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一

<集部,别集类,明洪武至崇祯,眉庵集

  钦定四库全书

眉庵集卷十一

明 杨基 撰

七言絶句

天平山中【予家赤山相去不五里许】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寒食有感【二首】

乱里情怀怕寒食强拈巵酒竟无懽晚来一阵东风雨吹得梨花不奈看

其二

漠漠轻隂接远天离离芳草鎻春烟郭西多少新坟墓若个能来挂纸钱

过隣家拨闷

乱来情思倦看花闲却西园小小车今日偶因题竹去试扶藜杖到东家

忆均垍二弟在远【三首】

别来芳草遍天涯忆汝飘零何处家一向春愁禁不得晚风吹破紫荆花

其二

一双鸿雁隔天飞三月江南未解围惆怅夜来风雨里片时春梦见渠归

其三

兄愁弟戚两相亲还复江滨定海滨却恐数州消息异懒将踪迹问行人

称称初度

我年六六鬂如丝见汝三龄却两朞愿得汝长并我老太平还说乱离时

囘文【二首】

乌啼梦里灯添恨月转屏前影对愁枯叶乱飞霜砌冷细烟香遶夜牕幽

其二

秋凉晚殿水蕉红扇掩闲情旧感空楼对远霞残照落愁边寄信有归鸿

画【三首】

石上风来吹酒醒白云幽绕緑苔生山中莫道无丝竹听彻松声与磵声

其二

叶叶衣裳带雨裁白鸥江水净无埃偶然扶杖沙边立不为看山独自来

其三

幽萝灌水?清溪水鸟忘情自在啼正好从容看山色淡烟衰草夕阳低

红緑蕉二仕女图

两树红蕉隔禁扉晓凉携伴试罗衣金铃小犬迎人吠应怪秋来出院稀

其二

为折芙蓉向御沟碧罗衣薄又惊秋侍儿刚道新凉好不解芭蕉与扇愁

梦游西湖

采莲女郎莲花腮藕丝衣轻难剪裁瞥然一见唱歌去荷叶满湖风雨来

灯夕微雨

脉脉轻阴润玉笙霏霏小雨湿银筝虽教月色朦胧黑更觉灯光分外明

红梅

一般香影月朦胧只有仙肌迥不同天不念贫空付色尽教消瘦却教红

水仙

氷肌玉骨照江波瑟瑟尘生袜底罗自是仙魂招不得满天风雨夜如何

十二红图

何处飞来十二红万年枝上立东风楚王宫殿皆零落说尽春愁暮雨中

柳枝词

千枝万缕软婆娑倩得东风着雨挼昨夜鵞黄变新緑比郎衫色不争多

故山春日【八首】

千花万萼委尘埃只有荼蘼独自开应是隣家更零落过墙蝴蝶又飞来

其二

梨花两枝春可怜下马折花山迳边山中人家改新火隔树吹来榆柳烟

其三

青青芦笋襍蒲芽细细浮萍是柳花昨日临池看科斗晓来风雨已闻蛙

其四

桑叶隂隂戴胜飞采桑人执懿筐归老夫欲买新丝染制取斑斓五色衣

其五

寂寂青山一鸟啼紫藤花落午风微不知刻漏长多少但觉桐隂半日移

其六

轻寒拂拂雨沈沈红渐萧疎緑未隂不是牕前两啼鸟错将时序比秋深

其七

春来芳草踏成蹊半是车轮半马蹄多谢清明三日雨旧痕新緑一般齐

其八

陌上谁寻雨後花山中人摘雨前茶阴阴树木青青草可是王家与谢家

雨中对杏花

杏花枝上雨冥蒙洗得胭脂淡淡红寄语东君莫相妬放教春色十分浓

壶中碧桃先谢折梨花一枝补之

一枝红在一枝空底事氷肌不耐风更折梨花来作伴玉环飞燕本相同

花时感事

