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七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七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八十四

李昂英

送广帅赵平斋汝暨解印趋朝

海濒老同年五载依宇下春风舞蓑笠爱日曝田舍喜无撞搪吏追逐款段马剧谈许绦褐得趂公余暇逹官来三迳小队隣翁诧明公杰俊人麟族称大雅典刑式诸老胸次郁藴藉西????遡其源境物入陶写才高事无难只手擘泰华乘轺始踰岭风采贤使者堂堂开大阃部属肃鞾帕台端有老蜮闯影含沙射孤忠冕旒知还许河内借铃斋安独处冷淡闲僧夏例钱推不受金贝视土苴首祠酌泉翁坐使饕俗化葭萌细摩拊生意被原野循良渤海遂平理颍川霸威风戢偷窃德意销诡诈能令母伏默祷雨师洒开仓散穷闾俭岁低米价贡场宏敞拓庇士千间厦历观古贤牧美政公其亚谗夫真枉了有识共唾骂君子竟何伤徽誉愈脍炙诏还九棘班明发不俟驾倾城送津亭牵缆不忍舍老夫前致辞再拜进杯斚立朝要敢言切勿效喑哑此行衆所望盘石巩宗社

久住白云呈镇长老

桑下戒三宿我此尚留恋曹溪悟一夕我复无知见镇公房逊客所须如执劵园丁晓供茹行者时灌砚饭奴更蒭马纸帐费香篆主人真好事荅应了无倦欲归兴未阑坐享伊蒲馔

观定堂

梵宫凭水建蓬荻费芟除岸破羣鱼出枝危独鹤居定钟僧睡早挥麈客谈虚月满龛灯小风停幡影疎供盘多佛菓僧饭饱园蔬惟有开山老清高闭草庐

送郑雪屋归里

征衣点落红君去与春同贫到归时见吟多醉後工不应冠尚鶡自许气如虹急着看山眼飞帆吸快风

武夷观

闲乘石鏬船又到浙江边囘向初心地皈依古洞天成丹呼鹤舞喷酒起龙眠雨意偏留客茶瓜定宿缘

建仓解归诗复徐意

吏擎双印出便觉此身轻物我忘恩怨渔樵寄姓名笛声黄犊背诗兴白鸥盟故旧休相讶无书到帝城

景泰寺

树合疑山尽攀缘有路通远鸦追夕照低鴈压西风瀑势雷虚壑松声浪半空凭栏僧指似涨雾是城中

观获

负郭平田濶秋深获课勤短鎌行缺月多稼剪黄云旧腊占三白今年稔十分太平村舍里堕穗饱鸡羣

云泉亭

絶顶郁其前寒崖喷玉泉亭成山补阙境胜我才先树杪江天接榕根石磴悬赏心遂连日合爲智仙传

别陈庭

政喜论文子遽归扶胥江口访韩碑吟篇佳处南游得行李轻如始至时石友秉心终可托山翁具眼远相期勉旃办取兰闱捷四六供官且放迟

白云登阁

白云峰拥到危巅杰阁翬飞倚半天谷响颇疑吟木客潮囘坐见变桑田几重山隔几重海一日身闲一日仙真乐无如会心处林花野鸟亦欣然

云关观月

山间未晚先得月料想城中见较迟海吐银蟾渐呈露林垂翠影已参差孤轮涵涧安禅处明镜当空沈籁时夜半衰翁犹独坐清光吸尽入诗脾

登峡山疾风甚雨

长风吹裂碧云堆卷取银河泻下来雨搅犀潭千尺浪烟遮龙壑一声雷松翁偃盖岩隈立猿女穿萝洞里囘旧事兰亭好拈出婆娑溪曲共流杯

西樵岩

巨石卷阿驾半天樵山风景岂虚传水帘不卷四时雨丹竈空凝万古烟印石尚存乌利迹问谁曾识紫姑仙我来游徧登云谷更借山僧半榻眠

碧霄

未到白云先碧霄痩藤支我上山腰烟横远树醉眸豁竹引清泉尘虑浇酒滴松根和露饮茶烹石鼎抱茆烧平生不被利名锁半掩柴扉听晚樵

送舶使孙叔谐东归

蓴鲈高兴趂新秋帆腹吞风涌去舟万宝集登天子库诸蛮遮泣海山楼世间颠倒是非梦逹者逍遥得失侯归到家林定重九团圞杯酒菊花浮

宴鸣佩亭和赵漕韵

数尺飞泉漏隔城寒岩坳处落琮琤悬知胜境无尘到却讶晴天作雨声一?不容贪者饮两峰宜着醉翁行此泉千载因人重曾识风光霁月清

