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

钦定四库全书

眉庵集卷十

明 杨基 撰

五言絶句

新月

光斜镜露边影没眉铺黛香烟隔院来知有佳人拜

残雪

庭雪半消残犹存旧腊寒春风知有意留待隔年看

春梦【二首】

春梦复春梦春梦何时晓啼鸟忽相呼花残人又老

其二

春梦复春梦梦与觉时同纵使风吹破相看佀梦中

五色

五色綉罗衣花多枝叶稀春来不敢着怕引蝶双飞

陌上桑

青青陌上桑叶叶带春雨已有催丝人咄咄桑下语

优人乞米

恢谐一面笑慷慨千锺粟相逢莫叹贫农夫方夜哭

隔帘听歌

低处最多情声迟拍转停坐中肠亦断况乃隔帘听

仕女美女二图

独立长门里徘徊无所亲可怜前殿月不照後宫人

其二

无人问起迟不语自支颐此意春风解深闺未嫁时

花开

花开醉不休花谢莫深愁纵使花长在东风也白头

壶中二色桃花

素颊映红腮西园共折来怜渠竟先落知是最先开

折花赠内并代荅【二首】

人面玉娟娟花枝更可怜凭从画眉手折寄镜台前

其二

一朶折春风花浓意更浓而今暎花面不似向时红

咏眉

双弯画得匀烟柳鬬轻颦莫对初三月姮娥妬杀人

咏眼

秋波含脉脉未转己情通千古风流意都缘一盻中

瓶中挿梨杏桃李四花有咏

各自媚春光轻红暎浅籹日融花气暖忘却是谁香

施君眠云堂

展云作衾裯一榻秋阴冷晓睡重懵腾压碎梨花影

倪云林画竹

写竹是传神何曾要逼真惟君知此意与可定前身

题画【二首】

重来竹满陂竟失茅茨处忽记别君时门前五株树

其二

泉争乱石穿松激囘飈响山经读未终猿啼孤月上

墨竹

烟梢忽纵横风叶屡偃仰一榻卧山中静听秋雨响

墨葵

曦髪待朝阳黄眉暎墨籹午时人捣药衣上有玄霜

竹为僧赋

猿啼石涧幽月出秋林静孤僧耿未眠坐对萧萧影

九鸾图

秋塘白鹭栖烟淡草凄凄一只来沙晚青山日又低

弹琴高士

江静月在水山空秋满亭自弹还自罢初不要人听

柳塘春燕

花落燕飞交春风在柳梢玉楼皆綉幙高处莫安巢

扇上画【四首】

雨歇见青山菰蒲第几湾鸥来又飞去只有钓舟闲

其二

江远爱山低沙虚觉树危静中谁共赏桥上立多时

其三

双桐石上栽四月始花开不见朝阳凤秋风欲下来

其四

别梦苹花外归心燕子前齐王不好瑟尘土满朱弦刺客四咏

匕首

秋啼聂政魂寒渍荆轲血报讐兼报恩刺人还自杀

朝击无秦声暮击皆死曲谁知腹中铅矐却壮士目

公子终救赵留侯徒中车平生万金客不及圯桥书

差差三尺光气夺万乘贵立成千载功不出五步内辕门十咏

双檐凤翅开敌见即心摧莫厌黄金重貂蝉自此来

重函鎻鉄坚叶叶黄花错将军勇絶人寻取三副着

羽葆矗青云风揺翠羽分貔貅一百万於此认中军

宠锡王堦前专征欲定边奏功须右秉长在节旄先

鈎锋紫电明瘦干青蛇滑马上利长兵刺人须丈八

挂帐杀风寒新磨血未乾酒酣曾斫阵不敢醉中看

力能穿七札弝搰金梢短十万羽林儿无人开得满

斜挿虎豹皮挂向军前战射退黑山夷归来有余箭

袍花对缝裁上刺黄金字着处万人看是为君恩赐

未鼓即腾骧身轻箭不伤明朝卸金甲归牧华山阳天平山十四题

龙门

天开一罅通石古双崖破中有波涛痕知是龙飞过

石屋

六丁运神斤凿石为巨屋风雨遶入牕夜夜山鬼宿

五丈石

落星长百尺风雨忽中断至今雷火焦突兀犹存半

白云泉

泠泠白云泉流向白云边泉水流不断白云飞上天

一线泉

石窦小如针泉飞一缕金天风吹不断穿过白云深

卓笔峰

露藓凝斑管烟萝束紫毫山灵罢挥洒卓立万山高

飞来峰

高峰佀玉台何处忽飞来定向西天竺昙花顶上开

钓鱼矶

老父兆非熊遗石此山久谁操百尺竿重试连鳌手

