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东都事略卷四十

列传二十三

  李沆字太初洺州肥郷人也父炳仕至侍御史沆好学沉厚寡言器度宏逺炳甞谓人曰此儿异日必至公辅举进士爲将作监丞通判潭州转著作佐郎直史馆雍熈三年右拾遗王化基上书自荐太宗曰李沆宋湜皆佳士也并除右补阙知制诰迁翰林学士淳化三年拜给事中参知政事四年罢归故官眞宗爲皇太子以沆爲賔客待以师傅礼眞宗即位迁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咸平初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防契丹入边眞宗北幸命沆留守京师肃然加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李继迁乆以西鄙叛遂有图取朔方之意时朝廷困于飞挽朔方危蹙左右大臣及中外之议咸以爲灵州廼必争之地不可失眞宗以问沆沆曰灵州必非朝廷有也臣请发单车之使召州将部分戍卒居民委其空垒而归如此则闗右之民可息肩矣未几灵州陷眞宗益信重之眞宗甞问沆曰人皆有密启而卿独无何也沆曰臣待罪宰相公事则公言之何用密启夫人臣有密启非谗即佞臣常恶之眞宗遣使持手札问沆欲以后宫刘氏爲贵妃沆对使者自引烛爇之附奏曰但道臣沆以爲不可其议遂寝眞宗又问沆治道所先沆曰不用浮薄新进喜事之人此最爲先眞宗问其人沆曰如梅询曽致尧辈是矣眞宗深以爲然故终眞宗之世数人者皆不进用所用皆得厚重之士由沆之力也沆甞言吾在朝廷无功可纪惟四方之言利者未甞有一施行用此以报国在相位日取四方水旱盗贼奏之参知政事王旦以爲细事不足烦上听沆曰人主少年当使知四方囏难不然血气方刚不留意声色犬马则土木甲兵祷祠之事作吾老不见矣此君异日之忧也景徳元年薨于位年五十八眞宗对侍臣曰沆忠亮淳厚终始如一言之泣涕赠太尉中书令諡曰文靖干兴元年配享眞宗庙廷沆内行修谨识大体不求声誉所居湫隘处之晏然沆既薨其后眞宗朝陵展礼封山行庆钜典盛仪无所不举旦爲相每思沆之言叹曰李文靖圣人也故当时谓沆爲圣相云弟维

  维字仲方举进士爲保信军节度推官召试中书除直集贤院兄沆爲宰相与维友爱暇日相与笑言而未甞及世务然维终欲避权势出知歙州沆薨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以疾出知许州复入翰林爲承旨修眞宗实録累迁刑部尚书换相州观察使知亳州徙河阳又知陈州卒年七十一维以文学进与修册府元至老手不释卷性寛厚喜怒不形于色善谈论工诗嗜酒常曰人生诗酒足复何营哉既卒家无余财

