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

钦定四库全书

古乐苑卷四十

明 梅鼎祚 编

杂曲歌辞【隋】

江都宫乐歌       隋炀帝

扬州旧处可淹留台榭高明复好游风亭芳树迎早夏长皋麦陇送余秋渌潭桂檝浮青雀果下金鞍驾紫骝緑觞素蚁流霞饮长袖清歌乐戏州【驾一作跃】

喜春游歌【二首】      隋炀帝

禁苑百花新佳期游上春轻身赵皇后歌曲李夫人步缓知无力脸慢动余娇锦袖淮南舞宝袜楚宫腰

锦石捣流黄【二首】     隋炀帝

汉使出燕然愁闺夜不眠易制残灯下鸣砧秋月前今夜长城下云昏月应暗谁见倡楼前心悲不成操纪辽东【二首通典曰高句丽自东晋以後居平壤城亦曰长安城随山屈曲南临浿水在辽东南复有辽东玄莬等数十城隋书曰大业八年炀帝复高丽度辽水大战于东岸

击贼破之进围辽东是也】     隋炀帝

辽东海北翦长鲸风云万里清方当销锋散马牛旋师宴镐京前歌後舞振军威饮至解戎衣判不徒行万里去空道五原归

秉旄仗节定辽东俘馘变夷风清歌凯捷九都水归宴雒阳宫策功行赏不淹留全军籍智谋讵似南宫复道上先封雍齿侯

同前【和帝作二首】      王胄

辽东浿水事龚行俯拾信神兵欲知振旅旋归乐为听凯歌声十乘元戎才渡辽扶濊巳氷消讵似百万临江水按辔空回镳

天威电迈举朝鲜信次即言旋还笑魏家司马懿迢迢用一年鸣銮诏跸发淆潼合爵及畴庸何必丰沛多相识比屋降尧封

持檝篇【隋遗録曰帝幸江都至汴帝御龙舟萧妃乘凤舸每舟择妙丽女子千人执雕板镂金檝号为殿脚女中有吴绦仙者柔丽不与羣辈齿因有宠於帝帝每倚帘视绦仙

移时不去因吟持檝篇以赐之】     隋炀帝【下同】

旧曲歌桃叶新粧艳落梅将身倚轻檝知是渡江来凤艒歌【广五行志曰隋炀帝三月三日江上作凤艒歌乃唐兴之兆】

三月三日向江头正见鲤鱼波上游意欲埀鈎往撩取恐是蛟龙还复休

迷楼歌【迷楼记曰大业九年帝将再幸江都有迷楼宫人夜歌云云帝闻其歌披衣起听召宫女问之云孰使汝歌也汝自为之邪宫女曰臣有弟在民间曰道途儿童多唱此帝默然久之曰天启之也因索酒自歌云云後帝幸江都唐帝起兵入京焚迷楼火经月

不灭前謡前诗皆见矣】     隋炀帝

宫木隂浓燕子飞兴衰自古漫成悲它日迷楼更好景宫中吐艳变红辉

迷楼宫人歌      杭静

河南杨柳树河北李花营杨柳飞绵何处去李花结果自然成【李花营一作李桃荣杨柳飞绵何处去一作杨花飞去去何处】

望江南【海山记曰炀帝辟地周二百里为西苑内为十六院聚巧石为山凿池为五湖四海又凿北海周回四十里中有三山效蓬莱方丈瀛洲上皆台榭回廊水深数丈开沟通五湖北海尽通行龙凤舸帝多泛东湖因制湖上曲望江南八阕云乐府杂録曰望江南者朱崖李太尉镇关西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後改此名亦曰梦江南西溪丛语曰李太尉镇关西日为亡姬谢秋娘作後进入教坊杨慎词品曰传奇有炀帝望

