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张履鳌

张履鳌 年三十岁。生于南京。已婚。女二。初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为约翰声及寰球中国学生报编辑。光緖三十三年。自费游美。入勿吉尼亚大学。习经济及哲学。宣统元年。得学士学位。入耶路大学。习法律。宣统三年。得法学士学位。为留美学生月报总编辑。宣统三年回国。授进士。任上海尚贤堂副堂长。民国元年。为汉口日报英文编辑。署湖北外交司长。署湖北高等检察厅厅长。充黎副总统兼领湖北都督法律顾问。为汉口中国靑年会会长。现业律师于武汉。为汉口商会名誉会员。牯岭莲谷夏令会副会长。通信处。汉口德租界一码头。

Chang, L. N.-Born in Nanking, 1887. Married, 1913. Studied at St. John's University, Shanghai. Was editor of St. John's Echo and World's Chinese Students' Journal. Arrived in America, 1907. Private support. Studied Economics and Philosophy at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1907-9; Law at Yale University, 1909-11. B.A., 1909; B.C.L., 1911. Editor-in-Chief, Chinese Students' Monthly, 1910-1. Returned to China, summer, 1911. Chin Shih, 1911. Co-Director,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Shanghai, 1911-12. Co-Editor, Hankow Daily News (English Edition), 1912. Was Acting Director of the Hupeh Bureau of Foreign Affairs; Acting High Procurator of the Hupeh Procuratorate; Legal Advisor to General Li Yuan-Hung. Chairman, Hankow Chinese Y.M.C.A., 1916. At present, Legal Practitioner at Hankow. Hon-orary Member, Chinese Merchants' After Office Club, Hankow. Vice-President, The Lily Valley Summer Resort Association, Kuling, 1916-17.

猜你喜欢
  卷七十 张仪列传第十·司马迁
  志第六 礼仪六·刘昫
  卷一百二十八 康定元年(庚辰,1040)·李焘
  东林列传卷十一·陈鼎
  正统临戎录·哈铭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六·佚名
  明儒言行録卷二·沈佳
  列传卷第三十七 高丽史一百二十四·郑麟趾
  表卷第一 高丽史八十六·郑麟趾
  卷二之三·佚名
  一七 立房的三代·周作人
  速哥传·宋濂
  弇山堂别集卷四十八·王世贞
  第四章 大唐帝国自此衰·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明诗平论二集卷九·朱隗

    五律一陈继儒二首董其昌四首利瓦伊祯八首马之骏四首邹建光二首曹学佺四首钱谦益四首吴鼎芳二首李流芳一首程嘉燧三首王思任二十六首葛一龙二十七首△陈继儒宿道士山房山居春暮(菊竹根也)○宿道士山房天顶不可问中峯置药

  • 卷四十七·谷应泰

      ○宸濠之叛武宗正德二年夏四月,刘瑾受宁王宸濠重赂,矫诏擅复护卫屯田。宁藩旧在大宁,今三卫地也。初,太祖诸子,燕王善谋,宁王善战。靖难兵起,燕王以计挟宁王迁北平,后以其地与朵颜三卫,   遂徙封江西。天顺间,宁府不法,革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十·佚名

    嘉靖元年十一月癸卯朔○甲辰命芒部军民府护印土舍陇寿袭土官知府免其赴京故事土官九品以上皆保送至京乃得袭替是时寿与其庶弟及兄妻争袭相攻不敢离任镇巡官以状闻得旨令就彼袭职○户部上言王府郡王将军以下身殁无子及

  • 卷三·陈均

    <史部,编年类,九朝编年备要钦定四库全书九朝编年备要巻三    宋 陈均 撰太宗皇帝【起丁丑太平兴国二年止乙酉雍熙二年】丁丑太平兴国二年吴越漳泉奉正朔北汉广运十年春正月上以太祖殡不视

  • 长庆·周绍良

    №长庆001【盖】大唐故马府君墓志铭【志文】大唐故□京内仓使朝议郎行内侍省内府局令员外置同正员上柱国赐绯鱼袋扶风郡马府君墓志铭并序南安郡单少达述噫!父能播圣善之声,内德垂品哲之范。有一於此,流庆必

  • 耶律解里传·脱脱

    耶律解里,字泼单,突吕不部人。世代担任小吏。解里早年隶属于太宗部下,提升为军校。天显年间,唐进攻定州,攻陷之后,解里为唐军俘虏。直到晋高祖即位,方才得以归国。太宗宽贷其罪,拜为御史大夫。会同九年(946)讨伐晋,军队驻扎于

