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隆吉集补钞

隆吉集补钞

梁栋

哀毗陵

荆溪水腥泊船早,落日无人行古道。髑髅有眼不识春,东风吹出青青草。荒基犹认是人家,败栅曾将当城堡。当时压境兵百万,不脱靴尖堪蹴倒。短兵相接逾四旬,毒手尊拳日攻讨。内储外援两消沈,一缕人心坚自保。孤臣守土轻性命,赤子效死涂肝脑。朝廷有爵愧降附,幽壤无恩泽枯槁。愿笺司命录英雄,收拾忠魂畀穹昊。

送存书记

一声两声松子落,一片两片枫叶飞。夕阳在山新月上,道人相伴一僧归。

仲安集钞

吕定

怀古

我昔游海上,东望三神山。风波几万里,苍茫云霭间。鱼龙自掀舞,天空日月闲。神仙渺无迹,徐福去不还。空馀蓬莱阁,千载留人寰。

追和苏子瞻游峡山寺韵

山迥宝华阁,水绕金锁湾。尘虑顿焉息,于兹开我颜。疏钟日夕动,老僧休下还。天风吹白云,悠悠满松关。归猿有馀悲,月明啸空山。仙人自何来,翱翔八极间。手把玉芙蓉,吟笑锵佩环。歌罢忽飞去,千峰堆翠鬟。

