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七

<集部,总集类,古乐苑

钦定四库全书

古乐苑卷四十七

明 梅鼎祚 编

襍歌谣辞【三国】

蜀汉

【谚】孔明谚【襄阳耆旧传曰黄彦承高爽开朗为沔南名士谓孔明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

黄头黑面才堪相配孔明许即载送之乡里为之谚曰】

莫学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李鳞甲【江表传曰诸葛亮表都尉李严少为郡吏用性深尅苟利其身乡里为严谚曰】

难可狎李鳞甲

诸葛谚【晋汉春秋曰诸葛亮卒杨仪整军而出宣王不逼百姓谚曰】

死诸葛走生仲逹

何随语【华阳国志曰何随字季业蜀郡郫人也除安汉令蜀亡去官时巴土饥荒所在无谷送吏行乏辄取道侧民芋随以绵系其处使足所取直民视芋见绵在语曰闻何安汉清廉行过从者无粮必能尔耳持绵追还之终不受因为语曰】

安汉吏取粮令为之偿

蜀语【华阳国志曰巴西郡二主之世称美荆楚先汉以来冯车骑范镇南皆植斯乡故曰】

巴有将蜀有相

假鬼教【华阳国志曰先主薨後雍闓杀益州太守正昂更以蜀郡张裔为太守闓假鬼教曰云云按蜀书云张府君如瓠壶外虽泽而内实粗不足杀令送与吴似不当附语】

张裔府君如瓠壶杀之不可送与吴

【歌】徐州歌【晋书曰王祥隐居庐江三十余年不应州郡之命徐州刺史吕?檄为别驾于时寇盗充斥祥率励兵士频讨破之州界清静政化大行时人歌之 按魏志吕?文帝时迁徐州刺史请琅琊王祥为别驾】

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

荥阳令歌【殷氏世传曰殷褒为荥阳令广筑学馆会集朋徒民知礼让乃歌之云】

荥阳令有异政修立学校人易性令我子弟耻鬬讼【乐府作讼争】

行者歌【选诗拾遗作魏时童谣歌云见五行志王子年拾遗记曰文帝所爱美人薛灵芸常山人也年十五容貌絶世咸熙中文帝选良家子女以入六宫常山太守习谷以千金宝赂聘之以献至京师帝以文车十乘迎之道侧烧石叶之香未至数十里膏烛之光相续不灭车徒咽路尘起蔽於星月又筑土为台基高三十丈列烛於台下远望如列星之坠地又於大道之傍一里一铜表高五尺以志里数故行者歌曰】

青槐夹道多尘埃龙楼凤阙望崔嵬清风细雨襍香来土上出金火照台【此七字是妖辞也铜表志道是土上出金之义以烛置台下则火在土下之义汉火德王魏土德王火伏而土兴土上出金是魏灭而晋兴之兆晋以金王也】

兜铃曹子歌【晋书曰明帝太和中京师歌兜铃曹子其唱曰云云此诗妖也其後曹爽见诛曹氏遂废】

其奈汝曹何

【谣】明帝景初中童谣【宋书五行志曰魏明帝景初中童谣及宣王平辽东归至白屋当还镇长安会帝笃疾急召之乃乘追锋车东渡河终翦魏室如童谣之言也】

阿公阿公驾马车不意阿公东渡河阿公东还当奈何【东晋书作来】

齐王嘉平中谣【宋书五行志曰魏齐王嘉平中谣按朱虎者楚王彪小字也王淩令狐愚闻此谣谋立彪事发淩等伏诛彪赐死】

白马素羁西南驰其谁乘者朱虎骑

谣言【魏略护军总统诸将任主武官选举前後当此官者不能止货赂故蒋济为护军时有谣言】

欲求牙门当得千匹百人督五百匹

【谚】谚言【太祖为魏王中尉崔琰取表草视之与杨训书曰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琰本意讥论者好谴呵而不寻情理也有白琰此书傲世怨谤者太祖怒曰谚言云云会当有变时意指不逊遂赐琰死】

生女耳耳非佳语

夏侯语【魏书曰夏侯渊为将赴急疾常出敌不意故军中语曰】

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诗纪作六十千悞渊从太祖征伐封博昌亭侯】

军中语【魏略曰太祖使卢洪赵逹抚军主刺举军中语曰】

不畏曹公但畏卢洪曹公尚可赵逹杀我

帐下语【江表传曰典韦容貌魁杰名冠三军其所持手戟长几一寻军中为之语曰】

帐下壮士有典君手把双戟八十斤【魏志云曹公帐下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

邢子昂语【魏志曰邢顒太祖辟为冀州从事时人称之】

德行堂堂邢子昂

白鹤【王子年拾遗记曰曹洪与魏武帝所乘之马名曰白鹤时人谚曰】

凭空虚跃曹家白鹤

谚【传子曰刘晔仕明皇帝能应变持两端帝後得其情遂疏焉晔遂发狂忧死谚曰】

巧诈不如拙诚

语【魏氏春秋宗室曹冏上书请广建同姓褒异宗室撰合所闻聚论成败引语曰】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衆也】

