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晞发集补钞

晞发集补钞

谢翱

听雨

山厨压炊烟,野雨起薄莫。孤客卧空床,不识门前路。回风已若休,入壑忽如赴。荒林啼鬼车,往往不见处。邻翁起厌胜,咒作禹馀步。听雨杂咒声,起歌和其语。咒静雨亦止,还眠向窗曙。

佽飞庙迎神引

剑歌兮击筑,茭青兮蓼绿,夕济甬兮沉玉。步巫兮禹孙,葺神藩兮楚车,神之乘兮海云。噀芳兮越咒,斩将兮神祐。秋零露兮为醑,春集鸦兮神语。风萧萧兮满旗,云之车兮来思。

鸿门宴

天云属地汗流宇,杯影龙蛇分汉楚。楚人起舞本为楚,中有楚人为汉舞。?鹈淬光雌不语,楚国孤臣泣俘虏。他年疽背怒发此,硭砀云归作风雨。君看楚舞如楚何?楚舞未终闻楚歌。

哭正节徐先生

凄凉携子女,冠佩赴重阴。塌井千年事,青天此夜深。哀辞山石刻,恤典海舟沈。里族南薰梦,东都直至今。

采药候潮山宿山顶精蓝夜中望海

蛟门南去鸟,此地望迢迢。积湿侵幡黑,生寒入梦飘。见灯归舶夜,闻偈解衣朝。上植皆为药,山枝不满樵。暗光珠母徙,秋影石花消。拟候槎回汉,宁甘客老辽。卻寻徐福岛,因问秦皇桥。余彼看日出,羽旌焉可招。

效孟郊体

手持菖蒲叶,洗根涧水湄。云生岩下石,影落莓苔枝。忽起逐云影,覆以身上衣。菖蒲不相待,逐水流下溪。

雨宿太白

城中家斧冰,此地绝炎蒸。天食青童棒,龙民白气升。暗灯犹宿火,寝服尚衷绘。客话从前事,书传入内僧。风流今独尽,云物老相仍。净榻搜凉卧,危栏入醉恁。雨师行下界,鸟梦识中乘。明发甬南云,他山逢智弘。