江南数曲不类六朝人语传疑可也】    隋炀帝

湖上月徧照列仙家水浸寒光舖枕簟浪搅晴影走金虵偏称泛灵槎 光景好轻彩望中斜清露冷侵银兔影西风吹落桂枝花开宴思无涯

湖上柳烟里不胜埀宿雾洗开明媚眼东风揺弄好腰肢烟雨更相宜 环曲岸隂覆画桥低线拂行人春晩後絮飞晴雪暖风时幽意更依依

湖上雪风急堕还多轻片有时敲竹户素华无韵入澄波望外玉相磨 湖水远天地色同和仰面莫思梁苑赋朝来且听玉人歌不醉拟如何

湖上草碧翠浪通津修带不为歌舞缓浓铺堪作醉人茵无意衬香衾 晴霁後顔色一般新游子不归生满地佳人远意寄青春留咏卒难伸

湖上花天水浸灵芽浅蕊水边匀玉粉浓苞天外剪明霞只在列仙家 开烂漫挿髩若相遮水殿春寒幽冷艳玉轩晴照暖添华清赏思何赊

湖上女精选正轻盈犹恨乍离金殿侣相将尽是采莲人清唱谩频频 轩内好嬉戏下龙津玉管朱弦闻尽夜踏青鬬草事青春玉辇从羣真

湖上酒终日助清欢檀板轻声银甲缓醅浮香米玉蛆寒醉眼暗相看 春殿晩仙艳奉杯盘湖上风光真可爱醉乡天地就中寛帝主正清安

湖上水流遶禁园中斜日影揺清翠动落花香暖衆纹红苹末起清风 闲纵目鱼跃小莲东泛泛轻揺兰棹稳沈沈寒影上仙宫远意更重重

东征歌【文中子世家曰隋仁寿三年文中子西游长安见文帝奏太平十有二策帝下其议於公卿公卿不悦文中子知谋之不用赋东征之歌而归帝闻而再徵之不至】

隋王通

我思国家兮远游京畿忽逢帝王兮降礼布衣遂怀古人之心兮将兴太平之基时异事变兮志乖愿违吁嗟道之不行兮埀翅东归皇之不断兮劳身西飞

河曲游【魏文帝与吴质书曰时驾而游北遵河曲】 隋卢思道

邺下盛风流河曲有名游应徐托後乘车马践芳洲丰茸鸡树密遥裔鹤烟稠日上疑高盖云起类重楼金羁自沃若兰棹成夷犹悬匏动清吹采菱转艳讴还珂响金埒归袂拂铜沟唯畏三春晩勿言千载忧

城南隅讌【曹植与丁仪诗曰吾与二三子曲讌此城隅则此本诗也疑非乐府姑从

郭本】         隋卢思道

城南气初新才王邀故人轻盈云映日流乱鸟啼春花飞北寺道弦散南漳滨舞动淮南袖歌扬齐后尘骈镳歇夜马接轸限归轮公孙饮弥月平原讌浃旬即是消声地何须远避秦

听鸣蝉篇【北史本传曰周武帝平齐授思道仪同三司追赴长安与同辈阳休之等数人作听鸣蝉篇思道所为词意清切为时人所重新野庾信徧览诸同作者而叹美之

此与顔之推并在周时作】     隋卢思道

听鸣蝉此听悲无极羣嘶玉树里回噪金门侧长风送晩声清露供朝食晚风朝露实多宜秋日高鸣独见知轻身蔽数叶哀鸣抱一枝流乱罢还续酸伤合更离蹔听别人心即断才闻客子泪先埀故乡已超忽空庭正芜没一夕复一朝坐见凉秋月河流带地从来嶮峭路干天不可越红尘早蔽陆生衣明镜空悲潘掾髪长安城里帝王州鸣钟列鼎自相求西望渐台临太液东瞻甲观距龙楼说客恒持小冠出越使常怀宝劒游学仙未成便尚主寻源不见巳封侯富贵功名本多豫繁华轻薄尽无忧讵念嫖姚嗟木梗谁忆田单倦土牛归去来青山下秋菊离离日堪把独焚枯鱼宴林野终成独校子云书何如还驱少游马【门一作提田单一作兰皋】

同前【题云和阳讷言听鸣蝉篇同卢思道赋】  北齐顔之推

听秋蝉秋蝉非一处细柳高飞夕长杨明月曙历乱起秋声参差搅人虑单吟如转箫羣噪学调笙远飘流曼响多含断絶声埀隂自有乐饮露独为清短緌何足贵薄羽不羞轻螗蜋翳下偏难见翡翠竿头絶易惊容止由来桂林苑无事淹留南斗城城中帝皇里金张及许史权势热如汤意气谊城市劒影奔星落马色浮云起鼎俎陈龙凤金石谐宫徵关中满季心关西饶孔子讵用虞公立国臣谁爱韩王游说士红顔宿昔同春花素髩俄顷变秋草中肠自有极那堪教作转轮车【见初学记红顔以下脱误】

昔昔盐【乐苑曰昔昔盐羽调曲唐亦为舞曲昔一作析小说旧闻曰隋炀帝善属文不欲人出其右薛道衡由是得罪後因事诛之曰更能作空梁落燕泥否洪迈容斋续笔曰昔昔盐凡十韵唐赵嘏广之为二十章玄怪録载籧篨三娘工唱阿鹊盐又有突厥盐黄帝盐白鸽盐神雀盐疎勒盐满座盐归国盐唐诗媚赖吴娘唱是盐更奏新声刮骨盐然则歌诗谓之盐者如吟行曲引之类云今南岳庙献神乐曲有黄帝盐而俗传以为黄帝炎韦縠编唐才调诗以赵诗为刘长卿而题为别宕子怨误矣丹铅余録曰梁乐府夜夜曲或名昔昔盐昔即夜也列子昔昔梦为君盐亦曲之别名按此则薛诗当附沈约夜夜

