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原序

古今诗删原序

李攀龙于鳞所为古今诗删成凡数年而殁殁而新都汪时元谋梓之走数千里以序属世贞曰是唯二君子之有味乎诗也不有存者谁与任殁者世贞谢不敏已喟然而叹曰嗟嗟否欤然哉葢孔子尝称删诗书云至笔削春秋取独断其于诗也未尝不退而与游夏商之也当三代盛时国中之乐奏而畅天地之和歌咏盛德大业合而名之曰雅颂野之人人遘其触发而名之若青苹之末而动于地曰风顾其循性蓄防雍如穆如则亦雅颂类也三代而降天下多感慨而鲜称述故诗在下而不在上葢风之用广而雅颂微矣夫子寔伤之故称删删者删其不正以归乎正也乃説者谓一二逸诗岂无可当于德音而郑卫哇丽淫佚诵而使君子哕之小夫壬人以其説津津于其口惩者一而导者十乌能无疑删哉夫岂亦秦火厄鲁壁讹毛苌辕固生之徒不能亲受游夏之防而漫为説也乃于鳞之为删则异是彼其所上下者虽号称数千年其所近者仅风而已其所近而云雅颂者百固不能一二也而于鳞之所取则亦以能工于辞不悖其体而已非必尽合于古所谓发乎情止乎礼义兴观羣怨之用备而后谓之诗也是故存诗而曰删曰删者删之余也为若不得已而存也夫以孔子之于诗犹不能废游夏而于鳞取其独见而裁之而遽命之曰删彼其见删于于鳞而不自甘者宁无反唇也虽然令于鳞以意而轻退古之作者间有之于鳞舎格而轻进古之作者则无是也以于鳞之毋轻进其得存而成一家言以模楷后之操觚者亦庶乎可矣葢于鳞之所最善为世贞其属存于鳞删者不少然自戊午而前及它倡和之什耳其人雅自信落落寡与家僻处济上则于鳞之于今贤士大夫多所与而少所见可知也问为继于鳞志者如之何曰代益之不失所以精之意而已矣友人呉郡王世贞撰

猜你喜欢
  卷七百六十九·彭定求
  卷一·王世贞
  ◆袁学士桷(清容居士集)·顾嗣立
  第十一出 约婚·许自昌
  楔子·郑光祖
  李齐贤·隋树森
  楚辞后语卷第五·朱熹
  三、宋之小说杂戏·王国维
  丙集第六·钱谦益
  听槐格讷(Wagner)乐剧·徐志摩
  分春馆集外词·朱庸斋
  卷十四·佚名
  卷十五·陈思
  卷三百七十·陈廷敬
  第四十三场·田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纳兰词卷三·纳兰性德

    雨中花送徐艺初归昆山天外孤帆云外树,看又是春随人去。水驿灯昏,关城月落,不算凄凉处。计程应惜天涯暮,打叠起伤心无数。中坐波涛,眼前冷暖,多少人难语。鹧鸪天独背残阳上小楼,谁家玉笛韵偏幽。一行白雁遥天暮,几点黄花满地秋

  • 白云集卷一·释英

    元 释英 撰对山曲青山作賔翁作主山翁持觞山鹤舞山翁对山倾緑醑青山对翁嘿无语山本无情翁无心青山不饮翁自斟酒阑对山抚掌笑山鹤一声山月沉秋夜曲西风不起凝空碧霜花霏霏炯秋色层霄辗上玉一轮竹影参差光欲滴洞房深寂

  • 卷七百八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八十八联句李白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并序】青阳县南有九子山山高数十丈上有九峰如莲花按图徵名无所依据太史公南游略而不书事絶古老之口复阙名贤之纪虽灵仙往复而赋咏罕闻予乃削其旧号

  • 卷二十七补编·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二十七补编王维文杏馆文杏裁为梁香茒结为宇【西京杂记初脩上林苑羣臣逺方各献名果异树杏二文杏蓬莱杏司马相如赋饰文杏以为梁水经注泉陵县有香茒气甚芬香明皇帝诗野老茒为屋】不知栋里云去作人