夜宿雪窦上方

眠山枕斧柯,独客爱盘阿。畏日生尘梦,寻仙到鸟窠。下方闻夕磬,南斗挂秋河。寝服侵云卷,颒泉通瀑和。窦分沧海月,禅入沃洲歌。此地精灵聚,中宵弄薛萝。

野霞观瀑

他年疏上浮,早日此中投。汲饮当鱼入,垂纶即虮游。净祠无血食,噀雨不腥流。僧语皆前事,人来尽别州。草谙长过雪,沙犯欲捐湫。至竟何依止,苍茫难祷求。

二月十日

山居少四邻,槠叶半为薪。野色生遥念,空江滞此身。风涛春忆越,亲旧晚游秦。独拟寻鸡犬,云萝挂葛巾。

早春寄岭海流人

短褐随南贾,衰年异壮游。龙旗虚左个,鸿影别中州。晚避高丽使,春乘百济舟。王孙与芳草,相忆可能留。

僧池青蛙

隐见多无定,时开一道萍。癭分荷背白,身带藓文青。吐雹收寒井,随僧入净瓶。柏坛祠后稷,应想作龙灵。

寄所知

何处识君面,青天云雾裾。携琴上衡霍,玄发向风梳。别去看流水,三年此躇踌。偶同海鸟梦,为致空中书。

僧舍避暑分韵得入字

故人隔天风,海水吹不立。聊将尘渴心,远赴山中汲。晴香芝菌生,暝翠雾露湿。唯应鸡犬深,幽林听经人。

五言杂诗

月离孤嶂雨,寻梦下山川。野冢埋鹦鹉,残碑哭杜鹃。妓收中使客,民买内医田。到此闻邻笛,离情重惘然。

送人还蜀

白发梦乡国,君归路不迷。洑槎秋见草,荒栈夜闻鸡。月过秦凉北,星流河汉西。何因到却返,吴语话分携。

雪榻瀑布

漱石清尘暑,云深畏解携。寒岩萧寺下,县水薜阴西。鸟宿湿栖树,花流晴下溪。谪龙闻咒起,奇服反初笄。

十日菊寄所思

篱菊是秋邻,青蕤几日新。忽逢初过节,相忆早衰人。囊枕离湘湿,分杯度岭贫。想应无事业,遥念更沾巾。

吴越王妃归朝

勾吴月令牵牛中,翟茀乘风来閟宫。随王剑履朝上殿,黄门夜趣长春宴。昭容引班入内朝,龙衮当中开雉扇。宴罢朝辞坐局促,诏赐离宫作汤沐。先王蒸尝泽有差,上恩许歌陌上花。

短歌行

秦淮没日如没鹘,白波摇空湿弦月。舟人倚棹商声发,洞庭脱木如脱发。寒蛩哀啼众芳歇,晨梳青林望吴越。吴饮越吟浪花舞,秋槎湿剑归无所。愁生酒醒闻山鸡,石镜飞花汗如雨。起招如意击树枝,为君悲歌君泪垂。

虞美人草词

髑髅起语鸱叫啸,山精夜啼楚王庙。渡淮风雨八千人,叱咤向天成白道。身经百战转危亡,狼籍悲歌出汉堡。夜帐天寒抱玉泣,血变草青烟晓湿。他年辟仇春草生,吴中草死无妾名。自从为草生西楚,得到吴中犹楚舞。

登广灵寺塔望南高峰

城池风烟杯渡僧,广灵孤塔悬昼灯。塔灯上齐南高云,南高峰巅祠歙神。灵旗萧萧卷清雨,结喉巫阳能楚语。回望人烟塔峰北,惟有空城临水浒。赤蛇不神江海翻,薮泽狐狸作巴舞。当年介弟阶防御,玉鸾青鞭上天去。

鄞女墓

网草新垂月中露,青禽夜宿菱塘渚。寺西幽修云覆土,知葬舒王下殇女。百年光尘事事新,皇子夫人墓作邻。民间厌胜祈新鬼,稚鬼久随风雨陈。去来似尔勿复道,白下钟山梦中老。

明河篇

牵牛夜入明河道,泪滴相思作秋草。婺女城头玩月明,星君冢上无啼鸟。天寒露净沾衣巾,明河倏化为白云。云飞蜿蜿秋在水,石压槎头海烟起。

猜你喜欢
  朱晞·唐圭璋
  赵鼎·唐圭璋
  诗话补遗卷二·杨慎
  今传是楼诗话 三·王揖唐
  ◆高相掾明(柔克斋集)·顾嗣立
  ◆陈录事高(不系舟渔集)·顾嗣立
  第十四出·李开先
  第一幕·林徽因
  卷536 ·佚名
  卷十一·佚名
  江湖诗钞·吴之振
  卷六十六·陈廷敬
  御选明诗卷一百十一·康熙
  ●霓裳续谱 卷六·王廷绍
  71.李贺:诗三首·施蜇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巻十·李攀龙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诗删卷十明 李攀龙 编选唐诗序唐无五言古诗而有其古诗陈子昻以其古诗为古诗弗取也七言古诗唯杜子美不失初唐气格而纵横有之太白纵横往往彊弩之末间杂长语英雄欺人耳至如五七言絶句实唐三百年一人盖

  • 卷一百六十·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六十冠簪类四言古冠帻铭         【汉】李 尤冠为元服帻为首服君子敬愼自强不忒五言古赠四王冠诗       【汉】应 亨济济四令弟妙年践二九令月维吉日成服加元

  • 千百年眼卷四·张燧

    秦用客之功七国虎争天下,莫不招致四方游士。然六国所用相,皆其宗族及国人,独秦则不然。始与谋国开伯业者,魏人公孙鞅也,其他若楼缓赵人,张仪、魏冉、范睢皆魏人,蔡泽燕人,吕不韦韩人,李斯楚人,皆委国而听之不疑。卒之所以有天下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佚名

    万历元年十二月丁未朔授行取官给事中四员郝维乔吏科张孙绳户科李邦佐礼科胡汝钦工科杨节南京刑科试监察御史十员赵池浙江道刘光国湖广道许三省山西道萧泮广西道黄家栋贵州道胡秉性郑准俱南京山东道刘维年南京四川道张

  • 第二二一告示光绪七年八月初八日一一五○六--二·佚名

    福州将军穆、闽浙总督何、福建巡抚岑,据传教条约,晓谕军民保获教士及教民镇守福州等处将军、兼管闽海关事务、统辖福建陆□□□□□营、世袭云骑尉、西林巴图鲁穆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

