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徐绍祯

徐绍祯,字固卿,广东番禺县人,曾任福建武备学堂总办及江西常备军统领。光绪某年,李兴锐为两江总督,重徐名,调为两江兵备处总办,畀以创练新军之责,成立第九镇。吾国之有征兵制,自此始。其后石头城下喋血鏖兵以争国族之人格者,皆徐一手所植也。无何,简苏松镇总兵,会江北提督王士珍丁忧,清廷命徐摄篆。当是时,革命潮流已沛然莫之能御,徐与党人通声息,兼收并蓄以培其朝气,志士从之者如归市。

帐下健儿如营长柏文蔚、冷、赵声,排长叶开鑫,什长徐源泉、方振武,号兵孙殿英,兵士张宗昌等,其后皆扶摇直上,位跻显秩,粉骨糜驱者有人,弄权藐法者有人,此则非徐始料所及也。辛亥之役,武昌首揭义旗,志士陈英士、柏文蔚、冷、赵声等密谋响应,拥徐为主将,第九镇假名秋操移集雨花台、马神庙、秣陵关一带。时总督张人骏、将军铁良睹灌火之亘天,靡不股栗。

巨憝张勋以钦差江防大臣居一枝园,江防军驻浦口,连营蔽野,军容甚盛,江南一角之地隐然以张为重,总督、将军辈伴食画诺而已。张固伧夫,对截发革履之士概目为乱党,不待鞫讯即置之重典,花牌楼、大行宫人头累累,竿于通衢。行人相顾失色,辎流中人裹足不敢出,惧池鱼之殃也。

浮桥、一枝园一带刁斗森严,鹰犬塞路,人人避道而行,视张邸若魔窟焉。扰攘经旬,战鼓骤作,第九镇兵士拔刀嗔目与民贼相周旋。无如饷绌械窳,援师不继,败退至丹阳。

徐只身走沪晤陈英士,痛哭曰:“大敌当前,羸师不济,有何面目见江东志士耶?”

陈与于右任力慰之,宴之于一枝香。陈持剪在手曰:“今日为固公剪断烦恼丝,以示再接再厉之决心。”

徐怡然。

即日议组江浙联军再举攻宁,仍推徐为联军总司令,下设各省司令,计宁军司令伯文蔚、镇军司令杜述庆、苏军司令刘之洁、沪军司令洪承典、浙军司令朱瑞、粤军司令黎天才等,并以于右任为总部秘书长,孙毓筠副之,马良为内务司长(总部内设各司,犹今之各处也)。议既定,即日集三万元为军费,送徐就道,设总部于镇江洋务局。

其时人心浮动,亻焉不可终日,江南革命新机危如朝露。徐至,整躬率属,责任厘然,形势为之丕变。反攻令下,鏖战浃旬,忽接汉阳陷落之耗,且闻清军张怀芝将南下援宁,徐适策马神策门外,乃誓于其众曰:“时机危迫,若不拔帜先登,吾侪无所死矣!”

令下,全军敫应,遴敢死队数百人肉搏而前,清军为之辟易。天宝城既下,宁垣俯拾即得。翌晨,张人骏、铁良、张勋辈渡江而北,乃迁总部于督辕,旋移劝业场咨议局旧址,集议北伐。斯时也,河山初复,聚讼纷纭,趣事轶闻,层出无尽。

有所谓女子北伐队者,群雌粥粥,气压须眉。队长林宗实,队员唐群英、吴木兰、沈佩贞、王昌国之流出入营帐中,不时有所干谒,不呼饭而饭,不令坐而坐,饮啖笑谑,旁若无人。林队长,浙江女杰也,貌失丽而往往哮怒如虎。

某日,与徐商女子北伐事,徐曰:“君等在南京城不甚善耶?”

