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九十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九十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六十七

真德秀

登南岳山

烟霞本成癖况复游名山举手招白云欲纳怀袖间奇崎七十二罗列皆苍顔振衣遇长风浩浩天地寛

送裘司直得请西归

轻舸龙山头木兰作双橹飘然裘司直乘向南昌去问君鵷鸾中脱身遽如许栖迟三十年始得官掌故少须上上考岂不登省户自言野心性眯目九衢雾修竹岁云晚萱草秋亦暮嗷嗷投林鸟犹得反其哺江西父母国非复昔饶裕蛮烟一腥秽乐岁且狼顾遗黎空杼柚行旅窘刀布天门窈万里可望不可愬君今佐元帅安危系一路疮痍俟涤濯画诺归佽助先声奸人惴高节懦夫慕遄当再前席一正天子度白鸥没浩荡苍鹘在指呼我亦南陔人扁舟从此具

长沙新第呈诸学士

莫清彼潇江莫峻彼衡岳澄光挟秀气日夜相回薄月吸珠含胎虹贯玉生璞子生有苖裔温然粹而慤一童与三何双凤两鸑鷟奋身辞草莱正论吐谔谔彤庭拜恩归天香尚盈握良才国之宝一见我心乐平生功名会万里初奋脚永肩致主念更勉经世学锱铢分义利毫缕辨纯驳相期激清风与俗洗氛浊谁与指其南是邦有先觉

司理弟之官岳阳相别於定王台凄然有感为赋五言古风二首以饯其行

定王百尺台长安万里目昔人思亲心山川谁能局於焉共登临使我增感触微霜陨陔兰悲风撼庭木银山在何许白云但空谷搔首重裴回冥冥江树緑

先民不可见怀哉金玉音士虽一命微爱物宜存心矧兹圜扉内白日变重隂求情箠楚下寃哉讵能禁謼嘷漫弗省鬼神为悲吟子往莅其职朝夕惟钦钦祥刑弗留狱斯语真良箴

浦城劝粜

阳和二月春草木皆生意那知田野间斯人极顦顇殷勤问何由父老各长喟富室不怜贫千仓尽封闭只图价日高勿念民已弊去年值饥荒自分无噍?幸哉活至今且复遇丰岁庶几一饷乐养育谢天地岂期新春来米?更翔贵况又絶市无纵有湿且碎何以充饥膓而复多孥累恨不死荒年免使见忧畏我闻父老言痛切贯心肺行行至平洲景象顿殊异白粲玉不如一升才十四问谁长者家作此利益事父老合掌言子文姓陈氏起家本儒生畴昔乐赈施忆昨艰食时巨室争谋利米斗三百余独收七十二三都数千口受彼更生惠开库质弊衣假此賙贫匮取本不取息所活岂胜计我曹非此翁久作沟中胔吁嗟薄俗中乃有此高义吾邦贤使君爱民均幼穉一闻平粜家褒赏无不至或与旌门闾或与锡金币独有颍川翁宠光未之被故作行謡庶彻铃斋邃且俾殖利徒闻风默知愧天道极昭明勿作幽远视

会三山十二县宰

皇皇造化钧槖龠生万彚林林满穹壤异体实同气痛痒本相关彼已当一视矧惟守令职休戚我焉寄盍推若保心睠焉抚孩穉横目事征求往往学顽痹牀剥肤已侵鹰击毛尽势但期已丰腴遑恤彼顦顇近来二十年贪风日滋炽蒲萄得凉州西园閧成市环瞻郡邑间大半皆污吏民穷盗乃起原野厌枯胔哀哉罹祸徒念之辄挥涕天地忽开张清颷扫氛曀我乃於此时抚旄忝为帅顾惭老儒生蹇拙乏长技同官为僚友努力图共济惟闽古大都星罗邑十二岂无良大夫与我同厥志要如羔羊直委蛇自无愧勿为硕鼠贪踯躅乃多畏上方明黜陟我亦公举刺民言即丰碑令闻疾邮置黄堂一巵酒殷勤抒至意慎勿多酌予忧心正如醉

