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五十一

麻秉彝【一首 补】

补秉彝临晋人革父也登皇统九年进士官兵部侍郎

题广胜寺

盘云梯石上崇冈殿阁峥嵘古道塲寺纪汾阳亲奏额塔传阿育久腾光檐前山耸干螺秀槛外溪分二带长种种尘縁都洗尽祗因身在白云乡

伊喇霖【二首 补】

补临潼志霖字仲泽官陜西路按察使

骊山有感二首

苍苔迳滑明珠殿落叶林荒羯鼓楼渭水都来细如线若为流得许多愁

山下惊飞烈火灰山头犹弄紫金杯梦廻未奏棃园曲卧听吟风阿滥堆

附骊山石刻诗跋诗之兴也久矣其源本出于国风之什滥觞于汉魏演于六朝下逮唐宋汪洋大肆靡所不至大率以链格链意链句链字为法按察相公人品高秀天性奇頴一游塲屋芥拾甲科士子仰之如泰山北斗向有题华清宫三絶句远近传诵今再游复留二絶恬然备四链体友人贺吉甫作传远计命辽东孙极之书诸石承安【缺】年

附金诗纪事案王若虚滹南集中有虚舟堂铭一首为伊喇仲泽作又羽士丘处机磻溪集前有仲泽序自署云昭义大将军武定军节度使兼奉圣州管内观察使提举常平仓防军漆水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食实封一百户伊喇霖序作于泰和六年丙寅而仲泽于承安间已官陜西按察则其登第时定在大定年也

附临潼石刻志云房草书二字在栎阳东门壁上题云按察陜右东西路伊喇仲泽先生德业文章声葢天下其防子松龄茂之年甫志学性工染翰尝拟钟离书云房二字笔力放浪若惊鸿奔骥略不羁束方之正本虽识者较讐莫能别其差铢锱使此公加以数年则张旭羲之其流也余嘉叹不足因叙片言于后庶几来者有以知名父杰子萃诸一门时承安四年嵗在己未冬至日徴事郎行京兆府栎阳县主簿李某谨志广威将军行京兆府栎阳县令黄某立石

梁襄【一首 补】

补襄字公赞绛州人持胜之父长于春秋左氏登大定三年进士第调耀州同安主簿三迁邠州淳化县令陞庆阳府推官召为薛王府掾世宗将幸金莲川襄上疏极谏由是以直声闻擢礼部主事太子司经选为监察御史转中都路都转运户籍判官迁迩远安国二军节度副使歴隩州刺史累迁保大军节度使卒有谏兴陵田猎表传于世

谒禹王庙

波涵九域民为鱼帝奋忠勤亲决除水涸茫茫尽桑稼万世永頼功谁如功高受享宜宏久庙貌方方无不有砥柱神灵最伟奇防稽血食尤隆厚此祠所建在空山庳殿短廊才数间读碣人多题字闹祭祀礼少牺牲闲钦惟帝道崇勤俭此郡民繁地硗崄辛苦耕耘衣食麄孚祐乞徧无令歉

胥持国【一首 补】

补持国代州繁峙人莘公鼎之父大定中为太子司藏掌饮食有功母后家章宗即位推拜尚书右丞

挽姚仲纯

山东夫子老河东谁与先生臭味同早嵗遽辞名宦里百年长乐圣贤中醉轩风月千秋恨蜗室樽罍一梦空白玉楼成人不见空余乡泪托东风

王万庆【一首 补】

补万庆字禧伯史作曼庆自号澹游黄华老人庭筠子也仕至行尚书省左右司郎中诗笔字画皆有父风时论金人字画以黄华父子为最方之宋之二米云

嵗寒三友图

黄华山中夜气清月明风定闻吹笙松花开向竹梅里雪香零乱墨光生

附元欧阳澹游嵗寒三友图跋京城好古之家多见澹游所作自是高古无俗气皆未若此卷天真烂漫尽从书法中来絶去笔墨畦径乃妙品也又倪瓒跋中州人物独黄华父子画书诗逸出氊裘之表为可尚也观澹游此卷笔意萧然有蔡天启风流葢高尚书之所祖述而能冰寒于水者欤又呉寛跋金人书画兼美者以王黄华为最澹游为之子实肖之可方宋之二米也此图世所谓嵗寒三友者葢尝流入江南故倪元镇王叔明皆次欧阳文公韵题其后足为橘庄中佳玩也【出汪氏瑚网】

