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和平国际的提议
──二十六年一月在上海市佛学会作──
佛教的和平本质,在诸法──一众生、一世界、一事一物以至一原素的各一单位──众缘生、诸法无自性,诸法无自性、诸法众缘生的理论──般若──。此理论的具体表现,即是一摄一切、一切摄一的法界。在人群、即为:个人是具有协力的和合关系之群体的分子,社会是具有协力的和合关系之分子的群体。由此每一众生的发心行事,应为法界众生的除苦──大悲、成乐──大慈、而动作──方便;每一个人的发心行事,应为世界人群的除害成利而动作。以兹和平原则,应用到世界人类,则为国际和平;应用到国家民族,则为国内和平。
现今世界人类反和平的斗争,则为阶级对立与民族对立的两大斗争。然在中国、则既未形成两大阶级的对立,亦未完成民族国家的统一,遂由国内残余封建势力的军阀,藉国际之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的背景,以为破坏国家民族统一的割据分裂,故犹有消弭内乱以建设国家民族统一的需要。盖自苏俄放弃世界革命而建设一国社会主义以来,已将阶级斗争屈服于民族斗争之下,形成民族斗争的极端尖锐化时代。此时的中国,设非建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则中国民族必为旁的民族所独吞或分割,无以自存!故为救亡图存而完成统一的民族国家计,对于欲保持封建余势的内争,既非用武力戡平不可;而外来的强邻侵逼,尤非武力抵抗不为功!如程清舫在儒术政治与中国武化一书中所谓:我们目前是急切需要中国的武化,需要勇于战,以战收复失地;同时,亦需要辩的外交,为战争后盾。根据这现代的中国武化的新原则,强化一切的组织和活动,政治要绝对的统一,经济亦须同样的加以统制;他如教育以及一般的民众生活,亦复联带的必然的要施以严格的军事化、纪律化,强化得像水泥钢骨一般的结得牢,竖得起,耐得久,靠得住。为迫于外力压迫的需要,我们应努力照这样做,我们应切实做到这样!
中国民族为迫于需要而求建现代的统一国家,安内攘外的武化既为必须的工作,故佛教的和平原则几无施用之地;而佛教徒最近所提倡的护国和平会,亦殆无成立的可能。唯是中国现今的内乱既以国际两大斗争为背景,则为消弭内乱的拔本塞源计,端在融解国际两大对立而建设和平国际;何况在两大斗争一消一长间,阶级斗争现虽暂屈于民族斗争之下,迨民族斗争松懈后,阶级斗争必又抬头;到阶级斗争疲敝后,民族斗争又必兴起。设非阐明世界人类和平的本然社会真相,组织和平国际以造成和平的人类世界,俾两大对立从根本上不复存在,则终于起伏于两大斗争。故建成现代的统一国家,亦不过造成一民族斗争的战斗员,虽有暂图自存的意义,而无利益世界人类的价值。由此、发挥佛教和平原理以成立佛教和平国际,为利益国民及世界人类,而作国际的和平建设,实为现代佛教对于人群应尽之义务。因此、佛教徒护国和平会,应改“佛教和平国际之组织”。
原来社会──即人群──有本然的与构成的二大区别:本然社会、即人类生于是死于是之协力的和合关系群体,原始的、亦终极的、即为世界,具体而微之初起的、则为家族,扩大而演进则为国家。由家族扩进为国家群体之过程上,则有强族、贵族或武士的封建,始为推进家族以成国家群体之动力,终为建成民族的统一国家之障碍。故欲建成近代的民族国家,必须铲除封建的残存。由国家进达为世界群体的过程上,则有类似封建的民族国家,亦始为推进国家以成世界群体之动力,终为建成世界的和平社会之障碍。然强族的封建有演进为联邦的统一民族国家之一格,故民族国家亦可演进为联邦的世界群体;而佛教的和平国际之运动,亦即以联邦世界为目标。盖人类初时,生死于家族群体中,鸡鸣犬吠相闻,至老死不相往来,家族即等于世界;至进为封建时代,藉天然之大山巨海为障隔,自给自足,人民之生死于国家群体中,国家即等于世界。在家与国间之强族的封建区域,则等于今之所谓国家;再进为民族国家时代,则封建区域夷为中央政府统一下之地方政府,而同时以民族的国与国间冲突或调协之结果,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交相涉入,形成国际间不可离绝的密切关系;遂不得不以联邦的世界为趋向,实现人类终极的世界群体。在联邦世界中,则今日的民族国家,亦降为世界联邦政府统一下之地方政府,无复民族对立的斗争。现今全地球交通便利,列强的经济、政治、文化、皆已形成世界关系;民族斗争的结果,无论胜负谁属,均为自杀!故亟应有国际和平之建设。至中国、则犹有平内抗外、以从半殖民地起为自主的、统一的、民族国家的需要!