游鼓山

六月二日偕濳夫参谋诸友游鼔山饮涌泉亭明旦登天风海涛坐白云亭追怀昔游怆然有感偶成拙诗奉呈并简住山明师

严宸有追诏趣上太守符疲民未苏醒还顾空踌躇来寻灵源盟喜与佳客俱始酌清冷泉一浣丹墨洿超然凡溽中置身在氷壶迟明陟危亭云涛渺空虚烟霏倏开阖峰峦时有无伟哉此絶观雄压东南隅苍崖万仞立四面环琼琚翠木巧蔽亏午亭清隂敷令人澹忘归似到真华胥忆昨泛莲日选胜邀朋徒摩挲岩上刻慨仰赵与朱举觞酹且盟一节期终初重来三十年恍如隔朝晡并游四五人存者独老癯有怀子陈子感叹为欷歔子抱明月终我方长涂趋顚踣惧不免儆省当何如愿言祝同社着力相携扶禅伯亦可人新结峰顶庐老我故倦游轩冕非所娯会须脱尘鞿来依嬾瓒居

送吴定夫西归三首

吾衰倦对客晤语惟青山修竹引清风时为掩柴关今晨何人来蹋破莓苔斑惊顾复自喜不妨伴虚闲世情重声利荣涂足趋走夫君何独为经年闯林薮东寻金坛翁南访玉峰叟借问两臞仙来时轻健否麻源在何许茫茫白云端凄其一布裘何以御风寒归来有余师兴尽当知还便好斸空谷賸种青琅玕赠上饶叶子仁为人推算筴占往往如破的岁乙酉余方在从班子仁以书来劝补外甚力未几果去国进退得丧豫定如此子术亦奇矣哉兹来过余衡茆为赋小诗因以自释云

