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子雄传

李子雄,渤海艹..县人。

祖父李伯贲,魏国谏议大夫,父亲李桃枝,东平太守,与同乡人高仲密一起归顺北周,官至冀州刺史。

李子雄少小时,慷慨有大志。

成人后随北周武帝平定北齐,因战功授为帅都督。

隋高祖为北周丞相,李子雄随韦孝宽在相州打败尉迟迥,授为上开府,赐建昌县公的爵位。

高祖受禅后,他为骠骑将军。

平定陈国后,他因功升为大将军、历任郴州、江州二州刺史,都有能干之名。

仁寿中(601~604),因事被免职。

汉王杨谅造反,炀帝将调幽州兵马以讨伐他。

当时窦抗为幽州总管,炀帝怕他有二心,问杨素谁可任用。

杨素推荐李子雄,于是授李子雄为大将军,廉州刺史。

李子雄赶到了幽州,住在传舍里,召募了一千多人。

窦抗仗着一向显贵,不按时来拜见。

李子雄派人去告诉他。

两天后,窦抗带着两千铁骑,到李子雄的住处来。

李子雄埋伏下甲兵,请窦抗相见,因此抓了窦抗。

于是调幽州的步兵骑兵三万,从井陉道讨伐杨谅。

当时杨谅派大将军刘建经略燕、赵,正攻打井陉,两下相遇于抱犊山下。

子雄力战破敌。

迁任幽州总管,不久授为民部尚书。

李子雄明辨有才,炀帝很信任他。

新罗国曾派使者上贡,子雄在朝廷上与使者交谈,因而问起新罗国冠制的由来。

新罗使者说:“皮弁遗象,哪有大国君子而不识皮弁的呢?”子雄说:“中原无礼,所以求之于四夷。”使者说:“从我到这儿以来,除了你刚才这番话外,还未见什么无礼。”司法部门因子雄说话失言,弹劾其事,他因此被免职。

不久复职,随炀帝到江都。

炀帝因仪仗卫队不整肃,让李子雄去组织指挥。

子雄马上指挥,六军整肃。

炀帝很高兴,说:“你真有诸葛武侯的将才呀!”不久转任右武侯大将军,后因事除名为民。

辽东战争开始后,炀帝让他从军效力。

他因此随来护儿从东平将到沧海去,适逢杨玄感在黎陽造反。

炀帝怀疑他,下诏押解子雄到炀帝处。

子雄杀了使者,逃归杨玄感。

玄感每每向子雄讨教,事情记载在《杨玄感传》里。

玄感失败后,子雄被杀,家产被登记没收。

猜你喜欢
  卷五·秦三·佚名
  灾祥第三十九·吴兢
  卷一百三十三·毕沅
  卷九·常璩
  第二十五回 越长江燕王入京 出鬼门建文逊国·蔡东藩
  通鉴胡注举正·陈景云
  绥冦纪略卷三·吴伟业
  清波杂志卷七·周煇
  梁睿传·魏徵
  王俭传·李延寿
  突厥传·李延寿
  留正传·脱脱
  温纯传·张廷玉
  ○[蒙古、色目人第]一甲三名·佚名
  职官四九·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三折 捕义·李玉

    [外扮公差上]五鼓传呼急,朱单发内堂;犯人难捉获,伙计细商量。自家苏州府堂快手是也。清早五更,只听得敲门甚急,是传大爷呼唤,内衙立等。飞奔到府,进了宅门,太爷当面发下朱单,要拿五个钦犯。又密语分付,如此如此,不可泄漏,我想此事,

  • 序·周作人

    这里所收集的三十多篇东西,是我所写的诗的一切。我称他为诗,因为觉得这些的写法与我的普通的散文有点不同。我不知道中国的新诗应该怎么样才是,我却知道我无论如何总不是个诗人,现在“诗”这个字不过是假借了来,当作我自己

  • 芳蘭轩诗钞·吴之振

    徐照自君之出矣三首自君之出矣,心意远相随。拆破唐人绢,经经是双丝。自君之出矣,玉琴生尘垢。莲子种成荷,曷时可成藕。自君之出矣,懒妆眉黛浓。愁心如屋漏,点点不移踪。春日曲中妇扫蚕蚁,挈篮桑叶间。小姑摘新茶,日斜下前山。

  • 白居易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邓邽(今陕西渭南县)。早年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地接触和了解。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任左

  • 第四十回 流民图为国请命 分水岭割地畀辽·蔡东藩

      却说王韶受木征降,仍将木征解京,朝右称为奇捷,相率庆贺。丑态如绘。先是景思立战死,羌势复炽,朝议欲仍弃熙河,神宗亦为之旰食,屡下诏戒韶持重。韶竟轻师西进,卒俘木征。那时神宗喜出望外,御殿受俘,特别加恩,命木征为营州团

