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凡例

沙弥十支戒相。是五篇三聚之基。二十四门威仪。乃三千八万之本。必须清净守持。以为八德之要。凡受戒者。不可忽也。  

前之十戒。次第已分。后之威仪。条章先列。自不庸科。然其间解法。事有差殊。有直释戒相者。有以世法比量者。有显果报者。有立誓愿者。及诸威仪。亦有不同处。若非科释。难以标指。故今逐节加科。庶使未瞻全文。则先知大意也。  

戒相威仪。及与题目。俱书顶格。解方则低一格。科释。又低一格。皆用大字。述义。则书小字双行。一则敬重律仪。二则解述分明。其威仪中。虽以数事合为一科。然每事下。仍用○圈以别开。述义复用△角而标出。眉目清楚。庶无混滥。  

释此解文。原为显发其中本意。故经依经述。律以律明。适遇古德箴诫之言。亦录数语。以为助显。所引外书。亦用世典释之。并非臆见胸谈。  

沙弥律仪事不同於比丘。故其中所结轻重开遮。大槩而已。况且人心不古。闻开。则切记於心。见遮。则视为故纸。若使预知。恐成障道因缘。兹不繁赘。  

此随律威仪。犹儒门之小学也。初心小众。皆宜习学行持。琢磨有渐。则道器易成。庶无躐等之过也。  

从来科式。有悬科。有贴科。若悬有二科三科。必一一书完。再标初科贴文。今皆从简。如子科分三。即将初科贴起。更不累书。是为一法。每科用甲乙等字标定。使阅者知其母子分明。祖孙不混。脉络贯通。以便检讨。  

此集流通既久。翻刻自多。其文句不无遗漏。笔画未免差讹。如摴蒲悞作樗蒲。绦悞作绦。屩悞作脚。今皆校证。如涉道话有益身心等文。亦并录入。庶无遗悞。  

此述义。当与香乳记合看。盖其中文句。有与日用同者。如闻钟出生。及三匙五观等偈义。皆从略。但指香乳记详明。故不重释。  

去圣时遥。人多好胜。以禅教律三字横在胸中。各执所见。殊不知禅教律皆从如来一鼻孔出。佛祖何尝画为三橛耶。故此述义。一槩从公。别无偏执。

猜你喜欢
  第五卷·僧祐
  卷八十二(曹魏三藏法师康僧铠译)·佚名
  俱舍论记 第五卷·普光
  卷一 晋·宝唱
  宗镜录卷第十八·延寿
  修一片净土·李叔同
  第一集 天·佚名
  菩提场庄严陀罗尼经·佚名
  卷第十八·祖琇
  缁门崇行录目次·祩宏
  致王一亭居士书·太虚
  石雨大師法檀敘·石雨明方
  第三十章 舍利室装置·佚名
  四分律卷第三十(二分之九明尼戒法)·佚名
  因缘品第一·马鸣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丁黼·唐圭璋

      黼字文伯,号涎溪,池州人。淳熙进士。官军器监。(人称丁大监,屡见魏了翁集中。)以直秘阁守信州、吉州,四川夔州路安抚使知夔州。宝庆初,官四川制置使。嘉熙三年(1239),元兵至,力战死之。谥节敏。丁战死事见宋史忠义传,与无名氏

  • 岭云海日楼诗钞卷八·丘逢甲

    (辛丑、壬寅稿)(清光绪二十七、二十八年) 南武山人丘逢甲仓海著同怀弟瑞甲、兆甲编辑·游姜畬,题山人壁(二首)春山草浅畜宜羊,山半开畬合种姜。比较生涯姜更好,儿童都唱月光光(“畜羊种姜、利息难当”,俗谚也。

  • 卷四十九 楚下·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四十九 楚下虚中赠天昕禅老翰苑营嘉致,到来山意深。会茶多野客,啼竹半沙禽。雪溜悬危石,棋灯射远林。言诗素非苦,虚答侍臣心。 【《诗渊》第一册第三八四页。】送鴈云梦千午 【从《诗学指南》本改】 行去,潇

  • 卷一百四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四十四常建常建开元中进士第大历中为盱眙尉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沦於一尉士论悲之诗一卷送陆擢圣代多才俊【一作秀】陆生何考盘南山高松树

