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宋之小说杂戏

宋之滑稽戏,虽托故事以讽时事,然不以演事实为主,而以所含之意义为主。至其变为演事实之戏剧,则当时之小说,实有力焉。

小说之名起于汉。《西京赋》云:“小说九百,本自虞初。”《汉书·艺文志》有“《虞初周说》九百四十四篇。”其书之体例如何,今无由知。唯《魏略》(《魏志·王粲传》注引)言:“临淄侯植,诵俳优小说数千言。”则似与后世小说,已不相远。六朝时,干宝、任昉、刘义庆诸人,咸有著述,至唐而大盛。今《太平广记》所载,实集其成。然但为著述上之事,与宋之小说无与焉。宋之小说,则不以著述为事,而以讲演为事。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谓说话有四种:一小说、一说经、一说参请、一说史书。《梦粱录》(卷二十)所纪略同。《武林旧事》(卷六)所载诸色伎艺人中,有书会(谓说书会),有演史,有说经诨经,有小说。而《都城纪胜》、《梦粱录》均谓小说人能以一朝一代故事,顷刻间提破。则演史与小说,自为一类。此三书所记,皆南渡以后之事;而其源则发于宋初。高承《事物纪原》(卷九):“仁宗时,市人有能谈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缘饰,作影人。”《东坡志林》(卷六):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为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云云。《东京梦华录》(卷五)所载京瓦伎艺,有霍四究说三分,尹常卖《五代史》。至南渡以后,有敷衍《复华篇》及《中兴名将传》者,见于《梦粱录》,此皆演史之类也。其无关史事者,则谓之小说。《梦粱录》云:“小说一名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公案、朴刀、杆棒、发发、踪参等事。”则其体例,亦当与演史大略相同。今日所传之《五代平话》,实演史之遗;《宣和遗事》,殆小说之遗也。此种说话,以叙事为主,与滑稽剧之但托故事者迥异。其发达之迹,虽略与戏曲平行,而后世戏剧之题目,多取诸此,其结构亦多依仿为之,所以资戏剧之发达者,实不少也。

至与戏剧更相近者,则为傀儡。傀儡起于周季,《列子》以偃师刻木人事,为在周穆王时,或系寓言;然谓列子时已有此事,当不诬也。《乐府杂录》以为起于汉祖平城之围,其说无稽。《通典》则云:“《窟礌子》作偶人以戏,善歌舞,本丧家乐也。汉末始用之于嘉会。”其说本于应劭《风俗通》,则汉时固确有此戏矣。汉时此戏结构如何,虽不可考,然六朝之际,此戏已演故事。《颜氏家训·书证》篇:“或问:‘俗名傀儡子为郭秃,有故实乎?’答曰:‘《风俗通》云:诸郭皆讳秃,当是前世有姓郭而病秃者,滑稽调戏,故后人为其像,呼为郭秃。’”唐时傀儡戏中之郭郎实出于此,至宋犹有此名。唐之傀儡,亦演故事。《封氏闻见记》(卷六):“大历中,太原节度辛景云葬日,诸道节度使使人修祭。范阳祭盘,最为高大,刻木为尉迟鄂公突厥斗将之像,机关动作,不异于生。祭讫,灵车欲过,使者请曰:‘对数未尽。’又停车,设项羽与汉高祖会鸿门之像,良久乃毕。”至宋而傀儡最盛,种类亦最繁:有悬丝傀儡、走线傀儡、杖头傀儡、药发傀儡、肉傀儡、水傀儡各种(见《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梦粱录》)。《梦粱录》云:“凡傀儡敷衍烟粉、灵怪、铁骑、公案、史书、历代君臣将相故事话本,或讲史,或作杂剧,或如崖词,(中略)大抵弄此,多虚少实,如《巨灵神》、《朱姬大仙》等也。”则宋时此戏,实与戏剧同时发达,其以敷衍故事为主,且较胜于滑稽剧。此于戏剧之进步上,不能不注意者也。

傀儡之外,似戏剧而非真戏剧者,尚有影戏。此则自宋始有之。《事物纪原》(卷九):“宋朝仁宗时,市人有能谈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缘饰、作影人,始为魏、吴、蜀三分战争之象。”《东京梦华录》所载京瓦伎艺,有影戏,有乔影戏。南宋尤盛。《梦粱录》云:“有弄影戏者,元汴京初以素纸雕簇,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以彩色装饰,不致损坏。(中略)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大抵真假相半。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盖亦寓褒贬于其间耳。”然则影戏之为物,专以演故事为事,与傀儡同。此亦有助于戏剧之进步者也。

