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十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十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八十七

熊 鉌

闻崇安县学立碑

出山未踰月辄复入山去平生武夷志兹游适真遇诛茅倘可遂岂但山水趣扶揺欣夙心踌躇动长虑恭惟文公学倡道匪虚语向微剖析功斯人遂聋瞽斋居一原叹此叹无人寤晚年制作心门人未轻许真实浸沈寥枝叶谩夸诩漂沦未百年剧窃立门户吾党固有愆斯道自今古扶偏须忠臣邪说可无距同志此来游兴言激余素礼乐愧河汾兴唐竟谁与大隐堂前水滔滔自东注囘薄万古心无言对天柱

上致用院李同知论海舶

易经致民用肇自羲农先耒耜既生聚市易还懋迁公私不交病本末无倒悬古人致主术称物匪有偏厥初禹作贡不但中邦田四海自锡贡宁惮来往边碣石来冀右海岱青徐连束南竝淮扬亦自江海沿夫岂宝远物有道归陶甄成周制国用半在周官编虞衡与商贾胡不末利捐艰难开国心什一犹欲蠲裒益固有道公功格皇天後儒不知学说理多虚玄生财昧大道民命日益睃管商一作俑蠧弊巳千年渔盐【阙】抑末柰何诱开阡怀清一以筑?独堪哀怜封君擅半赋公私重熬煎寒机冻女手汗粒頳农肩织衣不上体舂粟不下咽伤哉力田家欲说涕泪涟何如弃之去逐末利百千矧此贾舶人入海如登仙远穷象齿徼深入骊珠渊大贝与南琛错落万斛船取之人不伤用之我何愆柰何昧轻重屑屑穷筭鞭锱铢较鹭股漏网鱼吞船安得体国臣爲天握玑璇上资国脉夀下极民瘼瘨朝夕禹贡志菲食甘胝胼九载不入门千古孰与贤更想公旦心待旦尤乾乾世俗吝与骄曾不丝毫牵所以泰和治常在虞周前此道久巳亡利欲充培埏岂曰治不及曾是心无传明公中州杰自是天分全问学甚充厚愿力还精坚博物功不劳无欲心湛然维此一枢轴实秉大化权如天有北斗物物归玑璇帝念南海民风化旧所宣皇皇风霜节炳炳奎璧躔纎微亦何凂阖散有大权利用六府修制用九府圜古人不可作得意皆蹄筌谁哉识治本理此大化弦三代事寂寞念之心中捐书生武夷客偶此来海堧使者采风謡诗歌寓惓惓

春雨

春来一月雨米斗钱三千江空尽絶市竈冷厨无烟我从莆城来四望良凄然滨海皆食淡逻卒相寻挻累累起夫役庶局供熬煎玉食寜几何千百俱并缘祗今二月节何暇及种田使臣询民瘼当务固有先近仓有陈粟庶解朝夕悬

咏菊

庐峰几千仞中有云一龛千秋遯世人诛茅结爲庵我尝造其间追寻极幽探山中满兰蕙谷口罗松杉更有药圃畦种菊杞与甘疗病还延年未数菊水潭百年未云久涧草空毵毵我居北涧北子住南涧南偶然此隣竝妙处谁能参古来种菊人祗言晋陶潜当年移南村此地何所耽亦曰素心人可与共晤谈云何舍之去我怀殊未谙八表方停云处处迷征骖何如且归来理此荒径三岁晚永爲伴青松冠前岩保此霜下杰毋令涧怀惭

