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四十九

李俊民六

和筹堂送别韵

山城望断首重囘犹劝春风马上杯有似卫轩当日鹤羽毛养就却归来

白发相逢得防囘离亭苦劝送行杯元龙不识求田意徒使青山笑往来

和河上送行韵

沁南幕客尽诗豪斧月斤云得句高吏部文章笑东野若为自比倚松蒿【有芝兰元肻伴蓬蒿之句】

蚁战图

声势何劳鬬似牛看看一雨到山头大家不肻勤王去只待槐宫壊即休

胶胶扰扰战争多岁月循环得几何树下老人观物化梦魂应不到南柯

画鹤

两翅如轮骨已仙昻昻只合在林泉且休相逐乘轩去自有人谋二顷田

海棠露

轻风嫋嫋泛崇光长恨司花不与香春睡一声莺唤起却教老眼见啼妆

张氏肻堂【张文定公后】

百年兰玉水边村万轴牙签席上珍同队鱼中见头角一朝富贵异于人

上陶固岭

匆匆出郭晓风寒一片云收爽气山上尽坡陀试囘首人家住在翠微间

野菊

风露丛中取次芳愁边过却几重阳秋光到处多无主不是闲花不肻香

席次

不到西山二十春风光别后一番新再三防检樽前客白发相看有几人

驴为人盗去

磨嫌居士谋生拙碑恨诗人下道看好在隔花临水处为谁信辔逐金鞍

长街愁杀郑昌图便是徒行鲁大夫纵复东家借还许不知泥滑敢骑无

渊明归来图

一旦仓惶马后牛衣冠从此折腰羞先生不是归来早束带人前几督邮

席上戏李巽之

薰风原上麦连云箫鼔家家乐社神半醉樽前喧语笑老夫愁独泪沾巾

和史邦直桥上韵

规模杜预见成功横截长流跨彩虹亭长莫邀来往客须防中有夺牛公【韩伯休夺牛公】

过龙门

流水潺潺潄石根又还怀古过龙门行人但礼龛中像谁识当年禹凿防

七夕

云汉双星聚散频一年一度事还新民间送巧浑闲事不见长生殿里人

侄谦甫任长安囘

归去连昌忆旧游长安囘望使人愁只夸杨氏锦绣谷曾上李家花萼楼

枝连叶附本同气骨亲肉疎今几家但留济叔易一卷与送蒋兄麻两车

母师圣醉归夜溺伊河抱桥柱而死

日日贪杯醉不醒待将风味学刘伶可怜王子龛前水夜半寒光落酒星

和张文玘

来诗有匠手今逢老作家之句因用韵和

景物秋来件件佳江山都助与诗家我怜五鬼俱难送先为文章结栁车

白发诗人喜诞夸词源倾倒少陵家问君读后书多少得满当年惠子车

书生幢下布衣多尽是嘲风咏月家若使乌台不弹后看看欲载十牛车【山谷文章六经来汗漫十牛车】数间茅舍老生涯篱落相依四五家不见近来门外辙故人应驾角轮车

和筹堂送迎偶得

怀抱归来强自防相逢赖有旧青山郊原雨后堪图画勾引诗人兴不闲

出门天地望中防马首浓迎着色山诗句满前无可道恨今不复见闲闲

画手从来说范防何如着眼看真山天公不欲山无主分付筹堂好处闲

诗愁谁道酒能防得句多于饭颗山莫使移文诮长往工夫那取片时闲

和筹堂述怀

长恨周人咏黍离不期亲到闵周时一朝小雅废将尽何处如今更有诗

白头相见话存亡可惜漫漫夜转长烦恼尽无安脚处出门十步九羊肠

访德老

月下与君瑞邦直从筹堂携酒访德老既而有诗见示因用韵和

夜投破戒逺公家醉墨成章防不加堪笑颖师无手段听琴人似听琵琶

一朝不饮奈愁何月下敲门载酒过佳句晓风杨栁防醉时吟了醒时哦

老杜醉归图

花下骑驴不踏泥花间醉后复何之殷勤骥子扶归去明日重来别有诗

保汉公庙

仓惶刘氏未能安跋扈将军力拔山若使楚人如郤子肻教义士不生还

戏呈节使王子告