  • 一、孔子生年考·钱穆

    孔子生年,聚讼二千年矣。《春秋》公羊、榖梁二传,皆谓鲁襄公二十一年孔子生,司马迁《史记》,谓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依前说者,贾逵(《左氏解诂》。)、服虔(《左氏传解谊》。)、边韶(《老子铭》。)、何休(《公羊解诂》。)、杨士勋(《

  • 中日盟约·佚名

    中华及日本因为维持东亚永远之福利,两国宜相提携而定左之盟约。第一条 中日两国既相提携,而他外国之对于东亚重要外交事件,则两国宜互通知协定第二条 为便于中日协同作战,中华所用之海陆军兵器、弹药、兵具等宜采用与日本

  • 卷一百七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七十人物志五十大臣传三十六【满洲镶白旗四 查郎阿 三和文绶 珠鲁讷 五福 莽喀察】查郎阿查郎阿满洲镶白旗人姓纳喇曾祖章泰以军功授云骑尉祖查尔海复以军功晋袭一等轻车都尉父色

  • 卷一百四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四十刑部十五编发囚军诸司职掌凡本部问有应合充军者必须照依律与大诰内议拟明白大理寺审无寃枉开付陕西部本部置立文簿注写各人姓名年籍乡贯住址明白照依南北籍编成排甲每一小甲管军一十名总

  • ●四、经学极盛时代·皮锡瑞

    经学自汉元、成至后汉,为极盛时代。其所以极盛者,汉初不任儒者,武帝始以公孙弘为丞相,封侯,天下学士靡然乡风。元帝尤好儒生,韦、匡、贡、薛,并致辅相。自后公卿之位,未有不从经术进者。青紫拾芥之语,车服稽古之荣。黄金满籝,不

  • 读书丛说卷六·许谦

    元 许谦 撰泰誓上读泰誓者有三大条目当先辨其一旧说以虞芮质成为文王受命之年至九年文王卒武王立仍冐文王之年而不改元至三年观兵孟津盖因书九年大统未集及史记伯夷传父死不葬而附合书序十有一年之说此不可信蔡氏已

  • 支那內學院院訓釋釋教訓第三·欧阳竟无

    導引一証智無戲論,佛境菩薩行,此之所謂教。何謂無戲論耶?無著釋龍樹八不偈雲︰非滅不滅,非生不生。應知諸句皆如是說。不可說此法非滅故名不滅,世諦不異第一義諦,一相無相故。亦不可說此法無滅故名不滅,非滅中複有滅故,涅 無體

  • 智相品第十五·佚名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大庄严智轮。若能成就如是大庄严智轮。从初发意离於五欲,则能堪为声闻辟支佛而作福田。亦为一切守护供养。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二种智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云何名世间智。所谓菩萨依止读诵。欲

  •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佚名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复次,须菩提!若人于色中所有不实分别分量及疑动分量,而能如实平等观者,即于色中色而无所得;若于色中色无所得时,即于色中色见无所得;若于色中色见无所得,即

  • 福州雪峰东山和尚语录·雪峰慧空

      门人 慧弼 编师既受请。秀峰和尚引座竟。师乃登座。僧问。和尚未见草堂时如何 师云。江南有 僧问。见草堂后如何 师云。江北无(谢词不录) 师乃云。俊快底。点着便行。痴钝底。推挽不动。便行则人人欢喜。不

  • 五总志·吴坰

    一卷。北宋末南宋初吴炯 (生卒年不详)撰。吴炯生平事迹不详。唯 《宋中兴百官题名记》载,绍兴十三年 (1143)七月,吴炯为枢密院编修官,八月,改任浙西提举。其余仕履不可考。此书卷首有吴炯自序,题建炎庚戎(1130)避地无

  • 礼记集说补正·纳兰性德

    三十八卷。清纳兰性德(1655-1685)撰。性德字容若,原名成德,世多称成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纳喇氏,明珠长子。康熙进士,由三等侍卫迁至一等。善诗古文辞,尤工于词,以词闻名于世。晚年潜心经史,广求宋元诸家经解,辑刻《通

  • 唐梵两语双注集·佚名

    亦称《梵汉两语对注集》。梵汉词典。唐天竺僧怛多蘖多、波罗瞿那弥舍沙合撰。一卷。专门收录汉译佛典中的音译名词。全书共收音译汉字七百个,下注梵语读音,但未标梵文原文。编排体例与《梵语杂名》基本相同。此书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