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百六十六

 

  卷566_1 【和襄阳徐相公商贺徐副使加章绶】王传

  朱紫联辉照日新,芳菲全属断金人。华筵重处宗盟地,

  白雪飞时郢曲春。仙府色饶攀桂侣,莲花光让握兰身。

  自怜亦是膺门客,吟想恩荣气益振。

  卷566_2 【和李尚书命妓饯崔侍御】卢邺

  何郎载酒别贤侯,更吐歌珠宴庾楼。

  莫道江南不同醉,即陪舟楫上京游。

  卷566_3 【松】陆肱

  雪霜知劲质,今古占嘉名。断砌盘根远,疏林偃盖清。

  鹤栖何代色,僧老四时声。郁郁心弥久,烟高万井生。

  卷566_4 【赠王福娘(一作赠美人)】崔澹

  怪得清风送异香,娉婷仙子曳霓裳。

  惟应错认偷桃客,曼倩曾为汉侍郎。

  卷566_5 【答问读书居】莫宣卿

  书屋倚麒麟,不同牛马路。床头万卷书,溪上五龙渡。

  井汲冽寒泉,桂花香玉露。茅檐无外物,只见青云护。

  卷566_6 【百官乘月早朝听残漏】莫宣卿

  建礼俨朝冠,重门耿夜阑。碧空蟾魄度,清禁漏声残。

  候晓车舆合,凌霜剑佩寒。星河犹皎皎,银箭尚珊珊。

  杳霭祥光起,霏微瑞气攒。忻逢圣明代,长愿接鹓鸾。

  卷566_7 【赋得水怀珠】莫宣卿

  长川含媚色,波底孕灵珠。素魄生蘋末,圆规照水隅。

  沦涟冰彩动,荡漾瑞光铺。迥夜星同贯,清秋岸不枯。

  江妃思在掌,海客亦忘躯。合浦当还日,恩威信已敷。

  卷566_8 【句】莫宣卿

  我本南山凤,岂同凡鸟群。(见《封川志》)