  王旦字子明大名莘人也父祐有传旦少好学祐器之甞手植三槐于庭曰吾之后必有爲三公者举进士爲大理评事知临江县再迁殿中丞通判郑濠二州王禹偁荐其才旦亦献其所爲文章得直史馆拜右正言知制诰赵昌言参知政事旦以壻避嫌改集贤殿修撰昌言罢复知制诰眞宗即位拜中书舍人翰林学士钱若水名能知人甞见旦曰眞宰相器也若水爲枢密副使罢召对苑中问谁可大用者若水言旦可大用眞宗曰吾固已知之矣咸平三年拜给事中同知枢密院事明年以工部侍郎参知政事景徳元年契丹犯边眞宗幸澶州雍王元份留守京师得暴疾命旦驰自行在代元份留守三年拜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监修国史天书降爲天书仪仗使东封泰山西祀汾隂俱爲大礼使累迁右仆射昭文馆大学士圣祖降爲玉清奉圣像大礼使眞宗以兖州寿丘爲圣祖降生之地建景灵宫以旦爲朝修使宫成册拜司空进司徒迁太保方是时契丹既已请盟赵徳明亦纳誓约愿守河西故地二边兵罢不用天下无事旦以谓宋兴三世祖宗之法具在其爲相务行故事进退能否眞宗久而益信之所言无不听虽他宰相大臣有所请必曰王旦以谓如何事无大小非旦所言不决旦在相位乆外无夷狄之虞兵革不用海内富实羣工百司各得其职故天下称爲贤相旦于用人不以名誉必求其实茍贤且才矣必久其官众以爲宜其职然后迁其所荐引人未甞知冦准爲枢密使当罢使人告旦求爲使相旦大惊曰将相之任岂可求邪且吾不受私请准深恨之已而制出除准武胜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准入见泣涕曰非陛下知臣何以至此眞宗具道旦所荐准始媿叹以爲不可及赵徳明言民饥求粮百万大臣皆曰徳明新纳誓而敢违请以诏书责之眞宗以问旦旦请敕有司具粟百万于京师诏徳明来取眞宗大喜徳明得诏书慙且拜曰朝廷有人大中祥符中天下大蝗眞宗使人于野得死蝗以示大臣明日执政有袖死蝗以进者云蝗实死矣请示于朝率百官贺旦独以爲不可后数日方奏事飞蝗蔽天眞宗曰使百官方贺而蝗如此岂不爲天下笑邪宦者刘承规病且死求爲节度使眞宗以语旦曰承规待此以瞑目旦执以爲不可曰他日将有求爲枢密使者奈何自是内臣官不过留后旦任事乆有谤于上者旦輙引咎未甞自辨人有过失虽人主盛怒可辨者辨之必得而后已荣王宫火延前殿有言非天灾请置狱劾火事当坐死者百余人旦独请见曰始失火时陛下已罪已诏天下而臣等皆上章待罪今反归咎于人何以示信且火虽有迹寜知非天谴邪由是当坐者皆免日者上书言宫禁事坐诛籍其家得朝士所与往还问吉凶之説眞宗怒欲付御史问状旦曰此人之常情且语不及朝廷不足罪眞宗怒不解旦因自取甞所占问之书进曰臣少贱时不免爲此必以爲罪愿并臣付狱眞宗曰此事已发何可免旦曰臣爲宰相执国法岂可自爲之幸于不发而以罪人眞宗意解旦至中书悉焚所得书既而眞宗悔复驰取之旦曰臣已焚之矣于是获免者众旦在政府十八年以病求罢入见滋福殿眞宗曰朕方以大事托卿而卿疾如此因命皇子拜旦旦言皇子盛徳必任陛下事因荐可爲大臣者十余人其后不至两府者李及凌防二人而已然亦爲名臣旦屡以疾请眞宗不得已拜太尉兼侍中五日一朝遇军国大事不以时参决以疾恳辞册拜太尉玉清昭应宫使初旦以宰相兼领至是罢政仍领使宫观专置使始于旦自旦病使者存问日甞三四眞宗手自和药赐之薨年六十一赠太师尚书令魏国公諡曰文正干兴元年配享眞宗庙廷旦事寡嫂谨兄弟友爱尤笃而务以俭约率励子弟使在富贵不知爲骄侈兄子睦欲举进士旦曰吾常以太盛爲惧其可与寒士争进至其薨也子素犹未官云子雍冲素雍官至司封郎中冲至左賛譱大夫

  素字仲仪以父遗恩授太常寺太祝御史中丞孔道辅荐其材拜侍御史道辅贬素亦出知鄂州徙宣州召还知谏院时以皇子生议大赦及恩赐者素上疏言方元昊叛契丹多所要求县官财用大屈谓宜惜费以纾民力且将士以乆劳待恩赐而臣下乃坐享无劳之奉皆非所以爲国计也议遂寝仁宗甞召谏官欧阳脩及素等四人嘉其论事无所避悉赐章服擢天章阁待制淮南都转运使徙知渭州宣抚使范仲淹劾转运使刘京市木扰民事连素降知华州又落职知汝州乆之复天章阁待制知渭州除龙图阁直学士蒋偕知原州说范仲淹筑堡大虫巉堡未备而爲明珠灭臧伺闲邀击之偕遁归伏庭下请死素贳其罪令复徃立功以自赎緫管狄青曰偕轻而无谋不可遣素曰偕死则君往青不敢复言偕卒能致其酋长全所筑堡而还迁枢密直学士知开封府仁宗问素曰大僚中孰可命以相事者素曰陛下命相臣何敢言仁宗曰姑言之素曰唯宦官宫妾不知姓名者可充其选仁宗怃然有闲曰如此则富弼耳素再拜曰陛下得人矣求补外除龙图阁学士知定州加翰林侍读学士知成都府复知开封爲羣牧使出知许州夏人冦静边砦围童家堡改端明殿学士再知渭州英宗劳遣之比素至则虏围已解改澶州观察使知成徳军移青州观察使复爲端明殿学士迁尚书左丞知太原府又知汝州以端明殿学士工部尚书致仕本朝故事宰执侍从引年告谢必优迁品秩或爲东宫师傅未有带职者带职致仕自素始卒年六十七諡曰懿敏素爲吏敢击断时称其材晚节官显意不在事诸子中巩知名巩字定国从苏轼问学能爲文章爲秘书省正字甞坐轼累贬賔州元祐中用轼荐除太常博士其后坐元祐党贬官云

