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伊川击壤集》卷之十四

(郭彧 点校)

偶书

美食无使餍,餍则不能受。善人无使倦,倦则不能久。

官小拜人喜,官高拜人耻。官职自外来,中心何若此。①

才高命寡,耻居人下。若不固穷,非知道者。②

贤德之人,所居之处,如芝如兰,使人爱慕。

凶恶之人,所居之处,如虎如狼,使人怕怖。

妻强夫殃,奴强主殃,臣强君殃。

尾大于身,冰坚于霜,辨之不早,国破家亡。

王胜之谏议见惠文房四宝

内有巨砚尤佳因以谢之

铜雀或常闻,未尝闻金雀。始愧林下人,识物不甚博。

金雀出何所,必出自灵岳。剪断白云根,分破苍岑角。

既为之巨砚,遂登于纶阁。水贮见温润,墨发知瀺濯。

窗下喜鉴开,案前惊月落。见赠何殷勤,欲报须和璞。

胡为不且留,洪化用斟酌。胡为不且留,贤人用选擢。

胡为不且留,奸人用诛削。胡为不且留,生灵用安泊。

则予何人哉,拜贶徒惊矍。须是笔如椽,方能无厚怍。

再用晴窗气暖墨花春

谢王胜之谏议惠金雀砚

砚名金雀世难伦,用报惭无天下珍。国士有诗偏雅处,晴窗气暖墨花春。

题范忠献公真

范邵居洛阳,希夷居华山。陈邵为逸人,忠献为显官。

邵在范之后,陈在范之前。三人貌相类,两人名相连。

观物吟

时有代谢,物有枯荣。人有衰盛,事有兴废。

对花吟

美酒岂无留客饮,好花犹解向人开。多情不忍阻花意,未醉何须辞满杯。

义利吟

意不若义,义不若利,利之使人,能忘生死。

利不若义,义不若意,意之使人,能动天地。

代简谢朱殿直赠长韵诗

殷勤见赠用长篇,里闬过从积有年。岁事报成还报始,春华相次又暄妍。

试笔

心在人躯号太阳,能于事上发辉光。如何皎日照八表,得似灵台高一方。

家用平康贫不害,身无疾病瘦何妨。高吟大笑洛城里,看尽人间手脚忙。

试砚

富贵傲人人未信,还知富贵去如何。常观静处光阴好,亦恐闲时思虑多。

日出自然天不暗,风来安得水无波。世间大有平田地,因甚须由捷径过?

问调鼎

请将调鼎问于君,调鼎工夫敢预闻①?只有盐梅难尽善,岂无姜桂助为辛?

和羹必欲须求美,众口如何便得均?慎勿轻言天下事,伊周殊不是庸人。

读古诗

闲读古人诗,因看古人意。古今时虽殊,其意固无异。

喜怒与哀乐,贫贱与富贵,惜哉情何物,使人能如是。

蠹书鱼

形状类于鱼,其心好蠹书。居常游箧笥,未始在江湖。

为害千般有,言烹一物无。年年当盛夏,煞了却如初。

岁俭吟

岁俭心非俭,家贫道不贫。谁知天地内,别有好乾坤。

极论

下有黄泉上有天,人人许住百来年。还知虚过死万遍,都似不曾生一般。

要识明珠须巨海,如求良玉必名山。先能了尽世间事,然后方言出世间。

求鉴吟

人无鉴流水,当求鉴止水。流水无定形,止水有定体。

人无鉴于水,当求鉴于人。水鉴见人貌,人鉴见人神。

学佛吟

饱食丰衣不易过,日长时节奈愁何。求名少日投宣圣,怕死老年亲释迦。

妄欲断缘缘愈重,徼求去病病还多。长江一片长如练,幸自无风又起波。

霜露吟

天地有润泽,其降也瀼瀼。暖则为湛露,寒则为繁霜。

为露万物悦,为霜万物伤。二物本一气,恩威何昭彰。

天命吟

可委者命,可凭者天。人无率尔,事不偶然。

性情②

践形治性,践迹治情。贤人践迹,圣人践形。

心迹吟

圣人了心,贤人了迹。了心无穷,了迹无极。

观物吟

物不两盛,事难独行。荣瘁迭起,贤愚并行。

思虑吟

思虑未起,鬼神莫知。不由乎我,更由乎谁?