鸿胪语【魏略曰韩宣字景然为大鸿胪始南阳曲阜韩暨以宿德在宣前为大鸿胪及宣在官亦称职故鸿胪中为之语曰】

大鸿胪小鸿胪前後治行相曷如

州中语【魏略曰贾洪字叔业冯翊敬危材学最高故衆人为之语曰】

州中晔晔贾叔业辨论汹汹敬文通【一作严苞字文通】

京师语【魏书邓扬字玄茂历迁侍中尚书扬为人好货前在内职许臧艾授以显官艾以父妾与扬故京师为之语曰】

以官易富邓玄茂

语【任嘏别传曰嘏乐安博昌人夙智早成故乡人为之语曰】

蒋氏翁任氏童

杨阿若【魏志注曰杨阿若後名丰字伯阳少游侠常以报仇解怨为事故时人为之号曰】

东市相斫杨阿若西市相斫杨阿若

谚【魏武选令曰谚曰云云昔季闓在白马有受金取婢之罪弃而弗问後以为济北相以其能故】

失晨之鸡思补更鸣

谚【曹植令曰谚云云夫相者文德昭将者武功烈】

相门有相将门有将

谚【梁祚魏国统曰王昶字文舒戒子书引谚曰云云】

如不知足则失所欲

救寒无若重裘止谤莫如自修

谚【王朗贫窭语曰谚曰】

鲁班虽巧不能为乞丏者顔

谤书【魏略曰李丰字安国为侍中仆射在台阁常多托疾时台制满百日当解禄丰未满百日蹔起已而复赴如是数岁及太傅宣王久病曹爽摄政丰依违二公间故时人有谤书曰】

曹爽之势热如火太傅父子冷如浆李丰兄弟如游光【其意以为丰虽外示清净而内图事机有似游光】

谤书【魏略曰丁谧外似疎滥而内明慧虽与何晏邓扬等同列而皆少之唯以声势屈於曹爽爽亦敬之言无不从故于时谤书云】

台中有三狗二狗啀喍不可当一狗凭默作蛆囊【三狗谓何邓丁也默者爽小字也意言三狗皆欲啮人而谧尤蛆囊也魏志默作点蛆作瘟】

管辂言【华阳国志曰先主进攻汉中至定军黄忠夺登山魏夏侯渊搦战忠与法正定计斩渊先是神卜管辂曾言於操曰云云操至是服其言按此本非谣谚而近?且有韵故附】

三八纵横黄猪遇虎定军之南伤折一股【乃建安二十四年己亥正月定军在沔县南渊与操为弟兄犹手足也】

【歌】王世容歌【吴録曰王镡字世容为武城令民服德化宿恶奔迸父老歌之镡艺文类

聚作谭】

王世容政无双省徭役盗贼空

彭子阳歌【吴録曰彭循字子阳毗陵人建国二年海贼丁仪等万人据吴太守秋君闻循勇谋以守令循与仪相见陈说利害应时散去民歌之曰】

时岁仓卒贼纵横大戟强弩不可当赖遇贤令彭子阳【谣】黄龙中童谣【周处风土记曰吴黄龙中童谣後孙权征公孙渊浮海乘舶舶白也】

行白者君追汝句骊马

孙亮初童谣【晋书五行志曰孙亮初童谣按杨子阁者反语石子堈也钩络钩带也及诸葛恪死果以苇席裹身篾束其腰投之石堈後听恪故吏收葬求之此堈云云】

吁汝恪何若若芦苇单衣篾钩络於何相求扬子阁【扬晋书作常】

孙亮初白鼍鸣童谣【晋书五行志曰吴孙亮初公安有白鼍鸣童谣按南郡城可长生者有急易以逃也明年诸葛恪败弟融镇公安亦见袭融刮金印龟服之而死鼍有鳞介甲兵之象也】

白鼍鸣龟背平南郡城中可长生守死不去义无成会稽谣【吴书吴主亮被废为会稽王孙休即位三年会稽近谣言云云而亮宫人告亮使巫祷祠有恶言黜为候官侯自杀】

王亮当还为天子

建业谣【吴书孙休时张布与丁奉谋於会杀孙綝永安元年十二月丁卯建业中谣言云云戊辰猎会綝入见杀】

明会有变

孙皓初童谣【文选补遗作扬州歌晋书五行志曰吴孙皓初童谣按皓寻迁都武昌民泝流供给咸怨毒焉按武昌记曰大帝筑城江夏以程普为太守遂欲都鄂州改为武昌郡其民谣曰寜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归建业死不向武昌居繇是徙都建业则此又非孙皓初矣】