  质字子野旦犹子也始以防补太常寺太祝献所爲文召试除集贤校理通判苏州州守得盗销铸者百余人以诧质质曰事发无迹何从得之曰吾以术钩之质曰仁者之政以术钩人寘之死而又喜乎爲开封府推官出知寿州徙庐州盗有杀其徒而并其财者获之寘于法大理駮曰法当原质以谓盗杀其徒而自首者原之所以疑壊其党而开其自新若杀而不首既获而亦原则公行爲盗而苐杀一人既得兼其财又可以赎罪不获则肆爲盗获则引以自原如此盗不可止非法意疏三上贬监灵仙宫起知泰州迁荆湖北路转运使知荆南府爲政有惠爱召爲史馆修撰遂拜天章阁待制初范仲淹以言事贬饶州方治党人甚急质独扶病率子弟饯于东门留连数日大臣有以诮质曰长者亦爲此乎何自陷朋党复曰昔徐晦不负杨临贺今质愿附范饶州若得爲党人公之赐厚矣闻者媿伏明年出知陜州卒年四十五

  臣称曰李沆王旦相继相章圣君臣俱欲无爲上则隂阳和风雨时下则水土平艸木茂外则边鄙不耸内则比屋可封眞得宰相之职矣而沆犹日奏水旱盗贼之事以防人主侈心其先识逺虑盖如此以旦之贤谏行言听而于此有媿于沆焉此春秋之法所以责备于贤者也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一十八·刘昫
  列传三 宗室·薛居正
  卷三百七十二 列传一百五十九·赵尔巽
  卷五十六·朱熹
  卷之三百八十五·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八十三·佚名
  卷之四百六十八·佚名
  卷之三百八十·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一·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八 逆臣传二·纪昀
  二六五 户部尚书王际华等奏请增武英殿誊录名数及减议叙年限折·佚名
  卷五十七上 司马相如传 第二十七上·班固
  ●宋人轶事汇编卷五·丁传靖
  唐纪七十八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中之中光化三年(庚申、900)·司马光
  ●皇朝通典卷二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马瑊·唐圭璋

      瑊字中玉,合肥人。   玉楼春   来时吴会犹残暑。   去日武林春已暮。   欲知遗爱感人深,   洒泪多于江上雨。   欢情未举眉先聚。   别酒多斟君莫诉。   从今宁忍看西湖,   抬眼尽成肠断处。

  • 第二折·武汉臣

    (张郎上,云)自家张郎便是。父亲的言语,着我收拾下钱钞,在这开元寺内散钱:大乞儿一贯,小乞儿五百文。那钱钞都准备下了也,请父亲母亲散钱去来。(正末同卜旦儿上,云)张郎,将着那钱钞,只等贫难的人来,与我都散到者。钱也,则被你送了

  • 有赠·戴望舒

    谁曾为我束起许多花枝,灿烂过又憔悴了的花枝,谁曾为我穿起许多泪珠,又倾落到梦里去的泪珠?我认识你充满了怨恨的眼睛,我知道你愿意缄在幽暗中的话语,

  • 卷五十四·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五十四明 高棅 编七言絶句九余响雍陶天津桥春望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秋怀古槐烟薄晚鸦愁独向黄昬立御沟南国望中生远思一行新鴈过汀洲和孙明府怀旧山五

  • 卷七·纪容舒

    钦定四库全书玉台新咏考异卷七姚安府知府纪容舒撰梁武帝捣衣驾言易水北送别河之阳沉思惨行镳结梦在空牀既寤丹緑谬始知纨素伤中州木叶下边城应早霜隂虫日惨烈【烈疑作冽】庭草复云黄金风徂清夜【徂宋刻作但误】明月悬