林拍案曰:“恶,是何言!男子人也,女子亦人也,男能往女亦能往。”

徐终不听。

一日,徐得急足报,张勋宠妾小毛子匿迹下关,将乔装渡江,已被宪兵拘获。小毛子艳事流传,宁人耳之熟矣,骤闻娇鸟入笼,靡不摭为谈助。儇薄者流主张陈之闹市,任人观览,以辱清廷鹰犬。徐不许,为粪除门帘桥陈善(候补道,湘人)公馆居之。小毛子殊无戚容,靓妆如故,时向侍者索铅膏、菱镜,求必应乃已,否则啼痕界面,如带雨梨花,侍者不敢忤其意。

徐部某上书请审之,盖某君久钦艳色,欲一饱馋目也。徐作书报之曰:“小毛子一妇人耳,无被拘之价值,既拘之矣,又不宜轻纵。为今之计,惟有两策:其一,派人送之归;其二,函知张勋遣人来迎耳。吾弟以为然否?”

某君乃不敢复请。事为沪上某公所闻,来电曰:“军饷匮乏,罗掘俱穷,小毛子奇货可居,请即解来沪上,陈列张园,入场券每人四角。沪人士炫于新奇,届时必空巷往观,十万军饷不难立致也。”

徐览电笑曰:“某公工谑浪,今又与我打趣矣。”

即婉函却之,将派员送之北上。师长陈某进言曰:“张勋为虎作伥,革命军恨不食肉寝皮。今得其妾而纵之,纵之不足,又遣人为卫。人将谓我畏张勋,士气索然矣!”

徐曰:“罪人不孥,杀之徒污刃耳。矧君等之于张勋,爱之欲其生耶,抑恶之欲其死耶?如欲其死,则不必以弹洞其胸,小毛子优为之。渠祸水也,近之必不祥。”

陈唯唯而退。津浦路南段局长陶逊闻之,愿为专使,许之。小毛子得脱樊笼,冁然曰:“人谓革命军杀人不眨眼,今视之亦平易近人耳。”

先是,张勋之北溃也,路局机车悉被攫去,陶逊虚拥局长之名,路局员司饱食无事。陶欲以小毛子易机车,欣然就道。张勋失姬后,郁郁无以自遣,闻明珠复投怀抱,大喜过望,命辫兵列队迎陶,珠烹玉馔,尽地主之谊,宴饮间盛称徐德不已。陶得间以交还机车、利便商旅为请,张拍胸曰:“此而不允,将谓张某人头畜鸣者耶?”

遽命以机车十四辆、客车八十辆交陶领归,小毛子代价固不菲矣。

徐虽蔼然仁者,顾治军绝严,对违反军纪者不稍瞻徇。其时局势未定,烽燧满目,揭竿而起者不乏草泽英雄,骥尾附蝇,自忘形秽,有倚柱拔剑争论权位者,有荡然不知自检者,革命初期兼收并蓄,不能一一绳之以法,徐忧之。

有苏良斌者,自称苏军总司令,设司令部于一人巷旧盐道衙门(即今针巷口市党部地址),强掠民间女荐枕。有以告徐者,徐曰:“用人不拘细节,此君骁勇善战,置之可也。”

苏闻之,欣然色喜,纵欲益甚。越数日,徐命副官迎苏商机宜,苏坦然来部,即席诛之,自是军容为之肃然。

北伐议定,粤军派姚雨平、桂军派王芝祥、海军派陆战队王湘等会师金陵。各省志士踵趾相接,乃集议建都南京,由十七省代表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总统,并推徐为南京卫戍总督。

中山抵京时驻节宝华庵,是处为前清制军款接外宾地,即今之西箭道参谋本部也。徐导属员进谒中山,中山备致尉勉,且曰:“建设民国,诸君功莫大焉,本大总统谨代表四万万同胞向诸君致谢。”

