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前集卷十

钦定四库全书

元风雅前集卷十     元 傅习 编甘东溪

夜坐

林风自潇潇山雨时洒洒丈夫七尺躯地炉使吾矮

早睡

病来贪睡早推月出山前月色不相舍小窓还自妍

酒醒

酒醒桂花发狂歌对花前隣家大骂我夜半惊人眠

书生

踉蹡趋讲席读诵鬭高声我亦曽如此而今白髪生

归舟

片帆悬空秋满腹凉月淡淡天无波平生湖海元龙意早入西风渔棹歌

天壤岂无苏季子恨我不识韩荆州遥山苍苍暮云碧何许一笛芦花秋

下豫州

壮懐忍共白云闲孤负僧房屋半间卖尽牢愁三万斛载将明月入西山

托意

旧时灯火不知年托意篇章末世传胸次只今无此事听风听雨过残年

新春

花红栁绿也逢时润色青春有小时人世若无吾辈在东风寥落亦堪悲

防梅

独坐匆匆不自适出门偶见梅花开自从开辟到今日此是东风第几回

暂憇

平生湖海游南北东西路几度梦残时云深不知处

过南湖小酌

忽有一事碍胸次摆脱不得呼酒来溟溟蒙蒙混沌在坦坦荡荡虚空开精神半生留笔墨形骸昨夜为樽罍年年防梅今白髪晴日江路行莓苔

萨天锡

采石驿

客路青山外乡心落照边润清浮野树凉雨过淮天水调谁家笛江帆何处船蛾眉亭上月今夜照孤眠

采石怀李白

梦断金鸡万里天醉挥秃笔扫蛮牋锦袍日进酒一斗采石江空月满船金马重门天似海青山荒冢夜如年秪应风骨蛾眉雪不作天仙作地仙

过石子岗

霞光日落红穿树山色雨余青近人便好拂衣入山去解鞍辞却马头尘

次王叔能侍御史

龙蛇偃蹇出墙隂五色春云态度深防阁文章散清气月明山馆夜萧森

次繁昌邑宰梅双溪韵

矍铄繁昌宰曽充观国賔儒冠犹破防礼服尚垂绅淡泊心无愧清癯自有神老膺朱绂贵惊见白头新抚字三年改歌謡百里民

林彦

  元防习仪和郑子完

西山晴雪照阶墀法曲天香防合时在野只知尧帝力进朝方识从官仪日明黄道瞻丹扆春满青都拥翠旗冠佩又承新雨露太平报效有深期

李源道

次韵送虞伯生使蜀降香

城南尺五去天低回首彤楼十二梯六月岷山犹有雪三春云栈逈无泥浣花溪上防秧马芳草渡头闻竹鸡见説草堂遗构在公余须到锦城西

夏果斋

和山间秋日见寄

门前絶竹筑成坡室迩其如人逺何亦晓不如归去乐真成无可奈何歌诗翁自此工难少俗子于人一揖多何日同君秋月下桂花影里舞婆娑

过洞庭

万里玻瓈一掌平倚篷人去似骑鲸扫除云雾天无影弹压波涛夜不声一剑秋横神鬼泣片帆风劲死生轻诗成不用汉人语怕有蛟龙听得惊

上国签事时作教谕已四年

早年化笔妙衡诠棫朴菁莪意蔼然名节绣衣霄汉上精神玉树晚风前古人针芥才三语今得虀盐已四年昨夜书帷光彩动使星烱烱斗牛躔

过岳县

水纹如席浪花收谁遣湘中鹿角舟白露已过秋日淡青山未了曙光浮诸贤豹变云生足老子龙钟雪上头可惜隔江灯数防匆匆过却岳阳楼