游武夷山

我来武夷山远意超千古尝思混沌开疏凿未经禹峡山犹古梁洪涛莽囘互行舟留大壑营巢余断树埌崖波涛痕隐隐皆可覩陶然上古民要服固深阻秦威何桓桓薄海犹广土六合皆涌沸一枝岂宁处尝言十三君隐隐避秦侣一日厌尘寰泠然遂高举上山娯宾云下山漏豺虎神仙何渺茫虹桥想虚语桃源亦其类好事自夸诩风气日巳开蛇断出真主遂令闽山陬尽入职方宇汉志名始彰祠堂用鱼脯流传世代久琳宫粲衣羽至今此名山号爲神仙府恭惟我遯翁辞辟厥功溥於焉卜精庐溪山九曲五图书尽在是斯地俨邹鲁我以负笈生来兹有年数自惭仁智心未覩高深趣斯游亦何意会心觊真遇侃侃平生友惠然肯来顾擕手敦风好抗志企遐慕招我山中游兹游适予素巍巍大隐屏屹屹天一柱前瞻晚对亭考盘固其所何当同心人相与薙榛莽长松期岁寒修竹倚日暮我自爱此山踌躇不忍去

隂字亭

涌翠岂兰亭唐峰非山隂一渠疏曲水四野成茂林对此坐叹息超然起遐心当年诸王集幽情畅登临虚旷非远识絶胜名利襟近代翁李游至理穷高深云何夸毗子清谈且駸駸抗志有近远抚事无古今此日复何日有酒始酌斟援琴不敢发谁欤爲知音

观钓

暂停窗间诗观此池上钓鱼尾何沈沈竹竿何嫋嫋一丝波面动揺曳出深沼校人畜我时活我良谓厚作脍终当供设饵诚不料何当两相忘万里游浩渺

上严亷访

七闽天南陬实惟文明方天气一以开文治何其昌我思常公化廸我真无疆开端固匪易再造伊谁当

其二

古人重民教礼乐用爲急虞书有三官周典犹二职太学领奉常西都有余责两生既不来何参又无术

其三

汉兴历数世兹事竟未遑一絶不复续千载重慨慷房魏辅贞观汗渖空流浆开宝袭唐陋仪俨负义方

其四

南方尚秉礼文风未云衰释奠古雅乐乡饮旧汉仪表章在正学舍鲁将安之愿言假良遇制作逢昌时

寄赵菊东山长三首

男儿贵神交何必见顔色大江有佳士梦寐不可得忽来幔亭间片云不相识娟娟不在眼犹此一水隔澹然幽贞姿乃是夕英菊托根九秋杪霜露凄巳肃我疑灵均伴只有渊明独采采黄金花岂意杜林曲胡爲此不采却来泮水芹圣人望鲁念彼黍车辚辚余泽孟孙氏管商何足论新畲有陈根犹是丰芑春

三山先贤祠落成

填宿久旅奎一朝开文治行歌闽水春芹藻见新意林亭郁还合祠宫敞宏丽欲赓泮宫颂且作乡校义平地忽突兀敏手何神哉蔼然色笑中见此通济才入门知我心三岁犹初来祠典关百世所贵重讨裁

荒城步月

出门喜清旷兴尽唤归船擕手共明月知心惟老天暮潮生远浦秋色满平田落落男儿事相逢岂偶然

泊舟野望

树色连云色春归物更妍落红飘近岸新緑涨平川野鹳窥鱼笱沙鸥避客船斜阳江上立搔首意茫然

蒙泉

天池有佳水云气护深山我爱泓澄好人嫌泽润艰暗空鸣滴滴高壁泻潺潺渐近尘泥涴何时复此还

上刘治中

弱水流西河水东瞻乌爰止谁雌雄天地方闭何时通颠倒溷室成仙宫我羡仙人在高空絶粒轻举乘天风豢养不及真神龙人生剪羽樊笼中名尤利怨方相攻忽闻海上蓬莱翁却来幔亭跨长虹愿留徜徉羣仙峰尘寰渺渺知何穷

捣衣曲

北望悠悠音信少空房念远心常早流萤煜煜夜稍清塞鴈嗈嗈寒巳到细丝清水练方新在椸半湿日中明隔帘翁媪寐不熟月落尚闻砧杵声将军锦帐环歌舞百战尚迟归寸土老农肩米肉成疮思妇裁衣泪成雨