附元王恽跋澹游先生诗后黄华先生以海岳精英之气发而为文章翰墨当明昌间照映一时惟其早世识者至今惜之余向客好事家屏围帧轴无非澹游诗翰廼知老成虽远典刑尽见于是此幅公之老笔尤潇洒可爱岂神完守固气自清明虽耄而不衰者邪戊子冬阳生后日秋涧恽谨题

附春雨杂述王庭筠南宫之甥擅名于金传子澹游

附遗山集公无子以弟庭掞之次子万庆为之后以防补官至行尚书省左右司郎中文章字画能世其家

附金诗纪事案金人书画时论以黄华父子为最方之宋之二米然禧伯行事不多见中州集复不详其所终惟遗山集云癸丑夏客燕中万庆属笔作黄华墓碑癸丑为蒙古宪宗三年距金之亡已二十年矣则禧伯后亦入燕可知又张本敏之有九日月中对菊同禧伯郎中赋絶句六首内一首云子山牢落去江南赋主悲哀尚一堪只恐秋天闻亦苦并催红雨下霜岩其余语亦多凄絶敏之本金之翰林学士从曹王乌格出质客居燕之长春宫以黄冠终者故其词云尔题中所称郎中尚是禧伯在金时旧官与遗山集所云官至行尚书省左右司郎中者合则禧伯入燕后亦未尝仕元者也

张防【三首 补】

补归潜志张防伯玉许州人伯英运使弟也少有俊才美风姿髯齐于腹为人豪迈不羁奇士也初入太学有声从屏山游与雷李诸君及余先子善雅尚气任侠不肻下人再举不中遂辍科举卜居许之郾城有园有田宅甚丰日役使诸侄治生事而巳暇则以诗酒自放偃然为西州豪侠魁邑令过使皆下之喜称人善交游有患难极力挈扶俗子少不惬意辄嫚骂年四十余不娶有一妾因小过以铁简杀之尝衣紫绮裘半醉坐堂上人望之如神迨酒酣兴发引纸落笔往往有天仙语后病脑疽死年未五十

与李屏山饮燕市二首

日日饮燕市人人识张胡西山晚来好饮酒不下驴昨日上高楼西山翡翠堆今日上西楼西山如死灰想见屏山老疗饥西山隈餐尽西山色高楼空崔嵬

赋古镜【存句】

轩姿古镜黑如漆锦华鳞皴秋雨湿

孙锜【一首 补】

补锜字安世绛州人鎭弟也与弟同榜擢第乡人荣之锜官同知定远军节度使终宁州刺史

望川亭

望川亭上望秦川万里风烟在眼前轩槛倚檐高几许去岩尺五是青天

白君举【二首 补】

补君举失其名号寓斋隩州人登金泰和三年词赋第官岐山令诗名与元遗山相颉颃元白为中州世契两家子弟每举长庆故事以诗文相往来北渡后卜筑于滹阳结茅为亭有茅亭诗栾城李冶序之曰龙韬雷厉于纷拏之顷玉唾川流于谈笑之间呉澄曰巧妙秾丽错诸呉楚歌謡中几莫可辨弟华字文举亦登贞祐三年进士第官枢宻院判汤内翰西岩赠诗有科第聨飞光白傅之句仲子朴字仁甫号兰谷有天籁集词