为怪春寒起较迟卧凭啼鸟报春期近来莺燕浑无语过却梅花总不知

雨中对花【四首】

正好看花却醉吟醒时花事已伤心西园数朶开将尽风雨相看到夜深

其二

春风几日雨淹淹莺惨花愁总不堪惆怅隋堤千树柳至今青眼望江南

其三

消得吟风却避风已开微淡半开浓要知有色还无色莫爱深红暎浅红

春半

荠叶深能没乳鸦石泉清可见鱼虾一年春事余多少只有南风楝子花

春暮西园杂兴【四首】

疎疎帘影漾微波庭户无人鸟自过一树杨花三日雨池塘春水緑萍多

其二

緑芜春水燕双飞细雨轻寒称祫衣半日不来池上立残花又比午前稀

其三

蒲叶初长蕙叶齐杏花如雪涴春泥无人摇动秋千索黄鸟飞来架上啼

其四

野棠飞尽木香开蝶静蜂稀迳有苔正是江村寒食後老夫先为緑隂来

落花叹

半随流水半莓苔只有沾泥更可哀燕子也能知爱惜为人衔入綉帘来

三月晦日

花飞一片即春归况是阴阴緑满枝谩道东风有今夜不知春已去多时

仕女四春图

东风剪剪入籹台眉蹙春愁扫不开非是薄罗能耐冷卷帘贪看燕双来 【右春阴】

其二

隔帘鹦鹉解呼名花落闲庭草自生曲曲画阑皆倚遍一春刀剪不闻声 【右春闷】

其三

风送杨花满綉床飞来紫燕亦双双闲情正在停针处笑嚼残绒唾碧牕 【右春綉】

其四

蹴罢秋千日已沈东风花底力难禁笑携女伴归来晚失却罗鞋不再寻 【右春倦】

衍斯道上人折栀子花见遗走笔奉谢

五月乡林檐卜开雪花如掌照青苔不教天女轻分去却为维摩远送来

屋後种松

屋後荒芜地五弓自除瓦磔种青松朝来未见萧萧叶便觉吟诗错费工

松下

小簟疎帘曲水滨葛衣蒲扇紫荷巾自慙不及双松树犹有清阴蔽路人

寝斋见萤火

雨馆萧条已罢吟流萤穿隙自相寻也应怜我无灯烛故入纱帷照夜深

看蜘蛛补网

风雨蛛丝断不收密经细纬更绸缪自怜辛苦才盈尺多少飞虫网外游

粉团儿花

小小流苏结素罗团团香粉缀柔柯玉奴不识伤心恨满面春风笑靥多

见紫薇有感

埜水荒垣两树红猩袍烂漫照西风无人种近丝纶阁花落花开暮雨中

莲渚泛舟【二首】

氷浆不用蔗浆调闻得荷香酒自消一派江声满船月却愁容易度今宵

其二

玉箫低与玉笙调度未成腔意已消雪白芙蓉香一色总教人不爱春宵

避暑贻美人【二首】

緑荷泻酒胜瑶浆白葛含风压串香不待琼楼高百尺玉人相对自清凉

其二

酥凝酪粉炼霞觞衣染浮丝碧藕香试下瑶堦看明月玉肤消得几多凉

夏日

听彻箫韶独掩扉水花向夕敛红衣舞衫不用鸳鸯縠别染春丝上锦机

赤山漫兴

松梢吹粉落衣裳踯躅花开竹笋长可是山中朝洗药一渠春水茯苓香

过邓尉山访徐良夫留别【二首】

随意扶筇入远林紫藤花落迳苔深山中莫道无音乐一片鸎声在緑阴

其二

浮云载山山欲动春水煮茶消午梦緑苹风起恰开帆数声啼鸟来相送

管夫人墨竹

雾鬓云鬟洛浦神氷肌玉骨卫夫人都将松雪斋中意偏写潇湘雨外真

赵仲穆墨兰【二首】

当年曾进福州兰小殿秋风翠佩寒零落楚香收不得且从魏国画中看

其二

繁露幽香泣翠娥冷云纎月淡秋河沅湘一带皆春色谁道怀王庙里多

白描芍药图钱选作

玉楼寒拥翠罗衾珠箔晴摇缕缕金蝴蝶乱飞花未落东风庭院又春深

睡起图