易象推占妙入神劝人忠孝更谆谆只今谁似君平术惟有南阳卖卜人

花正纷红俄骇緑月才团镜复沈钩世间万事都如此莫遣双眉镇日愁

附真山民诗 公生於宋末每谓芝兰岂与衆草伍遂自隐居不仕讳其名字但称为山民云识者以其不愧文忠公乃祖而张伯子服公之才节谓宋末後出一渊明也

兴福寺

为厌市喧杂携诗来此吟鸟声山路静花影寺门深楼阁庄严界池塘清净心松风亦好事送客出前林

楼居

携书来过此便觉少尘埃檐冷留云宿窗明报月来闲愁山隔断幽梦鸟呼回湖海元龙气从渠俗子猜

兰溪舟中

一舸下中流西风两岸秋橹声摇客梦帆影挂离愁落日鱼虾市长烟芦荻洲篙人夜相话明发是严州

冬雪

雪冻飞禽少林深落叶多寒塘倒山影空谷答樵歌不有梅花在其如思诗何霜风吹落?应叹鬓容皤

春行

东风物物新花外步清晨蕉叶卷舒雨鸠声问答春园林三月景诗酒百年身试数交游侣如今有几人

李修伯山居

俗子自不到幽扉何必扃苔衣和月卧山雨杂泉聼有髪徒班白无名入汗青未应闲度晷尚可扫玄经

清明

清明今日是原上一经过新葬塚无数未来人更多此生曾悟否不乐复如何莫待浇坟土樽前且醉歌

寄郊月篷

烟波秋草外活计一渔篷淡月明寒苇新霜醉晓枫身虽殊出处道岂有穷通俯仰看人面何如数过鸿

渔浦晩秋旅怀

西风吹梦越中游剪剪轻寒入短裘鴈字不将乡信写蛩声空和旅吟愁邮亭细雨孤灯夜渔市斜阳一笛秋是处山川即吾土仲宣何用怯登楼

春晓山行

风晓连隂作快晴瘦筇扶我步山楹路从初日红边过人在野花香里行古木?无趋世态幽禽懒作弄春声棕鞋蹋徧山南北只与白云相送迎

春晓雨

破晓檐花未放乾披衣和梦倚阑干醸成苔晕地犹湿老尽莺声风正寒无客醉敲金镫响有人眠怯翠衾单牡丹一夜成消瘦下却朱帘不忍看

泊舟严滩

天色微茫入暝钟严陵湍上系孤篷水禽与我共明月芦叶同谁吟晩风隔浦人家渔火外满江愁思笛声中云开休望飞鸿影身即天涯一断鸿

连城春夜留别张溪

飞絮游丝客子心连城那忍遽分襟青灯应见诗情苦浊酒不如交味深一榻煖风栖竹屋半阑微月立花隂离怀今夜先收拾尽付明朝马上吟

夜坐

疋马平生汗漫游如今寂寞老林秋小窗半夜青灯雨幽树一夜黄叶秋懒看世情宁睡去怕伤时事莫吟休寒蛩可是知人意未到莎根只说愁

春行

短?轻衫步屧迟微暄天气乍晴时池融嫩碧销残冻春剪新红缀旧枝岚翠滴衣堪入画禽声到耳足供诗东风苦欲招人醉频掉桥西卖酒旗

东粤庙

颓阑斜照网蛛丝陈迹凄凉万古悲柘水尚鸣亡国恨杉松曾见受封时碑因苔蚀无完字城为田侵失旧基当日东瓯知几战如今赢得一荒祠

江头春日

风暖旗亭煮酒香醉醒才悟是他乡驾言行迈路千里岂不怀归天一方春事渐消莺语老离愁偏胜柳丝长无聊莫向城南宿淡月棃花正断肠

初夏

一叶薰风带暑回雨天浓翠与庭槐不随春去莺犹在好竞时粧榴乍开剪尺旋裁新白苎杯盘聊荐旧青梅箧中敝扇投闲久依旧团圆入手来

幽栖

鹤护松扉久不开蒲团端坐思悠哉故交只向梦中见间事不经心上来双屐蹑云春采药孤筇挂月夜观梅东风似见山童懒自与幽人扫径苔

山行

林梢初目弄隂晴露浥溪花笑欲迎涧寂只闻泉滴沥山青剩见鹭分明林根忽转还如遶石角徐牵秪似平莫谓诗成无与和风篁也解作吟声

客中遇乡友季芳远归省亲

河梁遐逅话襟期猎猎西风透裌衣酒脸未随红叶醉乡心先逐白云飞客中送客难为别山上安山胡不归借使家书君可寄此间无复问庭帏

山人家

片云遮断嶂西风三两山花屋角红几亩桑麻春社後数家鸡犬夕阳中拾薪磵底青裙妇倚杖檐间白髪翁我亦愿来同隐者种桃朝暮趂东风

朱溪涧

路转峰回又一村天寒大半掩柴门云融山脊岚生翠小嚼沙洲树出根任拥重裘风亦冷未投荒店月先昏今宵只傍梅花宿赢得清氛入梦魂

吉水夜泊

入夜始维舟黄芦古渡头眠鸥知让客飞过蓼花洲

草枯根不死春到又敷荣独有愁根在非春亦自生

杨妃

三郎掩面马嵬坡生死恩深可奈何瘗玉驿旁何足恨潼关战处骨埋多

山间早春

小桃枝上认年华随分红开一两花将谓东风只城市也吹春色到山家

三月晦日

九十风光能有几东风遽作远行人樽前莫惜今朝醉明日莺声不是春

山间秋夜

夜色秋光共一阑饱收风露入脾肝虚檐立尽梧桐影络纬数声山月寒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九十

 

猜你喜欢
  卷三百六十八·彭定求
  王灼·唐圭璋
  俞紫芝·唐圭璋
  陈朴·唐圭璋
  第四十三回 医亲疾尽吐真情·陈端生
  第三折·佚名
  第四折·郑光祖
  崔府君断寃家债主·臧懋循
  孑楼诗词话·林庚白
  她是睡着了·徐志摩
  昼梦·周作人
  卷四十·梅鼎祚
  卷二十三·徐倬
  郎士元诗鉴赏·佚名
  野谷诗稿卷一·赵汝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半塘定稿》卷一 ·王鹏运

    臨桂王鵬運《袖墨集》 丙戌至乙丑【掃花游】豐臺菊花零落,同槐盧粹父泥飲叢祠,倚此索和。彎環十八,是丹鳳城西,賣花邨路。舊遊憶否。又蒼煙偷換,穠春歌舞。好約來遲,一片秋聲在樹。自凝佇。嘆著意訪秋,秋轉無據。釃酒重弔古

  • 卷十九·陈起

    <集部,总集类,江湖後集>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後集卷十九     宋 陈起 撰敖陶孙下 中夜叹 臞庵胸中空濩落正尔有愁无处着比来有酒三扪膺突兀又似堆衡霍道边俗子略满眼举扇鄣尘不容却正如白日杀快讐草草九衢面皆

  • 太祖纪二·薛居正

    广顺元年春二月癸巳朔,以枢密副使、尚书户部侍郎范质为兵部侍郎,依前充职;以陈州刺史、判三司李穀为户部侍郎,判三司;以右金吾大将军、充街使翟光邺为左千牛卫上将军,充宣徽北院使;以宣徽北院使袁鳷为左武卫上将军,充宣徽南院

  • 东都事略卷四十·王称

    列传二十三  李沆字太初洺州肥郷人也父炳仕至侍御史沆好学沉厚寡言器度宏逺炳甞谓人曰此儿异日必至公辅举进士爲将作监丞通判潭州转著作佐郎直史馆雍熈三年右拾遗王化基上书自荐太宗曰李沆宋湜皆佳士也并除右补阙知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佚名

