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六 生病前

癸卯暑假的日记改了体例,不再是按日填注,改为纪事体,有事情的时候写它一段,以详实为主,因此这半年——实在只有一个月半里的日记显得比较实在。起头是记鲁迅的从家出发,到上海上轮船的情形,第一节是七月十六日,题目为“冒雨之启行及珠岩之泊”:

“予与自树(鲁迅当时的别号)既决定启行,因于午后束装登舟。雨下不止,傍晚至望江楼少霁,舟人就岸市物,予亦登,买包子三十枚,回舟与自树大啖。少顷开舟,雨又大作。三更至珠岩寿拜耕家,往谈良久,啜茗而返,携得《国民日报》十数纸,爇烛读之,至四更始睡。雨益厉,打篷背作大声。次晨,至西兴埠。”这里且来让我作一点注解,是关于望江楼的包子的。所谓包子,实在用的乃是普通话,在绍兴是不论有馅无馅,统称馒头的,其无馅的则特别称为实心馒头。这是绍兴城内的名物,个子很小,只有核桃那么大,名为“候口馒头”,正好一口一个,分肉馅和糖馅两种,都是两文钱一个。望江楼照那名字看来,一定是座高大洞桥,上有楼阁,因为否则哪能够望得见江呢?岂知这地方是在大街正中,居水澄桥与江桥的中央,虽然是道桥,可是阶层只有一级,底下通着河流,但是走过去的人不容易发见,因为这桥上有屋顶,两面是有墙壁遮住的。为什么是这样的呢,谁也不能知道,向来就是这样的嘛。而这馒头店又是特别得很,它只有一个摊,摆在桥上边,带着缸灶,锅镬蒸笼,一边做着一边蒸,生意十分兴隆,但是买的人随来随买,也不用排队,不晓得什么缘故。因为馒头个子很小,所以两人吃三十个是绰有余裕的,这也是值得说明的。

第二节是记十七日在杭州的事,题目是“白话报馆之寄宿”:

“大雨中雇轿渡江,至杭州旅行社,在白话报馆中,见汪素民诸君。自树已改装,路人见者皆甚为诧异。饭后自树往城头巷医疗齿疾,予着外套冒雨往清和坊,为李复九购白菊,苦甚,中道迷路问行人,答甚详,以予洋服故也。又得一老人,亦往清和坊者,同行始得达,途中彼问予是红毛国人否,予告以系越人,似不信。回来已晚,夜宿楼上。次日伍仲学来访,云今日往上海,因约定同行。下午予两人乘舟至拱辰桥,彼已先在,包一小舱同住,舟中纵谈甚欢。”伍仲学是鲁迅的路矿同班,当时也在东京留学,他是南京的人,回家去后随复往日本去了。我到了学堂里遇见许多的朋友,在城南聚会了一次,这就是日记的第七节纪事,题目是“三山街同人之谈话”,是七月二十九日的事:

“前一日得锷刚信,命予与复九至城南聚会,当日乃偕侠耕复九二人至承恩寺万城酒楼,为张伟如邀午餐,会者十六人。食毕至刘寿昆处,共拍一照以为纪念,名氏列后,张蓂臣,孙竹丹,赵伯先,濮仲厚,张伟如,李复九,胡侠耕,方楚乔,王伯秋,孙楚白,吴锷刚,张尊五,江彤侯,薛明甫,周起孟,刘寿昆。散后复至铁汤池,晤张伯纯,及回城北已晚。”

以后是“江干两次之话别”,系送张伟如往浙及李复九往日本去的,又一节是“明故宫之印象”,与王伯秋王毅轩钟佛汰刘寿昆共“往吊明故宫”,里边含有民族革命的意思,则已是八月十四日的事了。从这上边的事情看来,神气非常旺盛,可是才过了一星期却不意生了病,竟至缠绵四阅月之久,于是那日记也就中断了。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一十八·刘昫
  卷四百四十四 元祐五年(庚午,1090)·李焘
  卷一百二十三 寶元二年(己卯,1039)·李焘
  ● 卷四·王鹗
  尚史卷七·李锴
  ●清真居士年谱·陈思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二 列女传四·纪昀
  八四一 谕孙士毅着补授太常寺少卿等议叙事·佚名
  卷之一百六·祁韵士
  十国春秋卷十六·吴任臣
  杨朴传·宋濂
  三○、孔门传经辨·钱穆
  ●卷四外篇·何孟春
  卷一·徐自明
  卷一百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四集卷十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十八古今体一百四十七首【甲午二】新正恭奉皇太后幸御园之作撰辰晓出凤城垣烟市镫棚景物繁甲午今年新甲子【是日甲子】春舆此日驻春园璇霄瑞气霏银粟【同云密布已霏稷雪益盼优霈不宁】姬室徽