月圆团扇送轻凉荷大如钱作藕香午梦醒来思白雪玉瓯催进荔枝浆

张仲敏鈎勒竹

解佩归来月影孤秋风鸾鹤自相呼先生晚种参差玉招得林间两凤雏

蓝采和像

石崇步障四十里猗顿珊瑚八百株宁可黄金堆下死街头不散一青蚨

赠胡校理文伯

南郭先生一尺须秋风欲别意踟蹰明朝归看庭前杏添得清明几百株

赠薛如监【善相】

二陆门前一见君笑谈许我到青云平生不学纵横术那得黄金铸印文

寄无锡张彦祯

老去张堪更爱农不教税务及疲癃如今麦熟蚕成箔处处桑麻百二弓

寄陈惟寅惟允

坐有重氊食有鱼眼能识字手能书山於秋水船头看家在春波门外居

松陵道中

吴姬荡桨出苹花江上行人未到家日晚城边秋佀水萋萋烟树乱鸣鵶

青山白云图

手种溪头十亩阴鸟啼花落暮云深夜来一尺兰苕雨若个扁舟肯见寻

宿云竹居

月斜风细酒微醺白露瀼瀼湿练裙底事夜深清不寐半窗竹影半牕云

题画

暮霭霏霏掩翠峰遶篱落叶有行踪杖篱独自行吟去不是寻僧定看松

四皓

高帝如何太子盈先生垂老入京城当时四皓非黄绮多是留侯指教成

烦李伯定移菊

何处篱边菊本多烦君将送緑婆娑老夫准拟重阳醉乱折黄花挿皂罗

九月八日对菊

去年风雨罢登高今日黄花预见招莫怪遶篱开未好正含秋色待明朝

题赵松雪临宋徽宗水墨草虫

赵自题云不暇丹青笔何人写远愁露浓时菊晚风紧候虫秋元末诸作者不知公意反有所诮走不揣次韵用以慰之云

王孙老去尚风流画里新诗写淡愁莫道吴宫与梁苑露蛩烟草一般秋

二美人图

半饷无言却敛眉玉簪斜堕翠鬟欹相逢莫说伤心事才入深宫自得知

其二

鸦头罗袜凤头鞋细踏花隂下玉堦绾得青丝无奈滑更临春水照金钗

刺綉倦綉二图

两日无心綉一丝偶将针线刺花枝无端綉到双蝴蝶忆着西牕夜雨时

其二

刺得芙蓉半朶金倚床无语自沈吟玉奴不解伤心意抵死相催綉几针

附唐处敬和

洗花染线刺春罗凤翼双飞锦作窝蹔起非关针力倦海棠时节困偏多

附高季迪和

翠丝盘叶碧玲珑小萼花铺茜缕红梦里鸳鸯留不得分明却在綉床中

为孟辨题二仕女

红绡衫子雪肤肌女伴相邀去赌碁花底忽逢双蛱蝶背藏罗扇看多时 【右观蝶】

其二

玉奴催报海棠开及早梳头出镜台便拣一枝和露折六宫惟我最先来 【右折花】

白练二图

戟尾参差白练分马嵬坡下旧香魂君王西去无消息疎雨桃花半掩门 【右碧桃】

其二

珎禽斜立海棠枝玉雪胭脂看欲迷只恐惊飞花乱落霓裳三拍按教低 【右海棠】

代赠所懽【三首】

浓緑蛾眉浅淡籹玉肌红暎白霓裳春风不称花枝愿逢着多情即断肠

其二

衆中相见独相怜怜我多情更有缘不是无心看春色乱离情绪不如前

其三

寛尽罗衣两鬓秋相逢犹自爱风流天涯无复阳台梦辜负春风万种愁

枇杷青鸟

枇杷香遶汉宫栽珠箔银屏四面开武帝遣书邀阿母青衣使者最先来

遇史克敬询故园

克敬自长洲来因询吴中风景大异往昔赋此以寓乡里之思云

三年身不到姑苏见说城边柳半枯纵有萧萧几株在也应啼杀树头乌

赠京妓宜时秀

欲唱清歌却掩襟晚风亭子落花深坐中年少休轻听此曲先皇有赐金

出金陵城南【二首】

长干塔前千树花半随流水半泥沙王孙醉里浑忘却走马麄豪来索茶

其二