蟾蜍石

神蟇月中来化作千岁石曾吞玉杵霜清露时时滴

头陀岩

头陀不可见岩石似当时草长齐肩髪云裁百衲衣

华盖松

飞盖结龙形斜扛九曲青流萤枝上落疑是紫微星

四时亭

泉声四时清山色四时好不知寒暑移但觉松杉老

宿云轩

盈盈山中云就我檐下宿昨夜云不归空闲半间屋

照镜湖

团团山中石下照太湖影如何一监中三万六千顷端阳十咏

百索

红暎钏金黄双纒腕玉香闺愁千万里羞比彩丝长

钗符

红縠剪金蟇轻罗蔟艾花不须灵笈篆心静自无邪

守宫

玉臼捣薰风蛾眉怨六宫长门深似海何用印花红

角黍

红丝系緑蔓金糈沃香????风雨罗江上家家祭屈平

艾虎

踞户欲生风当门势自雄未能离草莾亦是骇儿童

蒲觞

蒲叶复蒲根香琼泛緑樽乱离谁引寿聊欲奠湘魂

鬭草

珠玉赌牙籖争奇手自拈一筹矜独胜袖有谢公髯

射柳

弓满马如飞沙平见柳枝隽功收一镞多是养由基

击球

低昂一点红忽起青云上风急下来迟衆人齐面仰

竞渡

船头花?欹船尾花袍舞江神不敢行百面鼍皮皷

书怀

朝梳髪尚玄夕监鬂已斑欣戚苟异怀妍悴即改顔

闻柝

孤馆月如霜合合鸣秋柝羌兵未解围泪逐寒声落

不寐有怀

鹊寒栖未定袅袅风吹竹孤灯不厌贫斜照畸魂宿

闻鴈

天寒霜月苦人远秋衣绽独坐听长夜灯前一声鴈

梦归

梦归片时欢梦觉终夜恶欲起就残灯鼠摇寒烬落

灯花

远人无喜报何事有灯花莫是闺中说姑傍伴缉麻

忆母

齿落鬂鬖鬖新年九十三寸心犹未报一饭岂能堪

忆子

未知索果啼已解迎人抱平生舐犊心时时背灯笑

忆弟

青州信息稀八桂音书絶思君无奈愁拭目都成血

上书乞归养

陈情欲上书意切辞语促复恐大官嗔灯前再三读

志喜

咫尺近天顔殊恩得赐环满沽彭泽酒欢饮看庐山

对江望山

朝看江上山暮看江上山山色信不改江流几时还

陪方员外看花

步屧到花隂花疎更绕林留连今日意不是少年心

夜坐

牕寒雪乱飞鴈带边声过对影却增愁吹灯暗中坐

示杨水西

亲远更家贫将归未有因相逢难说与君是故乡人

逢故奴【二首】

出门逢故奴仓卒尘中拜不暇相随行街头捧衣卖

其二

出门逢故奴怪我顔危槁兹事何足惊别离容易老杂咏【十画】

芙蕖

红衣寒未脱緑盖晴犹卷楚女棹歌囘遥遥秋江晚

萱草

牕间宜男花本是忘忧草钗头谁倒簪钱唐苏小小

夜落金钱

朝开金钱小夜开金钱薄青闺卜远人银灯花共落

兰叶弄秋晖兰花带露曦若将纫作佩相称芰荷衣

山茶

细簇蜂脾蜡深裁鹤顶砂雪中谁共赏一树玉梅花

牡丹

当时姚家黄花面濶一尺惆怅洛阳人而今多未识

木芙蓉

江寒浦溆多举目皆衰草惟有拒霜花遥遥隔江好

孔雀

掉尾立花隂参差万点金年年蕃国进不是孔家禽

蛱蝶

衣薰细细香须染盈盈露特地一双飞花间惹人妬

结房山中树暮归香满腹微物讵可轻箴迟能藏毒

白门逢别王之常【二首】

一自吴中别于今已十年客边喜相见风雨白门前

其二

沽取白门酒醉别鸣臯云君我摽仕逸惕乐从此分

长沙杂咏【十首】

花深衆禽寂格格啼山鹧桡响一灯来人归碧湘夜

其二

融融緑烟暖梦遶兰苕外时倩鸟呼醒花浓春自醉

其三

东风吹小雨一夜满潇湘明月鸥波里蘼芜各自长

其四

高树萝埀屈低垣竹掩花门前烟渚濶春水又沈沙

其五

网得湘中鱼穿向湘边柳一迳入花隂来换长沙酒

其六

寒沙竹坞深细雨烟江渺不听野莺啼那知是春晓

其七

密瓦栽斑竹疎篱种紫荆日斜墟市散时有虎经行

其八

筠屿烟长碧兰坡水自香只宜行画里忘却在潇湘

其九

湘人爱栖居斜枕湘江起楼下倚阑人簪花照春水

其十

柳色带轻嚬桃花露浅唇异乡寒食近能得几多春