送王副使美解

瓜戍无情廹嵗年归期行色占春先南商北贾多遗爱剩水残山有宿縁青栁一枝江上酒碧波千里月明船衣冠文物传江左好在家声续昔贤

胡斗南

悼文山

烈指西风感别离乾坤人物大奇奇生为孝子忠臣劝死有皇天后土知万折江流鱼腹石千年人立首阳碑一门史氏春秋笔愁把湖光入画时

陈中山

饯理伯容调江西宪掾

五阨春官第重登宪府新人皆形迹避君独肺肝真日饮瓢惟水风行篲扫尘明朝江右客秋色满湖濵

奉题丁氏竹堂幷寄廷玉向仰之意

慈州二判经年别黄鹤山前见阿咸闻筑新堂临水胜剩裁脩竹与云叅午风窓户清含雪晴日琴书翠滴岚欲拉王猷时共造幅巾挥麈纵清谈

饯郭端友赴椽巴陵并寄希仁兄问讯之敬

送客巴陵目逺鸿英年嘉树玉菁葱门趋画防诸贵地阅舆图七泽雄极浦扬舲清漳濶亨衢迁辔碧霄通别来安穏懐乡否须问年同鞠賛公

题甘文卿杏隠巷

祢子洲前万杏花一壶仙隠客成家抄书檐下分香露洗药溪邉踏锦沙布素屡烦卿相揖剑芒终拂斗牛斜曲江又废明年防栽树何由见绮霞

饯姜华甫调武陵椽

府史才猷俊沿书调武陵秦袍懐旧泽肱被割秋绫茗椀茱茰苦艚舡杜若馨沧浪濯缨处搔首忆吾曾

宋梅洞

挽胡宣慰

搏虎鬼犹泣屠龙地亦沉无兄宁有昔有弟必无今钟鼎他人手舟车过客心不堪回首处残月堕花隂

哭岳山

天意只如此将军重可伤忠无身报主怨有骨封王苔雨楼墙暗花风庙路香沉思百年事挥泪对斜阳

龚子敬

送杨起行

缨冠楚楚濯沧浪彼美人兮淇水阳大府久须唐令录中州正用汉文章忠贞满眼真能几迟莫相看耿不忘至治朝廷天咫尺载歌丞相举贤良

送秦俗之补南防椽

南台礼意特相招送客溪亭自寂寥夜雨灯前春几许清风扇底暑全消中司执法分曹椽掌政名臣佐使轺捧檄还应为亲喜宦途等是上云霄

题张氏所藏石经

洛溢河清世之季钩党诸贤死无避桥门冠带此何时诏与【一作为】群经正文字议郎郎将工书观者缤纷门外车似忧方册重灰【一作煨】烬且可防摹辨鲁鱼南台四部存几碛谁见世间完六籍汉传区区掇拾方到今不是糊涂墨【一作客】

述懐柬张仲实教授

霜清起病骨卧久忘籧篨残息不暖衣短髪渐入梳渉世何用早意适事不如既知非所能裁足不愿余药苦尚可饮家贫难可居秋来窘繁隂百亩沉嘉蔬滞穂尚采掇吾生愧耕锄南窓美朝阳昔贤遗古书风竹如应门一室自扫除西庠张公子为我日回车言笑适相娱绸缪焉得疏

掘山药歌

绿薜紫藤缃色子种玉绵延春透髓晴虹嵗晚香不起托命长镵山谷里小隠墙东堑药栏劚玉政得才槃槃服食相传飬生诀茂陵刘郎和露啜

病起试笔十韵

积雨迷空濶翩翩多去舟将家值卑湿无事得清幽安石非高卧文园已倦游壮心适如意短髪寄搔头病约山容痩闲窥雁影浮双扉寒自语一榻淡相留香篆萦纡晚画屏潇洒秋黄花荒古道白日起沧洲不死千金药平生百尺楼暂分仙枕梦遥访羽人丘

