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悦传
庾悦字仲豫,颍川鄢陵人。曾祖庾亮,是晋朝的太尉。祖父庾羲,是晋朝的吴国内史。父亲庾准,是晋朝的西中郎将、豫州刺史。
庾悦年轻时当卫将军琅王牙王的行参军、司马,又转任主簿,后又转任右长史。桓玄辅佐晋朝,兼任豫州刺史,用庾悦当别驾从事史。庾悦又迁任骁骑将军。桓玄篡位,庾悦转任中书侍郎。高祖平定京城,武陵王司马遵承接朝廷命令,以庾悦为宁远将军、安远护军、武陵内史。又因病离职。
镇军府又任命庾悦为谘议参军,再转任车骑从事中郎。刘毅请庾悦当抚军司马,庾悦没有就任。他又迁任车骑中军司马,随同高祖征讨广固,竭尽全力。卢循进逼京城,高祖用他当督江州、豫州西陽、新蔡、汝南、颍川、司州的恒农、扬州的松滋六郡诸军事、建威将军、江州刺史,从东路到鄱陽。卢循部将英纟斗带一千多人截断五亩峤,庾悦击败他们,前进占据豫章,断绝了卢循的粮食道路。
当初刘毅家在京口,非常贫穷,常常和乡亲士族人士一起到东堂射覆。当时庾悦当司徒右长史,暂时到京口,邀请兖州府的将吏一起从东堂出来。刘毅走在前面,派人告知庾悦,并说:“我好久以来一直很困顿,想弄一个游集地方也很难。先生是大红人,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进行娱乐,我希望能把这个射堂让给我。”庾悦一向奢豪大方,这时只向前走,根本不回答刘毅的话。众人都避开庾悦,只有刘毅继续射覆。庾悦的酒席办得很丰盛,但没有叫刘毅。刘毅也不离开,庾悦很不快活,过一会儿自动退走。刘毅又派人对庾悦说:“我今年没有吃过子鹅,也许你能把剩余的烤肉赐给我吃。”庾悦又不答应。卢循平定后,刘毅请求当都督江州军事,因为江州是内地,应该以治理百姓为务,不应设立军府,上表陈述说:“我听说天道有时盈满、有时虚空,循环不已。政治则有时增加,有时减损,是它的特点。时代不好而政治不改革,人民凋零而事务不减,便无法诊救已危险的疾病,挽留将死去的人民。近来祸乱常常爆发,干戈不停。江州这么一小块地盘,正位于朝廷和叛军的中间,力量弱小,人民低劣,但是偷运财物不止。从桓玄以来,加以驱使逼迫毁坏,以至男儿不被豢养,女子没有匹偶,百姓逃亡东西,躲避到深远的山区和水泽。如果不是财尽力竭,是不会到这步田地的。如果不善心抚慰,有所改革,那么就只能留下遗民的哀叹,这种情况必然会重新出现。我偶然错被任为统督职务,非常同情这里人民的遭遇。况且设立官职,军务和政务分开进行处理,治理人民以安定为主,开展军事以完成事务为重。如今军政统一兼任,大概是暂时的措施。因袭一久,于是变成了老规矩。江州在国家腹心地区,连接扬州和豫州,屏障和防护的设置,确实是重复了。当年胡人侵扰,纵马江边,抵抗他们的措施,大约出于权宜之计。以温峤那么明达的人物,大小事都由自己决定,仍觉得那种弊端很多,谈这个问题时很详细。今日江东区区小块土地,户口不满几十万,地不过几千里,但统治的官府林立,没有减损。从大范围讲,确实是国家的耻辱。况且江州地方没有军队,但是军府仍然摆在那里,文武将吏,用费不少,这怎么是经营国家的好政策,扬汤去火,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呢?此州与长江相连,人民户口不多,加上驿亭艰险而远隔,转运往返,常常有浪费的。这不是因地制宜,消除弊端的办法。我认为应该解除军府,政务州府移到豫章(今南昌),那里正处在十郡的中央。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几年时间,就可以恢复生气。而且属县经济困难,也应该合计。而劳役征调和送迎公务,使人民不得休养,我认为应该随机减损,以缩小鲍用经费。刺史庾悦,从赴任州的长官以来,很有同情百姓的善心。但是纲经不明,自然不是轻易能整治的。寻陽接近蛮人地区,应该有兵防守,可以就州府的一千兵士,帮助郡城的戍守工作。”于是朝廷解除庾悦的都督和将军职务,以刺史的身份移镇豫章。刘毅以亲信部将赵恢带一千兵士守卫寻陽。建威军府的三千人都配到刘毅的军府中。刘毅的符令很严厉,多次侮辱庾悦。庾悦很不得意,背上长了大疮,到豫章几天便死了,当年三十八岁。被追认为征虏将军。又因为广固的战功,被追封为新陽县五等男。
猜你喜欢 内篇 列传第六·刘知几 卷之三百二十九·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九十二·纪昀 一二○七 军机大臣为奉旨刘墉等阅看书籍无庸来滦等事致留京王大臣函·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二十七·杜大珪 卷九十四·司马迁 南唐书卷三十·马令 一一 茶饭·周作人 志第十二 天文下(原文)·范晔 卷十上 皇后纪第十上·范晔 唐纪八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下之下武德九年(丙戌、626)·司马光 晋纪三 世祖武皇帝中太康元年(庚子、280)·司马光 卷五十四·纪昀 卽位年·佚名 二十八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