  • 通志卷五十六·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职官略第六王侯第十歴代王侯封爵【公主并官属附】昔黄帝旁行天下分建万国至于唐虞别为五等曰公侯伯子男则虞书所谓辑五瑞脩五玉是其制也夏与唐虞同商制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百里

  • 卷十九·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十九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 宋中郎外兵曹参 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惠景间侯者年表第七 太史公读列封至便侯【索隐便音鞭县名吴

  • ·谕各社家长·丁曰健

    查姚前道任内谕各社家长,以各庄丁口万人千人、最少数百人,贼虽多不过数十、少仅十余人;尔族丁十倍于贼,贼虽强焉敢伺夜深入?此必有与贼通者。通贼者非他,即本族、本庄贫乏人耳。若辈无业忍饥,富者不肯赡给,故怨

  • 附录·佚名

    平西蜀颂并序刘基臣闻 天命 真主混一六合必先有以为之驱除然后收拾以归其笼自古及今同一揆矣是故冬寒之极必有阳春激湍之下必有深潭大乱之后必有大治理则然也元德既衰九土麋沸鸱张狼顾之豪弥满山泽万姓喁喁无所吁告

  • 191.欧阳修改革文风·林汉达

    范仲淹被排挤离开朝廷以后,他的同事富弼,因为支持新政,被诬陷是范仲淹的同党,丢了官职;韩琦替范仲淹、富弼辩护,也受到牵连。当时,有些人虽然同情范仲淹,但是不敢出头说话。只有谏官欧阳修大胆上书给宋仁宗说:“自古以来,坏人陷

  • 桓公(元年~十八年)·左丘明

    桓公元年【经】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三月,公会郑伯于垂,郑伯以璧假许田。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秋,大水。冬十月。【传】元年春,公即位,修好于郑。郑人请复祀周公,卒易祊田。公许之。三月,郑伯以璧假许田,为周公、祊故也

  • 去类界爱众生·梁启超

      人类既平等之后,大仁盎盎矣。虽然,万物之生皆本于元气,人于元气中,但动物之一种耳。当太古生人之始,只知自私爱其类而自保存之,苟非其类则杀绝之。故以爱类为大义,号于天下,能爱类者谓之仁,不爱类者谓之不仁,若杀异类者,则

  • 卷二百四十一·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六十善现,一切三摩地门清净故耳界清净。耳界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一切三摩地门清净。若耳界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三摩地门清净故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

  • 佛说佛名经卷第八·佚名

      南无自在疾住持威德佛 南无善光明胜佛 南无善色王佛 南无成就义佛 南无师子仙佛 南无天王佛 南无施德佛 南无快藏佛 南无福德光明佛 南无净行佛 南无然灯王佛 南无智生佛 南无妙天佛 南无地天佛 南

  • 卷第二十六·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二十六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四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种种车众宝严饰。奉施诸佛及诸菩萨师长善友声闻

  • 卷第一·霁仑超永

    续藏经 五灯全书五灯全书卷第一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七佛古佛应世。绵历无穷。不可以周知而悉数也。祖灯相传。必自佛始。故自释迦以上。略举七佛。长阿

  • 卷之五·纪荫

    宗统编年卷之五 第十三世祖 迦毗摩罗尊者。华氏国人也。初为外道。有徒三千。通诸异论。后於马鸣尊者得法。造无我论一百偈。此论至处。无魔不摧。 显王乙未四十三年。 第十三世祖迦毗摩罗尊者嗣宗统(五十八年)。 丙

  • 朱子论定程董学则·程端蒙

    南宋学者程端蒙、董铢制订的理学教育小学阶段的学生守则。程端蒙(1143~1191),字正思,号蒙斋,江西鄱阳人。董铢(1152~?),字叔重,人称槃涧先生,江西德兴人。《学则》共18条,基本上是对朱熹的许多箴言和铭记的概括与发挥。起首两

  • 孝诗·林同

    诗别集。宋林同著。一卷。前有淳祐十年(1250)刘克庄序。作者举古今孝事,每事以一五言绝句歌咏,亦间有一诗咏二事者。诗前有小序略加说明。共有诗三百首,其中分“圣人之孝”十首、“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仙佛之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