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百四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四十四

伍乔

伍乔庐江人南唐时举进士第一仕至考功员外郎诗一卷

僻居谢何明府见访

公退琴堂动逸怀闲披烟霭访微才马嘶穷巷蛙声息辙到衡门草色开风引柳花当坐起日将林影入庭来满斋尘土一牀藓多谢从容水饭回

冬日道中【一作冬日送人】

去去天涯无定期瘦童羸马共依依暮烟江口客来絶寒叶岭头【一作前】人住【一作往】稀带雪野风吹旅思入云山火照行衣钓台吟阁沧洲在应爲初心未得归

僻居酬友人

僻居虽【一作惟】爱近林泉幽径闲居【一作园】碧【一作任】藓连向竹掩扉随鹤息就溪安石学僧禅古琴带月音声亮【一作】

【正】山果经霜气味全多谢故交怜朴野隔云时复寄佳篇

游西山龙泉禅寺【一作院】

叠巘层峰坐可观枕门流水更潺湲【一作出云端】晓钟声彻洞溪远夏木影笼轩槛寒幽径乍寻衣屦润古堂频宿梦魂安因嗟城郭营营事不得长游【一作游兹】空鬓残

宿灊山

一入仙山万虑寛夜深宁厌倚虚栏鹤和云影宿高木人带月光登古坛芝术露浓溪坞白薜萝风起殿廊寒更陪羽客论真理不觉初钟叩晓残

游西禅

远岫当轩列翠光高僧一衲万缘忘碧松影里地长润白藕花中水亦香云自雨前生净石鹤于钟後宿长【一作尘】廊游人恋此吟终日盛暑楼台早有凉

寄史处士

长羡闲居一水湄吟情高古有谁知石楼待月横琴久渔浦经风下钓迟僻坞【一作幽圃】落花多掩径旧山残烧几侵篱松门别後无消息早晩重应蹑屐随【一作重爲清话期】

僻居秋思寄友人【一作故友】

门巷秋归更寂寥雨余闲砌委兰苗梦回月夜虫吟壁病起茅斋药满瓢泽国旧游关远思竹林前会负佳招身名未立犹辛苦何许流年晩鬓凋【一作焦】

寄落星史虚白处士

白云峰下古溪头曾与提壶烂漫游登阁共看彭蠡水围炉相忆杜陵秋棊元不厌通高品【一作通宵算】句妙多容隔岁酬别後相思时一望暮山空碧水空流

九江旅夜寄山中故人

弱柳风高远漏沈坐来难便息愁吟江城雪尽寒犹在客舍灯孤夜正深尘土积年粘旅服关山无处寄归心此时遥羡闲眠侣静掩云扉卧【一作向】一林

闻杜牧赴阙

旧隐匡庐一草堂今闻携策谒吾皇峡云难卷从龙势古劒终腾出土光开翅定期归碧落濯缨宁肯问沧浪他时得意交知仰莫忘裁诗寄钓乡

题西林寺水阁

竹翠苔花遶槛浓此亭幽致讵曾逢水分林下清泠派山峙云间峭峻峰怪石夜光寒射烛老杉秋韵冷和钟不知来往留题客谁约重寻莲社踪

林居喜崔三博远至

几日区区在远程晩烟林径喜相迎姿容虽有尘中色巾屦犹多岳上清野石静排爲坐榻溪茶深煮当飞觥留连话与方经宿又欲携书别我行

观华夷图

别手应难及此精须知攒簇自心灵始於毫末分诸国渐见图中列四溟关路欲伸通楚势蜀山俄耸入秦青笔端尽现寰区事堪把长悬在户庭

庐山书堂送祝秀才还乡

束书辞我下重巅相送同临楚?边归思几随千里水离情空寄一枝蝉园林到日酒初熟庭户开时月正圆莫使蹉跎恋踈野男儿酬志在当年

暮冬送何秀才毘陵

疋马嘶风去思长素琴孤劒称戎装路涂多是过残岁杯酒无辞到醉乡云傍水村凝冷片雪连山驿积寒光毘陵城下饶嘉景回日新诗应满堂

龙潭张道者

碧洞幽岩独息心时人何路得相寻养生不说凭诸药适意惟闻在一琴石径扫稀山藓合竹轩开晩野云深他年功就期飞去应笑吾徒多苦吟

晩秋同何秀才溪上

闲步秋光思杳然荷藜因共过林烟期收野药寻幽路欲采溪菱上小船云吐晩隂藏霁岫柳含余霭咽残蝉倒尊尽日忘归处山磬数声敲暝天

送江少府授延陵後寄