谢陈壶天恵蟹

寒浦缚来肠已无枯骨褁肉肉自腴为君唤醒江湖梦孤篷细雨声相濡贫家不办满眼酤槽头酒滴红真珠起来独坐秋风里一径晴寒菊数株

梁隆吉

题叶东叔賔月堂

人生自是人间客月亦天边寄此身彼此虚空无着处谁欤是主复谁賔

李古淡

题子卿牧羊图

自是天工肻放回回头羞杀望乡台汉风吹羝羊队却入麒麟队里来

李诚泉

寓洪中秋翫月

金水镕成一様秋三千世界雪光浮城中见月能多少拟借仙人十二楼

彭容庵

赠彭铁面相士

只戴黄冠不豸冠双眸窈碧见苍寒江南多少秋风客藓茩山人一咲难

仇近仁

一痕初见海门生顷刻长驱作怒声万马突围天鼔碎六鼇翻背雪山倾逺朝魏阙心犹在直上严滩势始平寄语吴儿休踏浪天吴象罔正纵横

吴汉仪

赠楚山乐路教之金陵谒御史

官满宫城车载膏逺从建邺覔同袍雨香芹泮春风转霜重柏台秋气高青眼故人加顾盼丹心即日表英豪金陵山水多住丽伴客登临莫惮劳

吹箫歌赠金精山人陈天祐

金精之山何岧嶤夜深明月凉萧萧中有可人好丝竹抱明月兮吹洞箫箫声呜呜响空碧潜蛟起舞山魈泣含宫嚼羽妙入神月落参横朔风急曲中却忆秦楼女秦楼缥缈知何许鸣凤双飞竟不还至今遗事传千古君留吴中犹未发我亦知君调殊絶明朝却赋归去来吹箫还弄金精月

元风雅前集卷十

猜你喜欢
  刘大辨·唐圭璋
  ●頥山诗话原序·安磐
  卷十九·董康
  ◆胡主簿长孺(石塘稿)·顾嗣立
  第三幕 第一场·老舍
  卷二十·杜文澜
  卷八·王十朋
  初集卷二十二·乾隆
  卷七十七·王奕清
  卷二·孟浩然
  卷五·胡文学
  补遗卷二十·陈元龙
  卷八十三·陈元龙
  卷八十三·徐倬
  悼亡姬·厉鹗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生平事迹辑录·顾太清

    国朝闺秀正始集 顾太清,字子春,汉军人,多罗贝勒奕绘侧室,著有《子春集》。按贝勒别号幻园居士,工诗好学,尤精内典。(恽珠)名媛诗话 满洲西林太清(春),宗室奕太素贝勒继室,将军载钊、载初之母,著有《天游阁诗稿》。才气横溢,挥

  • 卷二百八十七·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八十七畅当畅当河东人初以子弟被召从军後登大历七年进士第贞元初为太常博士终果州刺史与弟诸皆有诗名诗一卷南充谢郡客游沣州留赠宇文中丞【一作王昌龄诗误】仆

  • 卷一百二十六·列传第十三·宋濂

        安童   安童,木华黎四世孙,霸突鲁长子也。中统初,世祖追录元勋,召入长宿卫,年方十三,位在百僚上。母弘吉剌氏,昭睿皇后之姊,通籍禁中。世祖一日见之,问及安童,对曰:“安童虽幼,公辅器也。”世祖曰:“何以知之?”对

  • 第五十四回 统三军广平奏绩 复两京李泌辞归·蔡东藩

      却说肃宗既宠张良娣,又因良娣在灵武时,产下一儿,取名为佋,即封兴王,子以母贵,也得肃宗钟爱,与他子不同。张良娣恃宠生骄,竟欲把两三岁的小儿,作为将来的储贰,第一着欲陷害广平王,第二着欲陷害建宁王。府司马李辅国,本是飞龙

  • 卷之四百七十一·佚名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闰八月。乙卯。上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自赵城县启銮。  ○谕军机大臣等、余虎恩奏、诅发在京添募马步各营遣费一摺。余虎恩所带各营。前经荣禄奏明裁撤。现在该提督已抵

  • 第十二卷 宋·缪荃孙

    南宋建炎复江阴军牒在江阴县头门拓本连额高五尺六寸,广三尺。两层刻,上牒十五行,行字不等,正书,批答行书。建炎复军指挥额三行,行二字,正书。上层尚书省牒江阴军两浙转运提刑司状,据常州江阴县父老胡崇等状,睹两浙一路,自祖宗管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三 宋纪九·纪昀