曲矣然其说未见他出仍从旧録】    隋薛道衡

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采桑秦氏女织锦窦家妻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盘龙随镜隐彩凤逐帷低飞魂同夜鹊倦寝忆晨鸡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前年过代北今岁往辽西一去无消息那能惜马蹄

同前         无名氏

名落风烟外瑶台道路赊何如连御苑别自有仙家此地囘鸾驾缘溪满翠华洞中明月夜牕下发烟霞

芙蓉花        隋辛德源

洛神挺凝素文君拂艳红丽质徒相比鲜彩两难同光临照波日香随出岸风涉江良自远托意在无穷浮游花【乐府无名氏左克明作辛德源】   隋辛德源

牕中斜日照池上落花浮若畏春风晩当思秉烛游西园游上才【沈约咏月诗曰月华临静夜夜静灭氛埃方晖竟户入圆影隙中来高楼切思妇西园游上才因以为题也按此亦非乐府】隋王胄【乐府无名氏】

西园游上才清夜可徘徊月桂临樽上山云影盖来飞花随烛度疎叶向帷开当轩顾应阮还觉贱邹枚

登名山行【一作篇】      隋李巨仁

名山本镇地迢递上凌霄云开金阙迥雾起石梁遥翠微横鸟路珠树拂星桥风急清溪晩霞散赤城朝寓目幽栖地驾言寻绮季迹絶桃源士忘情漆园吏抽簪傲九辟脱屣轻千驷沈冥负俗心疎索凌云意苍苍耸极天伏眺尽山川叠峰如积浪分崕若断烟浅深闻度雨轻重听飞泉采药逢三岛寻真遇九仙藏书凡几代看博已经年逝将追羽客千载一来旋【金阙回一作金涧近寻一作追】胥台露【按苏台一名胥台此诗意惜其颓圮耳乐府遗声时景二十五曲有胥台露未

知所据】        隋庾抱

胥台既落构荆棘稍侵扉栋拆连云影梁摧照日晖翔鶤遂不反巢燕反无归唯有团阶露承睫共沾衣

委靡辞【意义可疑】      隋僧沸大

宿心嘉尔故固良媒问名谐帅占相良时惨惨惕惕惧尔不来既覩尔顔我心怡怡今不合欢岂徒费哉斯誓为定淑女何疑

十索【四首乐苑曰十索羽调曲也】    隋丁六娘

裙裁孔雀罗红緑相参对映以蛟龙锦分明奇可爱麤细君自知从郎索衣带

为性爱风光偏憎良夜促曼眼腕中娇相看无厌足欢情不耐眠从郎索花烛

君言花胜人人今去花近寄语落花风莫吹花落尽欲作胜花粧从郎索红粉

二八好容顔非意得相关逢桑欲采折寻枝倒嬾攀欲呈纎纎手从郎索指环

同前【二首郭本无名氏选诗拾遗并作丁六娘】

含娇不自转送眼劳相望无那关情伴共入同心帐欲防人眼多从郎索锦障

兰房下翠帷莲帐舒鸳锦欢情宜早畅密意须同寝欲共作纒绵从郎索花枕

古乐苑卷四十

猜你喜欢
  卷八百二十一·彭定求
  程伯春·唐圭璋
  杜东·唐圭璋
  歴代诗话卷二十七·吴景旭
  歴代诗话卷三·吴景旭
  卷十二·陈廷敬
  附录·王世贞
  ●卷二·李调元
  才调集卷八·韦縠
  西伯利亚·徐志摩
  夏敬观序·吴梅
  卷三百三十七·陈思
  卷二十九·胡文学
  提要·赵蕃
  提要·黄庭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毛晋

    【臣】等谨案三家宫词三巻明毛晋编晋有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广要已着録三家者一为唐王建一为蜀花蘂夫人一为宋王珪各七言絶句一百首建集别着録其宫词百首旧刻杂入王昌龄长信秋词一首刘禹锡魏宫词二首白居易后宫词一首张

  • 卷一百十六·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十六 明 曹学佺 编 唐九十九 拾遗【三】 崔颂【开元中为荆州郡司马】 和张荆州九龄晨出郡舍林下 优闲表政清林薄赏秋成江上悬晓月往来亏复盈天云抗直

  • 提要·顾瑛

    【臣】等谨案玉山名胜集八巻外集一巻元顾瑛编瑛有玉山璞稿巳着録其所居池馆之盛甲于东南一时胜流多从之游宴因裒其诗文为此集各以地名为纲曰玉山堂曰玉山佳处曰种玉亭曰小蓬莱曰碧梧翠竹堂曰湖光山色楼曰读书舎曰可诗

