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董士锡

董士锡字晋卿,一字损甫,江苏武进人。嘉庆副贡生,候选直隶州州判。从其舅张惠言学,工古文、诗、赋,兼善填词,精虞氏易。河督黎世序聘修《续行水金鉴》。著有《齐物论斋集》。

○木兰花慢

〔武林归舟中作〕

看斜阳一缕,刚送得,片帆归。正岸绕孤城,波回野渡,月暗闲提。依稀是谁相忆?但轻魂如梦逐烟飞。赢得双双泪眼从教涴尽罗衣。江南几日又天涯,谁与寄相思?怅夜夜霜花,空林开遍,也只侬知。安排十分秋色,便芳菲总是别离时。惟有醉将醽醁,任他柔橹轻移。

○疏影

〔庭中桂华盛开,因忆往岁偕亡友江安甫吴山之游,感而赋此。〕

香林映月,有黄英数树,金粟重叠。见说亭皋,斜倚晴空,依稀此地离别。西风一夜窗前度,乍变了霜痕叶叶。是耶非?吹到空山,已误再来时节。堪笑年年焦顇,鬓丝换几缕?长共愁绝。自是花工,解释秋情,染就千枝绛雪。明朝试与簪花去,怕满镜星星华发。莫等闲消受黄昏,断送玉颜香骨。

○风入松

〔感逝〕

碧林风树夜争鸣,离绪最先惊。分明付与人肠断,为秋声怕听春声。却是清商送我,谁人解道愁生?莫须收汝泪纵横,馀恨更难平。断魂化作蛛丝去,向檐前黏住红英。怎祝东风一夜,和他尘梦吹醒?

○菩萨蛮

〔湖上送别〕

西风日日吹空树,一林霜叶浑无主。山色接湖光,离情自此长。离情随绿草,绿遍江南道。他日望君来,相思又绿苔。

○江城子

〔里中作〕

寒风相送出层城。晓霜凝,画输轻。墙内乌啼,墙外少人行。折尽垂杨千万缕,留不住,此时情。红桥独上数春星。月华生,水天平。镜里夫容,应向脸边明。金雁一双飞过也!空目断,远山青。

【评】谭献曰:格高。(《箧中词》三)

○虞美人

韶华争肯偎人住?已是滔滔去。西风无赖过江来,历尽千山万水几时回?秋声带叶萧萧落,莫响城头角。浮云遮月不分明,谁挽长江一洗放天青?

○忆旧游

〔寄题《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卷子。〕

怅韶华逝水,万点胭脂,零乱成堆。花面非人面,早芹泥送冷,独下空阶。燕儿似惜花落,双影尚徘徊。又暗雨如丝,和愁织遍,凄绝池台!萧斋怨离阻,盼旧侣归时,与诉春怀。泪眼无睛日,有当年笑口,知为谁开?买欢胜买肠断,从此怕衔杯。算好梦偏遥,东风惯带幽恨来。

【评】谭献曰:郁勃无端。(《箧中词续》二)

○兰陵王

〔江行〕

水声咽,中夜兰桡暗发,残春在,催暖送晴,九十韶光去偏急。垂杨手漫折,难结,轻帆一叶。离亭远,归路渐迷,千里沧波楚天阔。除寒乍消歇。胜雾锁花魂,风砭诗骨。茫茫江草连云湿。怅绿树莺老,碧栏蜂瘦,空留樯燕似诉别,向人共愁绝!重叠,浪堆雪。坐缥缈浮槎,烟外飞越。衔山一寸眉弯月,照枉渚疑镜,乱峰如发。扁舟独自,记旧梦,忍细说?

右董士锡词八首,录自江阴缪氏本《齐物论斋词》。

【集评】沈曾植曰:《齐物论斋词》为皋文正嫡。皋文疏节阔调,犹有曲子律缚不住者。在晋卿则应徽按柱,敛气循声,兴象风神,悉举骚雅古怀,纳诸令慢。标碧山为词家四宗之一,此宗超诣,晋卿为无上之乘矣。玉田所谓“清空骚雅”者,亦至晋卿而后尽其能事。其与白石不同者,白石有名句可标,晋卿无名句可标,其孤峭在此,不便摹拟亦在此。仲修仆识渊源,对之一辞莫赞,毗陵词人亦更无能嗣响者,可谓门庭峻绝!(《菌阁琐谈》)

猜你喜欢
  卷六百一十·彭定求
  卷一百三十八·彭定求
  第二十五章 永王设计·屠隆
  第二幕·老舍
  ●慶芝堂詩集卷十五·戴亨
  乙卷·梁启超
  陈刚中诗集卷一·陈孚
  珂雪词巻上·曹贞吉
  初集卷二十七·乾隆
  卷六十二·王奕清
  卷三百十二·陈思
  欧阳修·朱自清
  忠义集巻四·赵景良
  18、殴姊·蒲松龄
  笺注陶渊明集卷之一·李公焕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简介·张翥

    作者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

  • 卷七百四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四十八李中春闺辞二首卷帘迟日暖睡起思沈沈辽海音尘远春风旅馆深疎篁留鸟语曲砌转花隂寄语长征客流年不易禁不得辽阳信春心何以安鸟啼窗树晓梦断碧烟残绿监开还懒红顔驻且难相思谁可诉时

