巧劫,皆密知名,下吏收捕,尽服擒。诸豪侠游客,悉惶惧逃出境,郡中大治,争讼息,狱无系囚。时天下渐弊,郁郁不得志,为《四愁诗》。屈原以美人为君子,以珍宝为仁义,以水深雪雰为小人,思以道术相报,贻于时君,而惧谗邪不得以通。其辞曰: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侧身南望涕沾襟。美人赠我金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伤?

  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阪长。侧身西望涕沾裳。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为报之明月珠。路远莫致倚踟蹰,何以怀忧心烦纡?

  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纷纷。侧身北望涕沾巾。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心烦纡郁,低徊情深,风骚之变格也。少陵七歌原于此,而不袭其迹,最善夺胎。五噫四愁,如何拟得?后人拟者,画西施之貌耳。】

  李尤

  九曲歌年岁晚暮时已斜,安得力士翻日车。【阙。】

猜你喜欢
  拨棹歌·释德诚
  荣樵仲·唐圭璋
  卷三·王世贞
  ◆刘主簿将孙·顾嗣立
  第三折·佚名
  第二折·贾仲明
  第四折·杨梓
  歧路·周作人
  卷一·唐圭璋
  卷七十九·王奕清
  卷475 ·佚名
  卷10 ·佚名
  巻二十七·袁表
  卷八·文珦
  碧云集序·李中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幕·老舍

    第一场时间 又过了些日子,水落下去,王家回到故乡。夏日午后。地点 王家。人物张不三大白猫仙 鹤蜂 王大蚂蚁王小二王妈妈〔幕启:大水已落。王家的磨盘并没被冲走。大柳树也没倒,蝉又回来歌唱。冲坏了的房子已修好多半

  • 第三折·佚名

    (刘唐上,云)我把李孔目盆吊死了,如今拖他出去。丢在死人坑里。(做背尸出,放下科,云)把李孔目尸首丢在这坑里。呀,兀的不下雨了。我回去罢。(下)(正末做醒科)(唱) 【双调】【新水令】一灵真性离子躯腔,又被雨和风半空飘荡。

  • 米芾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米芾(1051-1107?)一名黼,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徙襄阳(今湖北襄樊),寓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以母侍宣仁后藩邸,恩补浛光尉。历知雍丘县、涟水军,以太常博士出知无为军。徽宗时擢礼部员外

  • 卷五·戴冠

    成化间,湖广旱,襄王欲得祈雨者。或云黄州有人善此术,王使召之。其人与三人俱来,入山,遍求龙,见一石上有青绿晕,曰:“此有龙矣,恨老。”乃以锥抉石上,果有一穴。久之,穴渐大,复以一竹筒探入穴口,穴中水随溢出。须臾云气四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八十·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一百六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汉纪七 太宗孝文皇帝下前十一年(壬申、前169)·司马光

    汉纪七 汉文帝前十一年(壬申,公元前169年)[1]冬,十一月,上行幸代;春,正月,自代还。[1]冬季,十一月,文帝巡行代国;春季,正月,文帝自代国返回长安。[2]夏,六月,梁怀王揖薨,无子。贾谊复上疏曰:“陛下即不定制,如今之势,不过一传、再传

  • 卷一百八十·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八十人物志六十大臣传四十六【满洲镶蓝旗三 格尔古德 库哷讷 阿山 阿兰泰 富宁安穆和伦 新柱】格尔古德格尔古德满洲镶蓝旗人姓钮祜禄初由

  • 卷八十 乐毅列传第二十·司马迁

    乐毅者,其先祖曰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正义】:今定州。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集解】:徐广曰:“属常山。”【索隐】:地理志常山有灵寿县,中山桓公所都也。【正义】:今镇州灵寿。乐羊死,葬於灵寿,其後子孙因家焉。中

  • 卷二十五·戴锡章

    西夏称天盛十七年春正月,遣武功大夫讹罗世、宣德郎高岳如金,贺正旦。(《金史&middot;交聘表》。按《西夏书事》岳官至枢密直学士,历世通显,至孙良惠为夏国相。)三月,遣使如金贺万春节。(《金史&middot;交聘表》)夏五月,任得敬营

  • 譴交第十二·徐干

      民之好交游也,不及聖王之世乎?古之不交游也,將以自求乎?昔聖王之治其民也,任之以九職,糾之以八刑,導之以五禮,訓之以六樂,敎之以三物,習之以六容。使民勞而不至於困,逸而不至於荒。當此之時,四海之内,進德脩業,勤事而不暇,詎敢淫

  • 卷五十八·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五十八    宋 卫湜 撰是故夫礼必本於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隂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於天也郑氏曰圣人象此下之以为教令官犹法也此圣人所

  • 卷第一百二十·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第一百二十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一百二十祭先圣先师明史太祖本纪洪武元年二月丁未以太牢祀先师孔子于国学礼志洪武定制每嵗仲春秋上丁皇帝降香遣官祀于国学以丞相

  • 鸿雁·佚名

    --小人物之为人物的悲哀【原文】鸿雁于飞,肃肃其羽(1)。之子于征(2),劬劳于野(3)。爰及矜人(4),哀此鳏寡(5)。鸿雁于飞,集于中泽(6)。之子于垣(7),百堵皆作(8)。虽则劬劳,其究安宅(9)。鸿雁于飞,哀嗷嗷。维

  • 卷二十三目录·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二十三目録礼记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检讨【臣】吴 泰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比类以成其行奸声乱色不留聪明淫乐慝礼不接心术惰慢邪僻之气不设于身体使耳目鼻口心知百体皆由顺正以行其义

  • 卷十四·佚名

    △道品之二吾已说道,除爱固刺。宜以自勖,受如来言。夫如来言教终不复重出言成教。更不重演所说,安详终不卒暴。所畅法本与义相从。观前受化应问。何法辄往度之。已说当说随时布现。是故说吾已说道。除爱固刺者爱之为病。

  • 写给谁的信·张资平

    本书是将他创造社时代的自述文字及回忆创造社时代生活的文章编成一本书。也可以说本书是一本自传。内容有:《写给谁的信》、《白滨的灯塔》、《澄清村》、《通信一则》、《我的创作经过》、《曙新期的创造社》、《新经

  • 耕学斋诗集·袁华

    十二卷。明袁华撰。袁华字子英,江苏昆山人。生于元季,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后因累逮系,死于京师。此集共古体诗七卷、近体诗五卷,不知何人所编。《明史艺文志》不著录。考杨维桢为作《可传集》序,称袁华自二十岁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