赴京

太白楼前雨乍收,画船挝鼓上皇州。肯因离别牵愁思,要把勋名事壮游。千里关河旗带月,一天星斗剑横秋。胸中剩有安边策,此去应当献冕旒。

奉天门朝贺

晓□初临万岁山,宝幢华盖列朝班。九重天上来仙乐,五色云中识圣颜。深殿卷帘香雾袅,近臣传制佩声还。嵩呼齐祝恩如海,散作阳和满世间。

调兵

年少谈兵胆气豪,折冲千里岂辞劳。旌旗影动秋风肃鼓角声回夜月高。红锦裁鞍新试马,黄金装带旧悬刀。临征自信军容盛,五色团花绣战袍。

扈驾

八月秋高战马肥,观兵郊外振天威。一声凤吹迎鸾驭,五色龙文杂衮衣。剑战横空金气肃,旌旗映日彩云飞。令严星火诸军奋,直斩单于塞上归。

班师

紫塞回鸾雪正晴,王师百万拥连营。马嘶大地山河壮,旗卷长空日月明。龙虎台高千嶂耸,凤皇城近五云生。圣颜有喜天心顺,中外欢闻奏凯声。

登东岳山

海内名山孰与齐,清风掖我上丹梯。鹏程九万扶摇近,世界三千指顾低。瀑挂天门惊霹雳,雨蒸日观出虹霓。太平会见东封盛,玉简金书焕紫泥。

雪夜

漠漠同云遍海涯,晓风寒逼绿窗纱。飞扬鳞甲三千界,妆点楼台百万家。何处妙歌金帐酒,谁人清对玉梅花?便应石鼎融冰水,乌帽笼头自煮茶。

望岱岳

岱宗东望郁嵯峨,万丈仙桥鸟外过。秦树千年空老大,汉碑终古不消磨。天坛夜静乘星斗,石磴春深长薜萝。记得旧游曾载酒,颓然峰顶放长歌。

望峄山

极目东山秀色浓,紫霄千叶醉芙蓉。题诗尚记仙人洞,飞佩曾过玉女峰。树老孤桐秋露下,碑残古篆暮云封。何时再醉天门月,卧听清风万壑松。

登彭城楼

项王台上白云秋,亚夫坟前草树稠。山色不随人事改,水声长近戍城流。空馀夜月龙神庙,无复春风燕子楼。楚汉兴亡俱土壤,不须怀古重夷犹。

戏马台

据鞍指挥八千兵,昔日中原几战争。追鹿已无秦社稷,逝骓方叹楚歌声。英雄事往人何在!寂寞台空草自生。回首云山青矗矗,黄流依旧绕彭城。

夜宿甓社湖

湖光如镜迥无山,耿耿银河路可攀。万象不移天地外,一尘能到水云间。月明孤屿生楼阁,夜静飞仙过佩环。借问孟城何处是?微微灯火绿杨湾。

金陵旅夜

一雨皇都万象明,东风娇啭上林莺。火烟亭馆春多少,钟鼓楼台夜几更。枕上故园蝴蝶梦,枝头斜月杜鹃声。银笺欲写长相忆,滚滚江流不尽情。

过小孤山

八月灵槎沂海门,翠云台上醉芳樽。峰头楼阁相高下,水底鱼龙自吐吞。万古青天留玉柱,五更红日涌金盆。宦游不尽登临兴,欲洗苍苔颂圣恩。

登翠云台

一柱中流亦壮哉,分明世上有蓬莱。帘开庐阜层层出,船泛岷山滚滚来。夜冷神龙蟠水府,天青仙佩下瑶台。闲将玉管吹明月,勾引翩翩彩凤回。

游匡庐山

欲向匡庐观瀑布,便从鼓蠡骤楼船。一声长啸来丹壑,千丈飞流下碧天。洞里楼台无岁月,云中鸡犬有神仙。凭谁呼起巢松者,醉拥宫袍对酒眠。

度大庾岭

凿破鸿蒙一窍通,至今传说九龄功。天垂瘴雨蛮烟外,路入炎荒火树中。万里关河瞻北极,两行旌旆过南雄。鹧鸪声里端阳近,榕树青青荔子红。

过峡山寺

峡江江上峡山寺,落日峰峦翠作堆。云拥半字楼殿出,天然一幅画图开。仙人采药和光洞,释子翻经化台。顾我红尘车马客,题诗无暇扫苍苔。

登越王台

海上荒台草树平,登临不尽古人情。白云万里怀亲舍,红日中天望帝京。百粤山川秋历落,三城楼阁晚峥嵘。醉来徙倚栏干曲,听彻西风画角声。

浴日亭和苏学士韵

危亭突兀倚青山,坐对扶桑碧海湾。紫雾欲生龙伯庙,洪涛先涌虎门关。光摇宇宙花生眼,影动阑干酒上颜。遥望蓬莱宫阙晓,一轮飞挂碧云间。

游海珠寺

何年神物抱珠游,遗向沧浪第一洲。五色化成金世界,六鳌擎出宝香楼。光涵蛟室星辰动,影落龙宫日月浮。万古团团大地里,磬声敲彻海门秋。

登广城楼

三尺龙泉事远游,越王台上望南州。一天雨过千山晓,万里风来五月秋。江郭楼台蛮客市,海门烟日蜃家楼。临戎不有安边策,应愧常何荐马周。

谒金华寺六祖法堂

坐阅人间几百年,双趺浑似后来禅。空门明镜台前地,寂寂红尘境外天。风劲法林从虎过,云生咒钵解龙眠。至今月到层楼上,共应祥光午夜圆。

右《说剑闲吟》,此三世列祖龙虎上将军吕公遗稿也。吕氏出宋丞相正惠公裔。其曾孙守袭庆府,死金人之难,详具《宋史》。中子大理公因徙新昌家焉。公固大理公第五民,讳定,字仲安,以武显教宗朝,爵至殿前都指挥使,龙虎上将军,最贵倨矣。吾吕家声,赖公籍籍,其一时功名富贵,邑父老相传,赫赫若前日事。至其胸罗星斗,腹笥经书,发为诗歌,引商刻羽,直登作者之坛,则概乎尠有知者。国初,族祖从覆瓿中得公遗稿二十八首,珍收焉。今足未睹其全书,而亦可以想见其为人,必忠孝英特,有当年岳武穆、刘顺昌之风。噫!若公者,武备而兼文事,宋人而踵唐音,其流风馀韵,足以传矣。余旧曾手摹一编。置之案头,兹宰松溪,偶简奚囊,获此,遂付欹劂,以永其传。读公诗者,幸繇一斑窥全豹云。裔孙继梗跋。