去尽黄鹂緑树隂闲门重掩落花深当时一曲尊前酒多少王孙买笑金

忆挹翠亭听歌示徐幼文余唐卿

清歌一曲动梁尘只忆当时泪满巾何况春归花落尽眼前漂泊两三人

江宁雨中

解尽春氷水渐通岸花狼藉燕西东巴江不尽青青草都在疎烟淡两中

江村漫兴【三首】

江篱叶长三月春江边柳花飞接人吴姬压酒醉十日及此东风緑髪新

其二

一月春阴不看山梦魂长在碧云间美人别後缘诗瘦白玉腰围一尺悭

其三

莫道书生未白颠鹧鸪声里自年年只因落尽墙头杏几日琵琶不上弦

重到京

杏花村里清明酒阳羡山中谷雨茶如此情怀如此景行人何事不思家

春尽闻莺有怀高季迪

一声黄鸟唤愁醒已是南风緑满庭客里得闻休恨晚故园知有几人听

从袁赞府乞珉玉巾环

新制东坡一幅巾也堪漉酒障埃尘更须乞取双环玉相称山人两鬓银

梦故人高季迪【三首】

辛亥八月十八夜梦与季迪论诗已而各出诗藁互相商确季迪在吴时每得一诗必走以见示得意处辄自诧不已梦中抵掌故态如常时因赋三絶季迪且索其旧作云

诗社当年共颉颃我才惭不似君长可应句好无人识梦里相寻与较量

其二

老来久不诵君诗得见都忘是梦时我最怜君君识我此中未许俗人知

其三

惊人新句叹无前故态疎狂佀少年便写锦囊三百首为君披咏步凉天

秋夜

秋风今夜十分凉斜月欺人巧照床自是不眠思往事漏声元只许多长

江边见红叶

一瓣霜红一瓣秋上阳宫里御街头而今漂泊寒江上相趂芦花细细流

客中怀弟妹

弟妹当年五六人银鞍罗绮照青春而今死别兼生别风雨潇潇一病身

沙河听雨【壬子闰七月十四夜】

恶雨乖风听未休暗愁悲续断鸿秋却将湖海三年梦并作沙河一夜愁

舟中书所见【二首】

罗帕包头不画眉沙河船里鬰金衣可应忆着关心事斜倚秋风看雁飞

其二

玉肤花貌是谁家趂逐秋风渡晚沙河水东流燕西去一般魂梦遶天涯

舟中闻络纬

江濶天空北斗低月寒沙白露凄凄家乡渐远衣裳薄凭仗秋蛩莫夜啼

客中忆弟

去时霜叶遶溪红落尽桃花信未通客里匆匆寒食酒一樽那得弟兄同

梦称称【二首】

语未能真已诵诗相过争爱骨权奇他乡梦里分明见犹佀当年索果时

其二

掌上明珠落大渊梦中愁对玉娟娟我将四十空囘顾念有何人与我玄

过琵琶亭【在彭泽】

枫叶芦花两鬓霜樱桃杨柳久相忘当时莫怪青衫湿不是琵琶也断肠

咏大姑山下梅花

紫萼黄须抱玉肤也应人惜半枝枯雪中惟有山僧折瓦?寒泉荐大姑

出江看庐山

一叠峰峦一道泉几重云树几重烟归来记取屏风様写向茅斋听雨眠

雨晴庐山看云

横带斜烟抹翠蛾淡笼初日照青螺行人谩道庐山好自是春云态度多

看庐山时无片云

消尽春云山更宜芙蓉全见碧参差天然标格谁能似虢国夫人淡画眉

舟泊南湖有怀【三首】

二月十二日舟泊彭蠡南湖嘴风雨甚寒忆吴中是日郡人皆试夹纱衣单罗扇往范家园看杏花入春来此为行乐之首

纱衣罗扇一时裁两两三三作伴来正是吴中好风景范家园里杏花开

其二

单罗小扇夹纱衣冠子梳头挿翠微知是范家园里醉无人不戴杏花归

其三

日日看花载酒行不论时节与隂晴相逢犹自嫌春色花里迎人问太平

途中为人题画

溪水涵秋带緑芜草堂云冷鹤将雏相逢未遂还山约空复年来看画图

