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柴氏四隐集巻二

宋 柴随亨 撰

五言律

宿袁州枫林邸

维舟烟栁外风健布帆轻雁过家千里鹃啼月五更山川行客梦风雨故乡情问宿枫林晚袁州第一程

旅舍听雨

夜长难得寐况复雨淋淫百事不如意一时都上心客程歧路逺归兴海涛深赖有东林社招揺赋赏音

题白云庵

散防入禅扉愁城酒解围泥黄肥客屦云淡防僧衣心事溪相照吟情雨带归未盟泉石隐林鹤背人飞七言律

偶倚

西风独凭防干处可是愁人鬓易华老木不生秋后叶孤灯空结夜来花中原落日无归雁故国青山有去鸦欲向清尊消旧恨路迷行客正思家

江行即事

读罢骚经手自抄纫兰归计胜诛茅新蚕食叶将成茧旧燕衔泥旋补巢菜老花随黄麦落草长色与緑杨交一春过尽三之二闲倚东风忆孟郊

过道州谒周濓溪故居【有钓游石】

迢迢豸岭水萦纡知是元公此结庐老屋至今图太极古碑犹在勒通书落花啼鸟春无恙草池莲景自如闲立钓游矶上石光风霁月满庭除

晚春即事

又见东风吹路尘伤心红紫易因循杜鹃啼歇三更雨燕子衔归一半春近水夕阳凭逺树东家飞絮落西隣小舟撑出前村去忽听人声不见人

越镇山楼

百尺防干最上头杯中旗影动奎娄海通蛮岛三千国山镇东南数百州草木更含天子气衣冠不洗晋人羞旧来越战吴争事一曲渔歌起暮鸥

客中春晚

依依官栁暗闗情况复听人唱渭城半夜客楼闻杜宇一年春事又清明帆开别浦潮如雪花落东风雨又晴光景不留人老去浮生空自叹云萍

金陵懐古

梦觉钟山夜半钟自怜寒月照山翁曲从玉树歌声断数逐金陵王气终故老更思王化北南人惟唱大江东凭防不见豪华事只是江豚夜起风

春词

采蘩春日咏迟迟何事于今咏黍离夜到子中分旦气嵗从寅上授人时野花啼鸟般般意流水孤村岸岸移且向醉中歌一曲自怜吾及【疑是友】共吾儿

偶题

人世阴晴了未知一僮一鹤自相随已无少小尊前梦惟有老来乱后诗花落鸟啼眠几觉水流云散醒多时蟠桃结实三千嵗知熟黄粱几度炊

和姜居仁感时韵

十年泉石痼烟霞吟防浮荣过眼花归去五株彭泽栁困来七椀玉川茶功名得失藏蕉鹿身世糊涂篆壁蜗我亦厌喧求静者故园且种邵平

五言絶句

感题

伯夷耻周粟仲连岂帝秦清风千载上林下一闲身

昭君图

红顔虽命薄犹是汉宫人一上玉闗道天涯沦落身七言絶句

九日客金陵

菊雨凄凄江露凉客中无酒对重阳去年黒髪今年白不似黄花嵗嵗黄

春日

芳草晴时春日低樱桃花发乱莺啼也应船上防山色不似青山送马蹄

春词

炉烟爇尽冷衣篝长乐钟声半入楼燕子不归春梦断刺桐花月上帘钩

钱唐寒食

絮花如雪草如茵寒食清明处处春惆怅钱塘门外路今年人哭去年人

题赵苇江雁荡图

家住温州雁荡巅归帆曽载买山钱江山寂寂芦花白好似今朝纸上船

寄叠山谢年丈

几人同抱杞天忧戮力支撑不自由却恨杜鹃啼血处楚囚相对泣难收

短劔悲歌浙水湾疾风吹梦到西山应知薇蕨同滋味莫道匡时更辙环

移松

移种青松数寸苗俯防微小识孤标他年夭矫擎寒重莫引闲藤上碧霄

雨舂

稻粱收尽水田空闾舍翁妪雨后舂颗粒拟输官府税只留糠覈过穷冬

唤渡

溽风吹暑透人肌我仆云痡我马疲隔岸渡船呼不应栁阴深处立多时

濯清

世间何水独流清惟有箕山此一祗恨许由曽洗耳却怜无处濯吾缨

古风

忆昔

忆昔长安都防地草木晴辉钟王气襟带江湖气象雄自是天王兴复际春风楼阁五凤城玉漏声催香雾盈戸外昭容鹤禁开殿前执政鹓班行栁绿桃红湖水曲尽日欢娱犹不足画船箫鼓绕云深彩仗旌旗吹月色谁知世道互翻覆沧海倐变为桑田胡笳哀怨动朝市麋鹿来游旧陌阡汉宫明妃空艳丽苑外铜仙亦洒泪古来社稷有兴亡岂识于今不平事禾黍离离迹可怜伤心囘首古苔边清明寒食谁家酹痛哭深山闻杜鹃

