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二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二十六

隄岸类

五言古

登隄望水        【梁】元 帝

驱马河隄上非谓城隅游怀山殊未巳徒然劳九愁旅泊依邨树江槎拥戍楼高岸翻成浦曲港反通舟枣野良知叹瓠河今可俦愿假宣尼道泗水却横流

登武昌岸望       【陈】隂 铿

游人试歴览旧迹已丘墟巴水萦非字楚山断类书荒城高仞落古栁细条疎烟芜遂若此当不为能居

七言古

隄下          【宋】孔武仲

隄下人家喧笑语高揭青帘椎瓦鼓黄流滚滚经檐甍一任征夫作船苦緑榆覆水平如杯前湾旋放水头来声如怒虎着船底玉石磊砢相喧豗黄河虽断随渠急

舟楫舒迟行旋涩独上平隄望逺天衣裘巳畏西风入

汴隄行         【宋】孔平仲

长隄杳杳如丝直隐以金椎密无迹当年何人种緑榆千里分隂送行客波间交语船上下马头一别人南北日轮西入鸟不飞从古舟车无断时

太平隄行        【明】皇甫汸

太平门外古崇隄嘉树扶疎夹路垂负郭尽为芳草地沿河直绕白云司当时王贡总仙才况是承恩北阙来御史府中乌半宿尚书门下骑双廻青山防度朝陵节元水曽流祓洛杯鸣珂再过平沙道问舍多为后来少巳看奏赋甘泉宫每忆传诗临海峤惊心歳序易经春举目湖山宛自新含香不覩游兰客息影徒逢爱树人由来聚散皆无定欲寄相思那可因

七言律

吴兴新隄        【唐】朱庆余

春隄一望思无涯树势还同水势斜深映菰蒲三十里晴分城郭防千家谋成既不劳人力境逺偏宜隔浪花若与青山长作固汀洲肯恨栁丝遮

苏隄春晓        【明】聂大年

树烟花雾绕隄沙楼阁朦胧一半遮三竺钟声催落月六桥栁色带栖鸦緑窗睡觉闻啼鸟绮阁妆成唤卖花遥望酒旗何处是炊烟起处有人家

五言絶句

入朝洛隄歩月      【唐】上官仪

脉脉广川流驱马歴长洲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七言絶句

隄上行         【唐】刘禹锡

春隄缭绕水徘徊酒舍旗亭次第开日晩上楼招估客峨舸大艑落颿来

魏王隄         【唐】白居易

花寒嬾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何处未春先有思栁条无力魏王隄

隄上行         【唐】张 籍

酒旗相望大隄头隄下连樯隄上楼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伊轧满中流

其二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汴隄          【宋】刘子翚

参差歌吹动离舟宫女张帆信浪流转尽栁隄三百曲夜桥灯火看扬州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二十六

猜你喜欢
  卷七百一十九·彭定求
  卷一十六·彭定求
  段宏章·唐圭璋
  谭菀醍醐卷三·杨慎
  第二十九章 面圣辞官·屠隆
  ◆安南国王陈益稷(安南稿)·顾嗣立
  {探病}·佚名
  藏春集卷三·刘秉忠
  黄庭坚诗全集九·黄庭坚
  卷442 ·佚名
  晴朝·闻一多
  卷八十八·陈焯
  卷二十二·陈元龙
  卷八百八十一·佚名
  卷六·张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一·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十一嘉善曹庭栋编龙云集刘弇字伟明吉州安福人元丰二年以明经及第主通州海门县簿调临颍县尉绍圣二年知嘉州峩睂县会开宏词科弇试豫选改太学博士元符中进大礼赋哲宗嘉之除秘书省正字厯著作佐郎

  • 卷七·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玉楮集卷七       宋 岳珂 撰新荷出水贴水初翻紫玉团忽惊矗立傍阑干瑶池七日来青鸟玉监孤奁舞翠鸾晓露走盘珠颗莹晚风颭盖雪衣寒从今十丈开花面太华峰头更一看舞鹤四絶九皋仙子老芝田小立清池阿

  • 卷第六十一·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列传第五十四宦官韩赞周(卢九德) 李国辅 高起潜 王坤 庞天寿(传阙)夏国祥(传阙) 张福禄(全为国)(传阙)韩赞周(卢九德)李国辅高起潜王坤庞天寿(传阙)夏国祥(传阙)张福禄(全为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佚名