  • 袁去华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袁去华字宣卿,豫章奉新(今属江西)人。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任石首知县。乾道三年(1167)于长沙定王台赋《水调歌头》,见称于张孝祥,孝祥为书之。《菩萨蛮。送刘帅》词,亦为乾道三年潭州之作,刘帅即刘珙。乾道六年,杨万里

  • 郑史编年辑录一·佚名

    前806年,周宣王22年,郑桓公元年〔郑桓公〕友初封于郑。 —《郑世家》郑桓公元年始封。周宣王母弟。—《十二诸侯年表》前774年,周幽王8年,郑桓公33年,桓公为司徒,甚得周众与东土之人,问于史伯曰:“王室多故,余

  • 卷之八百五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七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瓴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明名臣琬琰续録卷八·徐紘

        (明)徐纮 撰    礼部侍郎李公神道碑  彭时    国朝以天下之事分任六部部长贰非负才徳重望者不是迁故当时以为极选其有迁自翰林者人望尤重盖翰林兼有文学之长故也然长于文学者政事或不足语政事文学两

  • 卷七十三下下·郝经

    <史部,别史类,郝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七十三下下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七十下下 狂士 乐广 谢鲲 胡母辅之【子谦之】 毕卓 光逸卫玠 王济 乐广字彦辅南阳淯阳人也父方参

  • 卷十 成帝纪 第十·班固

    (汉成帝刘骜)【原文】孝成皇帝,元帝太子也。母曰王皇后。元帝在太子宫生甲观画堂,为世嫡皇孙。宣帝爱之,字曰太孙,常置左右。年三岁而宣帝崩,元帝即位,帝为太子。壮好经书,宽博谨慎。初居桂宫,上尝急召,太子出龙楼门,不敢绝驰道,西

  • 姚兴传·脱脱

    姚兴,相州人,靖康年中,以州校得到任用。劫杀金人有功,借补承信郎。建炎初年,张琪聚集军队归附东京留守宗泽,姚兴前往随从,又随张琪在池州依附刘洪道。绍兴元年(1131),张琪叛乱,掠取饶州,吕颐浩招降了他。张琪已听命于吕颐浩而中

  • 卷八 感应章第十六·邢昺

    [疏]正义曰:此章言天地明察,神明彰矣。又云:孝悌之至,通于神明,皆是应感之事也。前章论谏诤之事,言人主若从谏争之善,必能?身慎行,致应感之福。故以名章,次于《谏争》之后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王者父

  • 卷五 滕文公章句上·朱熹

    凡五章。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世子,太子也。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道,言也。性者,人所禀于天以生之理也,浑然至善,未尝有恶。人与尧舜初无少异,但众人汨于私欲而失之,尧舜则无私欲之蔽,而能充其性尔。故孟子与世

  • 第四章 11·辜鸿铭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辜讲孔子说:“聪明人以道德规范衡量一个人,愚蠢的人只是通过其职位判断一个人。聪明人期待公平公正,而愚蠢的人只期待利益和恩惠。”(我贸然认为,在这句话中有一处明显的书写

  • 颜氏學記卷一·戴望

    習齋一 處士颜先生元颜先生元,字易直,又字渾然,直隸保定府博野縣北楊村人也。父昹為蠡朱翁義子,遂姓朱為蠡人。先生孕十四月而生。既生有文在其手曰生,舌曰中。時明崇禎八年乙亥三月也。戊寅遼東兵入畿輔,父被掠去,母

  • 复志禅先生书·太虚

    志禅先生清鉴:教示诵悉,过蒙奖饰,惭愧无地!足下英年志佛,曷胜倾佩!鄙意最好是于佛法能真觉实行而不舍世俗,去秋在北京讲维摩诘经所唱导者即为斯义。至大慈机缘成熟之说,假如有一人于人世,于佛法已能领悟,自觉有出家之必要,而在离

  • 曹溪禅之新击节·太虚

    ──十一年冬作──达摩别传一宗,至曹溪而大行中国;宋时貤及朝鲜、日本,迄今流衍未衰,可为盛矣!然自达摩以逮曹溪,虽别传之心宗实超教外,而悟他之法要不离经量。曹溪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又曰:‘涅槃经吾为讲说,无一字

  • 佛说大乘随转宣说诸法经卷下·佚名

    宋明教辩才法师充译经三藏沙门诏德等奉 诏译  尔时莲华游戏天子与十千天子。皆来供养世尊及文殊师利菩萨。各持上妙名华。优昙钵罗华。青色莲华。白色莲华。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发恭

  • 固气还神九转琼丹论·佚名

    由《固气还神论》和《九转琼丹论》两部分组成。后者有注。前者引《黄庭经》,述精气为人之本,教人养气养精。后者述神水为灵丹之源,教人炼丹。疑其为房中阴丹之术。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宗泐

    佛典注疏。明宗泐、如玘奉敕撰。八卷。是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的注释书。书前有明洪武十一年(1378)七月初十日的“圣旨”及宗泐、如玘的《进新注楞伽经序》,书后有翰林学士宋濂的《新撰楞伽经后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