以上三者,皆以演故事为事。小说但以口演,傀儡、影戏则为其形象矣。然而非以人演也。其以人演者,戏剧之外,尚有种种,亦戏剧之支流,而不可不一注意也。

三教 《东京梦华录》(卷十):“十二月,即有贫者三教人,为一火,装妇人神鬼,敲锣击鼓,巡门乞钱,俗呼为打夜胡。”

讶鼓 《续墨客挥犀》(卷七):“王子醇初平熙河,边陲宁静,讲武之暇,因教军士为讶鼓戏,数年间遂盛行于世。其举动舞装之状,与优人之词,皆子醇初制也。或云:‘子醇初与西人对阵,兵未交,子醇命军士百余人,装为讶鼓队,绕出军前,虏见皆愕眙。进兵奋击,大破之。’”《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九)亦云:“如舞讶鼓,其间男子、妇人、僧道、杂色、无所不有,但都是假的。”

舞队 《武林旧事》(卷二)所纪舞队,全与前二者相似。今列其目:

《查查鬼》(《查大》)、《李大口》(《一字口》)、《贺丰年》、《长瓠敛》(《长头》)、《兔吉》(《兔毛大伯》)、《吃遂》、《大憨儿》、《粗妲》、《麻婆子》、《快活三郎》、《黄金杏》、《瞎判官》、《快活三娘》、《沈承务》、《一脸膜》、《猫儿相公》、《洞公嘴》、《细妲》、《河东子》、《黑遂》、《王铁儿》、《交椅》、《夹棒》、《屏风》、《男女竹马》、《男女杵歌》、《大小斫刀鲍老》、《交衮鲍老》、《子弟清音》、《女童清音》、《诸国献宝》、《穿心国入贡》、《孙武子教女兵》、《六国朝》、《四国朝》、《遏云社》、《绯绿社》、《胡安女》、《凤阮稽琴》、《扑蝴蝶》、《回阳丹》、《火药》、《瓦盆鼓》、《焦锤架儿》、《乔三教》、《乔迎酒》、《乔亲事》、《乔乐神》、(《马明王》)、《乔捉蛇》、《乔学堂》、《乔宅眷》、《乔像生》、《乔师娘》、《独自乔》、《地仙》,《旱划船》、《教象》、《装态》、《村田乐》、《鼓板》、《踏撬》(一作《踏跷》)、《扑旗》、《抱锣装鬼》、《狮豹蛮牌》、《十斋郎》、《耍和尚》、《刘衮》、《散钱行货郎》、《打娇惜》。

其中装作种种人物,或有故事。其所以异于戏剧者,则演剧有定所,此则巡回演之。然后来戏名曲名中,多用其名目,可知其与戏剧非毫无关系也。

猜你喜欢
  万俟如之·唐圭璋
  邵伯温·唐圭璋
  第五出 隐妒·李渔
  第一齣~第十齣·杨柔胜
  第三十九出 昼锦·周履靖
  第廿一折 看监被阻·冯梦龙
  ●辛酉(咸丰十一年)·林占梅
  第五出 忤奸 (北仙吕调鱼模韵)·丁耀亢
  提要·程垓
  卷十一 茕斋歌诗三十二首·李白
  卷三百七十一·曹学佺
  卷八·胡文学
  卷八·纪容舒
  外集卷十·陈元龙
  曹组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茶山集目录·曾几

    卷一五言古诗三十二首卷二五言古诗四十六首卷三七言古诗三十一首卷四五言律诗一百二十八首五言排律五首卷五七言律诗八十二首卷六七言律诗六十四首卷七五言絶句五十三首六言絶句七首卷八七言絶句一百十三首

  • 卷一百六十·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六十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三十七 杨时 送富朝奉还阙 君不见庆历承平道如砥驰车八荒同一轨敌人?张怒螳臂百万云屯若封豕又不见朔方横流涨天起腐麦蛾飞木生耳扶携道路杂老幼操瓢沟中半

  • 卷五十六·陈焯

    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五十六兵部主事陈焯编谷音集王 浍【字元佐辽东人】【浍博学醇行博州刺史迎为师表教授弟子百余金贞佑中就拜宣抚辽东宰相累书请浍之镇浍不应浮海遯去】河之坊矣河之坊矣截截其平岂曰不力言持其