唤取佳人舞绣筵醉中往往爱逃禅我无红袖堪娯夜翠被薰香独自眠

戏北台孙讲师仲逺

何处闲田不可耕山头烽火水边营道人高卧云千顷留取南台与鹤鸣

悼蜀

剑阁谁知累卵危厌厌賔主醉无时蜀人不识忠臣泪刚道嘉王是酒悲

元夜与泰禅洛阳观灯

行歌声里落梅风烁烁华灯万盏红何似吾师方寸地一轮明月小参中

歴阳侯【范亚夫】

韩生去世冠军废独望楚强心亦劳漫向鸿门撞玉斗岂知鹿死在金刀

郦食其

多少中原逐鹿人独慿片舌下齐城淮阴不喜书生事能免他年猎犬烹

四皓奕棋图

坐看咸阳王气收岂无人杰自安刘都缘鸿鹄心长在一局闲棋不到头

王季文南迈怏怏不得意书此以缓之

大家都待倚栏干摘索幽花草棘间方便春风无不到忍教雪里一枝寒

代别呼延路钤

森森戈防乱如麻刚把毛锥傍史家弹铗去年门下客白头今日又天涯【襄阳守史嵩】

梅花堂小酌同河南马师

往来不絶郑崇门清浊那分北海樽今夜梅花堂上月与人作个好黄昬

过济源

几年不到竹梅间天际归来两鬓斑一片白云风扫尽双明喜见旧青山

壬寅九日和君玉来韵

山城与客醉陶然日日相陪费万钱马上行人几时去一杯我欲助离筵

书生纸裹亦枵然欲去街头拾百钱寄语西风莫相笑一杯便是菊花筵

和段正卿韵【出入格】

悠然相对酒杯闲忽有新诗落坐间唤起东篱无限兴黄花须待与君看

百计寻闲不得闲功名那取片时间谁知九日龙山客却被秋光冷眼看

秋日有感

节气先凋一叶桐人间何处不秋风梁园胜事随流水满目愁云锁故宫

贾佐之以进士充军被挞

便从甯越立威名可信王尼长作兵着甚不谈军旅事碧油幢下尽书生

孤村

舍南舍北地多荒三两【阙】     士尽归箕敛手未应医得眼前疮

解嘲

樽前共醉泼醅香下马谁家白面郎见说千金能买笑老夫那得一钱囊

王德华黙轩

春秋岂敢措一字賔主不须谈两都万事尽皆皮里着为君终日鼓咙胡

对棋

到头不可托安危那用搜寻局上机纵出呉宫阵图外阴山未免嫁明妃

送苗世显归上党

故人千里寄书来长恨天涯唤不囘行路难行澁如棘归装莫待北风催【时河北防秋】

跋鲁直帖

鸡毛不择三钱笔虿尾挥成一幅书莫使观江神防得因风夺去锦囊虚

许道真醉吟图

断蓬踪迹寄天涯老去情钟恋物华囘首锦江春寂寞一杯愁里赋棃花【道真号锦江渔隐】

探官

版图填写百官志楮券类排千字文堪笑吾儒多伎俩一时鬻爵僭吾君

跋冯应之许司谏换羊帖

还思写论付官奴想见临池兴有余莫把家鸡等闲厌恐教人笑换羊书

同申元帅游司马山

千年古庙映崇冈寂寂空庭草树荒见说旱时求得雨一池犹有老龙藏

戏杨成之

客路风霜颇倦游出门又是一番愁行人立马无情甚扶上征鞍不自由

李晋王坟

雄名凛凛振沙陀为国功深奈老何多少三垂冈上恨伶人都进百年歌

游沁园

多少庭台堕劫灰胜游踪迹几残碑风流人物今谁在水緑山青似旧时

申元帅四隐图

严子陵

羊裘隐迹唤难囘曾犯当年帝座来京洛江湖各天性钓鱼台不羡云台

陶渊明

迎门儿女笑牵衣囘首人间万事非自是田园有真乐督邮那解遣君归

孟浩然

平生只有住山缘北阙归来也自贤破防蹇驴风雪里新诗句句总堪传

李太白

谪在人间凡几年诗中豪杰酒中仙不因采石江头月那得骑鲸去上天

大颠图

星斗文章世所传狂澜囘在禹功前先生不踏潮阳路震旦花开几大颠

一夕投荒万里行增光日月更谁能相逢尽说空门话多少人间有发僧

三害图

慷慨平西气不衰勇于三害欲除时流芳已入忠臣传何处人间更有诗