  • 卷三·黎民表

    钦定四库全书瑶石山人稿卷三明 黎民表 撰七言古诗木假山歌为邝子乾作越城古桧青虬枝万仞孤生沧海湄繁隂婀娜巢鵷凤盘根偃蹇藏蛟螭明堂大厦应难致匠石挥斤几回弃礧砢已受风霜蚀崚会有云霄气山人家在扶溪边邂逅神物

  • 东都事略卷十九·王称

    列传二  韩令坤磁州武安人也令坤少周太祖帐下世宗即位爲殿前都虞候髙平之战以功领容州团练使世宗征太原以令坤爲都校以功拜武定军节度使世宗伐淮甸命令坤等十二将率兵以从袭州将吏闻周师至开门以迎之令坤整众而

  • 第九十回 斩庞勋始清叛孽 葬同昌备极奢华·蔡东藩

      却说庞勋闻吴迥败退,再派许佶率众数千助攻泗州。濠州贼将刘行及,拘杀刺史卢望回,据有濠城,亦遣党羽王弘立,引兵趋会。杜慆闻贼众又至,告急邻道。镇海节度使杜审权,遣都头翟行约,率四千人救泗州,将抵城下,被贼迎头邀击,行约

  • 班马异同卷二十一·倪思

    宋倪思编韩长孺列第四十八史记一百八汉书同窦田御史大夫韩安国者字长孺梁成安人也后徙雎阳尝受韩子杂家说于驺邹田生所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捍吴兵于东界张羽力战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

  • 卷之三百四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一百七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第四章以七事为证·孙中山

    前三章所引以为“知难行易”之证者,其一为饮食,则人类全部行之者;其二为用钱,则人类之文明部分行之者;其三为作文,则文明部分中之士人行之者。此三事也,人类之行之不为不久矣,不为不习矣,然考其实,则只能行之,而不能知

  • 卷四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钦定大清通礼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四十六凶礼列后丧礼由圣子皇帝主丧者初崩恭受遗诰命王大臣治丧事礼部内务府防疏丧仪皇帝成服皇子皇孙随成服皇后率妃嫔暨皇子皇孙福晋皆同时成服王公百

  • 春秋纂言卷三·吴澄

    <經部,春秋類,春秋纂言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纂言卷三      元 吳澄 撰莊公【名同桓公之子母文姜夫人哀姜在位三十二年】元年【戊子莊王四年○蔡哀二年○曹莊九年○衛惠七年黔牟三年○晉緡十二年○鄭厲八年子

  • 卷一百六十二·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六十二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三十五射礼仪礼乡射礼【郑目録云州长春秋以礼会民而射于州序之礼谓之乡者州郷之属乡大夫或在焉不改其礼于五礼属嘉礼】【张氏尔岐

  • 卷四百九十七·佚名

    △第三分善现品第三之十六复次舍利子,尊者所问。何缘故说。诸菩萨摩诃萨但有假名都无自性者,舍利子,以诸菩萨摩诃萨名唯客摄故。时舍利子问善现言:何缘故说以诸菩萨摩诃萨名唯客所摄。善现答言:如一切法名唯客所摄。於十方

  • 卷第十三·佚名

    镡津文集卷第十三 藤州镡津东山沙门契嵩撰 碑记铭表辞 秀州资圣禅院故和尚勤公塔铭(并叙) 嘉祐壬寅之仲秋。秀人以故大和尚勤公骨身归塔余杭之安乐山。从始也。其禀法弟子省文儒者闻人安远。乃命契嵩书且铭之。和尚

  • 卷五·佚名

    嘉兴大藏经 屾峰宪禅师语录屾峰宪禅师语录卷五门人(智质 智原)同参住云门显圣寺语录山门门庭阔大直透长安八字打开不劳弹指曳拄杖便入。韦驮童真七世权衡两土大哉韦天宜善保护从今北郁单越也要宽肠大肚。佛殿昔日

  • 金台答问录·湛若水

    《金台答问录》,又名“金台问答”,是明代儒学家湛若水与学生讨论问题、解析疑难、指导启迪等有关内 容,共一卷,收于《泉翁大全》卷七十七 和《甘泉集》(又名“湛甘泉集” )卷三十二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