  卷566_9 【和李尚书命妓饯崔侍御】封彦卿

  莲府才为绿水宾,忽乘骢马入咸秦。

  为君唱作西河调,日暮偏伤去住人。

  卷566_10 【赠释疏言还道林寺诗】李节

  湘川狺狺兮俗犷且佷,利杀业偷兮吏莫之驯。

  繄释氏兮易暴使仁,释何在兮释在斯文,

  湘水滔滔兮四望何依,猿狖腾拏兮云树飞飞。

  月沉浦兮烟暝山,樯席卷兮橹床闲。偃仰兮啸咏,

  鼓长江兮何时还。

  湘川超忽兮落日啘啘,松覆秋亭兮兰被春苑。

  上人去兮几千里,何日同游兮湘川水。

  卷566_11 【和柯古穷居苦日喜雨】韦蟾

  贞机澹少思,雅尚防多僻。揽葛犹不畏,劳形同处瘠。

  头焦讵是焚,背汗宁关炙。方欣见润础,那虞悲铄石。

  道与古人期,情难物外适。几怀朱邸绶,颇旷金门藉。

  清奥已萧萧,陈柯将槭槭。玉律诗调正,琼卮酒肠窄。

  衣桁袭中单,浴床抛下绤。黎侯寓于卫,六义非凡格。

  卷566_12 【岳麓道林寺】韦蟾

  石门迥接苍梧野,愁色阴深二妃寡。广殿崔嵬万壑间,

  长廓诘曲千岩下。静听林飞念佛鸟,细看壁画驮经马。

  暖日斜明螮蝀梁,湿烟散幂鸳鸯瓦。北方部落檀香塑,

  西国文书贝叶写。坏栏迸竹醉好题,窄路垂藤困堪把。

  沈裴笔力斗雄壮,宋杜词源两风雅。他方居士来施斋,

  彼岸上人投结夏。悲我未离扰扰徒,劝我休学悠悠者。

  何时得与刘遗民,同入东林远公社。

  卷566_13 【上元三首】韦蟾

  新正圆月夜,尤重看灯时。累塔嫌沙细,成文讶笔迟。

  归牛疑燧落,过雁误书迟。生惜兰膏烬,远为隔岁期。

  举烛光才起,挥毫势竞分。点时惊坠石,挑处接崩云。

  辞异秦丞相,铭非窦冠军。唯愁残焰落,逢玉亦俱焚。

  多宝神光动,生金瑞色浮。照人低入郭,伴月夜当楼。

  熏穴应无取,焚林固有求。夜阑陪玉帐,不见九枝留。

  卷566_14 【梅】韦蟾

  高树临溪艳,低枝隔竹繁。何须是桃李,然后欲忘言。

  拟折魂先断,须看眼更昏。谁知南陌草,却解望王孙。

  卷566_15 【送卢潘尚书之灵武】韦蟾

  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水木万家朱户暗,

  弓刀千队铁衣鸣。心源落落堪为将,胆气堂堂合用兵。

  却使六番诸子弟,马前不信是书生。

  卷566_16 【题僧壁】韦蟾

  一竹横檐挂净巾,灶无烟火地无尘。

  剃头未必知心法,要且闲于名利人。

  卷566_17 【赠商山僧】韦蟾

  商岭东西路欲分,两间茅屋一溪云。

  师言耳重知师意,人是人非不欲闻。

  卷566_18 【长乐驿谑李汤给事题名】韦蟾

  渭水秦川拂眼明,希仁何事寡诗情。

  只应学得虞姬婿,书字才能记姓名。

  卷566_19 【句】韦蟾

  争挥钩弋手,竞耸踏摇身。伤颊讵关舞,捧心非效嚬。

  (襄阳风光亭夜宴有妓醉殴赋。见《纪事》)

  卷566_20 【赋得寿星见】卢渥

  玄象今何应,时和政亦平。祥为一人寿,色映九霄明。

  皎洁垂银汉,光芒近斗城。含规同月满,表瑞得天清。

  甘露盈条降,非烟向日生。无如此嘉祉,率土荷秋成。

  卷566_21 【题嘉祥驿】卢渥

  交亲荣饯洛城空,秉钺戎装上将同。星使自天丹诏下,

  雕鞍照地数程中。马嘶静谷声偏响,旆映晴山色更红。

  到后定知人易化,满街棠树有遗风。

  卷566_22 【九华山】郭夔

  岩翠凌云出迥然,岧峣万丈倚秋天。暮风飘送当轩色,

  晓雾斜飞入槛烟。帘卷倚屏双影聚,镜开朱户九条悬。

  画图何必家家有,自有画图来目前。

  卷566_23 【送莫仲节状元归省】柳珪

  青骢聚送谪仙人,南国荣亲不及君。椰子味从今日近,

  鹧鸪声向旧山闻。孤猿夜叫三湘月,匹马时侵五岭云。

  想到故乡应腊过,药栏犹有异花薰。

  

猜你喜欢
  第九出 媒间·李渔
  第十六章 宫禁生谗·屠隆
  第一齣~第十齣·梅鼎祚
  ●三元记目录·沈龄
  第三折·王伯成
  卷二百九十一·陈思
  石门文字禅集补钞·吴之振
  卷二十八·乾隆
  卷四十七·郭元釪
  卷三十六·陈元龙
  卷六十九·陈廷敬
  卷九十五·佚名
  第四场·田汉
  ●兰亭会·沈泰
  游天台山赋原文·孙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黎佥事崱(静乐稿)·顾嗣立

    崱字景高,号东山,安南人。东晋交州刺史沅敷后也。世居爱州,幼与外祖舅诸卫黎琫为子。教习书,九岁试童科,陈大王留左右,仕至侍郎。迁佐净海军节使彰宪侯陈键幕。至元中,元世祖有占城之役,遣使安南,令助军输,世子日烜不听,命镇南王

  • 卷一百六十一·徐世昌

    许庚身许庚身,字星叔,钱塘人。同治壬戌进士,由中书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少保。谥恭慎。题文恪公送杨迈公中丞还朝诗册三年膏雨颂声驰,敬展先臣述德诗。故里尚留何武爱,前徽兼触阮咸思。渊源累世龙门远,清白相

  • 巻九·史简

    钦定四库全书鄱阳五家集卷九鄱阳史简编元叶兰寓庵诗集一叶楚庭名兰鄱阳人父懋字德新有才识善词章官至大中大夫嘉兴路总管多政迹楚庭仕太常寺礼仪院奉礼从父于浙以诗名犹善歌赋清润古雅不作今人语太祖受命周伯琦应召楚

