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亮字子明,权少子也。权春秋高,而亮最少,故尤留意。姊全公主尝谮太子和子母,心不自安,因倚权意,欲豫自结,数称述全尚女,劝为亮纳。赤乌十三年,和废,权遂立亮为太子,以全氏为妃。太元元年夏,亮母潘氏立为皇后。冬,权寝疾,徵大将军诸
开平元年正月丁亥,帝回自长芦,次于魏州。节度使罗绍威以帝回军,虑有不测之患,由是供亿甚至,因密以天人之望切陈之。帝虽拒而不纳,然心德之。壬寅,帝至自长芦。是日,有庆云覆于府署之上。甲辰,天子遣御史大夫薛贻矩来传禅代之意
列传二十三 李沆字太初洺州肥郷人也父炳仕至侍御史沆好学沉厚寡言器度宏逺炳甞谓人曰此儿异日必至公辅举进士爲将作监丞通判潭州转著作佐郎直史馆雍熈三年右拾遗王化基上书自荐太宗曰李沆宋湜皆佳士也并除右补阙知
光绪四年。戊寅正月。丙寅。以神灵显应。颁广东佛冈厅田公神庙扁额曰珠江昭佑。现月 ○谕军机大臣等。前据明春奏张家口局存军装等件。请再展限一年。仍由蒙台行走。当经降旨允准。兹据额勒和布等奏称。巴里坤苏
康熙五十二年六月初三日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禺页)谨奏:恭请万岁万安。 江南太平无事。米价照常,八九钱不等。近来时雨时行,田水充足,山田秋成可卜十分,圩田低洼者略嫌水多。日内天已晴正,水亦渐退,从此不雨,仍有十分可望。 该
我写日记始于戊戌正月,开头的一天便记着鲁迅来杭州的事。今将头几天的日记照抄于下:“正月廿八日,阴。去。(案即去看祖父的略语。)下午,豫亭兄偕章庆至,坐谈片刻,偕归。收到《壶天录》四本,《读史探骊录》五本,《淞隐漫录》四本
宋尚斋 何平 译注【说明】韩安国是汉初名将,他不仅在平息吴、楚七国叛乱时有功,而且在后来对匈奴的作战中也是重要的将领。他的发迹是在为梁孝王出使朝廷时,因在汉景帝面前,替梁孝王辩护而受到了窦太后
齐悼惠王【正义】:年表云都临淄。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高祖六年,立肥为齐王,食七十城,诸民能齐言者皆予齐王。【索隐】:谓其语音及名物异於楚魏。一云此时人多流亡,故使齐言者皆还齐王。齐王,孝惠帝兄也
凡十章子思曰。丧三日而殡。凡附于身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尔矣。三月而葬。凡附于棺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尔矣。丧三年以为极。亡则弗之忘矣。故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故忌日不乐。曾子谓子思曰。伋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辜讲孔子周游到某个国家(卫国),这个国家在位的国君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春秋通说目録 春秋类卷一隐公卷二桓公卷三庄公卷四闵公卷五僖公上卷六僖公下卷七文公卷八宣公卷九成公卷十襄公卷十一昭公卷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尊王发微卷十一宋 孙复 撰定公名宋襄公子昭公弟共王十一年即位定諡也安民大虑曰定元年春王不书正月者定公未立不与季氏承其正朔也是时季氏専国昭公薨于干侯及嵗之交定又未立故略不书焉所以黜强臣而
次释其文。此品有二。一维摩文殊问答辨法。二文殊所将八千大下明说利益。前中先遣来去之相。且置已下问答辨法。来去覆真故须拂遣。维摩先言。文殊后述。维摩言中。善来文殊慰问之辞问。言善来庆其得来故曰善来。又叹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归命一切如来应供遍知觉。我今说此一切如来心真言。若有天人持明仙众。归命供养一切诸佛。受持读诵及赞说真言通达法相。若称唵字是圆满义。若称曩字是离怖畏义
宋文别集。10卷。王炎午著。凡散文9卷,附录1卷。《四库全书总目》谓“炎午大节不亏,而文章不甚著名”。但集中《生祭文丞相》和《望祭文丞相》两文,为世人所推重。文天祥被元军俘去后,作者写《生祭文丞相》,勉励其为
物产志。宋宋祁撰。一卷。祁,字子京, 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天圣进士。官翰林学士,吏部侍郎。是书乃嘉祐二年(1057)祁知益州(今四川成都)时所作。约四千余字。体例仿万震《南州志》。共记海椶、楠、竹栢、海芋、鸳鸯草等
二十四卷。李廉(生卒不详)撰。此书属集注汇编性质。《自序》云:“先《左氏》,事之案也;次《公》、《穀》,传经之始也;次杜氏、何氏、范氏三传,专门也;次义疏,释所疑也;总之以明胡氏,贵乎断也;陈(傅良)、张(洽)并列,择其长也。而又
亦称《救护众生恶疾经》、《救护疾病经》。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本经谓佛见三人身患恶疾,莫知所由,乃遍请过去七佛及密迹金刚,知因犯三宝,故得恶疾。经中叙述了偷取三宝物、不敬三宝所犯诸病,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