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刘善明传

刘善明,是刘怀珍的族弟。父亲刘怀人,在宋朝做官为齐、北海二郡太守。元嘉末年,青州发生饥荒,人与人彼此相食。刘善明家里有积存的谷子,自己只吃稠粥,开仓救灾,乡民有很多获得了活命和救助,百姓们都把他家的田地称为续命田。

刘善明少年时期安静读书,刺史杜骥听说了他的名字,等候要见他,而他却推辞不见。四十岁的时候,刺史刘道隆聘他为中从事。刘怀人对刘善明说:“我已经知道了你的立身,还想见到你的立官。”刘善明应聘了,又举他为秀才。宋孝武帝见到他的策论直率有力,感到他十分奇异。

泰始初年,徐州刺史薛安都反叛,青州刺史沈文秀响应他。当时州治在东陽城,刘善明家在城郭以内,不能自己逃出。他的伯父刘弥之虚假地对沈文秀说自己请求效力,沈文秀让他率领军主张灵庆等五千人增援安都。刘弥之出门以后,秘密地对部下说:“这才逃出祸坑了。”走到下邳,便背弃了沈文秀,刘善明的堂伯刘怀恭为北海太守,占据郡城与他相应。刘善明秘密相约,收集了门宗部下,得到三千人。夜间斩了关门的守将投奔北海。他的族兄刘乘人又在渤海聚集兵众呼应朝廷。而刘弥之等人不久被薛安都所杀,明帝追赠他为青州刺史。任命刘乘人为冀州刺史,刘善明为北海太守。又任命他为尚书金部郎。刘乘人生病去世,便以刘善明为冀州刺史。沈文秀投降以后,任命刘善明为海陵太守,郡的边境处在海边,没有树木,刘善明让人种植榆、茶等各种果树,于是获得了利益。还京后为直阁将军。

泰始五年,魏朝攻克了青州,刘善明的母亲在那里,把她转移到了代郡。刘善明穿布衣吃蔬菜,悲哀得像守丧一样,明帝每次见到,都为他而叹息。后来转为巴西、梓桐二郡太守。刘善明因为母亲在魏朝,不愿意西行,流着眼泪坚持请求,得到了准许。朝廷官员大多同情刘善明的心事,元徽初年派人出使北方,朝中议论让刘善明举荐人选。刘善明推荐州乡北平人田惠绍出使魏朝,把他母亲赎了回来。

当时宋朝的后废帝刚刚登基,群臣执政,刘善明独独侍奉齐高帝,委身效忠。出京担任西海太守,行青、冀二州刺史。刘善明的堂弟刘僧副与刘善明都在家乡很知名。泰始初年,魏朝进攻淮北,刘僧副率领部下二千人东面依凭海岛。齐高帝在淮陰,认为他的作为很豪壮,召他相见,任用他为安成王抚军参军。后废帝放肆暴虐,高帝忧虑恐惧,常常让刘僧副化装出行,侦察风声。让他秘密告诉刘善明和东海太守垣崇祖,使他们扰动魏军。刘善明劝他安静地等待时机,高帝采纳了。

废帝被杀,刘善明做高帝的骠骑咨议、南东海太守,兼管南徐州事务。沈攸之反叛,高帝感到非常担忧。刘善明献计说:“沈攸之控制着八个州,纵情搜刮,包藏贼志,已有十年。他性情陰险急躁,才能不可担当重任,叛逆起兵已经几十天,徘徊不进,难道该是有所等待么?一则是他不懂兵机,二则是人心怨恨,三则是他有掣肘的忧虑,四则是天夺了他的胆魄。本来怀疑他会迅速推进,攻其不备;现在朝廷六师一齐奋起,诸侯共同举兵,他已经成为笼中之鸟了。”事情平定后,高帝召刘善明返回京城,对他说:“卿分析沈攸之,即使张良、陈平也只能是这样罢了。”于是调他担任太尉右司马。

齐台建立,他担任右将军,因为疾病推辞没有上任。司空褚彦回对刘善明说:“高尚的事业,本是您历来的心意,现在朝廷正相委任,哪能就学隐士赤松子与王子乔呢!”刘善明回答说:“我本来就没有做官的兴趣,既然遇到了知己,所以奋力奔走。天地已经廓清,朝廷人才济济,我的怀抱已经实现,不敢再贪求富贵。”

