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才第第三十一

夫史才之难,其难甚矣。《晋令》云:"国史之任,委之着作,每着作郎初至,必撰名臣传一人。"斯盖察其所由,苟非其才,则不可叨居史任。历观古之作者,若蔡邕、刘峻、徐陵、刘炫之徒,各自谓长于着书,达于史体,然观侏儒一节,而他事可知。案伯喈于朔方上书,谓宜广班氏《天文志》。夫《天文》之于《汉史》,实附赘之尤甚者也。必欲申以掎摭,但当锄而去之,安可仍其过失,而益其芜累?亦奚异观河倾之患,而不遏以提防,方欲疏而导之,用速怀襄之害。述史如此,将非练达者欤?孝标持论谈理,诚为绝伦。而《自叙》一篇,过为烦碎;《山栖》一志,直论文章。谅难以偶迹迁、固,比肩陈、范者也。孝穆在齐,有志梁史,及还江左,书竟不成。嗟乎!以徐公文体,而施诸史传,亦犹灞上儿戏,异乎真将军,幸而量力不为,可谓自卜者审矣。光伯以洪儒硕学,而不遇。观其锐情自叙,欲以垂示将来,而言皆浅俗,理无要害。岂所谓"诵《诗》三百,虽多,亦奚以为"者乎!

昔尼父有言:"文胜质则史。"盖史者当时之文也,然朴散淳销,时移世异,文之与史,较然异辙。故以张衡之文,而不闲于史;以陈寿之史,而不习于文。其有赋述《两都》,诗裁《八咏》,而能编次汉册,勒成宋典。若斯人者,其流几何?

是以略观近代,有齿迹文章而兼修史传。其为式也,罗含、谢客宛为歌颂之文,萧绎、江淹直成铭赞之序,温子升尤工复语,卢思道雅好丽词,江总狂獗以沈迷,庾信轻薄而流宕。此其大较也。然向之数子所撰者,盖不过偏记杂说,小卷短书而已,犹且乖滥驳,一至于斯。而况责之以刊勒一家,弥纶一代,使其始末圆备,表里无咎,盖亦难矣。

但自世重文藻,词宗丽淫,于是沮诵失路,灵均当轴。每西省虚职,东观才,凡所拜授,必推文士。遂使握管怀铅,多无铨综之识;连章累牍,罕逢微婉之言。而举俗共以为能,当时莫之敢侮。假令其间有术同彪、峤,才若班、荀,怀独见之明,负不刊之业,而皆取窘于流俗,见嗤于朋党。遂乃哺糟,俯同妄作,披褐怀玉,无由自陈。此管仲所谓"用君子而以小人参之,害霸之道"者也。

昔傅玄有云:"观孟坚《汉书》,实命代奇作。及与陈宗、尹敏、杜抚、马严撰中兴纪传,其文曾不足观。岂拘于时乎?不然,何不类之甚者也。是后刘珍、朱穆、卢植、杨彪之徒,又继而成之。岂亦各拘于时,而不得自尽乎?何其益陋也?"嗟乎!拘时之患,其来尚矣。斯则自古所叹,岂独当今者哉!

晋令《隋经籍志》:《晋令》四十卷。《晋职官志》:着作郎始到职,必撰名臣传一人。

侏儒一节《吴志潘睿传注》:武陵部从事樊叛,外白差万人往讨,睿曰:五千兵足可擒。实无才,昔尝为州人设馔,比至日中,食不可得,而十余自起。此亦侏儒观一节之验也。按:成语似别有本,俟考。

朔方上书《后汉蔡邕传》:邕字伯喈,拜郎中,校书东观。对灾咎,讥刺宠臣,下狱。减死,徙朔方。上书自陈,奏其所着十意。《注》:自陈曰:臣自在布衣,常以为《汉书》十志下尽王莽,光武以来,唯记纪传,无续志者。故太傅胡广略以所有旧事与臣,臣欲删定者一,所当接续者四,前志所无,臣欲着者五。分别首目,并书章左,唯陛下留神。

