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珊瑚

你再不用想我说话,

我的心早沉在海水底下;

你再不用向我叫唤:

因为我——我再不能回答!

除非你——除非你也来在

这珊瑚骨环绕的又一世界;

等海风定时的一刻清静,

你我来交互你我的幽叹。

猜你喜欢
  曾觌·唐圭璋
  今传是楼诗话 四·王揖唐
  第三折·杨显之
  阿里西瑛·隋树森
  茶山集卷八·曾几
  卷十一·陈师道
  卷149 ·佚名
  武溪集补钞·吴之振
  卷六百三十·佚名
  卷六十·佚名
  岳州山城·张说
  邹序·顾贞观
  第九场·田汉
  崔国辅诗鉴赏·佚名
  第二十五场·田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皎然

       夫诗人造极之旨,必在神诣。得之者妙无二门,失之者邈若千里,岂名言之所知乎?故工之愈精,鉴之愈寡,此古人所以长太息也。若非通识四面之手,皆有好丹 非素之失僻,况异于此乎?今所撰《诗式》,列为等第,五门互显,风韵铿锵。使偏嗜

  • 卷四百九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九十五费冠卿费冠卿字子军池州人元和登第母卒叹曰干禄养亲得禄而亲丧何以禄为遂隐池州九华山长庆中殿院李行修举其孝节召拜右拾遗不赴集一卷今存诗十一首不赴拾遗召【一作以拾遗召不起赋

  • 卷四百九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九十七姚合寄贾岛漫【一作虽】向城中住儿童不识钱瓮头寒絶酒竈额晓【一作冷】无烟狂发吟如哭愁来坐似禅新诗有几首旋被世【一作衆】人传寄王度居士顦顇王居士颠狂不称时天公与贫病时辈复

  • 卷三十五·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苏诗补注> 钦定四库全书 苏诗补注卷三十五 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古今体诗五十三首【起元佑七年壬申三月自颍移知扬州其年九月以兵部尚书召还途中作】 上巳日与二子迨过游涂山荆山记所见

  • ●卷一百二十三·徐梦莘

      炎兴下帙二十三。   起建炎三年二月十九日戊辰,尽三月二日庚辰。   十九日戊辰以驻跸杭州大赦天下。   汪伯彦再乞窜黜。   臣缘御史中丞张澂状申尚书省称上章弹奏臣致主上蒙尘宗社危逼乞赐窜黜臣昨日与黄

  • 卷之三百三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一百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庾季才传·李延寿

    庾秀才字叔弈,新野人。八世祖庾滔,随晋元帝过江,官至散骑常侍,封为遂昌侯,于是在南郡江陵县安家。祖父庾诜,《南史》中有传记。父亲庾曼倩,为光禄卿。  庾季才幼时聪慧出人,八岁诵读《尚书》,十二岁通晓《易》,喜欢推算天象,居

  • 卷二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十一旗分志二十一八旗佐领二十一【正蓝旗蒙古佐领 镶蓝旗蒙古佐领】正蓝旗蒙古佐领正蓝旗蒙古都统所属左右参领各一右参领下佐领十五左参领下佐领

  • 筹办夷务始末选辑补编三·佚名

    美国档选录咸丰九年八月二十二日两江总督何桂清奏附摺(美使请照新章纳税及先行开市来往文件)上谕(命何桂清开导美使俟英法条约议定后再照新章互市)九月初九日两江总督何桂清奏附摺(录呈美使先行开市往来照会)十月十五日两江

  • 卷二十一·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十一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二十一祈谷蕙田案祈谷之礼见于月令春秋传郊祀上帝与冬至圜丘礼同一是正祭一是祈祭但圜丘用日至不卜日而祈谷则用辛郊特牲家语及春秋所

  • 御制孝经衍义序·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孝经衍义序朕缅惟自昔圣王以孝治天下之义而知其推之有本操之有要也夫孝者百行之源万善之极书言奉先思孝诗言孝思维则明乎为天之经地之义人性所同然振古而不易故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以之教人则乐而易从以

  • 卷三百四十三·佚名

    △初分坚等赞品第五十七之二何以故?诸天子。色离故有情离。受想行识离故有情离。诸天子。眼处离故有情离。耳鼻舌身意处离故有情离。诸天子。色处离故有情离。声香味触法处离故有情离。诸天子。眼界离故有情离。耳鼻舌

  • 远离讥嫌品第九·佚名

    尔时金刚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於声闻乘辟支佛乘不生讥嫌。於诸菩萨亦无讥嫌。云何於如来声闻众中。成器不成器得无讥嫌。於大乘道常善修行。云何得利智一切三昧诸陀罗尼及诸地忍。云何得昇进不退转法。云

  • 修一片净土·李叔同

    佛法本无宗,一念一清净。缘起缘灭处,一切皆成空,修一分宁静心宽体健,修一片净土颐养身心。诚心处有净土太阳不必多,只有一个,便能普照一切众生。净土无需求,只要一颗诚心,就能化去一切烦恼。今日在本寺演讲,适值念佛会期。故为

  • 法华义疏·吉藏

    凡十二卷。隋代吉藏着。又作法华经义疏、法华经疏、妙法莲华经义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册。本书系吉藏以三论宗之立场注释法华经。吉藏为三论宗之集大成者,亦常讲大智度论、法华经,且引用多数经律论疏加以注释。全书初

  • 金刚顶经大瑜伽秘密心地法门义诀·不空

    亦称《金刚顶瑜伽秘密心地法门义诀》,简称《金刚顶经义诀》、《金刚顶义诀》等。密教著述。原有三卷,今存卷上。系金刚智所传《金刚顶略出经》的解释书。序中述《金刚顶经》出自南天铁塔之事及东传经过,并释偈颂及经

  • 禅宗大意·正果法师

    正果法师著,本书为正果法师在中国佛学院、福州鼓山涌泉寺等处多次讲授禅学的讲稿。法师认为,在菩提达摩之前,中国已有禅学的滥觞,其发展的轨迹隐然可寻。同时,禅宗与法相唯识也有密切的关系,达摩所传禅法并不轻视经典,楞伽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