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渊明多爱。爱君,故《咏三良》;爱亲友,故赋《停云》。又曰:“山泽久见招,胡事乃踌躇。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虽语默殊势如殷晋安,而曰:“脱有经过便,念来存故人。”厚之至也。爱同气,以妹丧去职,祭文至云“崩号”、“泣血”。《悲从弟仲德》,泪应心零。《祭从弟敬远》,情深爱厚,友之至也。爱同姓,长沙族祖,昭穆既远,而四言赠别,临路凄然,仁之至也。爱稚子,如云:“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慈之至也。爱奴仆,送一力给其子曰:“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恕之至也。乃至于《闲情》十愿,“为席”、“为履”,傥亦用爱之过乎?
郁茧迂(元英)《题名山集》有云:“古人冤抑赖一伸,两间正气同再造。”下句我不敢当,上句我亦不敢辞。鄙文既无宗派,又复空疏,不足与百年学者比,窃取之义,惟有不平二字耳。茧迂谓我伸古人冤抑,使鄙文有自立之处,不敢不勉。符蠡佣谓鄙人“用心平如衡,明如镜,使为法官,必无冤案”云云,鄙人安能如此。然其语舆茧迂合。呜呼,鄙人有赴泰山治鬼耳!
陶诗:“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此二语大之可以见道,小之可以论文。上句即《中庸》第一句也。有天在焉,古人安能限我?世人终身学不见道,宜其所得终身在古人脚底下。所以然者,不任真也,任真则见天矣。渊明所以前无古人者,只是一真字。
渊明“羲农去我久”一首有云:“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是渊明时无读书人也。义山《赠刘五经》有云:“挟书秦二世,坏宅汉诸王。尽欲心无窍,皆如面正墙。”是义山时无读书人也。表圣诗:“只因末俗轻文字,遂致中原动鼓鼙。”是表圣时无读书人也。我辈若欲自拔于流俗,还是读书。孟子曰:“君其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吾亦曰:“君其如彼何哉,强读书而已矣。”
陈寿改汉为蜀,为黄震所痛骂。屈翁山讥少陵“蜀主窥吴下三峡”,当称汉帝征吴,又不当沿《三国志》称先主。翁山苛矣,而于黄震语极合。
汪憬吾以己卯八月十一日卒,回忆其见赠诗,为之凄然。诗云:“怪雨盲风大道沦,舟邂逅意偏亲。呕心文字千秋泪,发山阿一代人。暮齿相逢应恨晚,枯菱不信竟辜春。思君马迹听莺地,傥许团茅此结邻?”
唐诗言“黄云”多边塞语。予丁丑避难乡村,西望故居,云杂火色,正唐诗所谓“黄云”也,其下赭矣。至此方知居白云之下为福。
孟浩然《陪张丞相登嵩阳楼》诗末句云:“客中遇知己,无复越乡忧。”工维《寄荆州张丞相》有云:“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上张令公》排律有云:“致君光帝典,荐士满公车。”又云:“学《易》思求我,言《诗》或起予。”宰相能使寒士引为知己,已难得矣,而诗人又有“求我”、“起予”之语,直视宰相若门弟子然。赠诗者与受诗者皆不可及。孰谓唐人胸襟气节出宋人下哉!
太白有《答曲江奇罗衣》及《五月五日见赠》诗,唐代大人宏奖风流,未有若曲江者也。宋刘挚愿苏黄寿同金石,庶几曲江风度。明刘健贬李献吉,诋李杜为酒徒。胸襟广狭,何啻东海之与井坎。
少陵诗:“受谏无今日,临危忆古人。”亦谓曲江公也。案曲江爱诗人如此,而刘梦得独以土大夫南窜归过于公,亦一奇也。刘说固有辨之者。
郭功甫为东坡读所作诗,坡笑曰:“三分来是诗,七分来是读。”似乎好诗不在读矣。此实不然。世人作诗不工,只是不能读耳。唐人好诗只是耐读,宋人诗不及唐人者,只是不耐读耳。意思深长则耐读,浅则不耐读,耐读则音长,不耐读则音短。能作七分来读,诗必好矣。
少陵五律字简意曲,七律何其直也。
友人无锡孙颂陀句:“鸿毛无意求风顺,鱼目微闻胜夜光。”下句极自负,又极谦,奇语也。友人上海郑质庵句:“园林也似人宜旧,鱼鸟宁知世已非。”上句极奇,二君不朽矣。
“人生缺陷君休憾,戏到团圆是散场。”李梦航太史句,质庵说未考其人。