代书答朝中旧友

少日治文章,亦曾观国光。山林虽不返,畎亩未尝忘。

麋鹿宁无志,鹓鸿自有行。还知今日事,大故索思量。

冬不出吟

冬非不欲出,欲出苦日短。年老恐话长,天寒怕归晚。

山翁头有风,乡友情非浅。必欲相招延,春光况不远。

观物吟

地以静而方,天以动而圆。既正方圆体,还明动静权。

静久必成润,动极遂成然。润则水体具,然则火用全。

水体以器受,火用以薪传。体在天地后,用起天地先。

家国吟

邪正异心,家国同体。邪能败亡,正能兴起。

邪正吟

贤人好正,奸人好邪。好邪则竞,好正则和。

义利吟

君子尚义,小人尚利。尚利则乱,尚义则治。

天时吟①

人作者事,天命者时。时来易失,事去难追。

恩义吟

恩深者亲,义重者君。恩义两得,始谓之人。

闲步吟

何者谓知音?知音难漫寻。既无师旷耳,安有伯牙琴?

虽逼桑榆景,宁忘松桂心。独行月堤上,一步一高吟。

坐右吟

万化备于身②,直须资养深。因何为宝鉴,只被用精金。

酒少如茶饮,诗多似史吟。颜渊方内乐,天下事难任。

感雪吟

旨酒佳肴与管弦,通宵鼎沸乐丰年。侯门深处还知否,百万流民在露天。

六十五岁新正自贻 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邵子65岁)

予家洛城里,况在天津畔。行年六十五,当宋之盛旦。

南园临通衢,北圃仰双观。虽然在京国,却如处山涧。

清泉篆沟渠,茂木绣霄汉。凉风竹下来,皓月松间见。

面前有芝兰,目下无冰炭。坐上有余欢,胸中无交战。

冬夏既不出,炎凉徒自变。荣辱既不入,富贵徒自衒。

恶闻人之恶,乐道人之善。不行何趑趄,勿药何瞑眩。

谁谓金石坚,其心亦能断。谁谓鬼神灵,其诚亦能贯。

小车六言吟

昔人乘车是常,今见乘车仓皇。既有前车戒慎,岂无覆辙竞庄?

将出必用茶饮,欲登先须道装。轸边更挂诗帙,辕畔仍悬酒缸。

轮缓为移芳草,盖低因碍垂杨。水际尤宜稳审,花间更要安详。

柴出频经履道,晚归屡过平康。春重纵观明媚,秋深饫看丰穰。

五凤楼前月色,天津桥上风凉。金谷园中流水,魏王堤外修篁。

静处光阴最好,闲中气味偏长。所经莫不意得,所见无非情忘。

或见农人拥耒,或见蚕女求桑。或见蘼芜遍野,或见蒺藜满墙。

或见荆棘茂密,或见芝兰芬芳。或见鸡豚狗彘,或见鵰鹗鸾凰。

恶者既不见害,善者固无相伤。华岳三峰岌嶪,黄陂万顷汪洋。

不为虚作男子,无负闲居洛阳。天地精英多得,尧夫老去何妨。

安乐吟

安乐先生,不显姓氏。垂三十年,居洛之涘。

风月情怀,江湖性气。色斯其举,翔而后至。

无贱无贫,无富无贵。无将无迎,无拘无忌。

窘未尝忧,饮不至醉。收天下春,归之肝肺。

盆池资吟,瓮牖荐睡。小车赏心,大笔快志。

或戴接篱,或著半臂。或坐林间,或行水际。

乐见善人,乐闻善事。乐道善言,乐行善意。

闻人之恶,若负芒刺。闻人之善,如佩兰蕙。

不佞禅伯,不谀方士。不出户庭,直际天地。

三军莫凌,万钟莫致。为快活人,六十五岁。

瓮牖吟

有客无知,唯知自守。自守无他,唯求寡咎。

有屋数间,有田数亩。用盆为池,以瓮为牖。

墙高于肩,室大于斗。布被暖余,藜羹饱后。

气吐胸中,充塞宇宙。笔落人间,晖映琼玖。

人能知止,以退为茂。我自不出,何退之有?