  • 卷七十九·列传第九·脱脱

        室昉 耶律贤适 女里 郭袭 耶律阿没里   室昉,字梦奇,南京人。幼谨厚笃学,不出外户者二十年,虽里人莫识。其精如此。会同初,登进士第,为卢龙巡捕官。太宗入汴受册礼,诏昉知制诰,总礼仪事。天禄中,为南京留守判

  • 卷之二百六十一·佚名

      康熙五十三年。甲午。十一月己亥朔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免浙江钱塘等十三县、衢州一所、本年分旱灾额赋有差。  ○壬寅。兵部议覆、山东登州总兵官李雄疏称、分拨战船十只送锦州、并请分巡海汛等语。应

  • 第九十二卷 文苑 一 九·缪荃孙

    淮 安 府 汉枚乘 枚皋枚乘,字叔,淮阴人。为吴王濞郎中。吴王之初怨望谋为逆也,乘奏书谏曰:臣闻得全者全昌,失全者全亡。舜无立锥之地,以有天下;禹无十户之聚,以王诸侯。汤、武之土不过百里,上不绝三光之明,下不伤百姓之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七 宋纪三·纪昀

    宋纪 【三】真宗○真宗真宗皇帝讳恒太宗第三子也母曰元德皇后李氏帝幼英睿与诸王嬉戏好作战阵之状自称元帅太祖爱之育于宫中尝登万岁殿升 御榻坐太祖抚之曰汝得作天子否对曰由天命耳比就学一览成诵初名德昌后改元休复

  • 卷十六·李天根

    江阴云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辑丙戌(一六四六)秋七月乙巳朔唐王世子琳源生。群臣表贺,有「日月为明,止戈为武」之语;王大称赏。大赦覃恩,手诏进郑芝龙泉国公、郑鸿逵漳国公,郑氏厮养俱得三代诰;撰敕及织轴者,日不暇给。寻改芝龙平国

  • 刘幽求传·欧阳修

    刘幽求,冀州武强人。圣历年间,参加科试得中。任官阆中县尉,刺史对他不礼貌,他弃官而去。很久以后,委任他为朝邑县尉。桓彦范等人诛杀张易之、张昌宗,而不杀武三思,刘幽求对桓彦范说“:公等将会死无葬身之地的,不早做打算,将来后

  • 卷九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九十六学校志三八旗官学下【谨案此卷专志助教教习选补之事】顺治二年定酌取京省生员为八旗子弟伴读每名月给米二斛以资赡养三年之内果教习子弟有成国子监咨行吏部叙用十二年覆准撤囘八旗教

  • 蔡廷干·周诒春

    蔡廷干 字耀堂。年五十六岁。生于广东香山。已婚。子一。女四。初学于上海出洋总局。同治十二年。以官费游美。入哈佛中学校。及新英国高等学校。光緖七年。回国。肄业大沽水雷学堂。光緖十年。任水雷艇管带。光緖十

  • 卷十一·汪克宽

    <經部,春秋類,春秋胡傳附錄纂疏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胡傳附録纂疏卷十一元 汪克寛 撰僖公上【公名申莊公子閔公庶兄母成風夫人聲姜在位三十三年左傳成風聞成季之繇乃事之而屬僖公焉故成季立之】【壬惠王十戍八年】元年

  • 七经小传目録·刘敞

    卷上尚书毛诗卷中周礼仪礼礼记公羊【国语】卷下论语

  • 辨中边论颂释·太虚

      —─二十六年十二月在重庆佛学社讲──   甲一 安立论体分   甲二 分别论义分    乙一 通辨中边     丙一 辨境      丁一 辨相       戊一 辨法相        己一 辨中

  • 游心安乐道·元晓

    释元晓撰游心安乐,略开七门:初、述教起宗致;二、定彼土所在;三、明疑惑患难;四、显往生因缘;五、出往生品数;六、论往生难易;七、作疑复除疑。言述教起宗致者。然夫众生心性,融通无碍,泰若虚空,湛犹巨海。若虚空故,其体平等,无别相

  • 翻译名义集卷第六·法云

    鬼神篇第二十四郑玄云。圣人之精气谓之神。贤人之精气谓之鬼。尸子云。天神曰灵。地神曰祇。人神曰鬼。鬼者归也。故古人以死人为归人。婆沙云。鬼者畏也。谓虚怯多畏。又威也。能令他畏其威也。又希求名鬼。谓彼饿鬼

  • 茗柯词·张惠言

    清词别集。张惠言撰。1卷。收词46阕。张惠言反对当时统治词坛的浙江词派末流那种无病呻吟和单纯咏物之作,提出填词应该效法“诗之比兴”之义、“意内而言外”和“缘情造端”(《词选序》)的主张,强调词要有一定的社会

  • 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说修法之仪轨。应与《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并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