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九出 邹慰夏孤

【临江仙】〔旦上〕闲阶和煦花如拥。柔风帘幙摇红。辘轳声转粉墙东。宝猊烟未冷。山枕梦成空。

〔靑玉案〕一年春事今来几。早过了三之二。绿暗红嫣浑无事。莺啼深院。燕穿踈幕。昼永人憔悴。花间日影方纔计。又见三分移去矣。试问闲愁知几许。琼苑春光。瑶台夜思。总是伤情处。奴家自归邹郞以来。夙兴夜寐。浅泳深舟。薪水勤供。春山懒画。刺绣添灯。每伴读书过夜半。采蘩烹釜。更思继晷惜春残。且喜我相公已中乡举。只是林家叔叔远隔千山。未知可曾中否。向年安集夏家小夫人生子已经七岁。正可就学。但我家园淸素。无力延师。如何是好。且待相公拜客回来。与他商议。

【前腔】〔生上〕金门射策文星拱。洋洋意气如虹。他邦同契庆登庸。一朝云雾起。两处并飞鸿。

〔靑玉案〕人生南北如岐路。世事悠悠等风絮。锦瑟年华皆暗度。三分春色。二分风雨。添一分愁緖。伊周功业难凭据。不学江东百六吏。用舍行藏随所遇。玉堂金马。竹篱茅舍。总是无心处。〔相见介旦〕呀。相公回来了。〔生〕卑人访客纔回。〔旦〕相公为何面有喜色。〔生〕娘子。我今早入城。偶遇福建商人。说我林弟得中高魁。见有书寄此。〔袖中出书介旦〕旣有书。请相公读一遍。〔生诵介〕莆田通家契弟林润顿首拜启。大恩家兰谷长兄先生大人侍下。向者轻携笥笈。远荷箴规。德学兼醉乃心。教养遂铭诸骨。一别迹拘南闽。几回梦遶西湖。恭闻吾兄先点朱衣。已陟云梯之上乘。窃幸小弟谬知靑眼。遥分月桂之余香。夙昔之愿少伸。彼此之情允惬。但愿同登紫阙。共展丹心。逐卢■〈木巳〉以除君侧之隐忧。吊屈原以舒泉下之忠悃。建业当如韩范。缔交不替陈雷。岂非千载之奇逢。一时之盛事。第念贤嫂尸饔。未遑结草。所赖仁兄引道。准拟观花。聊附便鸿之笺。惭无拜使之敬。伏惟尊照不宣。〔旦〕且喜林家叔叔果得高中。也不枉了昔年结义之愿。〔生〕他日立朝匡济。不患无助也。娘子听我道。

【贺新郞】自昔交情重。每相期挟持抱负。天朝同用。夜半灯前追往事。今日呵喜遇春雷齐动。秀才不中也罢了。我旣有进身之阶。须要展胸中操纵。近闻得朝中奸相弄权。朋党误国。此正臣子拨乱反正之时。错节盘根须利器。看冰山终怕旸光莹。况我与林弟俱得侥幸。这功业岂让与他人。安社稷。我昆仲。

〔旦〕相公。除佞驱奸。抚孤恤寡。本同一理。相公与林叔他日立朝忠义。固不待言。只是夏家母子在我西园。亦望相公令终如始可也。

【前腔】向日蚕桑动。忽相逢孤鸿寡鹄。无门投控。飞鸟依人情可悯。今日呵。幸喜天生雏凤。夏公子已年七岁。相公必须扶持他就学。庶可他日有成。须要使荆瑜成用。大抵天生忠义。多是患难相扶。相公若居当道。须是正色当朝明往事。把寃情泣向君前诵。且林家叔叔又与相公同心。相辅翊。有昆仲。

