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惜香乐府卷十

柳梢青(拾遗)

晴雪楼台,试灯帘幕,适是元宵。罗绮娇春,帝城风景,今夜应饶。

争知我系如匏,便□月良天任教。早闭柴门,从他箫鼓,细打轻敲。

贺新郎

世谛人多错。阿谁将、虚名微利,放教轻著。万事莫非前定了,选甚微如饮酌。算徒诧、龙韬豹略。纵使龙头安尺木,更从教、豹变生三角。浑是梦,恍如昨。

吾庐自笑常虚廓。对残编、磨穿枯砚,生涯微薄。负郭田园能有几,随分安负守约。要不改、箪瓢颜乐。西掖北扉终须到,且嘲风咏月常相谑。更要甚,万金药。

东坡引

茅斋无客至。冰砚冻寒泚。南枝喜入新诗里。恼人频嚼蕊。因思去腊江头醉。倚动客兴伤春意。经年自叹人如寄。光阴如捻指。光阴如捻指。

满庭芳

风力驱寒,云容呈瑞,晓来到处花飞。遍装琼树,春意到南枝。便是渔蓑旧画,纶竿重、横玉低垂。今宵里,香闺邃馆,幽赏事偏宜。

风流金马客,歌鬟醉拥,乌帽斜□。问人间何处,鹏运天池。且共周郎按曲,音微误、首已先回。同心事,丹山路稳,长伴彩鸾归。

杏花天

乍凉淅淅风生幕。人独在、朱栏翠阁。吹箫信杳炉香薄。眉上新愁又觉。

从前事、拟将拚却。梦不断、花梢柳萼。一杯睡起谁同酌。斜日阴阴转角。

临江仙

远岫螺头湿翠,流霞赪尾疏明。断虹斜界雨新晴。烟村灯火晚,江浦画难成。

我向其间泛叶,终朝露渚风汀。老来心事最关情。不堪三弄笛,吹作断肠声。

辊绣球(和康伯可韵)

流水奏鸣琴,风月净、天无星斗。翠岚堆里,苍岩深处,满林霜腻,暗香冻了,那禁频嗅。

马上再三回首。因记省、去年时候。十分全似,那人风韵,柔腰弄影,冰腮退粉做成清瘦。

眼儿媚

南枝消息杳然间。寂寞倚雕栏。紫腰艳艳,青腰袅袅,风月俱闲。

佳人环佩玉瓓珊。作恶探花还。玉纤捻粟,樱唇呵粉,愁点眉弯。

菩萨蛮

日高犹恋珊瑚枕。羞红不忿花如锦。双燕运芹泥。燕归人未归。

纵饶梳洗罢。朱户何曾跨。寂寞小房栊。回文和泪封。

鹧鸪天

落魄东吴二十春。风流诗句得清新。今年却恨花星照,再见温卿与远真。(京口妓魁赵柔陈玉。)

分楚佩,染巫云。赤绳结得短花茵。若非京口初相识,安得毗陵作故人。

浪淘沙

绿树转鸣禽。已是春深。杨花庭院日阴阴。帘外飞来双语燕,不寄归音。

旧事懒追寻。空惹芳心。天涯消息远沈沈。记得年时中酒后,直至而今。

谒金门

春睡足。帘卷翠屏山曲。芳草沿阶横地轴。垂杨相映绿。暗忆旧欢难续。又是禁烟传烛。陌上踏青新结束。秋千谁共促。

侍香金童

一种春光,占断东君惜。算秾李、昭华争并得。粉腻酥融娇欲滴。端的尊前,旧曾相识。

向夜阑、酒醒霜浓寒又力。但只与、冰姿添夜色。绣幕银屏人寂寂。只许刘郎,暗传消息。

菩萨蛮

新晴庭户春阴薄。东风不度重帘幕。第几小兰房。雏莺初弄黄。

悄寒春未透。不解寻花柳。只恐渐春深。愁生求友心。

清平乐

紫箫声断。窗底春愁乱。试著春衫羞自看。窄似年时一半。一春长病厌厌。新来愁病重添。香冷倦熏金鸭,日高不卷珠帘。

好事近

齿颊带余香,罄咳总成珠玉。剪碎袖罗花片,点金觥春绿。玉鱼花露自清凉、涓涓在郎腹。犹胜望梅消渴,对文君眉蹙。

品令

好事客。宫商内、吟得风清月白。主人幸有豪家意,后堂煞有春色。

花压金翘俏相映,酒满玉纤无力。你若待我些儿酒,尽吃得、尽吃得。

武陵春

落了丹枫残了菊,秋色苦无多。谁唤西风泣泪罗,吹恨入星河。

碧枝头金粟闹,曾乖翠云窝。重柔檀英忆两娥。无奈冷香何。

猜你喜欢
  张杜·唐圭璋
  论须读书第十三·王骥德
  ●紫钗记目录·汤显祖
  韵语阳秋卷八·葛立方
  外集·李贺
  你是谁呀?·徐志摩
  卷478 ·佚名
  卷389 ·佚名
  卷二百七十七·曹学佺
  卷三十·陈邦彦
  卷七百十·佚名
  御选宋诗卷三十五·康熙
  第一回 老鳏冻馁·蒲松龄
  31.李白:战城南·施蜇存
  心泉学诗稿巻二·蒲寿宬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陈衍

    一、湘乡李亦元(希圣)曩闻余有《诗话》之作,端楷录所作七言律十数首,自都寄余,请去留。为录《望帝》、《湘君》二首,报以诗曰:“眇眇愁余有所思,玉溪寄楚人词。湘君目断灵旗影,望帝心伤《锦瑟》诗。已续《广陵》妖乱志,