题靖节图

咄哉灵运辈危坐衣裳辱何如五柳家春雨东臯緑

酬元遗山

梦里薰风湛露歌花开汉苑旧经过拾遗老去青春暮司马归来白发多横槊赋诗吾岂敢短衣扣角夜如何相逢未尽相思话草色连云水碧波

张子权【二首 补】

补子权字元舆临漳人金进士善为诗按彰德府志载金进士题名五十一人到彧常琥郭辑李松年范谷王润李京尹王万钧赫兟王万石郑元张天翼郑饰刘可与赫华元起董膺元论道宁高天禄张彤张观王辟王子初张仲思刘延赏尹崇敏高天祐张安中王天章刘汉宝马可臣温琰邵崇董元蔺元章卢天锡薛居中张正伦李正隆朱方郦复亨张仲因房椿药着张敏修张玠张子权康瑭泰铸张都梁之栋

甲申元日

忆昔三朝侍紫宸鸣鞘声送凤池春繁华已逐流年逝潦倒犹甘昔日贫蓂厯怕看惊换世椒觞愁举痛思亲异乡节物偏多感但觉愁添白发人

游黄华

溪流潄石振苍崖林树号风吼怒雷为谢山灵幸寛贳漫郎投劾已归来

翟升【一首 补】

补升字利夫平隂人金进士

羣贤登第诗

陶山先生主文盟【申公绰号陶山】郭令好学加劝惩【郭好学平隂令】平隂儒学日复振不让五虎专前名靳侯才名驰冀北【靳子昭邑主簿】初官佐治肥子国下车首询沂上人供室劝学增润色文章圆熟推许公典而丽兮词更工山城天荒从此破白袍换緑荣乡中【许祐】苏仙久借家学力内抱英华外谦抑十年作赋气凌云唾手功名不劳得【苏得胜】古学众许芝亭刘下笔万字何能休俯就绳墨入赋室一战而胜酬焚舟【刘格】贤哉酅河子董子八举终场人罕比广阳就试欲投名尚以老成为所耻【董哲】孝感里中重王兄德与才称非过情耽经玩史日无辍蔼然素有场屋声【王瓒】升也文学宗董氏陶山竹溪亦席侍靳老余绪复稔闻驽马十驾希騄耳【翟升】明昌天子试飞龙董子王升文并雄金门献赋仆亦与北宫唱第三人同至今地脉何曾断吾乡士风天下冠学者体法旧纯朴岂止为文思过半申氏名族世共知后之苗裔振复奇潜遗祖德借余论又向蟾宫折桂枝【申振】溪上先生号醇德动为仪表言为则发明圣道得其传恩不及身后蕃息乃孙经学有渊源乙科优中光儒门靳侯名乡能远虑居贤因此右硖村【王知进】李君力学人难企弱冠声华蔼乡里早承鹗荐上天廷一举明经取青紫【李可用】翠华警跸幸南都圣心愿治求硕儒日边诏下免秋试三英笑指龙门趋锜氏兼经勤博古苏子天才中规矩李生伯仲三豪间鼎甲科名俱力取【锜申苏霖李唐英】明年较艺入明光王氏文词复擅场圣代人材罔遗弃特恩赐第名亦彰【王天一】芸牕昼寂闲屈指仕者十有三人矣不才鲁钝甘隠居但庆诸公膺器使为报后来为学人前进已达教犹存勉旃勉旃学而仕食禄无忘先辈恩

李广【一首 补】

补广金贞祐元年任沁水县令

自灵泉寺至偃月山

立马松间首重廻乱峯无数翠成堆为寻偃月山前路直向白云深处来

张邦直【一首 补】

补归潜志张邦直字子忠河内人少工词赋尝魁进士平阳南渡为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在馆五六年从赵闲闲游性朴澹好学敬善谦甚士多爱之闲闲本注太子忠尝言亲授于闗中隠士薛子明因相与讲辨甚久俄丁母艰出馆居南京从学者甚众束脩唯以市书恶衣粝食虽仕宦如贫士也同年如雷宋诸人皆以声名意气相豪子忠独恬退以学自乐正大初余先子入翰林子忠从之游先子殁与余善从南京被围阙食余遇之富城西敝衣褴褛可怜已而闻鬻卜天街值一回鹘问卜子忠以文语应之为回鹘所殴北渡将还乡道病死哀哉