宁饮建邺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寿春童谣【江表传曰初丹阳刁玄使蜀得司马徽与刘廙论运命历数事玄诈增其文以诳国人曰黄旗紫盖见於东南终有天下者荆扬之君乎又得国中降人言寿春下有童谣云云孙皓闻之喜即载其母妻子及後宫数千人从牛渚陆道西上云青盖入洛阳以顺天命】

吴天子当上

孙皓天纪中童谣【晋书五行志曰吴孙皓天纪中童谣晋武帝闻之加王濬龙骧将军及征吴江西衆军无过者而王濬先定秣陵羊祜别传曰先时吴童谣云云祜闻之曰此必水军有功但当思应其名者耳即表濬为龙骧将军濬小字阿童】

阿童复阿童衔刀游渡江不畏岸上虎但畏水中龙吴谣【吴志曰周瑜少精意於音乐唯三爵之後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云】

曲有误周郎顾【有一作复】

【谚】广陵谚【张勃吴録曰陆稠字伯嬴为广陵太守奸吏敛手广陵谚曰】

解结理烦我国陆君

时人语【高僧传曰孙权已制江左而佛教未行有支谦者本月支人来游汉境博览经籍莫不精究遍学异书通六国语其为人细长黑瘦眼多白而睛黄时人为之语曰】

支郎眼中黄形躯虽细是智囊

异小儿言【晋书五行志曰孙休永安三年将守质子羣聚嬉戏有异小儿忽来言曰云云又曰我非人荧惑星也言毕上昇仰视若曳一匹练有顷没干宝曰後四年而蜀亡六年而魏废二十一年而吴平於是九服归晋魏与吴蜀并战国三公锄司马如之谓也】

三公锄司马如

题门语【世说新语曰贺邵会稽山隂人历散骑常侍出为吴郡太守初不出门吴中诸强族轻之乃题府门云】

会稽鸡不能啼

【贺闻故出行至门反顾索笔足之云於是至诸屯邸检校诸顾陆役使官兵及藏逋亡悉以事言上罪者甚衆陆抗时为江陵都督故下请孙皓然後得释】

不可啼杀吴儿

孙皓时诗妖【晋书五行志曰孙皓遣使者祭石印山下妖祠使者因以丹书岩口云云皓闻之曰从大皇帝至朕四世太平之主非朕复谁恣虐踰甚寻以降亡近诗妖也】

楚九州渚吴九州都扬州士作天子四世治太平矣

古乐苑卷四十七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七十九·彭定求
  卷一十五·彭定求
  韩世忠·唐圭璋
  李师中·唐圭璋
  ●卷二五·陈衍
  ●卷九·陈衍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王玉峰
  第三十二出 谏父·梁辰鱼
  ●癸丑(咸丰三年)·林占梅
  御定曲谱卷八·王奕清
  卷七·仇兆鳌
  卷一百六十三·曹学佺
  卷三十五·陈邦彦
  卷二百四十八·佚名
  卷一百三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陈师道

    钦定四库全书 后山诗注卷二 宋 陈师道 撰 任 渊 注 九日寄秦觏 疾风回雨水明霞【老杜诗残夜水明楼】沙步丛祠欲暮鸦【柳子厚铁炉步志曰江之浒凡舟可縻而上下者曰步汉书陈胜传注云丛祠谓草木岑蔚者】九日清樽欺白

  • 卷十二·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注杜诗卷十二  宋 郭知达 编古诗往在【赵云此篇六叚铺叙甚明旧注乱之】往在西京日胡来满彤宫【赵云彤宫天子之宫丹谓之彤故丹墀谓之彤墀】中宵焚九庙【天子九庙 赵云天子七庙王莾増为九庙今云

  • 卷二百三十七下·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三十七下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七下 袁桷 观真文忠公画像 羣贤辅絶学嵯峨武夷峰荧荧方瞳光汲汲汗简中缅怀文明初苍佩极匪躬执笔侍玉署妙语工弥缝飞尘变苍狗濳渊閟游龙空余经济心劳徕

