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文仲清江集补钞

孔文仲

早行

客兴谓已旦,出视见落月。瘦马入荒陂,霜花重如雪。海风吹万里,两耳冻几脱。岁晏已苦寒,近北尤凛冽。况当清晓行,溯此原野阔。笠飞带绕头,指直不得结。农家烟火微,炙手粗可热。岂能迂我留,而就苟且活。仰头视四宇,夜气亦渐豁。苦心待正昼,白日想不缺。

猜你喜欢
  ●第二十一出 遣媒·孟称舜
  刘婆惜·隋树森
  卷十八·黄希
  五集卷二十三·乾隆
  卷第二十一·陈与义
  卷445 ·佚名
  卷八十三·陈思
  卷二百四十八·曹学佺
  卷二百二十七·曹学佺
  提要·曹庭栋
  卷四·陈焯
  卷二百十六·陈廷敬
  卷七百六十七·佚名
  44.李冶:寄校书七兄·施蜇存
  卷七·马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九十三·彭定求

        卷893_1 【西溪子】毛文锡   昨夜西溪游赏,芳树奇花千样。锁春光,金尊满,   听弦管。娇妓舞衫香暖。不觉到斜晖,马驮归。   卷893_2 【何满子】毛文锡   红粉楼前月照,碧纱窗外莺啼。梦断辽阳音信,   

  • 谭菀醍醐卷五·杨慎

    许浑唐诗至许浑浅陋极矣而俗喜传之至今不废髙棅编唐诗品彚取至百余首甚矣棅之无目也棅不足言而杨仲选唐音目谓详于盛唐而略于晚唐不知浑乃晚唐之尤下者而取之极多仲之赏鉴亦羊质而虎皮乎陈后山云近世无髙学举俗爱

  • 卷二十五·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录卷二十五杜甫【二】古体诗【二】佳人絶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闗中昔防败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夫壻轻薄儿新人已如玉合婚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

  • 卷第二百五十七 唐紀七十三·司马光

      起強圉協洽(丁末)四月,盡著雍涒灘(戊申),凡一年有奇。   僖宗惠聖恭定孝皇帝光啟三年(丁未、八八七年)   夏,四月,甲辰朔,約逐蘇州刺史張雄,帥其衆逃入海。   高駢聞秦宗權將寇淮南,遣左廂都知兵馬使畢師鐸將百騎屯高郵

  • 卷四百六十二 元祐六年(辛未,1091)·李焘

      起哲宗元祐六年七月庚午盡其月   七月庚午,三省、樞密院言:「通判沅州賀瑋奏請,本州蠻漢雜居,相犯則漢人獨被真刑,而歸明人止從罰贖,實於人情未便。乞將沅州、誠州蠻漢人相犯,立定年限,從法律斷罪。下本路轉運、提刑、

  • 卷四十四·杨士奇

    永乐三年秋七月甲午朔享 太庙 遣官祭 历代帝王陵寝△夜有星如弹丸大流五尺许发光如鸡子大赤色有尾光烛地出勾陈旁西北行至紫微西蕃外○丙申○赐书谕赵王高燧曰边报西北屡有火此或鬼力赤与瓦剌战徙而南来恐我军逼之

  • 卷之七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之四十八  天順日錄(明)李賢 撰·邓士龙

    (天順日錄,一卷,明李賢撰。李賢,字原德,河南鄧縣人,宣德癸丑進士。景泰初由文選郎中超拜兵部右侍郎,後轉吏部。英宗復位,命兼翰林學士,入直文淵閣,預機務,未幾進尚書。憲宗即位,進少保、華蓋殿大學士。傳見明史卷一七六。校勘中,通

  • 卷二百七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七十三舆地考【五】山西省【臣】等谨按禹贡叙冀州於九州之首而晋阳平阳之间伊耆氏实先後都之所谓惟彼陶唐有此冀方者也冀州三面距河当时辟龙门凿吕梁至於壶口既载而西河以治此施功之最

  • 卷六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六十七礼部二十六婚礼二洪武二十七年更定凡亲王纳妃预择亲迎日期别择日行定亲纳徵发册催粧等礼其礼物仍依节次名数同日给送纳徵发册催粧前期一日内官监礼部仪礼司设冠服首饰金银段疋等仪物于文楼

  • 卷十七 寓言十四(下)·孙星衍

    《庄子·外篇·天运》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老聃曰:“子来乎?吾闻子北方之贤者也,子亦得道乎?”孔子曰:“未得也。”老子曰:“子恶乎求之哉?”曰:“吾求之于度数,五年而未得也。”老子曰:“子又恶乎求之哉?”

  • 虽有嘉肴①·戴圣

    ——实践出真知【原文】虽有嘉肴(2),弗食,不知其旨也(3)。虽有至道(4),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6)其此之谓乎!【注释】①本节选自《学礼》。②肴:带骨头的肉

  • 大宗师第六·刘文典

    〔注〕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富,其所宗而师者无心也。 〔释文〕大宗师崔云:遗形忘生,当大宗此法也。其分内,终不强知。斯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也,故得尽其天年,不横夭折。能如是者,可谓知之盛美者也。

  • 攝大乘論本卷第三·欧阳竟无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一]彼修差別分第六   如是已說彼入因果.彼修差別云何可見。由菩薩十地。何等爲十。一極喜地.二離垢地.   三發光地.四焰[二]慧地.五極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

  • 乐静集·李昭玘

    宋代诗文别集。30卷。李昭玘撰。本集前后无序跋,不知何人所编。明代叶盛《菉竹堂书目》著录此书,但无卷数;焦 《国史经籍志》则称此书30卷。传世诸抄本均与焦竑所载相合。其卷1至卷4为诗,卷5为徐州十事,卷6为记,卷7为

  • 枫窗小牍·袁褧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南宋袁褧撰,袁颐续。 《稗海》本题为百岁寓翁撰。二卷,有《宝颜堂秘笈》本、 《唐宋丛书》本、《说库》本、 《稗海》本等。本书记宋代朝野杂事,有关北宋时汴京遗事的记载尤多,如京城宫阙、河渠街

  • 敦煌坛经·佚名

    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一卷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疏·智旭

    一切者。通指十方三世也。佛者。觉也。佛说无量法。唯明一心义。故云佛语心为宗也。迷心逐语。则语成糟粕。离语觅心。则心若龟毛。今以心契语。以语印心。故名佛语心品。然兹一经。共有三译。此名宋译。最居其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