〔副末换白须上〕数年蒙难离京华。望断云山不见家。萍梗他乡栖未定。城头又听奏悲笳。相公夫人。朱裁叩头。〔生〕朱大叔何来。〔副末〕相公夫人。有天大一桩奇事。特来相报。〔旦〕甚么奇事。〔副末〕闻说通番主人汪五峯。招自变量万倭夷。攻破福建漳泉兴化等处。以渐杀入内地。恐杭城也不免到来。〔生〕此事眞的。〔副末〕三司府县各衙门俱有报了。〔旦惊介〕这等如何是好。〔生〕我家乡居难保。必要迁在城中去了。只是夏家母子撇他在乡。不免狼狈。与他同居。又涉嫌疑。将如之何。〔副末〕小人有一言相吿。不知相公夫人听否。〔旦〕有话但说。〔副末〕昔年与主母来时。本欲暂依栖止。待生公子。徐归原籍。兴复夏氏。幸遇洪恩。育养数年。今公子长大。岂无故乡之思。但感恩未报。不能恝然而去耳。今遇倭夷之乱。谅江西内地必安。待小人伏侍公子主母。归寻夏易二家宗族。一则可以避兵。一则可延宗祀。不知相公夫人意下何如。〔旦〕此见虽好。但我与汝家母子数载相处。一时难别。〔生〕娘子。朱裁之言。最为有理。倘我乱离之际。不能周旋。可不反负了所托。〔旦〕望相公善始善终。〔生〕我理会得了。朱大叔。江西郭修撰是我恩师。今正丁忧在家。待我修书。把你家母子转托与他。必然得所。一应路费。俱是我备。〔副末拜介〕如此多谢始终大恩。我夏家宗祀复振。实在此行。小人就收拾行装起程。但相公夫人无限恩德。不能少报。异日公子成就。衔环结草。尙有日也。

【锦衣香】〔生〕朱大叔。我为兵戈惊恐。谅桑林难久永。念彼萍絮他邦。又经风送。此行轻别岂由衷。怕相躭误。寄托无终。你到江西去呵。安居故土。仗忠良转相倚重。〔合〕有日皇风动。黎民欢颂。那时呵。看潜蛟困凤。终须腾踊。

【前腔】〔旦〕望江城烽烟冗。看钱塘横尸涌。把我昔日相逢。又成悲恸。此情未语泪先溶。自今别去。目断飞鸿。朱大叔。你此去呵。须寻一脉。转维持宗祧继重。

〔合前副末〕小人就此拜辞了。〔生〕说那裏话。明日待我整备盘费。亲送你主母公子。岂可就行。〔末〕相公夫人大恩。小人一言难尽。

【浆水令】〔副末拜介〕赖洪恩周旋推重。荷余情始终相送。寒崖枯木幸春逢。再生仁德。重造天功。深稽首。频祝颂。衔环犬马。常存寐梦。〔合〕相辞去。相辞去。未知谁共。离情苦。离情苦。叹飘蓬。

【尾声】〔生〕从今分袂殷懃送。〔旦〕回首桑园似梦中。〔副末〕滴泪如流浙水东。

〔生〕难中母子正相依。

〔旦〕谁料江干动虏夷。

〔末〕应是夏家宗不绝。

〔合〕故敎天送到江西。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三十三·彭定求
  李之问·唐圭璋
  论俳谐第二十七·王骥德
  试一出 先声·孔尚任
  序幕·老舍
  第二幕·老舍
  第二十四回 轻薄子色胆包天 端庄女舌辩无双·萧晶玉
  雨村曲话序·李调元
  卷十三·白居易
  卷五十三·徐世昌
  水云集·汪元量
  卷四十二·陆游
  卷一·王琦
  西昆詶唱集巻下·杨亿
  卷三百九十五·陈廷敬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耻辱的门·刘半农

    “……生命中挣扎得最痛苦的一秒钟, 现在已安然的过去了! 过一刻——正恰恰是这一刻—— 我已决定出门卖娼了! 自然的颜色, 从此可以捐除了; 榴火般红的脂, 粉壁般白的粉, 从此做了我谋生的工具了。 这亦许是值得纪念的一天,

  • 宛陵羣英集巻一·汪泽民

    元汪泽民张师愚同编古体【四言 五言】宋陈天麟【案天麟字季陵绍兴中进士累官集贤殿修撰尝编易三传及西汉南北史左氏徴节等书所着曰撄宁居士集】青山辞青山崔崔白云溶溶我疑其中仙人所宫风马云舆霓旌羽幢防行太空翩然

  • 后集卷七·蔡正孙

    梅圣俞刘后村云:“本朝诗,惟宛陵为开山祖师。宛陵出,而后桑濮之哇淫稍息,风雅之气脉复续,其功不在欧尹下。”《诗话》云:“梅圣俞诗,如深山道人,草衣葛履,王公大人见之,不觉屈膝。”胡苕溪云:“梅圣俞

  • 列传第三十三·刘昫

    ○郭孝恪 张俭 苏定方 薛仁贵 程务挺 张士贵 赵道兴 郭孝恪,许州阳翟人也,少有志节。隋末,率乡曲数百人附于李密,密大悦之,谓曰:“昔称汝颍多奇士,故非谬也。”令与徐勣守黎阳。后密败,勣令孝恪入朝送款,封阳翟郡公,拜宋

