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

钦定四库全书

长江集卷三

唐 贾岛 撰

寄令狐相公

策杖驰山驿逢人问梓州长江那可到行客替生愁

哭栢岩禅师

苔覆石牀新师曾占几春写留行道影焚却坐禅身塔院关松雪经房鎻隙尘自嫌双泪下不是解空人

山中道士

头髪梳千下休粮带瘦容养雏成大鹤种子作高松白石通宵煮寒泉尽日舂不曾离隐处那得世人逢

就可公宿

十里寻幽寺寒流数派分僧同雪夜坐鴈向草堂闻静语终灯焰余生许峤云由来多抱疾声不达明君

旅游

此心非一事书札若为传旧国别多日故人无少年空巢霜叶落疎牖水萤穿留得林僧宿中宵坐默【一作黯】然

送邹明府游灵武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平【一作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题皇甫荀蓝田厅

任官经一年县与玉峯连竹笼拾山果瓦瓶担石泉客归秋雨後印鎻暮钟前久别丹阳浦时时梦钓船

赠王将军

宿卫炉烟近除书墨未乾马曾金镞中身有宝刀瘢父子同时捷君王画阵看何当为外帅白日出长安

下第

下第只空囊如何住【一作在】帝乡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知音逢【一作酧】岂易孤棹负三湘