送洛阳靳中事

铜驼巷陌棘风凉尚记东都旧帝乡甲马营空云气远杜鹃声老洛园荒天开地辟人才出风起云飞汗竹香倘得行窝容我老春风借地种姚黄

闻读书有感

万叠青山锁暮隂倚栏凝竚意深深趂时士女忻秦服学语儿童解楚吟当日繁华逐流水何年拱把秀穹林辽东俎豆铜川筮认取斯人万古心

勉无咎

万古纲常六尺躯可嗤杜老悔爲儒林闻巳听鸠呼妇竹外行看凤引雏倘有牛眠先卜兆岂无盘谷早营菟世间忙处应多错尽把韦弦玩座隅

越州道中

野田秋涧响潺潺新翠乔林绕舍环淡月凝烟横别浦斜风吹雨过前山柴扉初放牛羊出渔艇方擕蠏蛤还自笑平生爱游览天教长在水云间

客里书事

西风凉信入虚檐絺綌微单巳戒严乡梦不随秋夜永客愁偏向雨声添清高鸣鴈低云海漂泊流萤傍竹帘搔首寒灯楼舍悄行藏自晓不须占

芜湖过繁昌旅舍萧然偶书

竹窗渐白卷寒衾上已才过节物深野杏外篱明望眼蒌蒿满地蔼愁心巳知赋分多行役焉用诗鸣得赏音春在江山无限好缓驱羸马度烟林

平江舟中不寐

远水潇潇荻苇风月明云外叫孤鸿丹枫拥被疎篷底梦断山深野寺钟

江边客舍

轻寒无赖入征裘野水闲云总是愁极目远山横霭外数声鸣橹白苹洲

咏盆梅

一声羌笛晚风斜再问花期便觉賖茵幌泥沙可随分莫将春意殢残花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十

 

猜你喜欢
  卷一三·袁枚
  ●卷上·赵元礼
  第七卷·佚名
  ◆宋祭酒本(至治集)·顾嗣立
  荒凉的城子·徐志摩
  卷二百·徐世昌
  五集卷七十九·乾隆
  二集卷三十三·乾隆
  兰臯集巻一·吴锡畴
  卷三百六十·陈思
  卷一百六·陈思
  辑补·孟浩然
  卷五百四十八·佚名
  原序·郭奎
  卷三·贾岛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三十五·彭定求

        卷335_1 【享惠昭太子庙乐章(亚献终献)】裴度   重轮始发祥,齿胄方兴学。冥然升紫府,铿尔荐清乐。   奠斝致馨香,在庭纷羽籥。礼成神既醉,仿佛缑山鹤。   卷335_2 【夏日对雨】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

  • 卷一百二十八·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二十八  明 冯惟讷 撰 北周第七 庾信【五】 诗 集周公处连句 市朝一朝变兰艾本同焚故人相借问平生如所闻 寄徐陵 故人倘思我及此平生时莫待山阳路空闻吹笛悲 寄王琳 玉关道路远金陵信

  • 卷三·张宪

    [集部,别集类,金至元,玉笥集]钦定四库全书玉笥集卷三       元 张宪 撰古乐府古有所思行我思古之人兮不可从乃在黄土之底青编之中青编几帙载名姓黄土万塚埋英雄重泉黯黯隔白日宰木飒飒生悲风我虽有语谁为通

  • 东都事略卷七十三·王称

    列传五十六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举进士以大理评事知建昌县辞以亲年髙改和州管库而亲不欲去郷里遂解官就养及亲亡庐墓侧终丧不忍仕久之知天长县有诉盗割牛舌者拯曰第杀而鬻之俄有告私屠牛者拯曰已割其舌矣非私杀

  • 读礼通考卷六十四·徐乾学

    丧仪节二十七諡檀弓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諡周道也【疏幼名冠字者名以名质生若无名不可分别故始生三月而加名年二十有爲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年至五十转尊又舍其二十之字直以伯仲别之至死而加諡凡此