江西送陈文献薛存道二生还山西【三首】

江上怜君踏雨来推篷一笑两眉开莫教章句孤年少自古山西出将才

其二

滕王阁下说山西多少云山望转迷问我路程嗟更远桂林烟雨鹧鸪啼

其三

君归晋冀我湘潭尘土风波两不堪尽道衡阳有回雁行人更在雁西南

到江西省对花【八首】

闲来树底踏青莎喜见斜红挿皂罗莫爱压枝千万朶三花两蕊更情多

其二

长恨花开春色阑不堪春半百花残从今却愿迟开落得向清明节里看

其三

芳草无端出意长断红残緑弄春阳莫愁寒食花开尽更有荼蘼与木香

其四

最好花枝最後开千重籹束万重栽东风不敢轻吹破前度刘郎恐再来

其五

青丝茵褥是柔莎白苎衣裳胜绮罗千树桃花红一色春光谁道不须多

其六

小小旗亭曲曲阑禁烟时节未莺残便须连夜烧银烛莫待他年雾里看

其七

东湖东畔柳枝长满苑飞花乱夕阳何处祓除儿女散过来流水郁金香

其八

生色屏风一面开轻罗团扇合欢裁深深院落青青柳纵是无花也看来 【後四首次前韵】

题方员外像

一尺长须七尺身当时顔色画能真相看已觉如兄弟不待他年是别人

杂画【六首】

玉椀糖霜万颗氷王孙筵上酒微醒若教画作囘仙鹤一夜吹箫过洞庭 【右石榴】

其二

卢橘当年出汉家谁将名字杂枇杷风枝露叶金盘果尽是僧房雪後花 【右枇杷】

其三

一斛凉州价已多上林千树酒成河尘沙漠漠穹庐雪若个银瓶覆紫駞 【右蒲萄】

其四

茂陵老去爱求仙青鸟衔书到御前不意种桃成一笑开花结子六千年 【右绯桃】

其五

密瓣深红别有春武陵千树欲迷津不因流水漂香出那得秦人识晋人 【右千叶绯桃】

其六

沈香亭北绕阑栽曾藉花奴羯鼓催今夜不须银烛照待他明月上枝来 【右海棠】

其七

净洗胭脂学道装玉冠青帔羽衣裳蕊珠宫里秋宵永立尽瑶堦一夜霜【右蜀葵】

其八

紫袍红刺玉纎纎甘露收香入翠奁何处南风开满架緑阴庭院水晶帘 【右蔷薇】

闻鹊

鳷鹊船头唤梦囘鹊声虽好却成哀昇州一望三千里那得音书送喜来

过黄州吊赤壁

风雨来登赤壁矶武昌烟柳望中稀无人更有坡仙乐月小山高醉未归

舟中见雪珠

鲛人捧泪泣春风乱掷明珠向短篷欲采緑莎纫作佩满江春水落花红

鲤鱼山阻风天甚寒雨皆成霰

江南天气太无凭草色烟光暖欲蒸向晚鲤鱼风乍急尽吹小雨作春氷

夏口

川江东接汉江流万里相逢鹦鹉洲更约潇湘与沅澧大家淘尽古今愁

望武昌

吹面风来杜若香离离烟柳拂鸥长人家鹦鹉洲边住一向开门对汉阳

其二

春风吹雨湿衣裾緑水红籹画不如却是汉阳川上女过江来买武昌鱼

德安山中

石桥斜日万山阴云满寒溪雪满林独有梅花看不厌江南春色故园心

岳阳阻风

三湘风雨五湖春万里相思一病身能向此中魂不断更无愁处可愁人

过洞庭口号

七十二峰天际开一泓秋水大於盃白鸥千点飞不尽鸿雁一双何处来

湘江对雨【二首】

风雨黄陵半掩门鹧鸪声里树微昏无情最是江边竹犹自淋漓有泪痕

其二

渺渺沧波淡淡鸥緑蒲青苇响如秋人生不听潇湘雨行遍江湖未是愁

题楚江秋意图

万里巴江入海流水天空濶雁行秋楚歌未断西风起一段青山一段愁

经汨罗庙在湘阴县北六十里