其以乡邑或学术、职业、地位、政见、宗教等等各种关系所集结之团体,则为人类或出或入于其中之构成社会,虽亦有群体与分子之协力的和合关系,而可随宜以出入离合,故异本然之社会。至分裂为阶级对立之组织,尤为出于本然社会陷入病态之时,失去了全社会协力的和合关系,乃成分立的抗争。此种抗争虽或可成为进化,而亦可成为退化,且在当时总是成为社会文化力的分崩与消失,故终以能销融弭解为上策。由此、对于隐伏在各民族国家间之国际的阶级对抗斗争,尤有阐明佛教和平本质建设和平国际之需要。
然此佛教和平国际,应从怎样的途径而为组织?以什么为切要的工作?吾意当征集现居东方第一大都市之上海的各国佛教徒重要分子,开发起人会,先成立“佛教和平国际筹备处”,发扬佛教和平真理,广征集世界各国佛教徒之抱此弘愿者,参加发起,俟亚、欧、美、各国佛教徒均有重要分子为发起人后,乃定期召开成立大会,成立佛教和平国际本部,而于有同志佛教徒三十人以上之各国,分设支部。每年择于有支部各国轮流开代表大会一次,以议决施行各种建设和平国际之工作。至工作之内容,自应以阐发佛教和平胜义,应用之以为非暴寡、非凌弱、非争霸、非侵掠的反战斗理论,以萎折各强横民族心理上疯狂的戾气凶焰,服清凉散而平息嗔火。同时、亦实践布施等六度、四摄的菩萨方便行,对于防御或抵制各种掠夺攻战的设施,予以提倡资助,更广为救灾济苦种种慈行。如王一亭菩萨等新近在上海创立之佛教黄卍字会,必须联合四众各国佛教徒成为佛教的国际组织,乃能发挥与红十字会并驾齐驱或驾而上之的广大功用。要言之,则本佛法缘生性空真实义,发宣为人类和平福音,学习修持种种方便行,以实现大悲大慈普济普利而已。
于此尤所盼望者:则于佛教教义上,今不惟汉、藏已能交换研究翻译,而日本、暹罗、锡兰、缅甸,以及欧美等佛徒,亦已能与中国佛徒为个人的或团体的互相往来研习,特犹须速组联合研究宣传之机关耳。然尤要者,乃在宣扬佛教和平之真理,携手共作各种和平国际之实地行动,从事业上以表现佛教之和平意趣。中、日两国佛教尤有同文之密切连系,日本昔尝学习中国之佛教,中国今亦多译日文之佛学,而在此中、日、国交冲突紧张之情势上,中日佛教徒若能从佛教和平精神之感应 , 回转日本对于中国侵略的趋向,俾中国民族有以复兴自存,进为平等和合的真正亲善,同心协力以融解国际的两大对立斗争,为世界人类的和平幸福而努力,方能发挥佛教对于现代人类的实际功用。日本佛徒曾误责余露骨宣扬抗日,讥为失去佛教精神,故于此甚望日本佛徒能不失佛教精神,以平等和合来协作国际的佛教和平之运动。世人又每以政僧讥余,然据孙中山先生之解释,政即众人之事,政治即管理众人之事,广义的管理众人之事,当无有过于菩萨僧者,亦唯“菩萨僧”乃为真正的更无私事而专管理众人之事,故不同声闻僧少事少业少希望住,而剀切的表示须多事多业多希望住。余固未足为菩萨僧,然志愿所在则未尝一日忘学菩萨僧也;特患未能符政僧的名实,又何患世人之称为政僧?愿世之学菩萨学菩萨僧的佛徒,皆蹶然兴起,以共修此建设和平国际的菩萨大行! (见海刊十八卷三期)是日、四十七岁满,作此回向慈母,上生内院。二六、一、二八,在上海市佛学会。
猜你喜欢 佛学概论·太虚 大般涅槃经 第五卷·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四十五·澄观 黔南会灯录卷第二·善一如纯 勉居心诚敬·印光 佛说五十颂圣般若波罗蜜经·佚名 卷第八·佚名 山家绪余集卷下·善月 佛祖正传古今捷录序·雪兆果性 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法·佚名 目录·投子义青 卷十九·佚名 达摩宝传下卷·悟真子 明觉禅师祖英集卷第五·重显 梦东禅师遗集·彻悟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