高帝登基,因为刘善明有功而且忠诚,打算给他俸禄,就召来刘善明对他说:“淮南接近京城,是国家的形胜之地,非亲近的贤臣不能管理这里,卿给我高卧治理这里吧!”于是他便代替明帝担任了淮南、宣城二郡的太守。又派遣使者前往授爵,封他为新淦伯。刘善明到了郡上,上表言事共十一条:其一认为“天地开创,应该慰问远方,广泛地传扬皇上的恩泽”。其二认为“京都所属的远近地方,应该派发医生和药物,慰问疾苦,年龄九十以上以及病重不能治疗的,应该酌情赏赐”。其三认为“宋代的赦令,真正得到宽大的很少。我认为现在下赦书,应该让事实与它相合”。其四认为“刘昶还在,或许会到边境上来送死,各城应该严密守备”。其五认为“应该废除宋朝大明以来的苛细政法条令,尊崇简易”。其六认为“凡是各种土木建筑开支,可以暂且停止”。其七认为“帝子王女,应该崇尚简约”。其八认为“应该诏令百官以及府州郡县,各自贡献正直言论,以弘扬唐尧、虞舜的美德”。其九认为“忠贞孝悌,应该以特殊的办法提拔;清苦节俭,应该授给他政务”。其十认为“革命成功初始,应该挑选人才出使北国”。其十一认为“交州险要而遥远,在荒原以外,宋末政治苛刻,以至怨恨叛变。现在应该以恩德进行怀柔,不应劳累将士远征,搅动边民”。又撰写了《贤圣杂语》上奏,托辞进行讽谏,皇上用优厚的诏书进行了答复。

刘善明又提议建筑宣陽门,他上表说:“应该明确地方长官的赏罚,建立学校,制定齐朝的礼仪,开设宾馆以接待邻国。”皇上答复说:“用赏罚以警戒地方长官,修饰宾馆以等待远国,都是古代的善政,是我应该努力做到的。重新创造新的礼节,可能不容易编制。国学的美好,已经下令告诉了公卿。宣陽门现在下令停建。我会有很多缺失,很想再听到您的建议。”

刘善明身高七尺九寸,品质朴素不喜欢声色,他所住的茅斋,只是用些斧子砍的木头。床和桌椅,都不加刨削。从少年时就立下了节行,他常说:“在家应当孝顺,为官应当清廉,可以作为子孙的楷模就行了。”等他多次做了州郡长官,颇多贪污纳贿,崔祖思感到奇怪,便问他怎么回事,他回答说:“管子说过,鲍叔了解我。”于是流着眼泪说:“方寸已经乱了,哪有闲暇廉洁!”所得的金钱都用来赎回他的母亲。等他母亲回来,清廉的节操才严峻起来。所经历的职务,廉洁简明而不烦琐,他的俸禄都散发给了亲友。

他和崔祖思非常要好,崔祖思出京为青、冀二州官长,刘善明写信跟他叙旧,于是以忠诚相勉励。等听说崔祖思死去,伤心痛哭,便得了病。建元二年去世,遗命要实行薄葬。追赠他为左将军、豫州刺史,谥号为烈伯。他的儿子刘涤承袭了爵位。

刘善明家中没有遗留的积蓄,只有书八千卷。高帝听说他家清贫,赐给刘涤家葛塘的库存谷子五百斛,说:“葛塘的库存也在我的官署之下,要让后世知道他的见识不凡。”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七 刘怀肃 孟怀玉 弟龙符 刘敬宣 檀祗·沈约
  卷四百五 列传一百九十二·赵尔巽
  卷二十七 僖宗·王夫之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一百三·乾隆
  卷六十六上上·郝经
  一○一二 吏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抄单)·佚名
  八八七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四月以后进过书籍卷数开单进呈片·佚名
  卷之六十·祁韵士
  志第二十九舆服上(原文)·范晔
  平阳公主传·刘昫
  王亻必传·欧阳修
  陈寿传·张廷玉
  ●自序·周明泰
  卷七十三·佚名
  卷之四十五  三朝聖諭錄上(明)楊士奇 撰·邓士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道亨·唐圭璋

      道亨字逸民,郫人。初为僧,名绍祖。作画效周纯。   桃源忆故人   刘郎自是桃花主。不许春风闲度。春色易随风去。片片伤春暮。   返魂不用清香炷。却有梅花淡伫。从此镇长相顾。不怨飘残雨。

  • 李天馥·龙榆生

    李天馥字湘北,号容斋,安徽合肥人。明崇祯八年(一六三五)生。七岁能诗,有神童之目。清顺治进士,由庶吉士累擢户部左侍郎,调吏部,以扬清激浊为己任。官至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年)卒,谥文

  • 巻九·元好问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鼓吹卷九元 郝天挺 注谭用之赠索处士不将桂子种诸天长得寻君水石边豹夜寒和雾隠【列女传陶苓子妻諌其夫曰妾闻南山有豹雾雨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衣毛而成其文章】骊龙春暖抱珠眠【搜神记河上翁

  • 反离骚·扬雄

    雄怪屈原文过相如,至不容,作离骚,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读之未尝不流涕也。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乃作书,往往摭离骚文而反之,自㟭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名曰骚。又旁离骚作重一篇,名曰广骚。又旁惜诵