  • 志第二 礼仪二·刘昫

    隋文帝开皇中,将作大匠宇文恺依《月令》造明堂木样以献。帝令有司于京城安业里内规兆其地,方欲崇建,而诸儒争论不定,竟议罢之。炀帝时 ,恺复献明堂木样并议状,属迁都兴役,事又不就。终于隋代,季秋大享,恆在雩坛设祀。 高祖受

  • 附录等·脱脱

        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录军国重事、中书右丞相、监修国史、领经筵事臣脱脱言:窃惟天文莫验于玑衡,人文莫证于简策。人主监天象之休咎,则必察乎玑衡之精;监人事之得失,则必考乎简策之信。是以二者所掌,俱有

  • 卷之一百六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殷钧传·姚思廉

    殷钧字季和,陈郡长平人。晋朝太常殷融的第八代孙。父亲名睿,擅长辩论,齐朝时很有名气,曾任司徒从事中郎。殷睿娶王奂的女儿为妻。当时王奂担任雍州刺史、镇北将军,于是请求朝廷,任命殷睿为镇北长史、河南太守,后来王奂被杀,殷

  • 卷四十八·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圣祖仁皇帝圣训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四十八训将士二康熙十九年庚申三月甲寅上谕督理川湖粮饷佛伦金鋐等曰大兵进剿云贵务在安辑

  • 晏子再治阿而见信景公任以国政第四·晏婴

    景公使晏子为东阿宰,三年,毁闻于国。景公不说,召而免之。晏子谢曰:“婴知婴之过矣,请复治阿,三年而誉必闻于国。”景公不忍,复使治阿,三年而誉闻于国。景公说,召而赏之。景公问其故,对曰:“昔者婴之治阿也,筑蹊径,急门闾之政,而淫民

  • 第八 摩篇 1·王诩

    【原文】摩者,符也①。内符者,揣之主也②。用之有道,其道必隐微③。摩之,以其所欲,测而探之,内符必应。其所应也,必有为之④。故微而去之,是谓塞窌、匿端、隐貌、逃情⑤,而人不知,故能成其事而无患。摩之在此,符之在彼,从而用之,事

  • 僧教育之目的与程序·太虚

    ──二十年七月在北平柏林教理院讲── 本院自去年改组为世界佛学苑教理院以来,由台源、常惺诸法师担任其事,观一年间经过之成绩,颇堪告慰。唯太虚因应务各方,未能在院尽教导之责,对于台、常、各法师抱歉之至!现在在座虽

  • 金刚般若经赞述卷上·窥基

    大乘窥基撰一彰因起二明年主三释本文。初中有二。一明经因起即谓空有二因。乃有阿僧伽佛去世后九百年。上请慈尊为开中道说。瑜伽十七地中边分别论等并弥勒所谈。并如广章说。有少差异如别纸。二明论因起者。摄大乘云

  • 刻玄沙语录缘起·玄沙师备

    余初知学佛时。便喜宗门下语。而喜玄沙尤甚。曲录床上。如缾建屋。如鸟飞空。绝无停迹。令读者一过。如应声虫。呼其所忘。輙复禁声。当时与七百众激扬个事。中兴石头之宗。下卑法眼之传。是以雪峰之门。得玄沙而道益

  • 云村集·许相卿

    明代诗文别集。许相卿(字伯台)著。是集嘉靖间刻本,其稿为许相卿所自定,凡14卷,原题:“浙浒蹇翁许相卿著,门生董榖、吴遵校。”前有许相卿自序,后有许闻造跋。《四库全书总目》因其本为许相卿所自定,故著录此刻本。此

  • 万历福州府志·谢肇淛

    万历年间共修3部《福州府志》,分别为万历己卯志,潘颐龙、林镰修纂36卷,万历七年(1579年)刊本。袁表修纂24卷,万历三十年(1602年)抄本。万历癸丑志,喻政主修,林烃、谢肇制纂,76卷,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刊本。本书即万历《福

  • 铁岭县志·董国祥

    地方志书 清康熙十六年(1677)贾弘文修,董国祥纂。首有贾序,末有董跋,有修志姓名,附图(疆域图、县治图)。2卷,9志,29目。卷上建置志(城池、公廨、坛壝、祠庙、关梁、驿站、仓库、养济院、丽谯)、疆域志(山川、村落、物产、市

  • 古音丛目·杨慎

    明杨慎撰。五卷。宋吴棫著《诗补音》、《楚辞释音》、《韵补》辨明古韵。杨氏认为吴氏3书有的字有问题应当阙疑,有的有错误应当删除,于是合此3书,阙疑刊误,又加上自著《转注古音略》的主要内容,合为一书。考证古音,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