  • 恰克图条约之怪诞·佚名

    雍正五年,恰克图条约缔结以后,内地商民,以烟草、茶叶、缎布、杂货往库伦及恰克图贸易者日多。至乾隆二年,又以监督俄罗斯馆御史赫庆之条奏,停止俄人于北京之贸易,统归恰克图。嗣是百货云集其地,市肆喧闹,称为漠北繁富之区。先

  • 自序·李斗

    扬州自郡志、邑志外,又有汪光禄应庚《平山堂揽胜志》、程太史梦星《平山堂小志》、赵转运之璧《平山堂图志》,言之详矣。江都汪明经中尝慨志书考古未精,于是撰《广陵通典》,于土地之沿革及历代人物典礼,言之详矣。后之作者

  • 第二卷 名宦 二·缪荃孙

    江 宁 府 周伍 尚伍尚,楚人,伍奢子。周景王时,为棠邑大夫。(六合县志) 汉李 忠李忠,字仲都,东莱黄县人。建武六年,为丹阳太守。是时,海内新定,南方海滨江淮,多拥兵据土。忠到郡,招怀降附,旬月皆平。忠以丹阳越俗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二十七·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周侍郎沆神道碑司马光周以国为氏汉魏以来世有显人公之先家于益都曽祖考讳仁贵不仕祖考讳子元举三礼登科为深州司法参军契丹覆深州举室罹祸朝廷哀之赠大理寺丞祖妣田氏追封仙逰县太君考讳圭时适在外得免朝

  • 卷九·吴缜

    ●钦定四库全书新唐书纠谬卷九(宋)吴缜 撰○九曰纪志表传不相符合百官志太宗定内外官数与曹确传不同天平军节度使姓名次序纪传不同刘总纳土其州不同宋璟传载东廵泰山之年与纪不同李光弼传平袁晁年月与纪不同程知节为葱

  • 读例存疑例言·薛允升

    奏疏:巻首刑部谨奏。为已故大员潜心律学,着有成书,据情代为进呈御览,并请旨饬交修例馆,以备采择,恭折仰祈圣览事。据臣部郎中齐普、松武、饶昌麟、武瀛恩、开来秀、武玉润、张西园、罗维垣、戈炳琦、杨履晋、王廷铨,员外郎段

  • 陶弘景传·姚思廉

    陶弘景字通明,丹陽郡秣陵县人。起初,他的母亲梦见一条青龙从她怀里出来,并看见两位仙人手里拿着香炉来到她的家里,于是怀孕,生下陶弘景。小时候就不同一般人,十岁时,看到葛洪的《神仙传》,日夜研究推理,立志要当神仙。他对别人

  • 庞迪传·脱脱

    庞迪,字仲由,延安人。他少年时风流倜傥,喜读兵书,熟悉骑马射箭,学习推步孤虚之术,但没有地方效力。他应召从军,属于泾原路第三副将,由于破敌有功,被授予保义郎。他曾经同一百多骑兵在山谷中行走,遇到几千夏国人,同行都害怕请求避

  • 卷之四·佚名

    刘子卷之四播州录事参军袁孝政注鄙名第十七名者,命之形也;言者,命之名也。形有巧拙,名有好丑,言有善恶。名言之善则悦於人心,名言之恶则恢於人耳。是以古人制邑名子,必依善名名之,不善害於实矣。昔毕万以盈大会福,毕万,是毕公之

  • 多批评自己,少责怪别人·孔子

    【原文】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文】 孔子说:“多批评自己,少责怪别人,这样就不会招人怨恨了。” 【读解】 这实际直就是我们常说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精神。 凡事多作自我批评,这既是儒者的反躬自

  • 那先比丘经卷中·佚名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王问人更乐者为善耶不善也。人更苦为善耶为不善也。佛得无不说有乐或有苦。王言如使有为无有苦。那先问王言如人烧铁著手中宁烧人手不。复取冰著手中其冰宁复烧人手不。王言然两手皆威也。那先问王言

  •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第十二卷·安慧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第十二卷安慧菩萨糅释上集论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决择分中法品第二之二云何修。略有五种。谓依止任持修。依止作意修。依止意乐修。依止方便修。依止自在修依止任持修复有四种。一依止

  • 法演禅师语录卷上·法演

    舒州白云山海会演和尚初住四面山语录参学才良编师开堂日。授疏示众云。兵随印转。将逐符行。请对尊官。分明剖露。宣疏了指法座云。此大宝华王座。从朝至暮。与诸人同起同坐。诸人还见么。若见。更不在升。若不见。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