同邑董景苏名洵,予癸巳乡榜同年,亡弟宝璜妻父也。戊戌入词林,以贫故,朝考故污卷,出为广西崇善知县,到任而卒。兹得其《感怀》十首,录其二:“城阙秋高警夜桴,承平尚未靖萑苻。妖星潜有黄巾党,纬候讹传赤伏符。虱正处禅犹可捕,草经滋蔓更难图。无形弭患先机失,郁遣遗蝻雪后苏。”“日南古郡本严疆,万里风烟接混茫。不祀俄传伤六蓼,同盟无计救江黄。安边筹策艰和战,谋国人材间士商。宵旰忧劳今愈切,蚤清寰海答恩光。”
“功名有分平吴易,贫贱无交访戴难。”刘改之《为稼轩赋雪》句也。昔闻妻继母杨氏之母胡节母述乩诗云:“得时奴仆千金易,失路英雄一饭难。”不知其仿改之句也。
康乐“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分明出景纯《江赋》“玉珧海月,土肉石华”,此二句分明在水物内,非海中月也。《随园诗话》误。
海上新戏演葛嫩,满坐泣下。赋一绝云:“嚼齿穿龈死便休,佳人舌血炳千秋。坐中若有唐衢在,哭倒申江百尺楼。”尝见明丁元荐《西山日记》云“一日宴客,演《鸣凤记》忠愍赴难,厮养及舆夫市井,无不流涕。次日予诘苍头曰:‘若何哭?’对曰:‘杨公典刑时,夫人问所欲言。杨公张目大谇曰:若见我平生有一私语乎?’苍头言至此,哽咽不能语。”嵇叔夜《琴赋》序有云:“声音以悲哀为上,感化以流涕为贵。”今世人心难言,幸有此泪差强人意。
金山高吹万与其亡女韵芬唱和于乩,吹万有云:“独学已无人共语,高吟尚有鬼为谋。”已见予前刻词内。兹见韵芬诗有云:“千士捐躯易,群生悔罪难。”句法既工,而参以佛意,遂觉高出千古。韵芬言鬼畏醉人,魂弱者被酒气冲散,往往不能复合,意至泯灭。予当戒儿辈勿饮,恐不犯人命,犯鬼命也。又知刘伶、阮籍辈作孽多矣。韵芬有诗白其父,室内先作响,然则鬼有声矣。
老友袁复堂(慰黎),先君子门下士。丁丑后见寄诗云:“无恙东风应候来,好花依旧故园开。踏青不向名山路,(予所居时号名山镇)怕见伤心劫后灰。”庚辰岁暮,美洲人多回国,讹言海上将有变,复见寄云:“局跨蜗庐念故人,三年海上等浮萍。桃源也有沧桑虑,何处青山更问津。”以予寓沪西桃渺寸也。复堂诗少而有磬彻铃圆之乐,往往为拙诗改一二字,予无不从之,卒于辛巳,年八十有□。阳湖诗人,无复能如复堂者矣。
老友殷晓浦(灏)《丁丑纪事》云:“两三头白老诗人,未向桃源去问津。好似天公偏厚我,几家并作一家贫。”纪情景逼真,为之绝倒!
亡表弟邀仁字仁卿,泳字柳湖,皆诗人也。仁卿尝有诗云:“平生一语钦钱起,天下原无饿死人。”予少时见人求食太急,则曰天下无饿死人,故仁卿有此句。然此是太平语,今日悔此言矣。柳湖题予集云:“奇才偏易招人谤,妙语先能得我心。”真我知己也。又曰:“甫白诗名应减价,韩欧文字渐无灵。”则我不敢当。其诗皆刻入《谢氏家集》,乱后不可复得,姑记一斑于此。
女弟子南汇顾默飞画山水超绝,能诗。《春去》云:“东风帘卷一溪烟,镇日杨枝自起眠。日影渐长春又短,难将消息算华年。”“园林春尽燕来频,花落阶前一怅神。奇语清风勤扫去,莫教辛苦送春人。”初夏云:“满眼蓬蒿翠似烟,故园柳老可飞绵。小庭乞取芭蕉种,才展清阴已半天。”皆有新意而出之雅音,盖今世所希也。
仁和陈女士小翠刻《翠楼诗文词稿》。文学齐梁而有新意,诗七言古能作豪语,五言古《游山》有云:“平生不识山,忽到栖霞洞。咽云齿俱寒,扪壁指为肿。艰难缘木鱼,危怖病时梦。”此北宋句法也,殆非时贤所及。
《翠楼》律句:“三代而还争逐利,周秦以上读何书。”(《读临川集》)“言关家国文章重,身在闺闱出处难。”(《赠丽岚女士》)“入关岂有三章约,曳甲同悲百步兵。”(指辽事)“大道本来无我相,人间未必有他生。”皆可诵。至云“一赞本来非得已,全家何敢怨流离”,真伟论也!此类句极似吕晚村,而于女子得之尤奇。天使名山不死,获此奇观,岂偶然哉!
《翠楼吟续集》《有谢》云:“欲谒龙门又却回,谢家小女本凡才。清谈何补苍生事?步障青纱况未裁。”以今日申江仕女言,可谓中流砥柱。
柳州《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仿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忆亡姊得箕仙诗:“朝阳正出彩云端,绕舍清阴晓色寒。凉露在花风在柳,碧波鱼影拂阑干。”末句包括得柳文数十字,亦奇矣哉!