    天启七年正月己巳朔 上御皇极门内殿受文武百官四夷贡使朝贺○正旦节遣侯李承祚柳祚昌李弘济蒋惟恭陈光裕薛濂伯卫时春孙廷勋朱自洪赵祖芳毛孟龙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 泰陵 康陵 永陵 昭陵 定陵 庆

  • 卷之二百二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一千一百二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志卷第十六 高丽史六十二·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礼四。吉礼中祀。籍田。○先农籍田坛方三丈高五尺四出陛两 每 二十五步 坎在内 之外壬地南出陛方深取足容物。 祭日孟春吉亥神位设神农

  • 张衡传·李延寿

    张衡,字建平,河内人。祖父张嶷,魏时任河阳太守。父张允,周时任万州刺史。  张衡自幼怀有高尚的志向,有坚强耿直之风。十五岁那年到太学学习,研习精要,思虑深邃,受到同辈的推崇。周武帝在太后丧葬期间,与身边的人出外打猎,张衡

  • 安重诲传·薛居正

    安重诲,祖先本是北部豪强首领。父安福迁为河东将军,在救援兖州、郓州时战死。安重诲在明宗未登帝位时当他的给事,明宗镇邢州时,任安重诲为中门使,随从征讨,共十多年,信任无间,勤劳从事,到邺城之变,辅佐之功独居第一。明宗即皇帝

  • 朱天麟传·张廷玉

    朱天麟,字游初,昆山人。崇祯元年(1628)进士。初任饶州推官时,对百姓实行惠政。入京接受考核、选拔,因为穷得无法行贿,被决定改任部曹。庄烈帝到经筵上去时,讲官们都为他称屈。等庄烈帝临轩亲自考试以后,让他改任了翰林编修。

  • 卷一百二十一 儒林列传第六十一·司马迁

    【正义】:姚承云:“儒谓博士,为儒雅之林,综理古文,宣明旧艺,咸劝儒者,以成王化者也。”太史公曰:余读功令,【索隐】:案:谓学者课功著之於令,即今学令是也。至於广厉学官之路,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夫周室衰而关雎作,幽厉微而礼

  • 卷三·姜炳璋

    <经部,诗类,诗序补义钦定四库全书诗序补义卷三石泉县知县姜炳璋撰邶邶鄘二国立扵三监既诛之后未防为卫并诗为卫诗犹系扵二国诚有不可晓者疏谓诗人之作自歌土风騐其水土之名知其国之所在然其説难通如浚郊新防桑间楚丘

  • 戒为定慧之根基·太虚

    ──在宝华山慧居寺讲──宝华山慧居寺是中国宏律的最大道场,太虚今日来此会戴季陶院长商世界佛学苑设在首都事,适逢贵寺传戒,乘此机会,将佛在人世安立教团的律仪,略为一说。在座的僧众,有系住在此寺久经受习律仪的,有系现由

  • 佛教和平国际的提议·太虚

    ──二十六年一月在上海市佛学会作──佛教的和平本质,在诸法──一众生、一世界、一事一物以至一原素的各一单位──众缘生、诸法无自性,诸法无自性、诸法众缘生的理论──般若──。此理论的具体表现,即是一摄一切、一

  •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十一·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降三世曼拏罗广大仪轨分第六之三  复次宣说印智颂曰。  注意抨其坛界文  依法应用金刚线  若出若入分量中  不应违越破三昧  

  • 卷第十八(声闻无学第六僧部第七)·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十八(声闻无学第六僧部第七)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middot;重姓鱼吞不死出家得道一 &middot;二十耳亿精进大过二 &middot;赖吒为父所要三 &middot;金财以两钱施佛僧今生手把金钱四 &middot;华天先世

  • 古农佛学答问卷五·范古农

    利他功德门(一) 福 亲问:父母年迈,疾病日多,为子者,如何可使父母转趋康健寿考之境,令不受龙钟之苦。诵经可能达此目的否。答:诵药师经金刚经均可。但须戒杀放生。问:子欲报亲恩,除父母在应尽孝道外,更欲为其修福,百年后得往生极乐

  • 西方发愿文·祩宏

    一天一遍发愿文,坚固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信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