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百二十七

 

  卷727_1 【喜韩少府见访】胡令能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著荷衣出草堂。

  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卷727_2 【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一作咏绣障)】胡令能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卷727_3 【小儿垂钓】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卷727_4 【王昭君】胡令能

  胡风似剑锼人骨,汉月如钩钓胃肠。

  魂梦不知身在路,夜来犹自到昭阳。

  卷727_5 【望夫石】严郾

  何代提戈去不还,独留形影白云间。肌肤销尽雪霜色,

  罗绮点成苔藓斑。江燕不能传远信,野花空解妒愁颜。

  近来岂少征人妇,笑采蘼芜上北山。

  卷727_6 【赋百舌鸟】严郾

  此禽轻巧少同伦,我听长疑舌满身。星未没河先报晓,

  柳犹粘雪便迎春。频嫌海燕巢难定,却讶林莺语不真。

  莫倚春风便多事,玉楼还有晏眠人。

  卷727_7 【永州陪郑太守登舟夜宴,席上各赋诗】蒋肱

  江头朱绂间青衿,岂是仙舟不可寻。谁敢强登徐稚榻,

  自怜还学谢安吟。月凝兰棹轻风起,妓劝金罍尽醉斟。

  剪尽蜡红人未觉,归时城郭晓烟深。

  卷727_8 【寄远】张迥1

  锦字凭谁达,闲庭草又枯。夜长灯影灭,天远雁声孤。

  蝉鬓凋将尽,虬髯白也无。几回愁不语,因看朔方图。

  卷727_9 【春草凝露】张友正

  苍苍芳草色,含露对青春。已赖阳和长,仍惭润泽频。

  日临残未滴,风度欲成津。蕙叶垂偏重,兰丛洗转新。

  将行愁裛径,欲采畏濡身。独爱池塘畔,清华远袭人。

  卷727_10 【锦带佩吴钩】张友正

  带剑谁家子,春朝紫陌游。结边霞聚锦,悬处月随钩。

  彩缕回文出,雄芒练影浮。叶依花里艳,霜向锷中秋。

  的皪宜骢马,斓斒映绮裘。应须待报国,一刎月支头。

  卷727_11 【山中卧病寄卢郎中】伍唐珪

  十年耕钓水云间,住僻家贫少往还。一径绿苔凝晓露,

  满头白发对青山。野僧采药来医病,樵客携觞为解颜。

  空恋旧时恩奖地,无因匍匐出柴关。

  卷727_12 【寒食日献郡守】伍唐珪

  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

  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

  卷727_13 【上苏使君】伍唐珪

  江西昔日推韩注,袁水今朝数赵祥。

  纵使文翁能待客,终栽桃李不成行。

  卷727_14 【赠妓人王福娘】孙棨

  彩翠仙衣红玉肤,轻盈年在破瓜初。霞杯醉劝刘郎赌,

  云髻慵邀阿母梳。不怕寒侵缘带宝,每忧风举倩持裾。

  谩图西子晨妆样,西子元来未得如。

  卷727_15 【题妓王福娘墙(后二首一作题北里妓人壁)】孙棨

  移壁回窗费几朝,指镮偷解博红椒。

  无端斗草输邻女,更被拈将玉步摇。

  寒绣衣裳饷阿娇,新团香兽不禁烧。

  东邻起样裙腰阔,剩蹙黄金线几条。

  试共卿卿语笑初,画堂连遣侍儿呼。

  寒肌不耐金如意,白獭为膏郎有无。

  卷727_16 【戏李文远】孙棨

  引君来访洞中仙,新月如眉拂户前。

  领取嫦娥攀取桂,便从陵谷一时迁。

  卷727_17 【题刘泰娘舍】孙棨

  寻常凡木最轻樗,今日寻樗桂不如。

  汉高新破咸阳后,英俊奔波遂吃虚。

  卷727_18 【戏张道人不饮酒】颜荛

  言自云山访我来,每闻奇秘觉叨陪。

  吾师不饮人间酒,应待流霞即举杯。

  卷727_19 【句】颜荛

  爽籁尽成鸣凤曲,游人多是弄珠仙。(见《方舆胜览》)

