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韩璜

  璜字叔夏。尝知上蔡县,御史台主簿。建炎四年(1130),赐进士出身,守监察御史,擢右司谏。责监浔州商税。起为广南西路转运判官,又为广南东路提点刑狱。

  清平乐

  向伯恭韵木犀

  秋光如水。酿作鹅黄蚁。散入千岩佳树里。惟许修门人醉。

  轻钿重上风鬟。不禁月冷霜寒。步障深沉归去,依然愁满江山。

猜你喜欢
  卷四百四十一·彭定求
  序·梁章钜
  ◆会稽外史于立(会稽外史集)·顾嗣立
  第七十八回 庆升平十彩笔题成·陈端生
  第五场·老舍
  第二出·叶小纨
  第五十二出 索元·汤显祖
  第四折·乔吉
  道园遗稿序·虞集
  三集卷九十四·乾隆
  巻十·胡震亨
  卷一百五·陈廷敬
  卷八十二·佚名
  御选元诗卷五十五·康熙
  王舎人诗集巻四·王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五十回 饮鸩毒姑妇成疑案 焚鸦片中外起兵端·蔡东藩

      却说皇贵妃钮祜禄氏,系侍卫颐龄的女儿,幼时尝随官至苏州,苏州女子,多年慧秀,通行七巧板拼字,作为兰闺清玩,钮祜禄氏随俗演习,后来熟能生巧,发明新制,斫了木片若干方,随字可以拼凑,人人羡她聪明,称她灵敏,且生就第一等姿色,模样

  • 卷三上·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三上 【起己亥汉高帝五年尽甲申汉文帝後七年】凡四十六年 【己亥】汉太祖高皇帝五年冬十月王追项籍至固陵齐王信魏相国越

  • 卷二百七十三·杨士奇

    永乐二十二年秋七月甲戌朔享 太庙 皇太子行礼○丁丑○夜有星如盏大青白光烛地起自天棓西南行至天市西垣外尾迹后散○庚辰○车驾次清水源道旁有石崖高数十丈命大学士杨荣金幼孜刻石纪竹曰使后世知朕亲征过此也○癸

  • 卷之二十·佚名

      顺治二年。乙酉。八月。庚辰朔。礼科给事中梁维本奏言、六科之设职在看详封驳厘弊纠贪。而职掌未明、诸臣不无瞻顾乞敕下吏科、察照会典将六垣职掌详列奏明。或有缄默徇私自难逃于考功之法报可。  ○户科给事

  • 西北诸戎传·姚思廉

    西北诸戎传序西北诸戎,汉代张骞开通西域,甘英竟至于到了西海,有的派遣侍子入朝陪侍天子,有的进贡,当时虽穷兵黩武,仅能战胜,比起前代,差得远了。魏时三方鼎立,每日战争不止,晋国平吴以后,稍得安宁,只是设立戊己校尉掌管西域之屯田

  • 兵一二·徐松

    捕贼二神宗熙宁元年八月三日,诏:「访闻祁州界有军贼刘亨等结集,自称在暗强人。仰转运司严责地分及侧近捕盗官会合捉杀,须管日近败获。」 十一月十二日,诏:「访闻河北诸路自十月后来,所在贼盗甚多及逃走军人不少。其贼盗,严责

  • 内令·朱元璋

    自后妃以下,一应大小妇女及各位下使数人等,凡衣食、金银、钱帛并诸项物件,尚宫先行奏知,然后发遣内官监官。监官覆奏,方许赴库关支。尚宫若不奏知,朦胧发遣,内官亦不覆奏,辄擅关支,皆处以死。凡私写文帖于外,写者接者皆斩。知情

  • 卷一·易祓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总义卷一     宋 易袚 撰天官冢宰第一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极中也此经并列于六官之首者言六官所掌之事无非示中于天下取中于王国也诗曰商邑翼翼四方之极古者建国皆本于此

  • 禅宗史的真历史与假历史·胡适

      假历史  世尊在灵山会拈花示众,人天百万悉皆不解,独大迦叶微笑。佛云,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分付迦叶了。  大迦叶传阿难,以下递传,共廿八代,每一代只有一人。第廿八代菩提达摩东来,是为东土禅门初祖。【十一世纪的契

  • 目录·李遵勖

    天圣广灯录三十卷 宋 李遵勖敕编福州开元禅寺住持传法赐紫慧通大师 子一谨募众缘。恭为今上 皇帝。祝延 圣寿。文武官僚。资崇 禄位。圆成雕造 毗卢大藏经板一副。旹绍兴戊辰闰八月 日  

  • 大乘与人间两般文化·太虚

    ──十三年冬在慈溪保国寺作── 一 释题   二 甲种文化    甲 理智上──离言契性的    乙 行为上──克己崇仁的    丙 信向上──融迹同本的   三 乙种文化    甲 理智上──藉相求

  • 僧伽与政治·太虚

    问政而不干治──觉群社──三十五年七月作──去年海潮音月刊曾刊出过宗教徒应有国大代表一文,本年一二月间醒心曾寄余论应组“佛教政党”一篇。继而在家出家少壮佛徒聒余倡导组织者不下十余人;间询长老缁素,则缄默持重

  • 佛说新岁经·佚名

    东晋天竺三藏昙无兰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八万四千人俱。舍利弗目连等。前后围绕。听佛说经。佛处大会。犹如须弥众山之王。独峻高显。如月盛满照于群星。威光唯景。如紫金耀于是场地。皆

  • 新华严经论 第三十四卷·李通玄

    长者李通玄撰 从此已下七卷。总是善财善知识。自此已下十个善知识是十住门 一示善知识所居方面者。何故令往南方。以明托方隅而表法。以南为正。为离为明。以离中虚。以中虚故。离为明为日。为九天。在身为头为目为

  • 卷第六(观世音等诸菩萨卷下)·佚名

    佛说陀罗尼集经卷第六(观世音等诸菩萨卷下) 大唐天竺三藏阿地瞿多译 何耶揭唎婆观世音菩萨法印咒品(唐翻马头)当部(印即有八咒有十六) 马头护身结界法印咒第一 两手从中指以下三指。向外相叉。各博著手背。合掌。二

  • 元文类·苏天爵

    原名《国朝文类》。诗文总集。元苏天爵编选。七十卷。目录三卷。天爵字伯修,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所选诗文从元初(1279)至延祐(1314—1320),仅三四十年间,内涵至元诗文极盛之时,分四十三类,去取精严,具有体要,文苑英

  • 劝修净土诗·省庵

    实贤谫劣庸僧,褊卑陋器。本无大力,仰承前辈宗风。时有好怀,独结西方净愿。虽躬行不逮,原无实得于自心。而兼济未忘,乃有愚衷于此世。原夫净土一门,理极顿圆,事诚简易。在因强而得果疾,用力少而成功多。浅之则夫妇与知,深之则圣

  • 禅源诸诠集都序·宗密

    凡二卷或四卷。唐代宗密(780~841)着。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初宗密著有禅源诸诠集一书,收录禅宗诸家之言句偈颂,别称禅那理行诸诠集,凡百卷,后遇会昌法难(845)与唐末五代之乱而佚失,今仅残存都序,即是本书。宗密同属禅宗(荷泽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