心无妄思,足无妄走。人无妄交,物无妄受。

炎炎论之,甘处其陋。绰绰言之,无出其右。

羲轩之书,未尝去手。尧舜之谈,未尝虚口。

当中和天,同乐易友。吟自在诗,饮欢喜酒。

百年升平,不为不偶,七十康强,不为不寿。

盆池吟

有客无知,唯知不为。不为无他,唯求不欺。

我有人是,人无我非。因开瓮牖,遂凿盆池。

都邑地贵,江湖景奇。能游泽国,不下堂基。

帘外青草,轩前黄陂。壶中月落,鉴里云飞。

既有荷芰,岂无凫茨。既有蝌蚪,岂无蛟螭。

亦或清浅,亦或渺瀰。亦或渌净。亦或涟漪。

风起苹藻,凉生袖衣。林宗何在,范蠡何归。

密雪霏霏,轻冰披披。垂柳依依,细雨微微。

可以观止,可以忘机。可以照物,可以看时。

不乐乎我,更乐乎谁?吾于是日,再见伏羲。

小车吟

有客无知,唯知有家。有家能归,其归非遐。

灵挺莹静,天壤披葩。书用大笔,出乘小车。

身为男子,生于中华。又居洛阳,为幸何多。

天地中央,帝王真宅①。汉唐遗烈,气象自佳。

圣贤区宇,士人渊薮。仁义场圃,闻见无涯。

里巷相切,亲朋相过。人疑日驭,我谓星查。

或游金谷,或泛月波。或经履道,或过铜驼。

进退云水,舒卷烟霞。揄扬风月,抬帖莺花。

性喜饮酒,饮喜微酡。饮未微酡,口先吟哦。

吟哦不足,遂及浩歌。浩歌不足,无可奈何。

大笔吟

有客无知,为性太质。不忮不求,无固无必。

啥蹑天根,手探月窟。所得之怀,尽赋于笔。

意远情融,气和神逸。酒放微醺,绡铺半匹。

如风之卒,如云之勃。如电之欻,如雨之密。

或住或还,或没或出。涤荡氛埃,廓开天日。

鸾凤翱翔,龙蛇盘屈。春葩暄妍,秋山崪屼。

三千簪裾,俯循儒术。百万貔貅,仰听军律。

松桂成林,芝兰满室。蜀锦初翻①,朝霞乍拂。

白璧一双,黄金百镒。羲之来求,牧之来乞。

物外神交,人间事毕。观者析酲②,收之愈疾。

--------------------------------------------------------------------------------

① 《四库全书》本将此首与上首合为一首

② 《四库全书》本将此首置于“国破家亡”之后,另为一首。

①  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作“调鼎功夫敢预闻”

②  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作“性情吟”。

①  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缺此首标题,与《义利吟》合为一首。

②  毕亨刊本作“万花备于身”,《四库全书》本作“万物备于身”。

①  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作“帝王贞宅”。

①  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作“蜀锦初番”。

②  毕亨刊本与《四库全书》本作“观者析醒”。

猜你喜欢
  易少夫人·唐圭璋
  叶清臣·唐圭璋
  宋祁·唐圭璋
  提要·何汶
  ●三编·卷二·沈瘦东
  赌棋山庄词话卷四·谢章铤
  ◆冯待制子振(海粟集)·顾嗣立
  正名·叶小纨
  第二折·佚名
  第二出 论心·叶宪祖
  祭日·戴望舒
  中州集巻三·元好问
  卷三十五·吴之振
  卷一百五十一·陈廷敬
  崔颢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周文质·隋树森

    周文质,字仲彬,其先为建德(在今浙江省)人,后移居杭州。《录鬼簿》称他“体貌清癯,学问该博,资性工巧,文笔新奇。家世儒业,俯就路吏。善丹青,能歌舞,明曲调,谐音律。性尚豪侠, 好事敬客。”他与钟嗣成为好友,相

  • ●卷三·陈廷焯

    ○金词以吴彦高为冠金代词人,自以吴彦高为冠,能于感慨中饶伊郁,不独组织之工也。同时尚吴、蔡体,然伯坚非彦高匹。○吴彦高人月圆陶九成云:“近世所谓大曲,苏小小蝶恋花、苏东坡念奴娇、晏叔原鹧鸪天、柳耆卿雨零铃、

  • 呻吟语·徐志摩

    我亦愿意赞美这神奇的宇宙, 我亦愿意忘却了人间有忧愁, 像一只没挂累的梅花雀, 清朝上歌唱,黄昏时跳跃;—— 假如她清风似的常在我的左右! 我亦想望我的诗句清水似的流, 我亦想望我的心池鱼似的悠悠; 但如今膏火是我的心, 再休

  • 白石樵唱集补钞·吴之振

    林景熙晓意僧钟觉曙鸟,纷飞弄林光。宿云渐离石,我起开秋房。南山忽人几,相对各老苍。我老几何年,山曾见鸿荒。流泉送日月,危石支兴亡。问山山无言,啼猿起前冈。秋夜片月相随过竹居,风生荷叶酒醒初。窗扉半掩秋虫急,犹有残灯守