三闾祠宇汨罗邨重午年年一扫门莫道独清当日事至今湘水不曾浑

祁阳道中【五首】

疎烟小雨湿流光愁得杨花不暇狂半饷春晴便飘荡缀人帘幙上人床

其二

愁红怨白满江滨一树盈盈恰破春正是情多开自晚雨中知有断肠人

其三

曲垣低槛是谁家门户深深闭落花千百黄鹂万竿竹梦魂应不到天涯

其四

一簇荼蘼湘水东轻轻脂粉趂微风低嚬浅笑皆倾国不在胭脂着意红

其五

红深翠密不成蹊修竹玲珑巧更低黄鸟未知花又落野棠风里一双啼

潭州杂怀【九首】

春江弥漫春草乱一色遥遥青不断晚来烟起鹧鸪飞无数桃花在东岸

其二

鵁鶄鸬鷀飞满沙緑水刺刺上蒲芽湘潭县里春分後不道人家有杏花

其三

渡头烟柳入村稀沙嘴渔舟各自归却笑匆匆双白鸟满江风雨不停飞

其四

桃花深红杏花白红白花开弄春色东风一片落衣裾肠断江南未归客

其五

船头漱齿湿衣裳水面花飞口亦香坐爱蜻蜓兼蛱蝶鬬将春色上牙樯

其六

午睡醒来风满面十年春梦思量遍前度刘郎观里花旧时王谢堂前燕

其七

吴女娉婷楚腰舞梁园风雪潇湘雨多情长使鸟催归底事不教花解语

其八

楚妃祠前花绕楼楚人唱歌牵客愁全开一树紫含笑闲听数声黄栗留

其九

湘中老翁不裹巾见我自是平生亲衡阳万里雁不到爲问使君何处人

舟囘看庐山

云中西去雨中还又见秋云黯淡间不是漂零应不得一年三度看庐山

望五老峰次权宣使韵

宣使权仲武有送余诗曰五老骑云来送迎八月廿四日雨中过湖望五老在烟云中若欲与余笑语者因用仲武韵为起句

五老骑云来送迎笑余舟楫往来轻前身曾住东林寺因与庐山有旧盟

其二

五老骑云来送迎迎君却是送君行从今卧听锺陵雨谁与庐山爱晚晴

送李都司往江西简省中诸友【时寓茆山】

秋屏阁下雨新晴无限匆匆别我情不意长干秋色里又将诗句送君行

其二

我从西省罢官归旋葺茆茨近翠微从此生涯是鉏畚故人休怪寄书迟

其三

左掖桃花向北栽两番风雨见花开明年对酒应齐说曾与眉庵共看来

叹道傍废宅

桑柘隂隂遶岸栽石阑销折卧苍苔欲求姓氏无人识时有逃军剥枣来

观剥枣

珠实离离雨更新行人敲剥走荆榛我来不忍临风食为忆当年种树人

重过文竹轩【二首】

萧萧茅宇曲岗西嗟我重来路已迷何事隣翁犹爱惜壁间留得醉中题

其二

倏来还去已堪悲况复难期再到时踈柳最多离别意十分憔悴向人垂

送陈明善之真定

风尘赢得鬂毛斑不为临岐一怆顔五日北风三尺雪马头遥见太行山

过下蔡

当时佳丽比阳城楚女腰肢雪鬬轻莫怪王孙迷一笑古来尤物万人倾

过窦鸣犊大夫祠

生死齐君有舜华西来尼父竟同车荒祠人去槐阴静一院南风芍药花

梁园闻雁有感

万里飞来一雁声梁园枕上梦初醒谁怜今夜江南月又是空斋独自听

其二

空斋独自数长更听得嘹嘹一雁声忘却江南与江北断肠同是客中情

其三

断肠何处最堪怜客里逢秋忆去年安得妻孥与兄弟举家欢笑雁声前

登宋宫故基

上皇宫殿碧参差嗟我来登见废基尽道河边金线柳腰肢犹似李师师

太行望云为新民赋

十年漂泊向风尘一度看云一怆神此日逢君重惆怅异乡多少望云人

其二

晋冀封疆万里长白云飞处是他乡愁心恨不如春雪一夜东风到太行

到山西题画梅