  • 卷十六·浦起龙

    钦定四库全书史通通释卷十六     无锡浦起龙撰外篇杂说上【第六○二十五条】春秋【二条○旧本纪条文书直下然其中连断多舛非原文也今改用侧注】案春秋之书弑也称君君无道称臣臣之罪如齐之简公未闻【一脱闻字】失

  • 卷十·沈德符

      ○词林【翰林权重】内阁辅臣,俱系职词林,至今上任视事仍在翰苑,凡文移俱以翰林院印行之。人谓词臣偏重为非是,未知太祖时故事也。洪武十四年十月,命法司论囚拟律奏闻,从翰林春坊会拟平允,然后覆奏论决,是生杀大事,主于词臣

  • 序三·何乔远

    序古今邈矣孰纲维是宇宙辽矣孰櫽括是史为之也慨自左辨乎寗马诮于班荀袁反范史而作汉纪凿齿正陈志以续春秋繇是而降人我互异彼此交讥纵抑一家之事使典故参差法守无据斯人其辜可比于不道苶法之律而三长五难庂说犹末减之

  • ·祷海神息浪通舟文·丁曰健

    维道光八年、岁次戊子,孟秋月己亥朔、越十有一日己酉,某某等谨以少牢清酌庶羞之奠,敬祷于敕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天后暨海上诸神之灵曰:惟旁浅中深之鹿

  • 王华传·沈约

    王华字子陵,琅王牙临沂人,太保王弘叔祖的弟弟。祖父王荟,卫将军、会稽内史。父亲王貵,太子中庶子、司徒左长史。家住吴中,晋隆安初年,王恭起兵讨伐王国宝,当时王貵正服母丧在家,王恭下檄文命令他也起兵,他聚集民众响应,让自己的

  • 慕容白曜传·魏收

    慕容白曜,是慕容元真的玄孙。父亲慕容琚,历任官职都以廉洁清白著称,朝廷赐给爵位为高都侯。慕容琚卒于冠军将军、尚书左丞任上,朝廷追赠为安南将军、并州刺史、高都公,谥号为简。慕容白曜年轻时曾任中书吏,由于性情敦厚正直

  • 纲鉴易知录卷九·吴楚材

    汉纪太祖高皇帝纲 乙未,冬十月,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婴奉玺、符、节以降。目 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请诛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降,杀之不祥。&rdqu

  • 卷七 檀弓上第三·郑玄

    大公封于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于周。(齐大公受封,留为大师,死葬于周,子孙生焉,不忍离也。五世之后,乃葬于齐,齐曰营丘。○大音泰,注及下注“大史公”皆同。离,力智反,下“相离”同。)君子曰:“乐,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言其似礼乐

  • 卷中·戴震

    物之离于生者,形存而气与天地隔也。卉木之生,接时能芒达已矣;飞走蠕动之俦,有觉以怀其生矣;人之神明出于心,纯懿中正,其明德与天地合矣。是故气不与天地隔者生,道不与天地隔者圣,形强者坚,气强者力,神强者巧,知德者智。气之失暴,神

  • 第六十四卦:《未济卦》·佚名

    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白话】《未济卦》象征事未完成:经过努力可以得到亨通;小狐狸渡河快到对岸了,却浸湿了尾巴,则没有什么吉利。《象》曰: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白话】《象辞》说:《

  • 卷十·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内则衍义卷十大学士傅以渐恭纂礼之道殉节二唐周迪妻不知姓迪善贾徃来广陵防毕师铎乱人相掠卖以食迪饥将絶妻曰今欲归不两全君亲在不可并死愿见卖以济君行迪不忍妻固与诣肆售得数千钱以奉迪至城门守者

  • 告青年苾刍之还俗者·太虚

    近年以事变纷乘,居各种地位者,每每因不安而有变动,政、学、军、商中人之出家入僧者固甚多,而僧中青年以返俗而入政、学、军、商界者亦殊不少。但其糊乱入僧、糊乱返俗者,或根本上对于佛教无信心而返俗者,非今所申告。而亦有

  • 重刻朝宗禅师语录目次·朝宗通忍

    重刻朝宗禅师语录目次一卷缘起上堂二卷上堂三卷上堂四卷小参五卷小参晚参升座六卷普说七卷机缘八卷请益九卷法语颂古杂偈佛事十卷书问塔铭

  • 广川书跋·董逌

    宋代金石学著作,收录作者在铜器铭文和碑版铭刻上的题跋。董逌撰。传世以明毛晋校刊的汲古图本最为通行。董逌(生卒年不详),字彦远,宋东平人。在政和年间(1111—1118)官至徽猷阁待制,建炎(1127—1130)以后,曾附张邦昌为官。

  • 佛说普门品经·佚名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即《大宝积经》第十文殊师利普门会异译

  • 观世音菩萨如意摩尼陀罗尼经·佚名

    梵名Padmacinta^man!idha^ran!i^ -su^tra 。全一卷。唐代宝思惟译于神龙二年(706)。略称如意摩尼陀罗尼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内容叙述根本咒、心咒、随心咒等咒之功能,并列举治疗诸病之法。本经之同本异译或类本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