所南集钞

郑思肖

伯牙绝弦图

终不求人更赏音,只当仰面看山林。一双闲手无聊赖,满地斜阳是此心。

秦女吹箫图

弄玉飘飘仙女姿,凤凰低舞久相期。箫中应有别一曲,飞出青天影外吹。

逢陈宜之

行李苦役役,相逢古润州。千金一夜醉,四海十年游。山静鬼行月,宵凉人梦秋。近闻边事急,畎亩得无忧。

送友人归

年高雪满簪,唤渡浙江浔。花落一杯酒,月明千里心。凤凰身宇宙,麋鹿性山林。别后空回首,冥冥烟树深。

访隐者

石窦云封隐者家,一溪流水绕门斜。满山落叶无行路,树上寒猿剥藓花。

春日登城

城头啼鸟隔花鸣,城外游人傍水行。遥认孤帆何处去,柳塘烟重不分明。

春词

春气喧妍御夹纱,玉钗双袅绿云斜。倚栏看遍庭前树,尽是枝头结子花。

怀友

今日樽前忽忆君,为怜秋事又平分。坐来凝睇西风久,过尽天边数片云。

春日游承天寺

野梅香软雨新晴,来此闲听笑语声。不管少年人老去,春风岁岁阖闾城。

湖上漫赋

藓崖苍润雨初乾,石罅飞泉喷雪寒。啼断禽声山更静,青松影下倚栏干。

隐居谣

布衣暖,菜羹香,诗书滋味长。

醉乡

江潮初上玉船空,假道青州一水通。相去尘寰千万里,不愁日夜不春风。

自题推逢图

清晓清风吹过后,露出青青一罅天。一似推篷偷看见,竹林半抹古苍烟。 

自题墨竹

万顷琅矸压碧云,清风幽兴渺无垠。当时首肯说不得,不意相知有此君。

听琴

洋洋盈耳间,一派水潺潺。意不随声尽,心应与物闲。宿云穿窦出,飞鸟御风还。却喜无人识,支颐看远山。

睡觉有怀寄王梅坞垓

向年治乱屡兴怀,此日清闲独把杯。千古英雄人不见,一楼风雨梦初回。空中变化观龙见,世上凄凉误凤来。须人山林了生死,莫将心迹付尘埃。

飘零

飘零书剑十年吴,又见西风脱尽梧。万顷秋生杯后兴,数茎雪上镜中须。晴天空阔浮云尽,破屋荒凉俗梦无。惟有固穷心不改,左经右史足清娱。

怀归

突兀高楼落照间,此身迥出俯人寰。客心不逐年华老,诗兴何曾月夜闲。峡水流归天际海,淮云飞度浙中山。杜鹃啼后归舟发,只有春愁满载还。

虎丘

何年海涌来,霹雳破地脉。裂透千仞深,嵌空削苍壁。山润石乳甘,秋冷铁花碧。阖闾云空愁,银虎去无迹。蛟龙镇奇险,拱护梵王宅。

古诗

苍苍碧玉盘,乌兔东西逃。一气母群儿,各弄性情妙。雷动蛰龙飞,天老哀猿吊。俯首问洪蒙,万古一长啸。

琴女行

有邻家女岁未笄,黠兮容鄙旧习之污耳,慕古意於无穷。鼓幽寂兮旷宇生风。孤思贞洁兮月走碧落之方中。於是时兮身若不清抄本作无肉,泠然飞仙。遗杂响於众听,抱孤清而独妍。彼冰雪之洁兮,奚顾芬菲分春而争怜。辄引而赋。

嫦娥开殿当高青,白光染夜生空明。望中泠泠莹如水,碧透□镜双瞳子。窄袖笼春玉笋娇,援琴一鼓秋潇潇。瑶池女子旨趣别,紫清吹下太古雪。双鬟翠腻绾香雾,临风欲控青鸾羽。应悔思凡谪尘土,长向花前忆王母。

墨兰

钟得至清气,精神欲照人。抱香怀古意,恋国忆前身。空色微开晓,晴光淡弄春。凄凉如怨望,今日有遗民。

秋雨

云满长空雨满山,凄凄风色变新寒。夜来白帝将秋去,万树淋漓哭不干。

醉乡

破得愁城了,仍还太古风。浑然无事国,不与世相通。地迈华胥外,天归混沌中。蠢哉蛮触氏,苦死角英雄。

太和国土裹,风味极清柔。意外竟忘世,胸中不梦秋。日蒸春气涌,地漾水光流。此即神仙窟,何须更十洲。

猜你喜欢
  卷六百零六·彭定求
  郑梦协·唐圭璋
  王安国·唐圭璋
  今传是楼诗话 七·王揖唐
  ●含中集卷四·李锴
  卷二十八·王十朋
  卷四·汤右曾
  二薇亭集补钞·管庭芬
  卷首下·郭元釪
  卷八百九十五·佚名
  江西诗派小序·刘克庄
  朱熹词作鉴赏·佚名
  章碣诗鉴赏·佚名
  续词余丛话卷二·杨恩寿
  雍熈乐府卷之七·郭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韵语阳秋卷十三·葛立方

    宋 葛立方 撰杜甫诗云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则仇池者必眞仙所舎之地东坡在颖州梦至一官府顾视堂上牓曰仇池自后作诗徃徃自称仇池如记取和诗三益友他年弭节过仇池按唐书志成州同谷县有仇池与秦州接壤故老杜秦州杂诗尝

  • 卷十三·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清代,敬业堂诗集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十三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劝酬集【尽辛未一年】己未以後衣食奔走与德尹出入如相避庚午偪腊归自具区德尹适从洛中旋里除夕酌酒相劳盖十二年无此乐矣爰相约为杜门计

  • 卷一百八十六·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八十六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雪溪诗集【二】幽居幽居寂无事晨起伴僧禅晓澹岩前月秋明水底天望乡书断雁问路客回船阻絶平生友清游有梦传别故人张孝先平生尝叹少陵诗岂谓残生尽见

  • 卷三·杨士奇

    元年八月戊戌朔○己酉谍报长兴侯耿炳文领兵三十万驻真定都督徐凯领兵十万驻河间都督潘忠杨松营莫州其先锋骁勇者九千人已据雄县肆虏掠 上率师御之○壬子至涿州屯娄桑令军士秣马蓐食晡时度白沟河 上曰今夕中秋彼不虞