蒲涧滴水岩观瀑

与可人游五四并快风吹面洗炎蒸鹿廵夹道千章木猿挂垂岩百尺藤石室横琴清振玉壶瓢酌水冷调冰瀑帘雨後笼山濶不许尘埃俗耳听

送鉴师住灵洲寺

少年芹泮顶儒冠猛志缁袍出世难孤岛一灯开佛屋长身七尺占僧单钟鸣鱼叩随缘过棹舞鸥飞取次看亭下听经人在否石栏揺影碧波寒

赠海珠湛老

也曾参破动风幡坐得形枯鬓早斑衲子指爲真铁汉江神幻出小金山华亭浪急翻船入葱岭云深挈履还香烬未寒行道处萧森翠竹护禅关

罗浮洞长宝谷王宁素送药瓢

久矣深山炼鹤形闻呼洞长又逃名断崖怪木人稀迹乱石奔泉涧有声劒定通神收古匣奕聊供玩戏纹枰药瓢解赠宁无意重到孤庵论养生

蒲涧和东坡韵

四时冰柱湿风前絶顶飞来一派泉痩蔓相牵根太古苍崖特立探长天竈荒孤鹤寻遗迹寺老幽禽闯坐禅闲日频游归复梦结庐曾许蹑坡僊

四月十五日游僧寺

今日快逢僧结夏不妨乘兴扣禅扉山垂远瀑溪声急风卷痴云雨脚稀囊锦诗成僧借看纹楸棋落鸟惊飞此来莫讶凭栏久杰阁新成拂翠微

送舶使周申

堂堂山立旧朝簪久屈清流督献琛风送连艘出狮国浪吹残句到鸡林平生不隔同年面中岁难禁惜别心归见耆英定相问祗言闭户万山深

弋阳郑氏翠麓亭

管领寒溪揖怪峰径穿丛竹緑隂浓幽人去後无猿鹤冷落亭台湿藓封

雪封寺

征舆六月度梅关大地清凉树影斑行客不须梅止渴流泉到耳冷潺潺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七

 

猜你喜欢
  卷七百二十七·彭定求
  第一出 先声·李渔
  ◆彭□□罙(仲愈集)·顾嗣立
  ●録鬼簿序·钟嗣成
  第四折·宫天挺
  楔子·郑光祖
  卷十九·万树
  卷九十八·冯惟讷
  皇明诗选卷之一·陈子龙
  卷五十六·朱彝尊
  嵗时杂咏巻三·蒲积中
  卷五·高棅
  卷六百十·佚名
  李涉诗鉴赏·佚名
  卷五·韦应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七出 闺塾·汤显祖

    〔末上〕“吟余改抹前春句,饭后寻思午晌茶。蚁上案头沿砚水,蜂穿窗眼 咂瓶花。”我陈最良杜衙设帐,杜小姐家传《毛诗》。极承老夫人管待。今日早 膳已过,我且把毛注潜玩一遍

  • 卷三十八·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三十八刘禹锡【一】禹锡字梦得彭城人附叔文擢度支员外郞人不敢斥其名号二王刘柳宪宗立禹锡贬连州未至斥朗州司马作竹枝词武元衡初不为宗元所喜自中丞下除右庶子及是执政禹锡久落魄乃作问大

  • ●齐东绝倒·沈泰

    (秣陵竹痴居士编西湖竹笑居士评) 〔末上〕【西江月】(瞎汉总然犯法,乖儿却会藏亲。齐东野语古来闻,邹孟揣摩虞舜。女向琴床自倮,身逃滨海谁寻。分明往牒曲中真,听取诙谐可信。) 皋陶拿不着杀人的贼, 商均赶不转朝子的翁。 傲象

  • 卷十五 六国年表第三·司马迁

    太史公读秦记,至犬戎败幽王,周东徙洛邑,秦襄公始封为诸侯,作西畤用事上帝,僭端见矣。礼曰:“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其域内名山大川。”今秦杂戎翟之俗,先暴戾,后仁义,位在藩臣而胪于郊祀,君子惧焉。及文公逾陇,攘夷狄,尊陈宝,营岐雍之间