  • 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七(梁本)·佚名

     天启四年冬十月熹宗旧纪是月壬午朔亲享太庙大学士魏广微后至魏大中劾以不敬广微求去温旨慰留广微遂于魏忠贤 媒孽之卒成乙丑丙寅之狱 启祯两朝剥复录是月阁臣魏广微失仪被纠广微以认宗通内自称为侄遂怙势偃蹇会初

  • 八十四 曹寅奏谢授巡视两淮盐课恩摺·佚名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初一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臣于八月廿五日接阅邸抄,伏蒙圣恩,复差臣巡视两淮盐课。闻命之下,不胜感悚,谨设香案,望阙叩头谢恩讫。窃念臣系包衣下贱,过蒙皇恩优渥,淮盐重寄,三任于兹

  • 第一卷 前汉、后汉、吴、魏、晋·缪荃孙

    前 汉相 刺 史 吴 相袁 盎 《史记》。 江都相程 嘉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建平敬侯程嘉以将军击吴楚,用江都相侯,孝景四月丁卯封。董仲舒 《本传》:武帝即位,仲舒以贤良对策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十二·佚名

    光绪九年(癸未) 谕旨恭录 海客谈瀛 光绪九年癸未科会试题名录(节取) 灯塔工竣 谕旨恭录 本馆电音 爵帅来沪 爵帅行程 闽省官报 析津近事 上谕恭录 私招股银 台湾木矿禀批

  • 治浙成规卷二·佚名

    藩政二 ◆藩政二 清查学田等事严禁凭空扰累闾阎 靠城居民听其安居毋庸拆迁 司狱等官赴省验看酌委佐杂代理 提解积耗选充银匠免提解费知府亲勘工程 省城乍浦二仓公耗米按照时价出粜 捐纳知县到浙未久病故照案酌给银两

  • 卷七三·邱濬

    ▲本经术以为教(上之上) 《周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朱熹曰:“一每生二,自然之理也。《易》者,阴阳之变,太极者其理也,两仪者始为一画以分阴阳,四象者次为二画以分太少,八卦者次

  • 卷十二·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 诗集传卷十二      宋 苏辙 撰 北山之什      小雅 北山大夫刺幽王也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此说与杕杜同偕偕强壮貌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

  • (三)·钱穆

    《近思录》第三卷格物穷理,共七十八条。伊川《答横渠先生书》谓:“所论大概有苦心极力之象,而无宽裕温厚之气。非明睿所照,而考索至此,故意屡偏而言多窒,小出入时有之。更愿完养思虑,涵泳义理,他日自当条畅。”今按:近代国人言

  • 卷三十三·佚名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之二十三善现,汝复观何义言:即佛十力若有愿若无愿增语非菩萨摩诃萨。即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十八佛不共法若有愿若无愿增语非菩萨摩诃萨耶。世尊,若佛十力有愿无愿。若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十八佛不共法有愿

  •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第二·佚名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二者说诸佛出现证修金刚菩提殊胜第二品  是时释迦牟尼如来。告曼殊室利菩萨言。吾今启请诸佛如来。令圣力加持一切菩萨摩诃萨。进修一切如来金刚三密三菩提法三摩地观。令诸

  • 二三 弊宿经·佚名

    一如是我闻。一时,尊者鸠摩罗迦叶行游拘萨罗国,与五百大比丘众俱,至斯波醯,名为拘萨罗城市。于此,尊者鸠摩罗迦叶住斯波醯北之尸舍婆林。尔时,王族弊宿居住斯波醯。此城人畜繁盛,牧草、薪、水、谷类丰饶之王领地,由拘萨罗国王

  • 班马异同·倪思

    南宋倪思撰。三十五卷。又名《班马异辞》。作者以班固《汉书》因《史记》之旧而增损其文,乃取两书逐字逐句加以比较,以参得失。明朝许台仲又因此书加以厘正,改名为《史汉方驾》。《班马异同》是对《史记》与 《汉书》

  •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智圆

    佛典注疏。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智圆述。四卷。是隋智撰《请观音经疏》的注释书。先释作者,再释疏名。后以“五重玄义”法逐次解说经文。见载于明版诸藏和日本的《卐字续藏》、《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