言次,中山一握手,来宾一鞠躬而退。

无何南北议和,南京设留守府,以黄兴主其事,时人呼“黄留守”,卫戍事归并留守府。中山先生怜徐贫,慨赠八厘公债一百万,良以此老手建民国,奉身勇退,宜优其廪给,以示国家酬庸之典也。

徐立以一万四千为《民立报》经费,一万为女子北伐队结束费。群雌粥粥皆大欢喜,是时女子北伐队已变为女子参政同盟会矣。所余九十七万许悉以缴还。中山先生谕之曰:“君志行高洁,固足以示范国人,然不妨留作政治用途;退一步言,部属有冻馁者亦可解囊相助也。”

徐对曰:“有钱者不能革命。吾欲追随公后继续努力,故不能有钱也。”

中山笑颔之。

和议既定,徐息影沪滨。一日,旧部三五人来谒,徐笑曰:“今日食指动矣。”

乃自作东道主,宴客于式式轩,与随弁周云桥耳语移时,始偕客出。是日,饮啖甚乐。席终,茶役持账单来,徐错愕不语。某君曰:“今日盛会,某愿反客为主,毋劳长者破钞也。”

乃代付饭资。越数日,某君复遇徐,戏询曰:“人谓固老长厚我,则知其不然。前日之会,固老自为主人,而未尝拔一毛。”

徐未答,随弁率尔曰:“实不相瞒。是日主人命以旧羊裘一袭付典肆,得番佛八尊。不谓公等健啖,账单所列为十三元七角,主人殊无以应也。”

某君笑曰:“吾已见固老窘态矣。”

时距解职未及一月,闻者皆叹徐之贫为不可及。

袁世凯莅职后,重徐物望,征为第一任参谋总长,不就。曾一度为蒙古专使。自是隐居上海,不乐与时贤相周旋。中山在粤就大总统职时,坚邀南下,先后任建设部长、广东省长、内政部长、总统府参军长、广东卫戍总司令各职。中山倚畀甚殷,呼“固老”而不名。中山逝世,仍避居沪上,不闻理乱。二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卒于沪寓,时任国民政府委员。

猜你喜欢
  孝灵帝纪第八·范晔
  卷三十九 至道二年(丙申,996)·李焘
  名山藏卷之七十七·何乔远
  卷之一百五十六·佚名
  卷之一百十三·佚名
  第四四○禀光绪九年十二月初六日一二二二四--一·佚名
  一七二 大学士舒赫德等题议将与遗失《永乐大典》有关之提调收掌官罚俸本·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六十八·阿桂
  历代名贤确论卷二十八·佚名
  第十一章 武学研究会·冯玉祥
  三国史记卷第三十。·金富轼
  姚思廉传·刘昫
  赵阿哥潘传·宋濂
  南史识小录卷四·沈名荪
  梁启勋·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王安石

    钦定四库全书唐百家诗选卷五宋 王安石 编王昌龄二十三首塞上曲二首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云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功勲多被黜兵马亦

  • 魏本纪第三·李延寿

    高祖孝文皇帝讳宏,献文皇帝之太子也。母曰李夫人。皇兴元年八月戊申,生于平城紫宫,神光照室,天地氛氲,和气充塞。帝洁白有异姿,襁褓岐嶷,长而弘裕仁孝,绰然有人君之表。献文尤爱异之。三年六月辛未,立为皇太子。五年,受禅。延兴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三·焦竑

      戚畹   ◆戚畹   贈楊王陳公神道碑(宋濂)   贈徐王宿州馬公廟碑(陶凱)   贈滁陽王定遠郭公廟碑(張來儀)   特進榮祿大夫柱國彭城伯張公墓誌銘(楊士奇)   特進榮祿大夫柱國惠安伯永城張公壙誌   特進榮祿大

  • 第四十五回 听陆生交欢将相 连齐兵合拒权奸·蔡东藩

      却说吕氏日盛,刘氏日衰,剩下几个高祖子孙,都是栗栗危惧,只恐大祸临头,独有一位年少气盛的龙种,却是隐具大志,想把这汉家一脉,力为扶持。这人为谁?就是朱虚侯刘章。刘氏子弟,莫如此人,故特笔提叙。他奉吕太后命令,入备宿卫,年