寄贺兰朋吉

往往东林下花香似火焚故园从小别夜雨近秋闻野菜连寒水枯株簇古坟泛舟同远客寻寺入幽云斜日扉多掩荒田径细分相思蝉几处偶坐蝶成羣会宿曾论道登高省议文苦吟遥可想边叶向纷纷

忆吴处士

半夜长安雨灯前越客吟孤舟行一月万水与千岑岛屿夏云起汀洲芳草深何当折松叶拂石剡溪隂

哭孟郊

身死声名在多应万古传寡妻无子息破宅带林泉塚近登山道诗随过海船故人相吊後斜日下寒天

送崔定

未知游子意何不避炎蒸几日到汉水新蝉鸣杜陵秋江待得月夜语恨无僧巴峡吟过否连天十二层

寄白阁默公

已知归白阁山远晩晴看石室人心静冰潭月影残微云分片灭古木落薪乾後夜谁闻磬西峯絶顶寒

雨後宿刘司马池上

蓝溪秋漱玉此地涨清澄芦苇声兼雨芰荷香遶灯岸头秦古道亭面汉荒陵静想泉根本幽崖落几层

送朱可久归越中

石头城下泊北固暝钟初汀鹭潮冲起船窻月过虚吴山侵越衆隋柳入唐疎日欲躬调膳辟来何府书

送田卓入华山

幽深足暮蝉惊觉石牀眠瀑布五千仭草堂瀑布边坛松涓滴露岳月泬寥天鹤过君须看上头应有仙

送董正字常州觐省

相逐一行鸿何时出碛中江流翻白浪木叶落青枫轻檝浮吴国繁霜下楚空春来懽侍阻正字在东宫

酬姚少府

海树与山木俱应揺落初柴门掩寒雨虫响出秋蔬枯槁彰清镜孱愚友道书刋文非不朽君子自相於

送无可上人

圭峯霁色新送此草堂人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隣

送李骑胄

归骑双旌远懽生此别中兰关分碛路嘶马背寒鸿朔色晴天北河源落日东贺兰山顶草时动卷帆风

送乌行中石淙别业【淙一作琮】

寒水长绳汲丁泠数滴翻草通石淙脉砚带海潮痕岳色何曾远蝉声尚未繁劳思当此夕苖稼在西原送觉兴上人归中条山兼谒河中李司空

又忆西岩寺秦原草白时山寻樵径上人到雪房迟暮磬潭泉冻荒林野烧移闻师新译偈说拟对旌麾

寄无可上人

僻寺多高树凉天忆重游磬过沟水尽月入草堂秋穴蚁苔痕静藏蝉栢叶稠名山思徧往早晩到嵩丘

南池

萧条微雨絶荒岸抱清源入舫山偏塞分泉稻接村秋声依树色月影在蒲根淹泊方难遂他宵关梦魂

寄龙池寺贞空二上人

受请终南住俱妨去石桥林中秋信絶峰顶夜禅遥寒草烟藏虎高松月照鵰霜天期到寺寺置即前朝

送贞空二上人

林下中餐後天涯欲去时衡阳过有伴梦泽出应迟石磬疎寒韵铜瓶结夜澌殷勤讶此别且未定归期

送裴校书

拜官从秘省署职在藩维多故长疎索高秋远别离天寒泗上醉夜静岳阳碁使府临南海帆飞到不迟

昇道精舍南台对月寄姚合

月向南台见秋霖洗涤余出逢危叶落静看衆峰疎冷露常时有禅窻此夜虚相思聊怅望润气徧衣初

即事

索漠对孤灯隂云积几层自嗟怜十上谁肯待三徵心被通人见文叨大匠称悲秋秦塞草怀古汉家陵城静高崖树漏多幽沼冰过声沙岛鹭絶行石庵僧岂谓旧庐在谁言归未曾【谓一作为】

黄子陂上韩吏部

石楼云一别二十二三春相逐升堂者几为埋骨人涕流闻渡瘴病起喜还秦曾是令勤道非惟恤在迍疎衣蕉缕细爽味茗芽新钟絶滴残雨萤多无近隣溪潭承到数位秩见辞频若个山【一作中】招隐机忘任此身

天津桥南山中各题一句

野坐分苔石【李益】山行遶菊丛【韦执中】云衣惹不破【诸葛觉】秋色望来空【浪仙】

投李益

四十归燕字千年外始吟已将书北岳不用比南金

吊孟协律

才行古人齐生前品位低葬时贫卖马远日哭惟妻孤塚北邙外空斋中岳西集诗应万首物象徧曾题

送人适越

高城满夕阳何事欲沾裳迁客蓬蒿暮游人道路长晴湖胜镜碧寒柳似金黄若有相思梦殷勤载八行

送僧游衡岳

心知衡岳路不怕去人稀船里犹鸣磬溪头自曝衣有家从小别无寺不言归料得逢寒住当禅雪满扉

送路【一本有某从军三字】

别我就蓬蒿日斜飞伯劳龙门流水急嵩岳片云高叹命无知己梳头落白毛从军当此去风起广陵涛

洛阳道中寄弟

趋走迫流年慙经此路偏密云埋二室积雪度三川生类梗萍泛悲无金石坚翻鸿有归翼极目仰聨翩

江亭晩望

浩渺浸云根烟岚没远村鸟归沙有迹帆过浪无痕望水知柔性看山欲倦魂纵情犹未已回马欲黄昏

送耿处士

一瓶离别酒未尽即言行万水千山路孤舟几月程川原秋色静芦苇晩风鸣迢逓不归客人传虚隐名

长江集卷三

猜你喜欢
  卷八百一十二·彭定求
  吴亿·唐圭璋
  第三折·金仁杰
  词说·蒋兆兰
  卷132 ·佚名
  卷二百四十七·陈思
  卷五·乾隆
  卷三百五十七·佚名
  卷四十五·徐倬
  广州萧都督入朝过岳州·张说
  01、开场·蒲松龄
  石田诗选巻五·沈周
  刘仙伦词作鉴赏·佚名
  校猎赋译文·扬雄
  甲乙集卷第七·罗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七回 细柳营庆赏团圆·陈端生

    第二十七回细柳营庆赏团圆诗曰:斩蛟名将诛番帅,拜雾贤妃退妖人。父女重逢欣庆幸,血书同上把冤伸。话说次日黎明时候,王招讨大起追兵,一直踹着朝鲜的大路赶将下来。那边神武军师方把邬元帅亡灵收殓,已有远探报来说:元朝的熊

  • 韵语阳秋卷一·葛立方

    宋 葛立方 撰谢朝华之巳披起夕秀于未振学诗者尤当领此陈腐之语固不必渉笔然未去其陈腐不可得而飜为怪怪竒竒不可致诘之语以欺人不独欺人而且自欺诚学者之大病也诗人首二谢灵运在永嘉因梦惠连遂有池塘生春草之句元晖

  • 卷90 ·佚名

    方回 西斋秋感二十首 江上枫已丹,林中橘犹绿。 天寒百骸痛,抱膝玩幽独。 生世六十年,鲜荣足忧辱。 赋归弃空庐,惜此数竿竹。 儿孙共十辈,何计给饘粥。 万事不如人,唯诗尚可读。 秋感二十篇

  • 干着急·徐志摩

    朋友,这干着急有什么用。 喝酒玩吧,这槐树下凉快; 看槐花直掉在你的杯中—— 别嫌它:这也是一种的爱。 胡知了到天黑还在直叫 (她为我的心跳还不一样?) 那紫金山头有夕阳返照 (我心头,不是夕阳,是惆怅!) 这天黑得草木全变了形 (天

  • 隐帝纪上·薛居正

    隐皇帝,讳承祐,高祖第二子也。母曰李太后,以唐长兴二年,岁在辛卯,三月七日,生帝于邺都之旧第。高祖镇太原,署节院使,累官至检校尚书右仆射。国初,授左卫大将军、检校司空,迁大内都点检、检校太保。乾祐元年正月二十七日,高祖崩,秘