    天顺二年夏四月戊午朔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灶之神○以久不雨遣忠国公石亨等祭告 天地 社稷山川○命山东登州莱州青州府宁海胶州文登莱阳即墨县山西潞州复设管粮府通判州同知判官县丞等官诸处原设管粮官景泰中革之既而

  • 卷之一千二百八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东林十八高贤传·佚名

    慧远法师 法师慧远。姓贾氏。雁门楼烦人。幼而好学。年十三。随舅令狐氏游学许洛。博综六经。尤善庄老。宿儒先进。莫不服其深致。二十一。欲度江。从学范寗。适石虎暴死。南路梗塞。有志不遂。时沙门释道安。建刹于

  • 九三七 谕内阁《明臣奏议》一书除六阿哥等罚俸外其余人员着免其议处·佚名

    九三七 谕内阁《明臣奏议》一书除六阿哥等罚俸外其余人员着免其议处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二十日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二十日内阁奉上谕:前因皇子等及师傅编辑《明臣奏议》一书,体例不合,其聚珍版排印亦复错悞,业经降旨交部分

  • 六朝通鉴博议卷一·李焘

    (宋)李焘 撰序论臣焘曰博议之作臣敢言之自古帝王之一天下必先为胜天下之具君者胜负之主地势民心兵将事机皆其具也凡欲善其事必先备其具况于制敌国一天下而可亡其具乎圣人初起妖氛未清则借险于地系本于民寄力于兵取谋于

  • 永顺土司传·张廷玉

    永顺,是汉朝的武陵、隋朝的辰州、唐朝的溪州之地。宋朝初年,此地称为永顺州,嘉..中年时,溪州刺史彭仕羲叛乱,朝廷派大军压境,彭仕羲投降。熙宁中年,该地修筑了溪州城,皇帝给此城赐名为会溪。元朝时,彭石潜将该地私自改为永顺等

  • 卷一百五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七经籍考经【经解 四书】宋史艺文志经解类五十八部七百五十三卷【不着録者九部一百四十六卷】辽金元三史不立艺文志散见各纪传中明史艺文志诸经类四十三部三十四卷四书类五十九

  • 卷十四·梁益

    钦定四库全书诗传旁通卷十四     元 梁益 撰鲁颂赐天子礼乐衞正叔【湜】礼记集说曰伊川程氏曰成王之赐伯禽之受俱非也以愚观之成王未必赐伯禽未必受葢鲁人僣用天子礼乐尔 陈用之【祥道】礼书曰天子之乐而鲁有

  • 第14章 泰伯篇第八·孔子

    8·1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译文孔子说:“泰伯可以称得上品德极高尚的了,他多次把天子的地位让给弟弟季历,百姓不知道怎么称赞他了。”名家注解朱熹注:“夫以泰伯之德,当商周之际,固足以朝

  • 卷六·曾国藩

    卷六名利篇《菜根谭》日:名为招祸之本,利乃忘志之媒。”“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豪杰难过名利关。古往今来,有的人好虚名以殒身,有的人贪私利以祸族。面对名利,心将何置?明代陈继儒说“透得名利关,方是小休息”。曾国藩以“不忮

  • 答姚际虞问(二则)·太虚

    问一:临终时如何使一念不乱生西?  答一:一、平时念佛专一,或能入定;二、信心坚固,愿力真切。问二:每日念佛数时,总觉散乱不定,如何能不散乱,临终决定往西?  答二:一、每日念佛以有恒为要,多看净土经典,更能七日为期专心致念,久之

  • 卷第十(从第三十八经尽第四十经)·澄观

    寿昌元年乙亥岁高丽国大兴王寺奉宣雕造 贞元新译华严经疏卷第十(从第三十八经尽第四十经)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门澄观述 (有二善知识余。第一慈氏一半。第二大圣文殊。第三大圣普贤菩萨)。 [○@△]第六尔时弥勒菩萨入

  • 槜李谱·王逢辰

    记述浙江嘉兴特产槜李(李的名种)的专书。著者王逢辰。槜李,古地名,在今浙江嘉兴西南,其地产李著名,又以地名名其李,故称槜李。卷首有作者友人黄燮清咸丰七年(1857)序,此书成于是年。全书一卷,计30条,各条有目,主要记

  • 倚松诗集·饶节

    宋诗别集。饶节著。又名《倚松老人集》或《倚松老人诗集》,《宋史·艺文志》著录此书为14卷,今存诸本皆为2卷,可知阙佚甚多。《四库全书总目》称:“旧抄本卷末有‘庆元己未校官黄汝嘉重刊’一行,是宋刻已然。又其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