  • 卷三·本纪第三·太宗·脱脱

        ◎太宗   太宗体元应运世德昭功哲惠仁圣文烈皇帝,讳晟,本讳吴乞买,世祖第四子,母曰翼简皇后拏懒氏,太祖母弟也。辽太康元年乙卯岁生。初为穆宗养子。收国元年十月,命为谙班勃极烈。太祖征伐,常居守。天辅五

  • 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六·赵尔巽

      景廉 额勒和布 许庚身 钱应溥 廖寿恒 荣庆 那桐 戴鸿慈   景廉,字秋坪,颜札氏,隶满洲正黄旗。父彦德,官绥远城将军。景廉,咸丰二年进士,由编修五迁至内阁学士。典福建乡试,擢工部侍郎,赐奠朝鲜。八年,授伊犁参赞大臣。故

  • 附録·浦起龙

    附録新唐书刘知几本传【增注】刘子元名知几以玄宗讳嫌故以字行年十二父藏器【按文艺传刘延佑徐州彭城人永徽初以着作郎弘文馆学士与令狐德棻等撰次国史并实录封阳城县男从弟藏器为侍御史劾还胁人为妾者其人私请帝止其

  • 四九三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明一至三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阿哥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佚名

    四九三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明一至三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阿哥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乾隆四十三年四月初九日查四库全书处进过书籍,前经奉旨:将指出错误记过之处,每三月查核一次。其总裁错至三次,分校、覆校错至两次者,均交部察

  •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佚名

     乾隆五十一年四月初六日奉上谕恭录圣祖谕防一道载入古今储贰金鉴钦此康熙五十二年二月庚戌谕领侍卫内大臣大学士九卿等赵申乔陈奏皇太子为国本应行册立朕自幼读书凡事留意纎悉无遗况建储大事朕岂忘怀伹闗系重大有

  • 卷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十户部田赋粤自东土肇基於燕斯宅渖辽奥区称九州之上腴焉近畿五百里内当明季兵燹之後野多旷土定鼎之初以锡羣策羣力垂爲世业墟市不改邱冢如故有民田犬牙相错者取别州县闲田易之俾旗人各安其

  • 贵义第四十七·墨子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

  • 卷之九·子华子

    子华子卷之九晋人程本着北官意问北宫意问曰:上古之世,天不爱其宝,是以日月淑清而扬光,五星循晷而不失其次,凤凰至,着龟兆,甘露下,竹实满,流黄出,朱草生。敢问何所修为而至於是也?子华子曰:异乎吾所闻。夫桢祥瑞应之物,有之足以备其

  • 春秋春王正月考辨疑·张以宁

    明 张以宁 撰冬不可以为春辨【附改正朔不改月数】或曰前代诸儒曰冬不可以为春曰建子非春亦明矣今以周正建子之月为春何邪曰此非愚之臆説子朱子晩年之定説也非子朱子之创説吾夫子告顔子为邦之明説也是何也春夏秋冬四

  • 卷二百四十八·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四十八刑部尚书秦?田撰凶礼三荒礼后汉书顺帝本纪永建三年春正月丙子京师地震汉阳地陷裂甲午诏实覈伤害者赐年七嵗以上钱人二千魏书宣武帝本纪延昌二年夏四月

  • 导  言·墨子

    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从宗法贵族制向官僚地主制过渡的大变动时代。作为这种社会大变动的表现和结果,在当时涌现出许多思想主张互不相同的学派。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二:一为孔子开创的儒家,一为墨子开创的墨家。它们在战国

  • 卷下·佚名

    复云何业有补特伽罗。若身及心俱不快乐又不修福。此一有情。於过去世损恼众生令他怖畏。又无信心不发善愿。故此补特伽罗。命终之後生在人中身心不安。又多愚闇而不修施。云何补特伽罗人间命短三涂命长。此一补特伽罗

  • 南柯太守传·李公佐

    唐代传奇小说。《太平广记》卷四百七十五记载,本篇曾收录在陈翰《异闻录》中。作者李公佐。小说叙述吴楚游侠淳于棼,嗜酒使气,不守细行。所居宅内有一株大古槐,一日,淳于棼沉醉不醒,被友人扶持回家,卧其堂上,昏昏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