  • 卷第二百二十九·胡三省

    唐纪四十五〔起昭阳大渊献(癸亥)十一月,尽阏逢困敦(甲子)正月,不满一年〕。《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四》建中四年〔(癸亥、七八三)〕1十一月,乙亥,以陇州为奉义军,擢皋为节度使。泚又使中使刘海广许皋凤翔节度使;皋斩之。〔史言韦皋以

  • 大明熹宗悊皇帝宝训卷之四·温体仁

    兴学天启三年六月壬申礼科给事中郭兴言奏视学之典蒙兪旨来春举行一切合行事宜谨列款上陈一修学宫一习礼乐一取回四氏博士一令监生复□□□□□□育人才必先崇重师儒今□□□□□□□□久尚滞家园乞责令刻期□□□□□

  • 剪胜野闻·徐祯卿

    太祖尝自叙朱氏世德之碑,其文曰:「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巷,在通德乡。上世以来,服勤农业。五世祖仲八公,娶陈氏,生男三人,长六二公,次十二公,其季伯六公,是为高祖考,娶胡氏,生二子,长四五公,次即曾祖考四九公,娶侯氏,生子曰初

  • 卷二百四十一·杨士奇

    永乐十九年秋九月辛酉朔○壬辰升左春坊左庶子邹济为詹事府少詹事右春坊右中允黄宗为右庶子○癸亥升工部给事中戴希文为太仆寺卿刑部郎中沈潼为山西布政司左参政宿州知州徐崇威为山西按察司佥事○乙丑敕辽东总兵官

  • 上清帝第三书·康有为

    光绪二十一年五月 具呈进士康有为为安危大计,乞及时变法,富国养民,教士治兵,求人材而慎左右,通下情而图自强,以雪国耻,而保疆圉,呈请代奏事: 窃近者朝鲜之衅,日人内犯,致割地补饷,此圣清二百余年未有之大辱,天下臣民所发愤痛心

  • 第八十三卷 文苑 一 ○·缪荃孙

    松 江 府 三 清(下)顾成天 顾其言 顾昌祚 顾用烈 顾宾臣顾成天,字良哉。祖其言,字公纶,所城人。崇祯十三年进士,为香山、顺德令。以擒海盗功,擢工科给事中。入清,改授陕西布政司都事。父昌祚,字受周,康熙八年举

  • 尧雄传·李延寿

    尧荣之子尧雄,字休武,年轻时骁勇果敢,轻财物重义气。官至燕州刺史、平城县伯。他跟随尔朱兆与齐国的神武帝作战,败于广阿,率领本部军队占据定州归降神武帝。他的堂兄尧杰为尔朱兆的沧州刺史,也派使者来降。神武帝因为看他们

  • 卷一百八十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七兵考【九】直省兵湖广八旗驻防荆州将军一人【驻劄荆州府】左右翼副都统二人统辖满洲协领兼佐领八人佐领四十人防御四十人骁骑校四十人蒙古

  • 附卷七·佚名

    尚泰王道光二十八年戊申之夏,御兩殿様遣新納直助殿安慰王上居喪,且賞賜物件。其所坐船隻,四月十四日那覇下碇,至六月二十七日那覇開行。本年〔道光二十八年〕,遣向氏翁長親方朝典慶賀年頭;兼賀太守公因爲琉球有佛英夷人逗留

  • 卷九十一 礼八·黎靖德

      ◎杂仪   自三代后,车服冠冕之制,前汉皆不说,只后汉志内略载,又多不可晓。以下服。   古者有祭服,有朝服。祭服所谓鷩冕之类,朝服所谓皮弁、玄端之类。天子诸侯各有等差。自汉以来,祭亦用冕服,朝服则所谓进贤冠、绛纱

  • 卷十七·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十七钱塘程川撰易十七上经十谦便能亨又为君子有终之象【防渊録谦彖辞】谦之为义不知天地人鬼何以皆好尚之盖太极中本无物若事业功劳又于我何有观天地生万物而不言所利可见矣【叶贺孙録谦彖

  •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第九卷·安慧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第九卷安慧菩萨糅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决择分中谛品第一之四云何见道若总说。谓世第一法无间。无所得三摩地钵罗若。及彼相应等法。由无分别奢摩他毗钵舍那等为体相故又所缘能缘平等平

  • 观音义疏记·知礼

    凡四卷。宋代知礼撰。又称观音经义疏记、观音别行疏记、别行义疏记、别行疏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册。内容注解智顗之观音义疏。与‘观音玄义记’同为阐扬天台性恶法门之要书。其注释书有观音经义疏记科一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