挽刘云卿

桃李双鳬舄风霜一豸冠才华惊世易勲业到头难白日空金马青天下玉棺传家有贤子文或似欧韩雷仲泽【雷一作 二首 补震】

补仲泽蒲城人官按察使

蒲城马上偶得二首

冷落襟风杯月﨑岖马足车尘林下何曾一见直教羡杀闲人

空有满衣尘土曾无葢世名勲忽认青山影里有人卧月眠云

杨用道【一首 补】

补用道长山人仕至中奉大夫

题懐范楼

十载希文此屈蟠天衢一旦遂高抟古人直许到防契当世独能并富韩事与陶朱终古焕名将长白倚天寒不但东坡为流涕遗编我亦涕汍澜

杨容【一首 补】

补杨容济南人

范文正公祠

萧何太白皆星精豪杰不待文王兴陶朱异姓在髫龀当时范氏濯尘缨我名终自异凡品肻使没世无声名山东读书至卿相暮年去作山西将国恩未报归不得林猿涧鹤空惆怅山中旧隠当依然惟有白云封繐帐迄今东齐人物少空谷不闻虚皦皦少微无光山色死令人痛哭长山道

石玠【一首 补】

补玠字子坚猗氏人官绛州节度使

绛州道中送乡人

有泪欲不洒恐伤真性情有泪欲狂洒又非丈夫行展转意如何屈曲肠寸萦西山万丈高泼泼当前迎山灵知别难向我相慰明吾子乃王使年质方妙英为朝廷耳目作稷契公卿望霖雨天下求舟楫苍生轺车一相过河岳需澄清今当此别离何足为重轻君不见大禹当年任治水八载于外惟经营又不见班超万里思封侯至今边塞咸推称古来贤圣尽如此丈夫勲业岂偶成俛首闻至言再拜谢山灵感激少自奋离思即清平去去西边深致力期与杰士同光声

杨鹏【一首 补】

补金史姬汝作传详议官杨鹏字飞卿能诗附相学斋杂抄紫罗凡凡道人杨鹏字飞卿一名云鹏少梁人南渡后终于东平有陶然集行世

送元遗山

三馆才名天下闻乱来俗议漫纷纭两朝文笔谁争长一代诗人独数君南浦春深愁送别西山晚翠约平分何时并坐龙潭上野水添杯看白云

附元好问陶然集序贞祐南渡后诗学为盛洛西辛敬之淄川杨叔能太原李长源龙坊雷伯威北平王子正之等不啻十数人号称专门就诸人中其死生于诗者少梁杨飞卿一人而已李内翰钦叔工篇翰而飞卿从之游初得树古叶黄早僧闲头白迟之句大为钦叔所推激从是游道日广而学亦大进客居束平将二十年有诗近二千首号陶然集所赋青梅瑞莲缾声雪意或多至十余首或病飞卿追琢功夫太过者予释之曰诗之极致可以动天地感鬼神故传之师本之经真积之力乆而有不能复古者自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自伯之东首如飞蓬爱而不见掻首踟蹰既见复闗载笑载言之什观之皆以小夫贱妇满心而发肆口而成见取于采诗之官而圣人删诗亦不敢尽废后世虽传之师本之经真积力久而不能至焉者何古今难易不相侔之如是耶葢秦以前民俗醇厚去先王之泽未远质胜则野故矢口成文不害为合理使今世小夫贱妇满心而发肆口而成适足以汚简牍尚可辱采诗官之求取耶故文字以来诗为难魏晋以来复古为难唐以来合规矩凖绳尤难古律歌行篇章操引吟咏讴謡辞调怨叹诗之目既广而诗评诗品诗説诗式亦不可胜读大槩以脱弃凡近澡雪尘翳驱驾声势破碎阵敌囚锁怪变轩豁幽秘笼络今古移夺造化为工钝滞僻涩浅露浮躁狂纵淫靡诡诞琐碎陈腐为病毫发无遗憾老去渐于诗律细佳句法如何新诗改罢自长吟语不惊人死不休杜少陵语也好句似仙堪换骨陈言如贼莫经心薛许昌语也乾坤有清气散入诗人脾千人万人中一人两人知贯休师语也看似防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难半山翁语也诗律伤严近寡恩唐子西语也子西又言吾于他文不至蹇涩惟作诗极艰苦悲吟累日仅自成篇初读时未见可羞处姑置之后数日取读便觉瑕衅百出辄复悲吟累日反复改定比之前作稍有加焉后数日复取读疵病复出凡如此数四乃敢示人然终不能工李贺母谓贺必呕出心乃已非过论也今就子美而下论之后世果以诗为专门之学求追配古人欲不死生于诗其可已乎