自叙山栖刘峻见《补注》篇。又本传:因游东阳紫岩山,筑室居焉。为《山栖志》,其文甚美。又尝为《自序》,曰:"余自比冯敬通,而有同之者三,异之者四。"后详《自叙》篇。

孝穆在齐《陈书徐陵传》:陵字孝穆。太清二年,兼通直散骑常侍。使魏,会齐受禅,陵累求复命,终拘留不遣。及齐送贞阳侯为梁嗣,乃遣陵随还。陈天嘉年,领大着作。按:"在齐有志梁史"之语,本传、本集皆不见。

光伯自叙《隋儒林传》:刘炫字光伯。纳言杨达举炫博学,射策高第,除太学博士。岁余,归河间,于时盗贼蜂起,教授不行。乃自为赞曰:通人自叙风徽,余敢仰均先达,徒以日迫桑榆,门徒两散,殆及余喘,薄言胸臆云云。

两都《两都赋》,班固撰。见《载文》篇。

八咏《八咏》,沈约撰。隐侯本集:一、《登台望秋月》,二、《会围临春风》,三、《岁暮愍衰草》,四、《霜来悲落桐》,五、《夕行闻夜鹤》,六、《晨征听晓鸿》,七、《解去朝市》,八、《被褐守山东》。坡诗《虔州八境》:《八咏》聊同沈隐侯。王《注》:沈约为东阳太守,作《八咏》,写于楼上。按东阳,今金华府。陆鲁望《二遗诗序》云:东阳多名山,金华为最。"守山东",指此也。

罗含《晋文苑传》:罗含字君章。尝梦一鸟,文彩异常,飞入口,自此藻思日新。太守谢尚称曰:"湘中琳琅。"于城西小洲上立茅屋,布衣蔬食,晏如也。征正员郎,转廷尉,致仕,门施行马。

谢客即谢灵运,见《论赞》篇。《南史庾肩吾传》:谢客吐言天拔,时有不拘,是其糟粕。《谢弘微传》:客儿,灵运小名。《异苑》:灵运生于会稽,其家以子孙难得,送于钱唐杜明师养之,十五方还。故曰客儿。

萧绎萧绎即梁元帝,参本纪。初封湘东王,颇有高名,与裴子野、刘显、萧子云为布衣之交,着作多行于世。

江淹《梁书江淹传》:淹字文通。少以文章显,晚节才思微退,时人谓之才尽。所着述百余篇并《齐史》十志。

温子升见《叙事》篇。

卢思道《北史卢玄传》:玄之孙思道,才学兼着。齐天保中,《魏史》成,思道多所非毁。周平齐,追赴长安。终散骑侍郎、参内史事。集二十卷。

丽词《文心雕龙》有《丽词》篇,论骈俪体,其文曰: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心生文辞,高下相须。皋陶赞云:"罪疑惟轻,功疑惟重。"益陈谟云:"满招损,谦受益。"岂营丽辞,率然成对。

江总《陈书》:总字总持。家传赐书,昼夜寻读。文伤于浮艳,后主之世,总当权宰,日与宴游后庭,共陈暄、孔节等十余人,谓之狎客。

庚信《北史文苑传》:庚信字子山。父肩吾,为梁中庶子。徐艳为右卫率。子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父子东宫出入,恩莫与比隆。文并绮艳,世号"徐、庾体"焉。元帝即位,骋于西魏。属大军南伐,遂留长安,累迁开府仪同三司。

驳《庄子》末篇:惠施多方,其道驳。《魏都赋》:谋驳于王义。按:乖舛也。本训色杂,或作"驳",义亦可借。后世书有作"驳"者,训小步,失其义矣。

沮诵失路《升庵外集》:仓颉、沮诵,共造文字,今世知有仓颉,不知有沮诵。按:沮诵失路,借言古笔不行也。又详《外篇正史》篇。

灵均当轴按:《史记屈贾传》,但言屈原者名平,不言别有名字。所谓正则、灵均,盖《离骚》自寓,即内美修能之写象耳。《离骚》,见下篇。此言"灵均当轴",借言以词人当史局也。