【阙】

六言絶句【内律一首附】

即景【四首】

长眉短眉柳叶深色浅色桃花小桥小店沽酒新火新烟煮茶

其二

今年去年酒债三月两月春愁看山看水出郭听雨听风倚楼

其三

东家西家燕飞明日後日春归多愁多病送客无酒无钱典衣

其四

桃花杏花红白蒲叶芷叶参差飞高飞下蝴蝶行去行来鹭鸶

小景【二首】

白云浩浩秋色碧磵冷冷雨声坐得松隂过石先生酒醒诗成

其二

雨雨风风路迷断桥流水平堤出门苔迳泥滑唤取扁舟过溪

初归吴中感事

附郭好山远近近城流水西东人哭人歌夜月花开花落春风

赤山闲居【二首】

荷锸遶篱栽菊解衣石上观松甘分簟食瓢饮底须千驷万锺

其二

抱滕长吟梁父折腰宁愧乡儿酒呼白堕朝饮米杂雕胡晚炊

游灵岩怀古

灵岩吴城西山名也旧为吴王夫差离宫名馆娃者在焉今琴台西施洞响屧廊采香径八角井皆其遗迹尚存

尘埋洞里金莲谁调台上朱弦屧廊春尽花落香径云深鹿眠抉目臣亡此处捧心人去何年莫洗馆娃遗耻山顶空流石泉

濯清亭【二首】

半江落日高树两岸清风短莎莫怪沧浪水浊迩来濯足人多

其二

我濯尘缨水浔君垂双足清隂自是秋江清浊沧浪孺子何心

天心水面亭【二首】

海天万里遥碧秋水一池监空莫问鸢飞鱼跃看他明月清风

其二

动中消息春到静里工夫夜深三十六宫春意不道水面天心

画【三首】

芙蓉江上秋色杨柳堤边月明莫教西轩种竹客中无奈秋声

其二

五株树下待月三板桥头赋诗童子不知人意棹歌却怪归迟

其三

一个茅亭晚渡数声啼鸟秋林爱他湖上山色立尽溪头树阴

自叹

白髪慈亲九十红尘客路三千归去桃花源里彩衣萱草堂前

眉庵集卷十

猜你喜欢
  真知柔·唐圭璋
  晏殊·唐圭璋
  卷四·魏元旷
  赌棋山庄词话序·谢章铤
  窥词管见·李渔
  ◆雅同知琥(正卿集)·顾嗣立
  古城春景·林徽因
  乐府雅词巻上·曾慥
  卷167 ·佚名
  唐诗镜卷八·陆时雍
  卷十七·郭知达
  卷十二·吴之振
  卷二十五·陈衍
  唐朝新定诗体·崔融
  第四十九出 途遇佳音·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出 火并·许自昌

    【迎仙客】〔净戎服杂持礼上〕事谋始。费商量。权在我。任主张。他们似虎更如狼。今日容情到底有参商。女无美恶。入宫见妬。士无贤否。入朝见忌。昨日晁盖数人相投山寨。本该留他。只是我区区一个书生。颇无过人谋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五十八·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十有八年秋七月壬戌太尉安庆军节度使提举万寿观邢孝扬特许任便居住以孝扬引疾有请也甲子御史台主簿陈夔诸王宫大小学教授曹筠并守监察御史夔永嘉人初见十三年时二人俱引对夔乞申严内外谒禁筠乞戒敕守

  • 东都事略卷一百五·王称

    列传八十八  徐勣字元功宣州南陵人也举进士调吴江尉桂州敎授知建平县为越王等宫大小学敎授召对除王府记室徽宗即位除寳文阁待制提举醴泉观兼侍读为中书舍人脩神宗正史勣言元祐史官范祖禹等多主司马光记事至绍圣之际

  • 后汉孝献皇帝纪三卷第二十八·袁宏

      二年(乙亥、一九五)  春正月癸酉〔一〕,大赦天下。 〔一〕 按范书献帝纪作“正月癸丑 ”。正月癸卯朔,无癸酉,袁纪误。   即拜袁绍为后将军〔一〕,使持节冀州牧,封邧乡侯。 〔一〕 范书袁绍传作“