挟矢操弓短后衣扬扬意气是男儿欲慿一怒除民害可惜为人自不知

平水八咏

陶唐春色

府西南三里有陶唐庙每至春月倾城出游祭享

松柏森森防帝宫至今和气在河东诗人不尽当时事八景图中见国风

广胜晴岚

府北七十里有寺曰广胜霍山之阳寺下有海曰大郎

等闲过了万千峰偃蹇相看意不浓洗出青山真面目祗疑海底有天龙

平湖飞絮

府西五里有泊曰平湖姑山之东汾水之西四面皆杨栁如幄三月上已居民祓禊于此

三月湖邉祓禊亭依依杨栁雨中青晚来风起花如雪春色都归水上萍

锦滩落花

府西门外有汾水退滩南北二十余里皆树桃焉

春风桃叶复桃根相妬封姨似少恩无限乱红随水去人间何处觅仙源

汾水孤帆

府西二三里有渡口

古渡无人鸟迹多眼前歴歴旧山河片帆不是秋风客谁向中流发棹歌

姑山晚照

府西五十里有姑射山神人居焉

物外神仙自一家等闲不许占烟霞只今冰雪人何处惆怅山前日易斜

晋桥梅月

府西南二十五里有县曰襄陵北门外有桥如虹左右皆梅圃

嫩寒篱落似江村雪里精神月下魂桥北桥南路分处行人立马待黄昬

西蓝夜雨

府北五十五里洪洞县之西有寺曰西蓝近汾水一二里绕寺多花竹有水杯池

暮云深锁梵王家楼阁峥嵘阅岁华香火半残僧入定卧听窓外落檐花

锦堂四咏

春水满泗泽

一番雨过緑生肥正是桃花欲浪时掠地风来吹不皱细看面面尽玻璃

夏云多奇峰

初见云从山里出须臾云结势如山一声霹雳催时雨云不能闲山自闲

秋月扬明辉

谁为天公洗眸子试将把酒问姮娥清光一片已如许斫却桂时应更多

冬岭秀孤松

凛凛苍髯晚节孤雪中倾盖若旁无一经元亮盘桓后气压秦时五大夫

沁园十二咏

熙熙堂

眼前草木强争春往日繁华一聚尘山水中间赏心在不知谁是肻堂人

翠兰亭

蓬艾丛深特地藏游蜂何处觅幽芳楚人大段无分别不识离骚传里香

暗香亭

三两横斜鹤膝枝一朝须有返魂时试看今夜黄昬月得似西湖七字诗

七贤台

放迹山阳志尚同至今林下仰高风欲将人物图中看恐遇生前李卫公【李卫公焚七贤图】

潄玉池

古人观水必观澜一滴涓流一滴寒放取黄陂千万顷莫教龙口吐吞难

江源亭【有流杯】

羽觞到处不容停争防中流落酒星彼此一时修褉事未应人物愧兰亭

屏俗庵【子猷别墅】

世上无人可立谈眼前只有此君堪当年借得谁家宅疑是今来屏俗庵

清晖亭

高山森似剑铓立流水平如罗带舒人在水光山色里笑渠潘阆倒骑驴

富览亭

天于万物岂私我领略风光天不嗔自古山阳景佳处尽都分付与闲人

桃园

一时得意笑春风不见春风满树空老去惜花心尚在为君留眼看蒸红

意在亭

緑水古今洗不尽好山前后势相连适来荷蒉者谁子应笑有心哉此贤

涌珠泉

渊底睡龙徒有颔沙中老蚌恐无胎疾雷惊裂苍苔地迸出鲛人泪颗来

碧落四景

横峯卧云

蛰龙起后愿相从便有人间润物功一片青山是归处无心更逐渡溪风

阴壑积雪

漠漠山阴雪拥门何时天道变寒暄虽然不是囘光地销得阳和几许恩

寒泉潄玉

沥沥山泉枕畔鸣六根先得一根清从来只向琴中听不识徽弦意外声

枯松挂月

门前老树数难推独有栽松道者知夜半风催山月上政当鹤睡觉来时

周昉内人图

吹笙

旧曲闻来似敛睂料应祗恨赏音迟棃园传得新翻谱着意参差竹里吹

汲泉

非关古井不波澜祗恨银瓶一掬悭欲助长流御沟水再教红叶到人间

剪爪

袖里纤纤只合存如何春笋不嫌髠金钗坠后无因见藏得开元一捻防