傅玄有言傅玄,见《书事》篇。其言即所撰论《三史》故事,评断得失中语也。作《傅毅》者,非是。

陈尹《后汉班固传》:显宗召固诣校书部,除兰台令史,与前睢阳令陈宗、长陵令群尹敏,共成《世祖本纪》。《困学纪闻》:《论衡》云:陈平仲纪光武,汉家功德可观见。未详平仲何人。阎徵君若,据《班固传》推知是陈宗字。袁宏《后汉纪》:南阳人尹敏字幼季,才学深通。上言书多近语俗辞。上非之。官止长陵令,与班彪善。

杜马《马援传》:援兄子严,字威卿。明德皇后既立,严虑致讥嫌,徙北地,皇后敕使移居洛阳。显宗召见,严进对闲雅,诏留仁寿,与校书郎杜抚、班固等杂定《建武注记》。

刘朱卢扬《后汉文苑传》:刘珍字秋孙。永初中,邓太后诏珍与刘、马融校定东观百家。又诏与作建武以来名臣传。又《朱晖传》:晖孙穆,字公叔,拜尚书。所着论奏二十篇。及卒,蔡邕与门人共述其体行,谥为文忠先生。又《卢植传》:植字子,拜议郎,与马日、蔡邕、杨彪、韩说等补续《汉纪》。又《杨震传》:震曾孙彪字文先。熹平中,公车征拜议郎。《注》:《华峤书》曰:与日、植、邕等着作东观。按:四人传中,朱穆不及续史事。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四 李元忠族弟密 族人愍 族叔景遗 卢文伟孙询祖 族人勇 李义深·李百药
  第八十一回 失邺城皇亲自刎 篡周室勋戚代兴·蔡东藩
  第五回 策淮南严可求除逆 战蓟北刘守光杀兄·蔡东藩
  第三十一回 宋太祖统中原未能混一·黄士衡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六十一·佚名
  从公三录·戴肇辰
  一百六十 内务府奏曹寅家人呈报修建西花园工程用银摺·佚名
  一○八九 军机大臣奏查各馆依限完竣及逾限未完各书情形片(附清单)·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二十四·阿桂
  绎史卷七十六·马骕
  乐逊传·令狐德棻
  元祯传·李延寿
  ●皇朝通典卷七十一·佚名
  卷一百六十四·佚名
  卷二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三·阮阅

      ●卷三十三·诗谶门上  太祖采听至明远,边事纤悉必知。有间者西蜀还,问剑外有何事,间者曰:“但闻成都满城诵朱山长《苦热诗》曰:‘烦暑郁蒸无所避,凉风清冷几时来?’”  曰:“此蜀人

  • 为的是·徐志摩

    女人:我对你祈祷,我对你礼拜,我对你乞讨,—— 为的是……女人:我为你发痴,我为你颓废,我为你做诗,—— 为的是……女人:我拿你咒骂,我拿你凌迟,我拿你践踏,——

  • 卷228 ·佚名

    陆游 上书乞再任冲佑 蚢枝六尺藤,方屋九寸帽; 人间无处著,山水归寄傲。 耳中闻渊明,自我发未燥, 高标不可揖,七十忽已到。 明窗置经龛,奥室养丹灶, 虽云迫迟暮,要足平昔好。 悠然万念空,快若河

  • 志第三 天象一之三·魏收

    太祖皇始元年夏六月,有星彗于髦头。彗所以去秽布新也。皇天以黜无道,建有德,故或凭之以昌,或由之以亡。自五胡蹂躏生人,力正诸夏,百有余年,莫能建经始之谋而底定其命。是秋,太祖启冀方之地,实始芟夷涤除之,有德教之音,人伦之象焉

  • 卷五十二·志第十九·柯劭忞

      ○河渠一   △河防 至正河防记   至元十七年,世祖以学士都实为诏讨使,佩虎符,寻河源于万里之外。都实既受命,道河州,至州东六十里之宁河驿。驿西南有山,曰杀马关,行一日至巅。西上愈高,四阅月始抵河源。是冬,还报,并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二十六·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九年二月按是月壬子朔癸丑京城副留守郭仲荀乞兵与粮上曰朕今日和议盖欲消兵使百姓安业留司岂用多兵但得二三千人弹压内寇足矣至如钱粮亦只据所入课利养赡官兵他日置榷场不患无钱岂可虚内而事外邪朕见