和赵元鼎钱塘懐古韵【三叠体】

向来钱塘歌舞地绣鞍玉勒鸣金辔风络栁丝莺织翠春风一曲杜韦娘梨花窈窕歌霓裳落花缓步弓鞋香千金买笑正踟蹰囘首烟浪翻五湖禾黍伤心周大夫韶声变作笳声长逋梅苏栁何凄凉夜半呼天热中肠但见燕麦揺春风富贵荣华一梦中无言咄咄谩书空吴越青山落照里铜驼陌上栖荆杞翻思往事徒血指花兮对人花转羞人兮对花人转愁花老无香人白头附录

宋建昌郡大夫柴随亨墓碑

往余守衢以志籍多缺而文献之靡征也则尝博稽故实收葺散逸以为郡乗虽简编未就然一方之士余盖得以尚论而近友之矣其在宋有四柴者建昌公其一也公家学有承筮仕不茍登寳祐四年进士知建昌军事守已爱民时称循吏而仕当革命之际乃与其兄国史望弟制防元亨察推元彪俱隐于榉林九磜之间盖知时事已去不欲禄仕人称柴氏四隐云已而元氏物色旧臣公自以宋室遗黎耻事二姓并不应征辟而感愤激烈时于兄弟唱酬中见之黍离麦秀悠悠之懐盖终其身不一日释也呜呼士何不幸而遭遇若此耶余读宋史见其当国事流离之际一时忠臣义士効命毕力至沈江溺海曾不悔恨盖虽时移事去犹防名遯世恋恋旧君故国之思论者以为宋礼贤养士之报果然则感遇酬知宜自要近乃或奋起孤逺期于自靖而偷生南窜忍耻北面顾平日尊宠贵势者为之何感应之不类耶盖君子之仕也以行君臣之义是故或逺或近或死或不死盖均有见于义无所逃而分当自尽而彼以为为利禄而効忠者亦浅之乎知士矣建昌公审已揆时守贞遂志识微于几先而允蹈乎事后虽志节未彰抑亦文谢之流亚也墓在九磜口近苦侵越县令侯祖德直其讼责公子孙世守之公八世孙惟道乞言树石以纪先烈余于惟道师友之谊且守衢未毕之志故为述其大概如此公名随亨字刚中其世系履厯详于柴氏家谱云赐进士第中顺大夫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奉勅提督操江兼管巡江前知衢州府事丰城李遂撰

柴公随亨墓志【江山志本】

往余守衢以志籍多缺而文献之靡征也则尝懐稽古实收辑散轶以为郡乗虽简篇未就然一方之士余盖得以尚论而近友之矣其在宋有四柴者建昌公其一也公家学有承筮仕不茍登寳祐四年进士知建昌军事守已爱民时称循吏而仕当革命之际乃与其兄国史望弟制防元亨察推元彪俱隐于榉林九磜之间盖知时事已去不欲禄仕人称柴氏四隐云已而元朝物色旧臣公自以宋室遗黎耻应征辟而感愤激烈时于兄弟唱酬中见之黍离麦秀悠悠之懐盖终其身不一日释也呜呼士何不幸而遭遇若此耶余读宋史见其当国事流离之际一时忠臣义士効命毕力至沈江溺海曾不悔恨虽时移事去犹灭名遯世恋恋旧君故国之思论者以为宋礼贤士之报果然则感遇酬知宜自要近乃或奋起孤逺期于自靖顾偷生隐忍甘懐二心平日贵宠尊显之谓何何报国之悖耶盖君子之仕也以行其义义无所逃分当自尽耳彼以为为利禄而效忠者亦浅之乎知士矣建昌公审已揆时守贞遂志识微于几先而允蹈乎事后虽志节未彰抑亦文谢之流亚欤李遂撰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三十一·彭定求
  卷一百八十一·彭定求
  彭正大·唐圭璋
  ●全史宫词卷六 汉·史梦兰
  第十九齣~第二十七齣·崔时佩
  ●词洁发凡·先著
  题剔空菩提叶·林徽因
  四集目录十二·乾隆
  卷四·梅鼎祚
  菊磵集原序·高翥
  卷五百一·曹学佺
  卷十一·杨基
  目录·孙涛
  第九回 牢中报喜·蒲松龄
  第二十五出 陈三得病·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汪宗臣·唐圭璋

      宗臣字公辅,号紫岩,婺源人。嘉熙三年(1239)生。咸淳二年(1266),中亚选,入元不仕。至顺元年(1330)卒,年九十二。   满江红   春雨   检点春光,阴雨过、三分之一。从头数、元宵灯夕,都无晴日。不碍郊原肥草绿,但漫丘壑沉云

  • 卷一九·郭则沄

    湘军之复祁门,徐兰史有诗志喜云:“百战三湘拥虎貔,过江人物拯流离。神兵争快瞻铜面,大度何妨赦赤眉。令肃秋毫安市肆,口传温诏问疮痍。覆舟山下尘军捷,破竹东南在此时。”其时王师屡挫,转胜之机系于此举也。

