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沙弥十支戒相。是五篇三聚之基。二十四门威仪。乃三千八万之本。必须清净守持。以为八德之要。凡受戒者。不可忽也。
前之十戒。次第已分。后之威仪。条章先列。自不庸科。然其间解法。事有差殊。有直释戒相者。有以世法比量者。有显果报者。有立誓愿者。及诸威仪。亦有不同处。若非科释。难以标指。故今逐节加科。庶使未瞻全文。则先知大意也。
戒相威仪。及与题目。俱书顶格。解方则低一格。科释。又低一格。皆用大字。述义。则书小字双行。一则敬重律仪。二则解述分明。其威仪中。虽以数事合为一科。然每事下。仍用○圈以别开。述义复用△角而标出。眉目清楚。庶无混滥。
释此解文。原为显发其中本意。故经依经述。律以律明。适遇古德箴诫之言。亦录数语。以为助显。所引外书。亦用世典释之。并非臆见胸谈。
沙弥律仪事不同於比丘。故其中所结轻重开遮。大槩而已。况且人心不古。闻开。则切记於心。见遮。则视为故纸。若使预知。恐成障道因缘。兹不繁赘。
此随律威仪。犹儒门之小学也。初心小众。皆宜习学行持。琢磨有渐。则道器易成。庶无躐等之过也。
从来科式。有悬科。有贴科。若悬有二科三科。必一一书完。再标初科贴文。今皆从简。如子科分三。即将初科贴起。更不累书。是为一法。每科用甲乙等字标定。使阅者知其母子分明。祖孙不混。脉络贯通。以便检讨。
此集流通既久。翻刻自多。其文句不无遗漏。笔画未免差讹。如摴蒲悞作樗蒲。绦悞作绦。屩悞作脚。今皆校证。如涉道话有益身心等文。亦并录入。庶无遗悞。
此述义。当与香乳记合看。盖其中文句。有与日用同者。如闻钟出生。及三匙五观等偈义。皆从略。但指香乳记详明。故不重释。
去圣时遥。人多好胜。以禅教律三字横在胸中。各执所见。殊不知禅教律皆从如来一鼻孔出。佛祖何尝画为三橛耶。故此述义。一槩从公。别无偏执。
猜你喜欢 第五卷·僧祐 卷八十二(曹魏三藏法师康僧铠译)·佚名 俱舍论记 第五卷·普光 卷一 晋·宝唱 宗镜录卷第十八·延寿 修一片净土·李叔同 第一集 天·佚名 菩提场庄严陀罗尼经·佚名 卷第十八·祖琇 缁门崇行录目次·祩宏 致王一亭居士书·太虚 石雨大師法檀敘·石雨明方 第三十章 舍利室装置·佚名 四分律卷第三十(二分之九明尼戒法)·佚名 因缘品第一·马鸣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