  • 雍正实录卷之九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第七卷 同治(中)·缪荃孙

    李鸿章奏(原稿末载月日)查咸丰十一年换定条约,镇江准于一年后立口通商。正月间,由美国参将巴夏礼等勘定镇江西门外上下空地,建造署栈。前抚臣薛焕当委常镇通海道会同办理,并奏明在案。嗣因所勘新关地基尚未兴工起造,又改在

  • 八六四 谕不行敬谨全避庙讳之吴省兰着销去纪录四次免其降级·佚名

    八六四 谕不行敬谨全避庙讳之吴省兰着销去纪录四次免其降级乾隆四十七年三月二十四日又议承办《通鉴长编》内,于庙讳仅缺一笔,不行敬谨全避之编修吴省兰遵旨议处,照例降级一疏,奉谕旨:吴省兰着销去纪录四次,免其降级。(起居

  • 陆梦龙传·张廷玉

    陆梦龙,字君启,浙江会稽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任命为刑部主事,晋升员外郎。张差案发,引据法律凡是向宫中射箭、放弹、投掷砖石的等一律处以死刑。官司初审结束,提牢主事官王之肕报告张差的口供十分详细,乞求皇帝下诏

  • 公冶长第五·朱熹

     此篇皆论古今人物贤否得失,盖格物穷理之一端也。凡二十七章。胡氏以为疑多子贡之徒所记云。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妻,去声,下同。缧,力追反。绁,息列反。公冶长,孔子弟子。妻,为之

  • ●牧鑑卷之一·杨昱

    汀郡楊昱東谿輯長白榮譽子譽校治本一(一)◆治本一(一)治本君子之身是也身一也有化所資以立者有政所由以成者化所資立曰德政所由成曰才古人推準動化得此而巳然古人邈矣簡策有幸存而未泯者庸可不盡心乎敬稽經訂傳得若干條列

  • 卷八·郑方坤

    ●钦定四库全书经稗卷八兖州府知府郑方坤 撰○春秋传受牒左氏传王子朝之乱晋命诸侯输周粟宋乐大心不可晋士伯折之乃受牒而归今世台府移文属郡曰牒盖春秋时霸主于列国已用之矣(鹤林玉露)昭公孙齐春秋之世列国之君失守社

  • 卷三十·郑玉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阙疑卷三十     元 郑玉 撰 十有二年春王二月莒人伐我东鄙围台季孙宿帅师救台遂入郓 高氏曰善救台恶入郓也入郓以报围台也夫衆人所以为衆人者彼以不义加己巳以不义报之彼以不仁遇己己以不仁

  • 卷一·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 诗集传卷一       宋 苏辙 撰 周南 文王之风谓之周南召南何也文王之法周也所以为其国者属之周公所以交於诸侯者属之召公诗曰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日辟国百里言其治外也故凡诗言周之内治由内而及

  • 失编·章世纯

    ○牿之反复 二句气不能清、则所感害深也、夫乘动之行、求以静澄也、至于牿之深、而静之地、动亦先之矣、欲夜气之存也淂乎、且人实有清淑之气。而至求之梦觉之会。斯亦微矣微而保之则可着之端也微而

  • 桓公·桓公八年·左丘明

    【经】八年春正月己卯,烝。天王使家父来聘。夏五月丁丑,烝秋,伐邾。冬十月,雨雪。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传】八年春,灭翼。随少师有宠。楚斗伯比曰:「可矣。仇有衅,不可失也。」夏,楚子合诸侯于沈鹿。黄、随不会,使薳章让黄。

  • 附录二:《印光大师永思集》选编 印光大师略传·印光

    张慧容印光大师于夏历十一月初四日卯时,念佛见佛,在苏州木渎灵岩寺关房坐化[1]生西。大师具祖师作略,称(ch&egrave;n符合)四依[2]垂范[3]。其生平以文字三昧宏扬净土,阐明因果,则有正、续编《文钞》。其示疾以及坐化,则有护

  • 胡氏尚书详解·胡士行

    十三卷。宋胡士行撰。士行南宋时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江南西路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官至临江军军学教授。此书又称《书集解》、《初学尚书详解》。士行解《尚书》,多以伪孔传为主,异说附后;伪孔传义有未妥,则引杨时、林

  • 大智度论·龙树

    佛教论书。简称《智度论》、《智论》、《大论》、《释论》,亦译《摩诃般若释论》。为论释《大品般若经》之作。传说古印度龙树著,后秦鸠摩罗什译。100卷。卷首所载僧叡之序称:“是以马鸣起于正法之余,龙树生于像法之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