  • 卷一百九十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九十二笛类五言古咏笛          【梁】武 帝柯亭有奇竹含情复抑扬妙声发玉指龙音响凤凰赋得笛         【隋】姚 察作曲是佳人制名由巧匠鹍弦时莫并凤管还

  • 列传第一百二十一 隐逸·欧阳修

    古之隐者,大抵有三概:上焉者,身藏而德不晦,故自放草野,而名往从之,虽万乘之贵,犹寻轨而委聘也;其次,挈治世具弗得伸,或持峭行不可屈于俗,虽有所应,其于爵禄也,泛然受,悠然辞,使人君常有所慕企,怊然如不足,其可贵也;末焉者,资槁薄,乐山林,内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七·佚名

    正统九年六月己卯朔燕山左等卫带俸都指挥使安朵耳只等一百三十九员随太监刘永诚往甘肃备御乞借支今年未支俸给本色五分折色五分从之○礼科给事中徐忭行人刘逊奉使琉球还以船顺带琉球使臣梁回等三十名来京并受黄金沉香

  • 第九卷 建置沿革·缪荃孙

    历代江苏建置沿革总表州部郡国虞、夏、商扬州,《书·禹贡》:淮海惟扬州。应邵曰:州界多水,水波扬也。《地理今释》:扬州,今江南之江宁、扬州、庐州、安庆、池州、太平、宁国、徽州、镇江、常州、苏州、松江十二府;滁和

  • 杨元杲、阮弘道传·张廷玉

    杨元杲、阮弘道,都是滁州人,世代都是文人。跟随太祖渡江,同时担任行省左右司员外郎,与陶安等人更番掌行机宜文字。元杲任郎中在金华擢理军储,弘道也在同年任郎中跟从大都督文正镇守南昌,都立功。二人和太祖有故交,又爱好文学

  • 卷十八·黄佐

    钦定四库全书翰林记卷十八      明 黄佐 撰大学士题名华盖殿刘仲质【由礼部尚书洪武十五年十一月任】杨士奇【永乐二十二年八月由左春坊大学士陞礼部左侍郎兼任】张英【子玉直隶邢台人贡士宣德元年以礼部尚书

  • 卷二十四·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二十四明 俞汝楫 编仪制司职掌学校儒学国初两京及中都俱设国子监天下府州县俱设儒学其後裁中都国子监而各都司卫所亦有设学者今具列在外儒学事例於後而两京

  • 卷第六十六·佚名

    宰相十六 罢免二王钦若罢相除太子太保归班制天禧三年六月甲午门下。承弼之臣。寄任尤重。所以运动枢机。感会于天人。镇静邦家。亲附于黎献。苟或显膺柄用。寖历岁时。宜有均劳。式昭同德。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左仆

  • 大学衍义卷五·真德秀

    格物致知之要一明道术天理人心之善汤诰【商书篇名成汤作此以告万方】曰惟皇上帝降于下民【皇大也上帝卽天也降下也】若有恒性【若顺也恒常也】克绥厥猷惟后【克能也绥安也厥其也猷道也后君也】臣按成汤此言可谓知君

  • 卷三十三·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或问巻三十三宋 朱子 撰孟子或问首章之説曰范氏博而笃矣杨氏以一事言之固亦举其大者然恐其未尽孟子之意也曰此以为舜卒于呜条则汤与桀战之地也而竹书有南廵不反礼记有葬于苍梧之説何邪曰孟子之言

  • 论语意原卷一·郑汝谐

    宋 郑汝谐 撰学而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逺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数语盖孔门入道之要故以为首章古人之学必有入处于所入处而用力焉是之谓习顔子之克己曽子之三省皆习也习曰时习非曰无时不

  •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二·智顗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二上四正论今意为二。先略用彼名显于妙义。因具三义者。一法界具九法界名体广。九法界即佛法界名位高。十法界即空即假即中名用长。即一而论三即三而论一。非各异亦非横亦非一。故称妙也。果体具三

  • 现果随录卷之一·戒显

    (凡现在因果系亲见闻者皆入此录)灵隐罢翁晦山樵 戒显 笔记陈益修以力护关庙大士赐目陈益修。字玉笥。山东济宁州人。为诸生时。见回回教门杨生花等欲毁关帝庙。扩大回回清真寺。陈公力讼之官。得寝。后癸未春。流贼

  • 赵州和尚语录卷上·从谂

    参学门人文远记录

  • 瓯北诗话·赵翼

    诗论。清人赵翼(1727—1814)撰。十二卷。翼有《瓯北诗钞》已著录。此编前十卷评论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苏轼、陆游、元好问及明代高启、清代吴伟业、查慎行十家。并有《陆放翁年谱》一卷。后二卷论韦应物、黄庭

  •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章太炎

    章炳麟著。作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仍以君主立宪的改良主义政治观点,抵制和反对资产阶级革命派用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1902年发表的《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仿行立宪不能行革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