  • 石匮书后集卷第三十六·张岱

    刘宗周、祁彪佳列传刘宗周祁彪佳·刘宗周,号念台,浙江山阴人。父坡死,宗周其遗腹也;家寒,母章太君茕茕守弱息,依外家以纺绩供饘粥。万曆辛丑,登张以诚榜进士;章太君朝闻报而夕去帏,陶文简为作墓铭,比之「程婴保孤事成下报宣孟」

  • 一四 笔名鲁迅·许寿裳

    我自民六(1917年)秋,于役南昌,和鲁迅别开三年。在这中间,鲁迅的生活起了大变化,前后可以划分为两段:前者是摩挲古碑,后者是发表创作。这个变化即发表创作,是《呐喊》序文所谓“老朋友金心异”——按即玄同

  • 王安传·张廷玉

    王安,雄县人,最初隶属于冯保名下。万历二十二年(1594),陈矩向皇上推荐他,任命为皇长子伴读。当时郑贵妃图谋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多次派人收集皇长子的过失。王安善加调护,贵妃一无所得。“梃击”一事发生后,贵妃心中害怕。王

  • 卷三十五·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三十五 朱批何世璂奏摺 雍正四年四月初八日贵州廵抚【臣】何世璂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奉 命抚黔於雍正四年正月初四日自扬州起程至四月初二日抵任已将入境受印到任日期分疏 题报在案【臣】

  • 卷二百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帝系考公主宋理宗一女周汉国公主贾贵妃生景定二年下嫁杨太后之侄孙节度使镇四年薨諡端孝【臣】等谨按通考已载至寜宗女祁国公主今所采止理宗一女而已辽太祖一女济古尔下嫁淳钦皇后

  • 辨二諦三性·欧阳竟无

    大乘有兩輪︰曰二諦,曰三性。二諦以說法,《中論》"諸佛以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是也。三性以立教,《密嚴》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此即是諸佛最後之教理是也。說法無二道,其極曰一真法界;立教視機感,其極曰

  • 卷六十一(北齐三藏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菩萨见实会第十六序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迦毗罗国尼居陀林。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其名曰优楼毗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摩诃迦叶。舍利弗大目犍连。一切皆是大阿罗汉。诸漏已荆无复烦恼。其心自在。心

  •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一·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一三二)大品赖吒和罗经第十六(第三念诵)我闻如是。一时。佛游拘楼瘦。与大比丘众俱。往至鍮芦吒。住鍮芦吒村北尸摄和园中。尔时。鍮芦吒梵志.居士闻。沙门瞿昙释种子舍释宗族。出家学道。游

  • 佛说沙曷比丘功德经·佚名

    西晋沙门法炬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与千二百五十比丘菩萨万人。时须耶国有贫人。行赁剃小儿头。所剃者皆约。到麦熟当各雇麦一斛。适别未远。道逢故人。将其还求麦。欲以取酒饮之。遍求无以麦

  • 第二十八卷·佚名

    清净莲华明王品第六十七尔时观世音菩萨摩诃萨。说此大可畏明王央俱舍真言时。便复合掌瞻仰如来。熙怡微笑身放亿俱胝百千色光。照曜十方三千大千佛之世界。以光神力能令十方三千大千诸佛世界满虚空际。叆叇弥雨天诸众

  • 第十卷·佚名

    奋怒王品第十四尔时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是最上不空奋怒王真言。如诸佛说常净洗浴。以香涂身着净衣服。具大理智。善依本法则得成就。即说奋怒王真言曰娜么萨缚(无可反下同音)亸詑誐(银迦反又音迦字斤攞

  • 易外别传·俞琰

    元俞琰述。道教经书。一卷。前有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序。全书阐发魏伯阳《参同契》之学,描述先天图环中之秘,反而求之自身,认为此是养生之切务,不可不知。内收邵康节“心为太极图”,朱紫阳“太紫虚中先天图”, “先天

  • 三都赋·左思

    中国古代骈赋。西晋左思作。分《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三篇。前二篇假设西蜀公子与东吴王孙争相称颂三国时蜀都益、吴都建业的形势、物产、宫室情况,末一篇则由魏国先生盛赞魏都建设及魏国政治措施,强调立

  • 涉斋集·许及之

    诗别集。南宋人许纶(?—1209)撰。十八卷。纶本名及之,字深甫,永嘉(今属浙江)人。隆兴元年(1163)进士。知分宜县,迁宗正丞,宁宗时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后谄事韩侂胄得同知枢密院事,又拜参知政事。韩被诛,降两官,贬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