海上花贩剥菡萏而反之以为容悦,真恶俗也。予以此题徵诗,得余姚裘柱常一绝云:“生吞活剥芙蓉面,编作花篮值几金?献与华堂娱众客,谁将消息问莲心。”柱常,默飞外子也,可称佳偶。
严沧浪《诗体》以杨诚斋为殿,而不及放翁,以为不足道也。夫以放翁为不足道,其识可知矣。又乌可与言哉!
沧浪以禅喻诗,吾无说矣。然禅空诸所有,何必尽列各体,浸至于回文图乎?顾沅《乾坤正气诗集》有张孝起赠林姬天素诗:“亭亭秋水雪为神,绝艳惊才早出尘。已列清斋长供养,难忘笔墨累前因。挥弦密坐能移晷,散发当可浃旬。画得青山持自赠,不将团扇掩蛾颦。”孝起原名起,字将子,崇祯庚辰特赐进士。桂王时右佥都御史。巡抚高、廉、雷、琼四府。大兵至,被执不食,七日死。天素得忠臣赠诗,荣幸已至。且玩“清斋供养”句,不似寻常赠妓诗,盖尝贮之金屋矣。李渔《意中缘》不当归之眉公。
(以上载《名山九集》)
渊明《命子诗》“顿惭华鬓,负影只立。三千之罪,无后为急。我诚念哉,呱闻尔泣”云云,华鬓则中年以上矣。五子盖晚生。其《和刘柴桑》云:“弱女虽非男,慰情聊胜无。”真无子时语也。世乃谓弱女比春醪,误矣。渊明女惜不传其名。
《黄山志》国初曹钅分《重到山》两句云:“只缘重到逾难尽,翻忆初来未是奇。”殊有意义。明王立修《马迹山》句云:“一处便堪终日坐,几时才得此身闲。”好在只从自身说。若欲以诗句与山水争奇,未有不为名山齿冷者。天地之奇,岂楮墨所能写哉!
仁和陈女士(翠)《读名山集》云:“填海常嗟力不胜,平生心事望中兴。江干恸哭头如雪,谁识诗人杜少陵。”鄙人得此诗,可以死矣。
张籍以裴晋公荐,为国子博士,而东平帅李师道辟为从事。籍赋《节妇吟》以见志。末有“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句。文昌假托为诗,固无不可。若真以节妇论,则虽未改嫁,其心已难言矣。礼为人臣者无外交,正为此也。随园女弟子有《赠外》句云:“世若无君我不生”,必如此方合臣道、妻道。海上影戏有用文昌诗末句为目者,漫为书此。
汪憬吾《棱窗杂记》载其从父谷盒先生《随山馆诗》律句“对酒休谈天下事,读书曾受古人恩”、“便居卿相成何事,好为诗书重此身”、“不忘我相终为累,可与人言未是愁”、“抵掌平生轻策士,知心终古属贫交”。予尝以《独漉堂诗》为本朝弟一,谷盒诗不为近时弟一乎?惜未得其全集,当更求之。
或投我以沈四山人诗册,嘉庆、道光间,元和沈谨学字诗华作也。山人不应试,佣耕以卒。句如“一笠雨声圆,半天云影重”、“交情看鬓雪,风骨指庭梅”、“雁摇柔橹去,鸥立断冰来”、“蛙声秧水足,牛背柳阴凉”。皆可喜。有吴县杨白悼山人句云:“生有何人知冀缺?死无遗被蔽黔娄。”“漫伤耕耨无成业,毕竟饥寒有尽时。”哀哉!
“恶竹”句应改为“好竹应须种万竿”,上句亦改作“新松已与期千尺”。
吾党虞逸夫蜀中来诗,句云:“群生见弹思炙,百辟甘饴啮女唇。”以诗论,亦推倒一世矣!
范石湖诗题云:《余与陆务观自圣政所分袂,每别辄五年,离合又常以六月,似有数者。中岩送别,至挥泪失声。留此为赠》。诗有云:“月生后夜天应老,泪落中岩水不流。”上句奇绝。范、陆交情至此,虽李、杜、韩、孟未之有也,使人感激不已。
石湖《会同馆诗》题注:“燕山客馆也。授馆之明日,守吏微言有议留使人者。”诗云:“万里孤臣致命秋,此身何止一温浮。提搞汉节同生死,休问羝羊解乳不?”此诗与放翁“死去原知”一首相匹。南宋之不遽亡,诗人有功焉。
“七载天涯化鹤归,故乡风景已全非。逢人肯说南朝事,九月霜浓蟹正肥。”此甲申夏秋间所闻乩诗也。乩诗多俚俗,此诗不失雅音,且词意半吞半吐,近郭祥正“君恩浩荡”一首,此鬼非不学者也。
(以上载《名山九集补》)
猜你喜欢 卷七百一十一·彭定求 卷三百九十二·彭定求 伊川击壤集卷之二十·邵雍 第四场·老舍 狄君厚·隋树森 楚辞辩证上·朱熹 卷四·汪广洋 四集卷八十二·乾隆 二集卷七十一·乾隆 卷459 ·佚名 卷二百·陈廷敬 卷二十七·康熙 明诗平论二集卷十·朱隗 双溪集巻一·杭淮 原序·杨载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