  • ●三家总论·尚鎔

    近日论诗竞推袁、蒋、赵三家,然此论虽发自袁、赵,而蒋终不以为然也。试观《忠雅堂》集中,於袁犹貌为推许,赵则仅两见,论诗亦未数及矣。 自明七子以後,诗多伪体僻体。牧庙远法韩、苏,目空一代,然如危素之文,动多诡气。梅

  • ·卷五〔杂著〕·陆机

    演连珠五十首其一  臣闻日薄星迴,穹天所以纪物;山盈川冲,后土所以播气。五行错而致用,四时违而成岁。是以百官恪居,以赴八音之离;明君执契,以要克谐之会。其二  臣闻任重于力,才尽则困;用广其器,应博则凶。是以物胜权而衡殆

  • 卷三百五十·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五十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七十 曾棨【字子啓永丰人】 北斗篇 昔我住江南有斗维北悬及兹正幽蓟如在北斗边地理虽异域象纬宁有迁感此夜无寤起行望青天

  • 卷一百三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三十三李颀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鴈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

  • 戴叔伦诗鉴赏·佚名

    生平鉴赏 戴叔伦( 732—789),字幼公,润州金坛(今江苏金坛县)人。德宗贞元进士。早年曾在盐铁史刘宴手下任职,后任抚州刺史,又迁任容管经略史。晚年上表自请出家作道士。 他当时的诗名很大。写过一些揭露社会矛盾、反映人民疾

  • 卷十 晋语四·左丘明

    1文公在狄十二年,狐偃曰:“日,吾来此也,非以狄为荣,可以成事也。吾曰:‘奔而易达,困而有资,休以择利,可以戾也。’今戾久矣,戾久将底。底着滞淫,谁能兴之?盍速行乎!吾不适齐、楚,避其远也。蓄力一纪,可以远矣。齐侯长矣,而欲亲晋。管

  • 湖南巡抚赵弘恩等奏折 湖南人为什么非要将曾静沉潭溺·雍正

      编者按:曾静由反清转向多方吹捧雍正和清朝的统治,因被派往湖南“观风整俗使”衙门听用,向民众宣扬雍正盛德。曾静到湖南不久,长沙城内便出现了传单,内容是约定一批百姓要共同抓住曾静,投入深潭溺死。这传单强烈反映了湖

  •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五·杨士奇

    宣德三年秋七月辛亥朔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门之神○选太原前卫千户曹英孙女为镇国将军羙垸夫人平阳卫指挥桂德孙女为镇国将军美垙夫人平阳府临汾县民贾整女为镇国将军美埻夫人○壬子赐贵州安顺州把事阿关镇宁州把事阿

  • 卷之二百·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八十七 曹寅奏请圣安并江南虽知异常之变但无异说摺·佚名

    康熙四十七年十月初五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本月初四日,臣家奴赍捧御批摺子回南称,九月廿一日,奏事存住口传上旨,臣闻谕之下,不胜痛苦垂涕。窃念臣自黄口无知,蒙皇上豢养至今,特拔专司重任,上至祖父

  • 刘洁传·李延寿

    刘洁,长乐信都人。昭成帝时,慕容氏向魏进献女儿,刘洁的祖父刘生是侍奉公主的家臣,于是就随公主入魏。刘生被赐给妻妾,生了儿子刘堤,刘堤官至乐陵太守,被封为信都男后去世。  刘洁继承了刘堤的爵位,他多次跟随皇上出征,晋爵会

  • 卷六十二·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六十二 朱批甘汝来奏摺 雍正四年七月初三日广西廵抚【臣】甘汝来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以謭劣庸材荷蒙 皇上畀以封疆重寄朝夕冰兢惟力图绥靖地方以仰 副 皇上委用之殊恩广西幅员辽濶土司猺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八·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 洪武二十四年三月戊子朔,日有食之。 周世子有燉受册宝,上表谢。 遣魏国公徐辉祖、曹国公李景隆、凉国公蓝玉、徽先伯桑敬、都督马鉴、指挥严麟、朱铭、徐质、陈义、勋卫、徐增寿往陕西等

  • 阴阳·胡宏

      胡子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有一则有三,自三而无穷矣。老氏谓&ldquo;一生二,二生三&rdquo;,非知太极之蕴者也。  小道任术,先其得,后其利,智己而愚民者也。圣人由道而行,其施也博,其报也厚,其散也广,其聚也多,贪欲不生而天下通

  • 三正考改时改月图·吴鼐

    夏正建寅商正建丑周正建子秦正建亥及太初正厯之后追改秦厯原委合为一图子月 夏十一【仲冬】 商十二【季冬】周正【孟春】 秦二【仲 太初厯改为春 秦十一月】丑月 夏十二【季冬】商正【孟春】周二【仲春】 秦三

  • 明行道六成就法·佚名

    西藏迦居爾宗二十四祖珀瑪迦爾波喇嘛原著西藏達瓦桑杜格西喇嘛英文譯傳從學弟子美國伊文思溫慈博士纂集震旦觀化廬學藏密菩薩優婆塞張妙定蓮菩提金剛正重譯漢文皈敬皈敬尊聖光榮諸寶上師足下引端今於此中,開演訓導微妙

  • 新论·桓谭

    东汉桓谭著。《后汉书·桓谭传》载:“谭著 书言当世行事二十九篇,号曰《新论》”。共十六题,分别 是:《本造》、《王霸》、《求辅》、《言体》、《见征》、《谴非》、 《启寤》、《祛蔽》、《正经》、《识通》、《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