  • 原序·陈镒

    午溪集原序午溪集者栝苍陈君伯铢之诗也伯铢生逢盛时而不苟於禄仕徜徉里閈时出游江湖间平生所学兼着於诗裒其所得凡若干篇俾予序卷首予闻为诗者必发乎情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则其情亦无以大相远言诗而本於人情故闻之者莫不

  • 列传第八十八 孔穆崔柳杨马·欧阳修

    孔巢父,字弱翁,孔子三十七世孙。少力学,隐徂来山。永王璘称兵江淮,辟署幕府,不应,铲迹民伍。璘败,知名。广德中,李季卿宣抚江淮,荐为左卫兵曹参军。三迁库部员外郎。出为泾原行军司马。累拜湖南观察使,未行,会普王为荆襄副元帅,署

  • 卷三百八十九·列传第一百四十八·脱脱

        尤袤 谢谔 颜师鲁 袁枢 李椿 刘仪凤 张孝祥   尤袤,字延之,常州无锡人。少颖异,蒋偕、施坰呼为奇童。入太学,以词赋冠多士,寻冠南宫。绍兴十八年,擢进士第。尝为泰兴令,问民疾苦,皆曰:"邵伯镇置顿,为金使经行

  • 卷第一百五十九·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梁纪十五〔起旃蒙赤奋若(乙丑),尽柔兆摄提格(丙

  • 鸿猷录卷五·高岱

    高岱 北伐中原 克取元都 畧下河东 戡定关中 夹攻西蜀 ○北伐中原 吴元年丁未徐达等既执张士诚平吴振旅还京 上召诸将见于戟门降敕奖谕曰自兵兴以来天下豪杰纷起予将兵渡江赖上天之灵将士之力拓地开疆削平敌国如陈友

  • 卷之一百四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九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浙语三(查东山笔、沈仲芳阅)·查继佐

    ●浙语三(查东山笔、沈仲芳阅)陆士铉、陆韬、黄铣、张实孚、钱士馨、吴统持陆士铉字古雪,诸生,浙江平湖人,唐宣公苗裔,祖大司寇杲也。士铉性端亮,笃孝义,立意以程、朱为法,少年腐之。膺岁贡。有所不平于时,常取三朝实录私自修订

  • 卷八·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八明  杨士奇等  撰圣学宋徽宗即位初右正言邹浩上奏曰臣窃观自昔才智之君固有务学以为先者然而学非其本失所以学终不足以成帝王之高致记曰欲

  • 四、释亲·佚名

    父为考,母为妣。 父之考为王父,父之妣为王母。 王父之考为曾祖王父,王父之妣为曾祖王母。 曾祖王父之考为高祖王父,曾祖王父之妣为高祖王母。 父之世父、叔父为从祖祖父,父之世母、叔母为从祖祖母。 父之晜弟,先生为世父,后

  • 出處第七卷·朱熹

      1、伊川先生曰:賢者在下,豈可自進以求於君?苟自求之,必無能信用之理。古之人所以必待人君致敬盡禮而後往者,非欲自爲尊大。蓋其尊德樂道之心不如是,不足以有爲也。   2、君子之需時也,安靜自守。志雖有須而恬然若將終

  • 卷四十一·李明复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四十一宋 李明復 撰襄公二十有四年春孫叔豹如晉仲孫羯帥師侵齊謝湜曰齊侯伐晉故魯師侵齊救而次為不仁出師而侵為不義夏楚子伐吳秋七月甲子朔日有食之既齊崔杼帥師伐莒謝湜曰君襲之臣伐之非伐

  • 卷第六十六·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六十六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贤圣品第六之十如上所言修道有二。一者有漏。二者无漏。今应思择于此二种由何等道离何地染。颂曰。有顶由无漏  余由二离染论曰。有顶地中所有烦恼。唯

  • 元阳子五假论·佚名

    经名:元阳子五假论。撰人不详。二篇同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 述长白山真人元阳子隐身法,其法以祝咒假物行之。论中称玄武而不称真武,盖出自北宋前。

  • 太上正一朝天三八谢罪法忏·佚名

    太上正一朝天三八谢罪法忏。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有张陵元时封号,本忏当出自元明时期。忏身心口三业十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