弹琴

休言三尺是枯桐大抵声音与政通曽得君王意中事便从弦上和薰风

学书

数幅云笺自卷舒试教落笔看何如休将彤管题闲句正要班姬续汉书

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四十九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三十九·彭定求
  无闻翁·唐圭璋
  汤恢·唐圭璋
  东坡词·苏轼
  第十九出 求援·李渔
  ●卷十五·葛立方
  白氏长庆集序·白居易
  行香子·徐志摩
  御选明诗卷一百八·康熙
  御选宋诗卷二十九·康熙
  卷一·文珦
  李德裕诗鉴赏·佚名
  崔峒诗鉴赏·佚名
  第八纲 体裁·刘坡公
  无弦琴谱·仇远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资治通鉴后编卷九十九·徐乾学

    宋纪九十九【起旃防协洽正月尽疆圉作噩十二月凡三年】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徳宪慈显孝皇帝政和五年春正月壬申朔辽生女真部节度使阿固达因其下奉上尊号遂即皇帝位谓其下曰辽以宾鐡为号取其坚也賔鐡虽坚终亦变壊

  • ●一八、宫中的娱乐·秦翰才

    宫中娱乐,平常是听收音机和留声机。据《传差草记》第十八册载: 康德五年(一九三八)二月十一日,李长安传:“前由福泰拿来唱片二片《四郎探母》退回。还找《武家坡》头段、二段,还找别的戏整段的。各样的都拿点来。” 二月十五

  • 魏收传·李百药

    魏收,字伯起,小字佛助,巨鹿下曲陽人氏。曾祖名缉,祖父名韶。父子建,字敬忠,赠仪同、定州刺史。收年十五,便会撰著文辞。跟随父亲来到边地后,却又喜欢上了骑马射箭,并准备依仗武艺晋升。荥陽郑伯戏弄说:“魏郎用过了几多戟?”收惭

  • 晋纪二十八 烈宗孝武皇帝中之上太元十年(乙酉、385)·司马光

    晋纪二十八 晋孝武帝太元十年(乙酉,公元385年) [1]春,正月,秦王坚朝飨群臣。时长安饥,人相食,诸将归,吐肉以饲妻子。 [1]春季,正月,前秦王苻坚祭祀太庙,宴请群臣。当时长安正值饥荒,人相残食,众将领回家以后,都把吃进去的肉吐出来

  • 卷一百七十六之五·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六之五 朱批高其倬奏摺 雍正四年七月十八日浙闽总督【臣】高其倬谨 奏为钦奉 上谕事雍正四年七月十三日奉到 皇上谕旨一道【臣】前

  • 卷一百八十·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八十人物志六十大臣传四十六【满洲镶蓝旗三 格尔古德 库哷讷 阿山 阿兰泰 富宁安穆和伦 新柱】格尔古德格尔古德满洲镶蓝旗人姓钮祜禄初由

  • 元年·佚名

    (乙卯)元年清康熙十四年春正月1月1日○朔庚申,上受仁宣大妃承重服於敬思殿,仍行正朝祭後,詣孝敬殿展謁。○兩司連啓請賓廳議禮諸臣罷職不敍,不從。1月2日○辛酉,流星出。翌日亦然。○御晝講,侍讀官權愈請令許穆、尹鑴出入經席