  • 卷十一·方回

    <集部,总集类,瀛奎律髓>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十一     元 方回 编夏日类 南风之薰以解民愠以阜民财舜之咏也人皆畏炎热我爱夏日长唐太宗之咏也所处之时同而所感之怀不同故宋玉有雌雄风之对焉 五言【二十

  • 卷二百七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七十八卢纶天长久词【三首附宫中乐二首一作天长词一作天长地久词】玉砌红花树香风不敢吹春光解天意偏发殿南枝【天长久万年昌】虹桥千步廊半在水中央天子方清【一作消】暑宫娃起夜【一作

  • 卷十八 外戚恩泽侯表第六·班固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必兴灭继绝,修废举逸,然后天下归仁,四方之政行焉。传称武王克殷,追存贤圣,至乎不及下车。世代虽殊,其揆一也。高帝拨乱诛暴,庶事草创,日不暇给,然犹修祀六国,求聘四皓,过魏则宠无忌之墓,适赵则封乐毅之后。及其

  • 卷五 鲁语下·左丘明

    1叔孙穆子聘于晋,晋悼公飨之,乐及《鹿鸣》之三,而后拜乐三。晋侯使行人问焉,曰:“子以君命镇抚弊邑,不腆先君之礼,以辱从者,不腆之乐以节之。吾子舍其大而加礼于其细,敢问何礼也?”对曰:“寡君使豹来继先君之好,君以诸侯之故,贶使

  • 谏逐客书注释·李斯

    由余:亦作&ldquo;繇余&rdquo;,戎王的臣子,是晋人的后裔。穆公屡次使人设法招致他归秦,以客礼待之。入秦后,受到秦穆公重用,帮助秦国攻灭西戎众多小国,称霸西戎。戎,古代中原人多称西方少数部族为戎。此指秦国西北部的西戎,活动

  • 卷之二百四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七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七十八 【起癸卯晋主重光天福八年○止丙午晋主重贵开运三年】凡四年 表例说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七十八>

  • 第七章 秦汉的武功·吕思勉

    秦汉之世,是我国对内统一的时代,亦是我国向外拓展的时代。中国本部的统一,完成于此时。历代开拓的规模,亦自此时定下。所以秦汉的武功,是一个亟须研究的问题。中国的北方,紧接蒙古高原。蒙古高原,是一个大草原,最适于游牧民族

  • 《仪礼》的主要内容·佚名

    上述冠、婚、丧、祭、乡、射、朝、聘八项,概括了《仪礼》十七篇的主要内容。邵懿辰《礼经通论》对于此八类礼的意义作了一个概要的说明:&ldquo;冠昏丧祭射乡朝聘八者,礼之经也。冠以明成人,昏以合男女,丧以仁父子,祭以严鬼

  • 今日之佛法研究·欧阳竟无

    解釋此題可分數層︰ 一、佛法。(此即研究之境) 二、佛法研究。(此即研究者之行) 三、今日之佛法研究。(此即研究者隨分之果) 第一、雲佛法者,其詳可列一表如次︰  ┌皆佛語言┐  ┌事││蘊、處、緣起、界、諦、食(境)┐  │ 

  • 序·觉岸

      释氏稽古略序  吴兴有大比丘。曰宝洲岸公。博学通古今。尝考释氏事实上下数千载。年经而国纬著书一编。曰稽古手鉴。既又以为未备。复因其旧辑而广之为稽古略。至正十四年秋九月。太原刘尧辅为之持其书。请于余

  • 宗镜录卷第二十·延寿

    夫正因佛性。众生共有。经云。不由观智所显。则道常披露。云何异生。迷而不悟。答。智论云。众生心性。犹如利刀。唯用割泥。泥无所成。刀日就损。理体常妙。众生自粗。能善用之。即合本妙。又譬如一器中水淡味恒然。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七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七卷(圣行品第十九)出求戒方便 释菩萨五支戒 释世教戒正法戒 释性重戒息讥嫌戒 释不折戒等九戒 结持戒果圣行品第九案。僧亮曰。次答问我今请如来。为诸菩萨故。须为说甚深微妙诸行

  • 佛说摩利支天陀罗尼咒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梁录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丘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天名摩利支天。常行日月前。彼摩利支天。无人能见无人能捉。不为人欺诳不为人缚。不为人债其财物。不

  • 香王菩萨陀罗尼咒经·佚名

    一卷,唐义净译。记咒并画法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