  • 卷一百一十六 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司马迁

    西南夷君长【正义】:在蜀之南。以什数,【索隐】:刘氏音所具反。邹氏音所主反。夜郎最大;【索隐】:荀悦云:“犍为属国也。”韦昭云:“汉为县,属牂柯。”按:後汉书云“夜郎东接交阯,其地在胡南,其君长本出於竹,以竹为姓也”。【正

  • 尸等捕盗疑購案·佚名

    原文:廿(二十)五年五月丁亥朔壬寅,州陵守綰、丞越敢讞之:廼二甲戌,走馬達告曰:「盗盗殺傷走馬好□□□部(?)中(?)。」即(?)令(?)獄(?)史(?)驩(?)、求盗尸等十六人追。尸等産捕詣秦男子治等四人、荆男子閬等十人,告羣盗盗殺

  • 爱民第十二·佚名

    天生万民,而立之君,君则民之天也。天之养物,以治阴阳为本;君之化民,以政教为务。故寒暑不时则疾疫,风雨不节则岁饥。刑罚者,民之寒暑也;教令者,民之风雨也。刑罚不时,则民伤;教令不节,刚俗弊。故水浊无掉尾之鱼,土确无葳蕤之木,政烦

  • 天论第十七·荀况

    [题解]本篇论述了一系列有关自然的问题,认为“天行有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认为决定社会治乱与人间祸福的是“人”而不是“天”,所以必须“明于天人之分”;认为人类可以“制天命而用之”,这种人定胜天的思

  • 大方广佛华严经愿行观门骨目下·湛然

    第七重会普光明殿说十一品十三卷十定品二十七(卷四十此十种定以称理故一一皆从理具而起故凡所入恒具恒空恒在法性即体而用体用不二六即言之皆可修入)尔时世尊存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于普光明殿入刹那际

  • 佛说十八臂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尔时世尊告阿难言。世间众生昧于实智。轮回三界不知苦本。恣身口意造四重罪如是之人深可怜愍。我有十八肾大陀罗尼。若有众生得此陀罗尼常持诵者。是人所作根本罪

  • 卷六·丹霞子淳

    林泉老人评唱丹霞淳禅师颂古虚空集卷六后学性一阅生生道人梓第八十一则 净众莲花(花果)示众云。显晦殊途终无异萼。细细商量欵欵卜度。欲出还同未出时。任伊水底胡捞摸。举僧问净众禅师。莲花未出水时如何(八八六十

  • 第二十七章 青铜殿祭·佚名

    王由此而博闻,思惟善闻之传说,[曰]:&ldquo;大善根者,常时善根者,以智慧决定,(一)令岛光辉[摩诃摩哂陀]长老,闻我祖父[天爱帝须]王如是云:&lsquo;汝孙睹多伽摩尼王(二)为大智者,喜悦黄金之华鬘,建立百二十[肘]高之大塔。(三)又以种种之宝珠庄严

  • 幕学举要·万维翰

    清万维翰著。一卷。本书就著者阅历,提纲挈要地论述习幕之道,以供有志于此者参考。内有总论、盗案、命案、奸情、逃人、钱谷、交盘、社仓、赈灾、捕蝗、水利、官牙等二十目。书眉有清汪辉祖所作增注。

  • 寄园寄所寄·赵吉士

    清代笔记。赵吉士撰。赵吉士(1628—1706),字恒夫,号寄园、渐岸,休宁(今属安徽)人。顺治八年(1651)举人,康熙时历官山西交城知县、户部给事中、国子监学正。在京城时侨居宣武门外,将其园题名为寄园,并以为号。此书编辑于寄园

  • 律吕成书·刘瑾

    二卷,元刘瑾撰。瑾有《诗集传通释》,已著录。是书以候气为定律之本,因而推其方圆周径,以考求其积分。盖瑾之学笃信宋儒,故其注《诗》守朱子之说,不逾尺寸。其论乐守蔡氏、彭氏之说,亦不逾尺寸也。瑾合二家之书,反覆推衍以成是

  • 至正直记·孔克齐

    元代笔记。4卷。孔克齐撰。又称《静斋至正直记》或《静斋类稿》。撰成于至正年间,故名。四卷,有《粤雅堂丛书》本。 《学海类编》本作五卷,题作《静斋直记》。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庄敏、顾新校点本。其内容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