  • 卷之三百五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一千二百九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尚史卷四十·李锴

    列传十八晋诸臣传士蒍  士防【范武子】 士燮【文子】 士鲂【彘恭子士裘附】  士匄【范宣子】 士鞅【范献子】士吉射【范昭子】士蒍者字子舆刘累之后杜伯之孙隰叔之子也周杀杜伯隰叔违周难于晋遂居晋生蒍蒍初

  • 二十五年·佚名

    (己卯)二十五年清康熙三十八年春正月1月1日○朔辛未,頒復位都監都提調以下賞格,各有差。○以兪命雄爲司諫,金相稷爲正言,崔昌大爲校理,宋徵殷爲修撰,尹趾仁爲吏曹正郞,李世華爲左參贊,李思永爲咸鏡道觀察使。○上下備忘記曰:嗚呼

  • 世范卷上·袁采

      睦亲性格不可强求一致  【原文】人之至亲,莫过于父子兄弟。而父子兄弟有不和者,父子或因于责善,兄弟或因于争财。有不因责善、争财而不和者,世人见其不和,或就其中分别是非而莫名其由。盖人之性,或宽缓,或褊急,或刚暴,或

  • 第四章 18·辜鸿铭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辜讲孔子说:“在侍奉父母的时候,儿女不应该劝诫父母。但是如果不得不这么做,而父母不愿意听从,也不应该对父母不尊重或者漠视他们的要求,不管父母可能会带来多大的麻烦,也应

  • 龙舒净土文序·王日休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然世之所谓修净土者。不可以不信也。净土乃西方极乐世界。其中种种殊胜庄严。阿弥陀经载之详矣。阿弥陀乃彼中之佛。未成佛以前。有四十八愿。愿愿度

  • 致 蒋 主 席 书·太虚

    ──三十三年元月──介公主席兼院长睿鉴:去春太虚呈行政院令主管官署督导各级佛教会健全组织,以现存僧寺财产──佛教教产──十分之二兴办慈善公益,引生一般国民对于佛教寺僧之好感;以十分之二兴办僧教育及各种振兴佛教

  •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马胜。尊者么瑟比拏。尊者大名。尊者跋多婆。尊

  • 一 序偈·佚名

    一切善见律注序(Samantapāsādikā)归命彼世尊应供正觉者[一 序偈]无量俱胝劫之间修习种种之苦行为此世间之利益苦难趣向救世师归命大悲等觉尊难悟佛修得之法众生流转有无境击裂无明等恼网归命殊胜之正法戒定慧解脱智等

  • 冯燕传·沈亚之

    唐代传奇小说。沈亚之撰。《沈下贤文集》卷4、《太平广记》卷195、《文苑英华》卷795、《唐人说荟》、《龙威秘书》、《艺苑捃华》、《香艳丛书》、《丛书集成初编》、《晋唐小说畅观》、《旧小说》均收有本篇。故事

  • 新水浒·陆士谔

    清末民初小说家陆士谔所作的小说,是金圣叹“腰斩”的70回本《水浒传》的续书,描写了梁山好汉们开银行、办铁路、开报馆的故事。本书以略带科幻色彩的奇思妙想和幽默的语言,描写了梁山好汉们开银行、办铁路、开报馆的故事

  • 月河所闻集·莫君陈

    宋莫君陈撰。一卷。今有《吴兴丛书》本。本书载北宋时杂事,有关元祐诸臣者较详。作者为熙宁、元祐间人,以当时人记当时事,较为可信。 《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小说家类存目,推测为“书贾从《说郛》抄出”,而今传各本《说郛》

  • 护命放生轨仪法·义净

    一卷,唐义净作。说放生之仪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