  • 卷一百十四·列传第四十四·逆臣下·脱脱

        ◎逆臣下   ○萧胡睹 萧迭里得 古迭 耶律撒剌竹 奚回离保 萧特烈   萧胡睹,字乙辛。口吃,视斜,发卷,伯父孝穆见之曰:“是儿状貌,族中未尝有。”及壮,魁梧桀傲,好扬人恶。重熙中,为祗候郎君。俄迁兴圣宫使,尚

  • ●卷九十九·徐梦莘

      靖康中帙七十四。   汴都记曰:十二月初边报知药师以常胜军叛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直抵燕中左右近臣仓皇失色未及修备而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师已渡河直至城下虏(改作敌)兵如入无人之境朝廷知贼(改作敌)锋逼近乃连遣使求

  • 卷七十六·鄂尔泰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録卷七十六附载满洲旗分内之尼堪姓氏刘氏刘祺勇     刘文孝刘大宾     刘自明刘举      刘如镇福昌      刘朝

  • 历代名贤确论卷二十八·佚名

    老子之道【荆公 颍滨 范文正 东坡 乐天】佛老之教【昌黎 六一 颍滨】老子之道荆公曰道有本末本者万物之所以生也末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本者出之自然故不假乎人之力而万物以生也末者涉乎形器故待人力而后万物以成也

  • 袁山松后汉书卷四·周天游

    周天游辑注卢植传一四四尚书卢植将终,敕其子彄以裈,葬以土穴,其子从之。( 姚。汪。黄)──书钞卷一五八 陈蕃传一四五陈蕃迁豫章〔太守〕〔一〕,在郡下接宾客,独坐一室。唯徐孺子来,为置对榻,去则悬之。及征为尚书令,送之者亦不

  • 九一 灯火·周作人

    这里题目写的是灯火,但里边所包含的实在有发火与照明两个问题。在甲午前后,大概家里也已有火柴了,现今通称洋火,乡下则称自来火,第一字又或读为篦,意思是擦,可以解作擦一下有火出来吧。不过那只是用在内房里,若是厨房或是退堂

  • 袁充传·李延寿

    袁充字德符,祖先是陈郡阳夏人。后来寓居于丹阳。祖父袁昂、父袁君正,都曾任梁朝侍中。  袁充自幼机警敏悟,十多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的同事来到他家,这时已是初冬,袁充还穿着粗布衣衫。客人戏耍袁充说“:袁郎子,纟希兮纟谷兮,凄

  • 四书留书卷一·章世纯

    明 章世纯 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理通于众则髙明光大谓之明德其数则仁义礼智孝弟忠信之类是也夫事所共为其迹昭明置而不为其端晦絶君子之务明其德也力行以求着其事以身质德而示于天下修之一日人已有知之者矣修之逾

  • 卷一百九十九·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十八善现,意生清净故五眼清净。五眼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意生清净。若五眼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意生清净故六神通清净。六神通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

  • 卷十七·赜藏主

      ○云门(文偃)匡真禅师广录中(门人明识大师赐紫守坚集)   △垂示代语师因不安。云:“打草鞋行脚去。”无对。师云:“汝问,我与汝道。”僧便问:“和尚什么处去?”师云:“四维上下对机设教去。”代前语云:“和尚宜吃涢附汤。

  • 起世因本经卷第三·佚名

    隋天竺三藏达摩笈多译地狱品中复次诸比丘。彼等地狱诸众生辈。有无量时长远道中。从彼燋渴五百由旬小地狱出。出已奔走。略说乃至。求救护处。即便诣向五百由旬脓血地狱。入彼处已。即为彼等。生于脓血。乃至咽喉已下

  • 佛说无二平等最上瑜伽大教王经卷第六·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    无二平等最胜大仪轨王一切如来大明如意宝分第十九  尔时世尊大遍照如来。复说一切事成就行。  一切秘密大明句  能施一切众生乐  执

  •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著。叔本华出身于但泽市(今波兰格但斯克)的富商家庭。1809年进入哥丁根大学攻读医学和哲学。1811年去柏林大学专攻哲学,深受费希特“知识学”的影响。1813年在耶拿

  • 弘道书·费密

    明清之际费密著。分上中下三卷,十五篇。统典论,辅弼录论,道脤谱论,古经旨论,原教,圣人取人定法论为上卷;礼乐祀典议五篇及先王传道述,圣门传道述,吾道述为中卷;圣门定旨两变序记一篇为下卷。又有附表十张,图三幅,分表一张。主旨

  • 止观门论颂·佚名

    一卷,世亲菩萨造,唐义净译,有七十七颂,明修不净观之法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