  • 卷一百六十·列传第四十七·宋濂

        王磐   王磐,字文炳,广平永年人,世业农,岁得麦万石,乡人号万石王家。父禧,金末入财佐军兴,补进义副尉。国兵破永年,将屠其城,禧复罄家赀以助军费,众赖以免。金人迁汴,乃举家南渡河,居汝之鲁山。磐年方冠,从麻九畴

  • 平定三逆方略卷四十二·佚名

    卷四十二   康熙十七年十月庚午,命福建水师提督驻海澄。总督姚启圣奏:前督臣李率泰奏设水师提督驻海澄;方今水重于陆,不可无总统重臣。海澄公既召赴京师,漳州宜设总兵官镇守。上谕:向因水师提督驻海澄,是以海逆败遁。今该

  • 第三七五禀同治六年九月二十一日一二二○九--一·佚名

    生员、职员、监生等,禀举下山、五和、树杞林、六张犁等四庄庄正具禀竹北一保九芎林街,治下生员魏缵唐、职员刘嵩山、监生彭殿华、詹国和、罗在田、曾清机、林希贤、吴殿华、庄蓍郑家茂、彭德业等,为

  • 第五卷 唐·缪荃孙

    唐宣州刺史陶府君德政碑在江宁小丹阳拓本连额高六尺,广二尺六寸五分。正书三十四行,行七十六字。宣州刺史陶府君德政之碑额平列十一字,篆书阳文。前缺高躅者惟□明明下缺周下缺尚□辅□□茂□□碉戈□柳谷搞祥金下缺任下

  • ●附录(一)·易顺鼎

    易氏呈都察院条陈时务文一二品顶戴按察使衔、丁忧河南候补道易顺鼎谨禀:为丑虏跳梁,不宜迁就;权奸误国,不可姑容。恭沥愚诚,敬祈代奏事。窃职员风闻出使日本全权大臣李鸿章电奏称:『倭船二十余艘将出广岛,若不定约,即将犯京;请

  • 桓康传·萧子显

    桓康,是北兰陵承县人。勇敢骁悍。宋朝大明中期,他随太祖任军容,后来跟随世祖在赣县。泰始初年,世祖起义师,被郡里抓住,众人都散了。桓康用担子,一头藏穆后,一头藏文惠太子和竟陵王萧子良,亲自担到山中。和门客萧欣祖、杨王彖之

  • 卷一百二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二十艺文志谨案儒林列传始自马迁所录皆传经之士也范蔚宗作後汉书增立文苑一传於是训诂之学与词赋之学歧为两家诸史相沿虽称名互异而大旨不殊元托克托等【案托克托原作脱脱今改正】作宋

  • 第三章 纵欲则学业无成·佚名

    周思敏曰。人生天地间。圣贤豪杰。在乎自为。然须有十分精神。方做得十分事业。苟不先于年富力强之时。除去欲心。节省欲事。以保守精神。筑好根基。则虽有绝大志愿。想做绝大事业。往往形空质朽。神昏力倦。必至半途

  • 卷九 治法·张伯行

    此卷论治法。盖治本既立,则治具宜张,举凡用人行政兵农学校利弊之故,经权之宜,皆不可不讲,以成极治之功也。朱子曰:天下制度,无全利而无害底,但著利害分数如何。朱子曰:不察其贤否忠邪,而惟党之务去,则彼小人之巧开自谋者,必将有以

  • 佛说菩萨本行经卷上·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见诸沙门。身心懈怠不勤精进。告阿难言。夫懈怠者众行之累。居家懈怠则衣食不供产业不举。出家懈怠不能出离生死之苦。一切众事皆由精进而得兴起

  • 成唯识宝生论卷第二(一名二十唯识顺释论)·护法

        护法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论曰。复言处时定如梦者。谓如诸觉虽无其境共许有定。若时决定而有方处。见村园等复有定时。现前可得。然非彼有。斯言为显虽有决定时处之觉而无境故。彼于他

  • 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编·岳甫嘉

    明·岳甫嘉撰,张淞生点校,中医古籍出版社1985年6月出版,32开,99页。一般种子多从女性研究。本书则从男女双方论治,分男科女科各一卷。其男科首列先天灵气、交合至理、养精有道、服药节宣、服药要领等论。

  • 桃园·废名

    中国现代作家冯文炳的小说集。1928年出版,收小说20篇,散文4篇。集中的作品除了写乡村的生活之外,大部分写的都是城市小市民的生活。在这些作品中,作者以讽刺的笔调,通过对一些日常生活小事的描写,揭露了市民生活的灰暗

  • 空轩诗话·吴宓

    近代诗话。吴宓著。附刊于1935年中华书局(上海)出版之《吴宓诗集》。卷首有1934年作者自叙。自叙说:“近年编辑读书,及与友人通函谈叙之所得,有关于诗者若干条,录存册中未尝刊布,兹汇为一编,以示同好。”所录诗话52则,约7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