  • 东都事略卷四十·王称

    列传二十三  李沆字太初洺州肥郷人也父炳仕至侍御史沆好学沉厚寡言器度宏逺炳甞谓人曰此儿异日必至公辅举进士爲将作监丞通判潭州转著作佐郎直史馆雍熈三年右拾遗王化基上书自荐太宗曰李沆宋湜皆佳士也并除右补阙知

  • 两朝纲目备要卷八·佚名

    宁宗嘉泰三年【癸亥】春正月庚辰谢深甫罢壬午置湖南谿洞总首戊子龙州蕃部冦边掠大崖铺二月庚申夜防浊水寨执知寨范浩屠其家盖浩首罪土豪絶其博易故也兴州帅吴曦命王钺李好义讨之七月钺命好义等以

  • 第四卷 明进士·缪荃孙

    [洪武辛亥科] 应天府 赵 权 句容人。 常州府 漆居恭 武进人。 钱 蒙 无锡人。 许 灵 无锡人。 葛 桓 无锡人。

  • 六一八 寄谕湖南巡抚李湖等严讯沈荣英等呈缴《硕果录》等书案·佚名

    六一八 寄谕湖南巡抚李湖等严讯沈荣英等呈缴《硕果录》等书案乾隆四十四年五月初二日大学士于<敏中>字寄湖南巡抚李<湖>、湖北巡抚郑<大进>、江西巡抚郝<硕>,乾隆四十四年五月初二日奉上谕:据护理湖南巡抚陈用敷奏,武生

  • 卷五十一·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五十一乾隆二十三年二月甲申副都统顺徳讷等疏奏擒获库鲁特宰桑摩罗等顺徳讷等奏言臣等带领官兵从察罕岭向乌隆古哈卜塔克拜塔克前来十二月十八日据哨探伊萨穆等报称和博克河有十余骑

  • 附录一 改革起源·梁启超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彼奴隶者,苟抗颜而干预主人之家事,主人必艴然而怒,非摈斥则谴责耳。故奴隶于主人之事,罕有关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之然也

  • 卷六十四(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菩萨见实会第十六之四龙王授记品第七尔时难陀优波难陀龙王等。九亿诸龙。见诸龙女设妙供养。及闻龙女得授记已,生希有心未曾有心。作是思惟。乃至如来世尊应正遍知希有未有。以是如来知诸众生机根深信如来。无有少分

  •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佚名

    隋洋川郡守瞿昙法智译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汝说善恶业报差别法门。汝当谛听。善思念之。是时首迦即白佛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佛告首迦。一切众生

  • 舍卫国王梦见十事经·佚名

    佛在舍卫只桓阿难邠坻阿蓝。时国王波斯匿夜卧梦见十事。何谓为十事。一者见三瓶并两边满中央空。两瓶满沸气交往来不入空瓶中。二者见马口亦食尻亦食。三者见小树生华。四者见小树生实。五者见一人切绳人后有羊主食绳

  • 法华义记卷第八·法云

    光宅寺沙门法云撰安乐行品之余次明第三行。此行以离恶为体。有两段者即是长行与偈为两段也。今且就长行之中自有三段。第一正明离恶。第二当于一切众生以下则明修善。若不修善无容离恶也。第三文殊师利以下明得果安乐

  • 略论安乐净土义·昙鸾

    释昙鸾撰问曰:&ldquo;安乐国于三界中,何界所摄?&rdquo;答曰:&ldquo;如释论言:&lsquo;如斯净土,非三界所摄。&rsquo;何以故?无欲故,非欲界;地居故,非色界;有形色故,非无色界。经曰:&lsquo;阿弥陀佛本行菩萨道时,作比丘,名曰法藏。于世

  • 夜哨线·叶紫

    队伍停驻在这接近敌人区的小市镇上,已经三天了,明天,听说又要开上前线去。 赵得胜的心里非常难过,满脸急得通红的。两只眼睛着,嘴巴瘪得有点象刚刚出水的鲇鱼;涎沫均匀地从两边嘴巴上流下来,一线一线地掉落在地上。

  • 孟姜女·张恨水

    民国文学大师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张恨水先生所著小说,1955至1957年写就,改编自传统民间故事孟姜女。

  • 华严原人论·宗密

    全一卷。唐代圭峰宗密撰。简称原人论。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本书旨在破除儒道二教之妄执,究寻人类本源。分为四篇:(一)斥迷执,破斥儒道二教元气剖判说及虚无大道说。(二)斥偏浅,就佛教中人天教、小乘教、大乘法相教、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