卢庸【一首 补】

补金史卢庸字子宪蓟州丰润人大定二十八年进士调唐州军士判官再调定平县令史除南京转运副使改中都户籍判官察廉迁礼部主事累官凤翔治中大安三年改干州刺史入为吏部郎中至宁元年改陜西按察副使夏人犯边庸缮治平凉城池储积刍粟团结土兵为备十一月夏人围平凉庸矢尽人寡取夏兵射城上箭以济急用出府库赏有功者平凉頼以完进官四阶迁按察转运使未几改定海军节度使以病致仕兴定三年卒

登嵩山絶顶抵宿卢岩

飞梁挂壁虹霓落列嶂遥连翡翠鲜岩树溪禽尽相嫪一春踏徧万峯巓

孔彦舟【补】

补金史彦舟字巨济相州林虑人亡命为盗后为宋招捉使走之齐从刘麟伐宋齐国废从宗弼取河南累官工兵部尚书河南尹封广平郡王正隆例降金紫光禄大夫改南京留守

南行口号【存句】

苦被杜鹃频唤着参差兵马过衡阳

附三朝北盟防编彦舟在潭州屡败于马友乃退去欲向南行因作口号有云云之句

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五十一

猜你喜欢
  卷三百二十四·彭定求
  管鉴·唐圭璋
  苏仲及·唐圭璋
  韩缜姬·唐圭璋
  ◎卷一·谢榛
  卷七·何汶
  第九出 毡集·李渔
  加二十一出 孤吟·孔尚任
  第一折·李寿卿
  常建诗卷一·常建
  四集卷四十七·乾隆
  卷479 ·佚名
  卷一百六·陈思
  卷二百·曹学佺
  卷八·陈邦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唐诗三百首卷六七言律诗·蘅塘退士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注解】: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武昌县,民国初年被火焚毁,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

  • 卷十二·王昶

    韩知玥一首 吴朏一首 顾若璞一首 钱氏一首 郭{王+雨/亏}一首纪映淮一首 黄鸿一首 张红桥一首 范妹一首 钱涓一首马守贞一首 刘胜一首 杨炎一首 薛素素一首 朱无瑕一首王毓贞一首 白旃香一首 赵燕二首 

  • 卷76 ·佚名

    范成大 冬至晚起,枕上有怀晋陵杨使君 新衣儿女闹灯前,梦里庄周正栩然。 骑马十年听晓鼓,人生元有日高眠。 多稼亭边有所思,冬来捻却几行髭。 也应坐拥黄紬被,断角孤鸿总要诗。 范成大 冬至夜發峽州

  • 列传第二 后妃下·刘昫

    ○玄宗元献皇后杨氏 肃宗张皇后 肃宗韦妃 肃宗章敬皇后吴氏 代宗崔妃代宗睿真皇后沈氏 代宗贞懿皇后独孤氏 德宗昭德皇后王氏 德宗韦妃顺宗庄宪皇后王氏 宪宗懿安皇后郭氏 宪宗孝明皇后郑氏 女学士尚宫宋氏