  • 謝靈運晉書·汤球

      武帝   咸熙二年請禪位。表曰。夫唐虞內禪。無兵戈之事。故曰文德。漢晉外禪。有翦伐之事。故曰順名。以名而言。安得不僭稱以為禪代邪。文選干寶武帝革命論注。   武帝時禁絹扇。書鈔一百三十四。   謝靈

  • 鸿猷录卷十三·高岱

    高岱 剿平蜀盗 兴复哈蜜 剿清平苗 再平江西 ○剿平蜀盗 蓝廷瑞鄢本恕廖惠皆四川保宁人廷瑞行山中得古弃印亡何又得一剑自谓有天瑞时保宁刘烈反僭称王廷瑞等遂以所得印剑煽惑民正德四年冬聚众反刘烈众侵掠陜西官兵讨败

  • 卷二十四·杨士奇

    永乐元年冬十月乙巳朔享 太庙升繁昌县知县知铸为湖广按察司佥事○定军功袭职例凡军官舍人旗军余丁或自愿报效或选令征进曾历战功升授职役亡故者其子承袭无子其父兄弟侄见受职役小者俱准承继职事相等无应袭者义子女婿

  • 卷之二百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二百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八七三 两广总督巴延三奏钦遵谕旨嗣后一切书籍自应区别办理折·佚名

    八七三 两广总督巴延三奏钦遵谕旨嗣后一切书籍自应区别办理折乾隆四十七年四月二十日窃臣接奉乾隆四十七年三月十四日奉上谕:李士杰奏查获《沧浪乡志》一折,【真按:前文均作李世杰。】摘出各种句字,指为狂悖,加恩概予省释

  • 卷一·吴缜

    ●钦定四库全书新唐书纠谬卷一(宋)吴缜 撰○一曰以无为有代宗母吴皇后传李吉甫谋讨刘辟刘兰拒却颉利马璘击溃史朝义兵裴巨卿窦孝谌无传而云有传代宗母吴皇后传肃宗章敬吴皇后传云后幼入掖廷肃宗在东宫宰相李林甫隂谋不

  • 卷二十五·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十五 朱批福敏奏摺 雍正三年八月二十九日署理浙江廵抚印务吏部侍郎【臣】福敏谨 奏为恭报微【臣】入境事窃【臣】蒙 皇上洪恩署理浙江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本地分中修所成地第十二已说思所成地。云何修所成地。谓略由四处。当知普摄修所成地。何等四处。一者修处所。二者修因缘。三者修瑜伽。四者修果。如是四处七支所摄。何等为七。一

  • 第五十六卷·佚名

    观天品之三十五(夜摩天之二十一)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夜摩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或以天眼。见夜摩天。复有地处。名曰常乐。众生何业而生彼地。彼见若人不杀不盗。如前所说。常离邪淫。乃至见画女像。不念欲想。于

  • 佛性论 第二卷·世亲

    佛性论 第二卷天亲菩萨造陈天竺三藏真谛译显体分第三中三因品第一复次佛性体有三种。三性所摄义应知。三种者。所谓三因三种佛性。三因者。一应得因。二加行因。三圆满因。应得因者。二空所现真如。由此空故。

  • 楚辞补注·洪兴祖

    宋洪兴祖注。在王逸《楚辞章句》的基础上,采撷宋人及前代诸说,对王氏章句进行“补注”。其体系是以“注曰”而列王逸注文于前,次以“补曰”阐发己意,评判王逸之说。原本还有《考异》 一卷,今分散而入“补注”之中。洪

  • 读书管见·王充耘

    二卷。元王充耘 (1304-?)撰。充耘字耕野 (一说字与耕),江西吉水人。元统甲戌(1334) 以治《尚书》登二甲进士,授承务郎,同知永新州事。不久弃官,归家侍养老母、著书授传,潜心研究《尚书》。其所著述,除 《读书管见》之外,尚有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佚名

    全一卷。略称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圆觉经。唐代佛陀多罗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凡十二章,系佛为文殊师利等十二菩萨说大圆觉之妙理。关于本经之翻译,见开元释教录卷九(大五五·五六五上):‘沙门佛陀多罗,唐云觉救,北印度罽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