  卷727_20 【秋醉歌】张为

  金风飒已起,还是招渔翁。携酒天姥岑,自弹峄阳桐。

  脱却登山履,赤脚翘青筇。泉声扫残暑,猿臂攀长松。

  翠微泛樽绿,苔藓分烟红。造化处术内,相对数壶空。

  醉眠岭上草,不觉夜露浓。一梦到天晓,始觉一醉中。

  皎然梦中路,直到瀛洲东。初平把我臂,相与骑白龙。

  三留对上帝,玉楼十二重。上帝赐我酒,送我敲金钟。

  宝阁香敛苒,琪树寒玲珑。动叶如笙篁,音律相怡融。

  珍重此一醉,百骸出天地。长如此梦魂,永谢名与利。

  卷727_21 【谢别毛仙翁】张为

  羸形感神药,削骨生丰肌。兰炷飘灵烟,妖怪立诛夷。

  重睹日月光,何报父母慈。黄河浊衮衮,别泪流澌澌。

  黄河清有时,别泪无收期。

  卷727_22 【渔阳将军】张为

  霜髭拥颔对穷秋,著白貂裘独上楼。

  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卷727_23 【句】张为

  到处即闭户,逢君方展眉。(《纪事》云为此句最有诗称)

  卷727_24 【岑公岩】马冉

  南溪有仙涧,咫尺非人间。泠泠松风下,日暮空苍山。

  卷727_25 【诸暨五泄山】周镛

  路入苍烟九过溪,九穿岩曲到招提。天分五溜寒倾北,

  地秀诸峰翠插西。凿径破崖来木杪,驾泉鸣竹落榱题。

  当年老默无消息,犹有词堂一杖藜。

  卷727_26 【赠罗隐】刘赞

  人皆言子屈,独我谓君非。明主既难谒,青山何不归。

  年虚侵雪鬓,尘枉污麻衣。自古逃名者,至今名岂微。

  卷727_27 【句】刘赞

  絮花飞起雪漫漫,长得宫娥带笑看。(《柳枝词》,

  见《吟窗杂录》)