江南分手到山西每忆溪桥梦不迷氷雪有如林下约一枝重向画中题

太原官廨见榴花

短短榴花石上栽南风吹得一枝开花枝纵是相怜我白髪何心为看来

罢钓图为翟少参文光题【时翟将休致故及之】

畏途万里费经游到处红尘没马头何日钓竿从此老也分一片荻花秋

观晋祠泉【在太原县流出为汾河者】

太行翠色郁蟠蟠一派泉飞石罅寒千古东流谁御得任归沧海起波澜

晓度雁门

关山迢递朔云高风紧霜华积毳袍此地宣威称李牧有谁再退北羌豪

除夜

旧历惊心只一行坐依灯火恋年光寻常客里愁长夜惟有今宵愿更长

眉庵集卷十一

猜你喜欢
  陈祖安·唐圭璋
  第二十八出 巧会·李渔
  第十五出 联姻·许自昌
  大鹤山人词话·郑文焯
  卷八·汪广洋
  巻三十·袁表
  卷二十八·乾隆
  卷七·沈德潜
  卷六十八·曹学佺
  卷十二·曹庭栋
  卷八十四·吴之振
  总目·陈元龙
  卷八百三十五·佚名
  谢克家词作鉴赏·佚名
  温庭筠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袁嘉谷

    白石词千古绝调,诗亦近词,如《陪张平甫游禹庙》句云&ldquo;镜里山林绿到天,春风只在禹祠前&rdquo;是。孙菊君效之云:&ldquo;一片斜阳湿处,绿波红到山城。&rdquo;亦佳词也。石屏北山有二忠祠,云祀杨、李二将军。距祠数百武,有

  • 第二十九出 旅诉·周履靖

    〔丑上〕春草秋风老此身。一瓢长醉任家贫。醒来还爱浮萍叶。飘寄官河不属人。自家常伯醒便是。荷蒙梅公错爱。要我陪伴来京。如今会场将近。巴不能得他一第。作成我老常快活一快活。谁想他绝不温习。终日拿着一幅笺

  • 二集卷七·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七古今体七十九首【戊辰七】秋季御园即景杂咏依旧湖山景自分霁空澄朗絶纎氛风前锦树披红雨夏首青堤忆緑云图展鹊华怀胜赏罏焚鸡舌有清芬奏章每稔灾田少稍慰祈

  • 后村集补钞·吴之振

    刘克庄题孺子亭孺子亭前插酒旗,游人那解荐江蓠。白鸥欲下还飞起,曾见当年解榻时。题忠勇庙士各全躯命,惟侯视死轻。张巡须尽怒,先轸面如生。短刃犹枭寇,空弮尚背城。新祠箫鼓盛,人敬比神明。周汉国公主挽词孝谨新颜悦,温恭妇

  • 黄楼赋·秦观

    太守苏公守彭城之明年,既治河决之变,民以更生,又因修缮其城,作黄楼于东门之上。以为水受制于土,而土之色黄,故取名焉。楼成,使其客高邮秦观赋之,其词曰:惟黄楼之瑰玮兮,冠雉堞之左方。挟光晷以横出兮,干云气而上征。既要眇以有度

  • 野古集附録·龚诩

    上周文襄公书直隶苏州府昆邑老生龚诩上言钦差巡抚大人执事前诩窃闻古人有言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又曰物不得其平则鸣盖诺诺者本无忠敬之心惟徇已私所以事上者惟务阿顺曲从上人乐其言之甘如饮醇醪不觉自醉遂至日积