  • 第一章土地制度之沿革·佚名

    第一节 荷兰时代第二节 郑氏时代第三节 清代第一节荷兰时代台湾,自古荒服之地,不通中国。元末始置巡司,其时之土地制度,渺无可考。明天启间,荷兰人占领其地,授田于民,令之耕种输租。其组织,合数十佃为一结,结各置首,名小结首

  • 卷之上·川口长孺

    台湾为海中孤岛(台湾纪略),古无闻焉,明人始来往其地(明史、香祖笔记。台湾纪略曰:「地在东隅,形似弯弓,中为台湾市,市以外皆海」)。其地在琉球西(台湾纪略),有鸡笼山、淡水洋(明史、东西洋考。明史曰:「中多大溪,流入海,水澹,故名淡水洋

  • 卷之二百三·佚名

    光绪十一年。乙酉。二月。辛未朔上诣储秀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己亥皆如之。内注  ○以神灵显应。颁河南淇县关帝庙扁额。曰神功广运。城隍庙扁额。曰应德效灵。武安县城隍庙扁额。曰神厘普洽。随

  • 通志卷九十一·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烈传第四春秋郑祭足 公子騑 公孙舎之 罕虎 公孙侨游吉 烛之武衞石碏 石祁子 孔达 孔悝 孙良夫 寗速北宫佗 蘧瑗 寗俞 史防 孙林父 寗喜宋公子目夷 向戌 乐喜

  • 柳氵中传·欧阳修

    柳氵中,蒲州虞乡人,隋时饶州刺史柳庄的曾孙。父名楚贤,大业年间为河北县长。高祖举兵,尧君素坚守郡城,楚贤劝他说“:隋亡是天下共知的事。唐公的名字应了图谶,举动以诚信为本,英豪们积极响应,是天赞助的人。君子应见机而动,哪能

  • 卷二百三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十九帝系考【一】【臣】等谨按周官小史奠系世辨昭穆帝系所由昉也司马迁史记立世表自黄帝以下谱之自时厥後史表或立或缺不一要夫绍统历年以及宫

  • 卷02·吴缜

    《刑法志》云:“贞观六年,亲录囚徒,闵死罪者三百九十人,纵之还家,期以明年秋即刑;及期,囚皆诣朝堂无后者,太宗嘉其诚信,悉原之。”又《太宗纪》云:“贞观六年……十二月辛未,虑囚,纵死罪者归其家……七年……九月,纵囚来归,皆赦之。

  • 陈霆锐·佚名

    陈霆锐先生小传陈先生霆锐江苏吴县人其尊人为著名学者以是先生得能传薪焉清光绪三十一年投入苏州东吴大学肄业苦行励学力攻英文研读二年乃来沪复致力于外国文学曾于中华书局任编辑者数载无何梁启超先生创办大中华杂志

  • 月令·戴圣

    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昬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大皡,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大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鴈来。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路,驾仓龙,载青旗,衣青衣,服仓玉

  • 卷五十四·江永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綱目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五十四     婺源江永撰夏小正    通禮二補【大戴禮補】傳曰何以謂之小正以小著名也夏以十三月為正平旦為朔殷以十二月為正鷄鳴為朔周以十一月為正夜半為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十八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十八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第三弃盖中文义同前。于中初文列数。释名辨异。举譬引证等文。并可见。婆沙四十八云。此五盖中三事各立。谓贪嗔疑。二事共立。谓睡眠掉悔。俱舍云。食治用同故。贪以

  • 弟子规·李毓秀

    初名《训蒙文》。传统蒙学读本。清代李毓秀编撰。后由儒生贾存仁修订,更名为《弟子规》。是一部对学童进行封建伦理教育和学习指导的蒙学教材。全书共1080字,以孔子《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

  • 勤俭训·李文炤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言虽近而旨则远矣。

  • 中阿含经·佚名

    佛教经典。汉译四阿含之一。东晋僧伽提婆译。六十卷。共收阿含部经典十八品二百二十二部。因每部经的篇幅适中,故名;一说因其所述义理合乎中道,故称之为“中”。主要论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缘起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