  卷727_28 【洛阳道】任翻

  憧憧洛阳道,尘下生春草。行者岂无家,无人在家老。

  鸡鸣前结束,争去恐不早。百年路傍尽,白日车中晓。

  求富江海狭,取贵山岳小。二端立在途,奔走无由了。

  卷727_29 【春晴】任翻

  楚国多春雨,柴门喜晚晴。幽人临水坐,好鸟隔花鸣。

  野色临空阔,江流接海平。门前到溪路,今夜月分明。

  卷727_30 【秋晚郊居】任翻

  远声霜后树,秋色水边村。野径无来客,寒风自动门。

  海山藏日影,江月落潮痕。惆怅高飞晚,年年别故园。

  卷727_31 【秋晚途次】任翻

  秋色满行路,此时心不闲。孤贫游上国,少壮有衰颜。

  众鸟已归树,旅人犹过山。萧条远林外,风急水潺潺。

  卷727_32 【葛仙井】任翻

  古井碧沈沈,分明见百寻。味甘传邑内,脉冷应山心。

  圆入月轮净,直涵峰影深。自从仙去后,汲引到如今。

  卷727_33 【桐柏观】任翻

  飘飘云外者,暂宿聚仙堂。半夜人无语,中宵月送凉。

  鹤归高树静,萤过小池光。不得多时住,门开是事忙。

  卷727_34 【冬暮野寺】任翻

  江东寒近腊,野寺水天昏。无酒可销夜,随僧早闭门。

  照墙灯影短,著瓦雪声繁。飘泊仍千里,清吟欲断魂。

  卷727_35 【赠济禅师】任翻

  碧峰秋寺内,禅客已无情。半顶发根白,一生心地清。

  竹房侵月静,石径到门平。山下尘嚣路,终年誓不行。

  卷727_36 【经堕泪碑】任翻

  羊公传化地,千古事空存。碑已无文字,人犹敬子孙。

  岘山长闭恨,汉水自流恩。数处烟岚色,分明是泪痕。

  卷727_37 【长安冬夜书事】任翻

  忧来长不寐,往事重思量。清渭几年客,故衣今夜霜。

  春风谁识面,水国但牵肠。十二门车马,昏明各自忙。

  卷727_38 【越江渔父】任翻

  借问钓鱼者,持竿多少年。眼明汀岛畔,头白子孙前。

  棹入花时浪,灯留雨夜船。越江深见底,谁识此心坚。

  卷727_39 【哭友人】任翻

  逢著南州史,江边哭问君。送终时有雪,归葬处无云。

  官库惟留剑,邻僧共结坟。儿孙未成立,谁与集遗文。

  卷727_40 【送李衡】任翻

  羁栖亲故少,远别惜清才。天畔出相送,路长知未回。

  欲销今日恨,强把异乡杯。君去南堂后,应无客到来。

  卷727_41 【宫怨】任翻

  泪干红落脸,心尽白垂头。自此方知怨,从来岂信愁。

  卷727_42 【惜花】任翻

  无语与花别,细看枝上红。明年又相见,还恐是愁中。

  卷727_43 【宿巾子山禅寺】任翻

  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

  前峰月映半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

  卷727_44 【再游巾子山寺】任翻

  灵江江上帻峰寺,三十年来两度登。

  野鹤尚巢松树遍,竹房不见旧时僧。

  卷727_45 【三游巾子山寺感述】任翻

  清秋绝顶竹房开,松鹤何年去不回。

  惟有前峰明月在,夜深犹过半江来。

  卷727_46 【画山水图答大愚】荆浩

  恣意纵横扫,峰峦次第成。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

  岩石喷泉窄,山根到水平。禅房时一展,兼称苦空情。

  卷727_47 【宿顾城二首(顾城在范县东)】张直

  绿草展青裀,樾影连春树。茅屋八九家,农器六七具。

  主人有好怀,搴衣留我住。春酒新泼醅,香美连糟滤。

  一醉卧花阴,明朝送君去。

  醉卧夜将半,土底闻鸡啼。惊骇问主人,为我剖荒迷。

  武汤东伐韦,固君含悲凄。神夺悔悟魄,幻化为石鸡。

  形骸仅盈寸,咿喔若啁蜺。吾村耕耘叟,多获于锄犁。

  卷727_48 【题桃源僧】陈光

  桃源有僧舍,跬步异人天。花乱似无主,鹤鸣疑有仙。

  轩廊明野色,松桧湿春烟。定拟辞尘境,依师过晚年。

  

猜你喜欢
  第七回 死者无棺卖身市上·佚名
  第十九出 放归·梁辰鱼
  楔子·孔文卿
  相国寺公孙合汗衫·臧懋循
  离骚草木疏卷四·吴仁杰
  卷一百九十六·徐世昌
  三集卷三十五·乾隆
  卷十七·佚名
  卷八·冯琦
  卷十五·陈起
  第九歌 一网重来一网轻·刘半农
  卷二百五·曹学佺
  卷七十八·陈元龙
  卷五百二十一·佚名
  卷二十三补编·康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折·高文秀

    (冲末刘备同赵云上,云)叠盖层层彻碧霞,织席编履作生涯。有人来问宗和祖,四百年前将相家。某姓刘名备,字玄德,乃大树娄桑人也。某在桃园结义了两个兄弟,二兄弟蒲州解良人也,姓关名羽,字云长;三兄弟涿州范阳人也,姓张名飞,字翼德。

  • 卷一·姚合

    钦定四库全书姚少监诗集卷一唐 姚合 撰送别上五十首送狄尚书镇太原授钺儒生贵倾朝赴饯筵麾幢官在省礼乐将临边代马龙相杂汾河海暗连远戎移帐幕高鸟避旌旃天下屯兵处皇威破虏年防秋嫌垒近入塞必身先中外恩重叠科名岁

  • 春秋战国异辞卷三十二·陈厚耀

    燕史燕世家召公奭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防纣封召公于北燕其在成王时召公为三公 自召公以下九世至惠侯惠侯当周厉王奔彘共和之时惠侯卒子厘侯立【索隠曰燕四十二代有二惠侯二厘侯二宣侯三桓侯二文侯葢国史防失本諡故

  • 卷之三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书目简介·佚名

    《宣统政纪》有一部大黄绫本,原由溥仪本人收藏,七十卷。现藏于辽宁省档案馆。辽海书社一九三四年据清史馆所存稿本印行,四十三卷。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宣统政纪》定稿本,卷数同大黄绫本。《宣统政纪》是《清实录》中的