  • 卷之九百三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十国春秋卷八·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吴八列传冯铎 朱瑾李承嗣【子禅】 彭彦章冯铎泗州涟水人也善骑射侃侃若儒者与里人张雄同为武宁军偏将并见疑于节度使时溥二人惧祸乃合兵三百渡江壁白下取苏州据之稍稍啸会战舰千余兵五万乃自号天成

  • 高模翰传·脱脱

    高模翰,又名松,渤海人。颇有膂力,擅长骑射,喜欢谈兵。起先,太祖平定渤海,模翰逃至高丽,高丽王将女儿嫁给他。因为有罪逃回。后因酗酒杀人获罪入狱,太祖知他有才,宽恕了他。天显十一年(937)七月,唐遣张敬达、杨光远率兵五十万进

  • 二十四年·佚名

    (辛卯)二十四年大明萬曆十九年春正月1月1日○朔戊戌,地震,四方皆同,京師最甚。二月2月1日○朔戊辰,特旨以李誠中爲忠淸監司,前大司諫李海壽爲驪州牧使。〈海壽曾牧驪州,秩滿而遞,今再赴。〉先是,柳成龍、鄭澈與誠中、海壽私會,澈

  • 景公欲诛骇鸟野人晏子谏第二十四·晏婴

    景公射鸟,野人骇之。公怒,令吏诛之。晏子曰:“野人不知也。臣闻赏无功谓之乱,罪不知谓之虐。两者,先王之禁也;以飞鸟犯先王之禁,不可!今君不明先王之制,而无仁义之心,是以从同纵欲而轻诛。夫鸟兽,固人之养也,野人骇之,不亦宜乎!”公

  • 申子全文·申不害

       明君治國,三寸之篋運而天下定,方寸之基正而天下治。  妒妻不難破家,亂臣不難破國。一妻擅夫,眾妻皆亂;一臣專君,眾臣皆蔽。  智均不相使,力均不相勝。  鼓不預五音而為五音主。  百世有聖人,猶隨踵而生;千里有賢

  • 第一章 14·辜鸿铭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辜讲孔子说:“在饮食方面来说,聪明而高尚的人绝不会暴饮暴食;在居住方面,也不会太奢求安逸。这样的人工作勤奋,但言谈谨慎。这样的人总是寻找品德

  • 卷六·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毛氏传卷六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桓公【公名轨史世家又名允惠公子隐公弟也諡法辟土服远曰桓】元年遭丧即位踰年改元前已言之详矣此元年为桓改元之年自当在隐公被弑之次年而左氏疏又谓桓之於隐本无君臣之

  • 卷二十三·彭绍升

    居士传二十三张平叔传张平叔。初名伯端。後改名用诚。号紫阳。天台人也。熈宁中游蜀。遇刘海蟾授以丹法。久之洞彻法源。作悟真内外篇。序云。人之生也。皆缘妄情而有其身。有其身则有患。若无身。患从何有。夫欲免夫

  • 梅岩文集·胡次焱

    十卷。宋胡次焱(约1270年前后在世)撰。胡次焱,字济鼎,号梅严,晚号余学。江西婺源人,生卒年不详。其先祖本李唐宗室,五代时育于胡,因此姓胡。咸淳四年(1268)进士,官贵池县尉。宋亡,奉母归,教授乡里以终。著有 《梅岩文

  • 张天师断风花雪月·吴昌龄

    简名《张天师》、《风花雪月》。杂剧剧本。元吴昌龄作。四折一楔 子,旦本。本事散见于《博异记》、《夷坚志》及道 教传说。宋官本杂剧有《风花雪月爨》,金院本 有《风花雪月》二本。剧写陈世英赴举经洛阳, 寓叔父陈全忠

  • 四书通·胡炳文

    元胡炳文(字仲虎)撰。二十七卷。此书以为赵顺孙《四书纂疏》、吴真子《四书集成》阐发朱熹之论,偶有相反之说。因而重为著作,附加己说,作为此书。对朱子以前之说都排斥不取,只取赵、吴两书中的十四家说,又增入四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