  • 诈晦卷五·杨慎

    【原文】诈虽恶名,亦属奇谋。孙子曰:&ldquo;兵不厌诈。&rdquo;施之于常时,人亦难防。运诈得理,可以成晦焉。直道长而难行,歧路多而忧亡羊,妙心辨识,曲径方可通幽。诈以求生,晦以图存。非不由直道,直道难行也。操以诈而兴,莽以诈

  • 卷一·程端学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义卷一    元 程端学 撰杜氏曰春秋者鲁史记之名也史之所记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隐公【名息姑恵公之庶子】隐私諡也鲁侯爵而称公者康侯胡氏曰臣子之

  • 念佛现黑影是怎么回事·印光

    所言黑影,非佛菩萨之影,亦非怨家对头所现之影。以佛菩萨既现,必明了能见其面目等。怨家,当现其可畏之相。此影殆(d&agrave;i大概)宿生有缘之孤魂,冀其仗念佛诵经之力得以超生善道耳。当为伊于课诵回向后,又专为回向,令其消除恶

  • 大慧度经宗要·元晓

        释 元晓撰  将说此经六门分别。初述大意。次显经宗。三释题名。四明缘起五者判教。六者消文。  第一述大意者。夫波若为至道也。无道非道无至不至。萧焉无所不寂泰然无所不荡。是知实相无相故无所不相。

  • 牧雲和尚七會餘錄卷之二·牧云通门

    姑蘇西華山秀峰寺門人(行瑋)等編室中語要師云:山僧此間禪不用你低頭思量,只要眼親手快,直下薦去。古人云:舉不顧,即差誤。擬思量,何劫悟?大慧云:此事若向事上覷,即疾向意根下卜度則遲。設若道一總不會,且問你:忽若內逼時便走,是會

  • 第十四章 长老之入都·佚名

    彼天爱帝须王,许都之住民游水,[自]行乐之猎,(一)伴四万人人徒步而行走至眉沙迦山。(二)天神欲示诸长老[于王],为大鹿之姿,居食于彼山之薮。(三)王见[此]:&ldquo;无心射彼而不宣。&rdquo;立弦之音,大鹿走入山间。(四)王追其迹,鹿走于长老之处

  • 御定月令辑要·李光地

    二十四卷。图说,一卷。李光地等奉敕撰。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圣祖以明朝冯应京所撰《月令广义》二十五卷体例粗备,但采录有关著述繁简失当、雅俗不分,特命李光地等另行编纂,门类因仍其旧,删除无稽之谈,增补未备之文,

  • 熙朝快史·佚名

    长篇小说。清饮霞居士编撰。十二回。撰者真实姓名无考。书叙某孝廉与觉世老人讨论时弊之后,即死去转世名康济时。济时通古博今,上自天文,下至舆地,旁及泰西诸学,无不潜心研究。受其同乡好友甘肃知县林琪求助,平定回民叛乱,朝

  • 全唐诗录·徐倬

    一百卷。清徐倬(1622—1711)编。徐倬字方虎,号苹村。德清 (今属浙江)人。康熙十二年 (1673)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乞养归。后转为司业,官至侍读。以事被人弹劾,辞官归乡。康熙四十五年 (1706)奉命撰《全唐诗录》告成

  • 拳变纪略·佚名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五月初,盛京卿宣怀由沪电致总署云,由保定电局寄信,直隶涞水有义和团匪,拒捕戕官,焚教堂,据涿州,有犯省城之语。朝旨询直督有无其事,裕帅禄始奏称有之,现派兵捕治云云。时都中有传闻该匪猖獗情形,毁电杆,拆铁路,因

  • 小学·朱熹

    中国南宋朱熹(1130~1200)编著。这是一部古代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教本。1187年写成。全书共6卷,385章,分为内外篇。内篇4卷,以《立教》、《明伦》、《敬身》、《稽古》为题,分别阐明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五伦之教,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