  • 张彝传·李延寿

    张彝,字庆宾,清河东武城人。曾祖父张幸,任慕容超属下的东牟太守,归顺北魏,赐爵为平陆侯,位至青州刺史。祖父张淮之继承官位,又任青州刺史。父亲张灵真,早亡。  张彝性格坚强,有风骨气节,博览经典史书,继承了祖父的侯爵。与卢阳

  • 司马承祯传·刘昫

    司马承祯道士,别名子微,河内温县人。他是北周晋州刺史、琅笽公司马裔的孙子的孙子。年轻时爱好学习,对做官看得淡薄,于是当了道士。拜潘师正为师,向他学习道家的秘密文书“符..”和修炼成仙、服食丹药的法术。潘师正对他特

  • 彭清传·张廷玉

    彭清,字源洁,榆林人。当初承袭绥德卫指挥使之职,后因功被提升为都指挥佥事。弘治初年,彭清充任右参将,分守肃州。贼寇入侵,他率兵跟踪追击,俘获马匹、骆驼、兵器及所掠人畜而返。随即又与巡抚王继恢复哈密有功。彭清虽位列偏

  • 卷一百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七乐考律吕制度明嘉靖九年中允廖道南请复古乐道南奏略曰臣惟古帝王之乐莫善於虞莫备於周书曰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周官大司

  • 春秋辨义卷二十五·卓尔康

    明 卓尔康 撰昭公三壬午○敬王元年二十有三年○晋顷七齐景二十九卫灵十六蔡悼三卒郑定十一曹悼五陈惠十一杞平十七宋元十三秦哀十八楚平十呉僚八春王正月叔孙婼如晋赵子常曰为取邾师故晋人来讨也癸丑叔鞅卒晋人执我

  • 卷三十四·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三十四玉藻韠君朱大夫素士爵韦圜杀直天子直诸侯前後方大夫前方後挫角士前後正譁下广二尺上广一尺长三尺其颈五寸肩革带博二寸此言元端服之韠也凡韠皆韦为之故字从韦又着衣毕然後着之故名韠

  • 讲瑞篇第五十·王充

    【题解】本篇讲述的是识别凤凰、麒麟等符瑞的有关问题。王充在本书《须颂篇》中说明了他写本篇的原因:“古今圣王不绝,则其符瑞亦宜累属。符瑞之出,不同于前,或时已有,世无以知,故有《讲瑞》。”汉代俗儒唯

  • 诗说·顾镇

    钦定四库全书虞东学诗诗说宗人府主事顾镇撰序说【上】诗之有序如头面之着眉目非是即不复省释为何人故曰学诗而不求序犹入室而不由户也顾本书既不著作者姓氏史传所述又言人人殊大约信序者必欲推之卜氏而疑序者必欲斥为

  • 卷三百四十七·佚名

    △初分嘱累品第五十八之二庆喜当知。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於此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受持读诵究竟通利如理思惟。广为他说分别开示令其易了。则为受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证无上正等菩提。庆喜当知。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 卷第十五·道原

    景德传灯录卷第十五吉州青原山行思禅师法嗣第四世一十七人澧州龙潭崇信禅师法嗣二人朗州德山宣鉴禅师洪山泐潭宝峰和尚(已上二人见录)吉州性空禅师法嗣二人歙州茂源和尚枣山光仁禅师(已上二人见

  • 卷第十一·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卷第十一婆薮盘豆造陈天竺三藏真谛译中分别业品之二分别说无教已。偈曰。复一切与教。正作与中应。释曰。一切人于护不护及中住。乃至造有教业未竟。是时中与现世有教相应。偈曰。刹那后与过。至舍。

  • 卷第四十一·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四十一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十定品第二十七之二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次第徧往诸佛国土神通三昧。 第三定初标。 佛

  • 阿育王传卷第一·佚名

        西晋安息三藏安法钦译  本施土缘  归命一切智婆伽婆。住王舍城迦兰陀竹林。尔时世尊日时已到。著衣持钵将诸比丘前后围绕。向王舍城次行乞食。说者曰。  不动如金山  容豫如象王  圆足如满月  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