  • 卷三百九十八 元祐二年(丁卯,1087)·李焘

      起哲宗元祐二年四月壬午盡是月己亥   夏四月壬午朔,以景靈宮宣光殿奉安神宗皇帝神御禮畢,上詣宮行酌獻之禮。   癸未,太皇太后、皇太后親行酌獻,皇太妃、諸妃、大長公主、公主、六宮內人等並赴神御前陪位。   

  • 察罕传·宋濂

    察罕,哈八儿秃之子。哈八儿秃姓薛亦氏,宪宗时曾随大军攻钓鱼山有功。以后又随从亲王塔察儿北征,任千户所都镇抚。随千户脱伦伐宋,阵亡。察罕随塔察儿攻樊城西门,领扬州等处游击军与宋兵交战,有功。至元十一年(1274),随从忽都

  • 卷之三十五  世宗實錄(穆宗實錄)一(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世宗實錄,凡四卷,載本卷及卷三六、三七、三八,後附穆宗實錄。未著撰者姓氏。是篇皆當傳抄實錄之一種,與今明實錄世宗實錄(江蘇國學圖者館傳鈔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相核,其文簡,其事合,似節本,然亦有明實錄世宗實

  • 附録五·佚名

    黄氏日抄词诉约束照对当职已入州治,合受民词,今预期开列约束下项。一、词诉总说。讼乃破家灭身之本,骨肉变为寃雠,邻里化为仇敌,贻祸无穷,虽胜亦负,不祥莫大焉。但世俗惑于一时血气之忿,苦不自觉耳。抚州礼义之乡,何有于讼,近亦

  • 卷首之十·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首之十勅谕四雍正年间雍正六年正月二十九日上谕值班侍卫及守卫护军等与其长昼闲坐莫若学习清语近见新挑之侍卫护军等弃其应习之清语反以汉语互相戏谑

  • 卷一五八·邱濬

    ▲圣神功化之极(上之下) 《尧典》:曰若(发语辞)稽(考也)古,帝尧曰放(至也)勋(功也),钦(恭敬)明(通明)文(文章)思(意思)安安(无所勉强),允(信也)恭克(能也)让,光(显也)被(及也)四表(外也),格(至也)于上下(上天下地)。 朱熹曰:“放勋,言尧之功

  • 忠信笃敬走遍天下·孔子

    【原文】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②之邦,行矣。官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③,行乎哉?立则见其参④于前也,在实则见其倚于衡⑤也,夫然后行。”子张书于绅(6)。 【注释】 ①行;这里是“行得通”、“通达”的意思。②

  • 昭公·昭公二年·左丘明

    【经】二年春,晋侯使韩起来聘。夏,叔弓如晋。秋,郑杀其大夫公孙黑。冬,公如晋,至河乃复。季孙宿如晋。【传】二年春,晋侯使韩宣子来聘,且告为政而来见,礼也。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

  • 卷十五·曾国藩

    卷十五学养篇司马光说:学者,所以求治心也,学虽多而心不治,安以学为?曾国藩说:学习 是弘扬事业的载体,进德的极佳捷径,学业进一分,如家财增一分,德业长一分,日积月累,终成“巨富”。蒋介石说,曾国藩徒手搏天下,而士人影从,以学有根基,

  • 禅宗在中国:它的历史和方法·胡适

      我的学识渊博的朋友&mdash;&mdash;前日本京都大谷大学教授铃木大拙博士,近30年来,一直都在做着向西方人士解说和介绍禅的工作。经过他不倦的努力,加上许多谈禅的著作,他已成功的赢得了一批听众和许多信徒,尤其是在英国

  • 发扬社会化的佛法·太虚

    ──在西人讲演会讲──现从欧美宏法经檀,蒙列位盛意欢迎,铭感不已!谈到佛学一层,现在已成为社会化,与前时佛法大不相同。前只系出家的一流人,及达官贵人晚年时与失意无聊之士,始为佛法之研究,于农、工、商各界并未有人注意,此

  • 乾坤体义·利玛窦

    二卷。明利玛窦(1552—1610)撰。利玛窦意大利人,明末来中国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万历十年(1582)来中国,初在广东肇庆传教,万历二十九年到北京,进呈自鸣钟等物,与士大夫徐光启、李之藻、周子愚等交往,介绍西方的自然科学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