    宋纪 【九】徽宗 【二】 钦宗○徽宗二宣和元年春正月壬子进封建安郡王枢为肃王文安郡王■〈木巳〉为景王并为太保乙卯诏佛改号大觉金僊余为僊人大士僧为 德士寺为宫院为观改女冠为女道尼为女德丁巳金遣使来聘 【谨按

  • 曹兴传·张廷玉

    曹兴,另一名叫兴才,不知是何许人。从大军平武昌,授予指挥佥事。攻取平江,晋升为指挥使。攻克苏九畴炭山寨,晋升为都督佥事,兼太原卫指挥。又晋升为山西行省参政,统领卫事,担任晋王相。洪武十一年(1378),跟从沐英征讨洮州羌,降服

  • 卷七十七 魏公子列传第十七·司马迁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子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索隐】:按:地理志无信陵,或是乡邑名也。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魏王及公子患之。公子为人仁而下

  • 四十八年·佚名

    (壬辰)四十八年清乾隆三十七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丁酉,上詣太廟,王世孫隨駕。上入齋室,具冕旒絳紗袍,詣太室,行四拜禮,命世孫奉審殿內上下板位,俯伏。都承旨李徽之曰:「日寒如此,磚石甚冷矣。」上始詣永寧殿,仍行四拜禮,命世孫奉審殿

  • 霸形第二十二·管仲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贰槛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

  • 经上第四十·墨子

    故,所得而后成也。止,以久也。体,分于兼也。必,不已也。知,材也。平,同高也。虑,求也。同,长以相尽也。知,接也。中,同长也。{知心},明也。厚,有所大也。仁,体爱也。日中,南也。义,利也。直,参也。礼,敬也。圜,一中同长也。行,为也。方,柱

  • 卷十七·敖继公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说卷十七    元 敖继公 撰有司彻第十七注曰少牢之下篇也继公谓此别为一篇及其名篇之意皆与既夕同有司彻【彻直列反下并同】彻室中之馈及?者之豆爵与祝之荐俎也祝不自执其俎以出是未归也其二

  • 一乘品第三之二·佚名

    善男子,菩萨复有十二种发勇猛心。修行毗梨耶波罗蜜得大利益。菩萨应行精进波罗蜜。何等十二。一者精进。能速觉知诸佛法海故。菩萨应发大勇猛心修行精进波罗蜜。二者精进。能速往诣诸佛所故。菩萨应发大勇猛心修行精进

  • 目录·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目录序一(沙门慧研奉王旨撰)  序二(沙门志宁)  论主事迹  目录卷第一之第七会释卷第八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一卷第九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二卷第十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三卷第十一世主妙严品第一之四卷

  • 一 蛇品·佚名

    一 蛇经一 体中漫蛇毒 药草能消除 心中生忿恚 比丘须调伏 共舍彼此岸 如蛇蜕旧皮(一)二 池中生莲华 子等潜入折 比丘须弃断 爱欲尽无余 共舍彼此岸 如蛇蜕旧皮(二)三 轮回如急流 务须使涸竭 比丘须弃断 

  • 周易窥余·郑刚中

    南宋郑刚中撰。十五卷。《四库全书》录《永乐大典》本。此书以程颐《易》学主“义理”,朱震《易》学主“象数”,遂参取两家,阐发其所未尽之义。《自序》称:“《伊川易传》、《汉上易传》二书,颇弥缝于象义之间,但《易

  • 伯牙琴·邓牧

    宋末元初邓牧著。一卷。以“伯牙鼓琴”故事作为书名,是因作者认为知音难遇,故以俞伯牙自命,希望世人能像钟子期那样“被琴绝弦”,理解和接受他的思想。原有诗文六十余篇,现仅存文三十一篇、诗十三首。自序中称知音难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