五老云中勤学者遇时能不困风尘束书西上谒明主捧檄南归慰老亲别馆友朋留醉久去程烟月入吟新莫因官小慵之任自古鸾栖有异人

观山水障子

功绩精妍世少伦图时应倍用心神不知草木承何异但见江山长带春云势似离巗底石浪花如动?边苹更疑独泛渔舟者便是其中旧隐人

寄张学士洎

不知何处好消忧公退携壶即上楼职事久参侯伯幕梦魂长遶帝王州黄山向晚盈轩翠黟水含春绕槛流遥想玉堂多暇日花时谁伴出城游

积霭沈诸壑微阳在半峰【省试霁後望锺山】

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四十四

猜你喜欢
  赵鼎臣·唐圭璋
  唐珏·唐圭璋
  陈人杰·唐圭璋
  曾诞·唐圭璋
  卷二·刘克庄
  璇玑图诗读法记·康万民
  伊川击壤集卷之十九·邵雍
  ◆白云子房皞(白云子集)·顾嗣立
  ◆成处士廷珪(居竹轩集)·顾嗣立
  梁山泊李逵负荆·臧懋循
  附录 致刘勉己函·徐志摩
  卷十七·佚名
  卷九十七·陈邦彦
  序言·陈三立
  29、买妓·蒲松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折·佚名

    (末上,云)小生张均卿,一向蒙郑月莲相伴,誓托终身。争奈虔婆炎凉,小生不得已,与大姐分别。今欲上朝取应,大姐又使梅香送首饰头面,与我为路费。我若得了官时,来取大姐。则今日上朝取应,走一遭去。(下)(卜儿上,云)张秀才去了也。我

  • 唐英歌诗巻上·吴融

    唐 吴融 撰奉和御制岳寺清秋霁宸游永日闲霓旌森物外凤吹落人间玉潄穿城水屏开对阙山皆知圣情悦丽藻洒芳兰和集贤相公西溪侍宴观竞渡片水耸层桥祥烟霭庆霄画花铺广宴晴电闪飞桡浪叠揺仙仗风防定彩标都人同盛观不觉在

  • 卷四十一·毕沅

      ◎宋纪四十一 ∷起强圉赤奋若八月,尽屠维单阏八月,凡二年有奇。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景祐四年辽重熙六年   八月,甲戌,出内藏库绢三十万,下河北路市籴军储。   越州水,赐被溺民家

  • 第五十五回 平叛军太尉建功 保孱王邻封乞命·蔡东藩

      却说吴楚两王,闻得粮道被断,并皆惊惶,欲待冒险西进,又恐梁军截住,不便径行。当由吴王濞打定主意,决先往击周亚夫军,移兵北行。到了下邑,却与亚夫军相值,因即扎定营盘,准备交锋。亚夫前次回驻昌邑,原是以退为进,暗遣弓高侯韩

  • 荆燕世家第二十一·司马迁

    支菊生 译注【说明】荆王刘贾、燕王刘泽,同是刘邦的远房兄弟,并且都因在刘统一天下中立有战功而被封为王侯,所以司马迁把他们列在同一篇中记述。刘贾的战功主要是在楚汉相争中建立的,特别是在垓下之围中

  • 志第二十一 郡国三(原文)·范晔

    (兖州、徐州)○兖州陈留 东郡 东平 任城 泰山 济北 山陽 济陰○徐州东海 琅邪 彭城 广陵 下邳◆陈留郡(武帝置。雒陽东五百三十里。)十七城,户十七万七千五百二十九,口八十六万九千四百三十三。〖陈留〗有鸣雁亭。〖浚仪〗

  • 八百土司传·张廷玉

    八百,世人传说该地的部落酋长有八百个妻子,每个妻子都统领一个寨子,因此称为八百媳妇。元朝初年曾派兵去征讨八百,因道路不通而回,后来朝廷派使者前去招抚他们,他们就归附了元朝。元朝元统初年朝廷设置了八百等处宣慰司。明

  • 预备兵的技术班·沈从文

    家中听说我一到那边去,既有机会考一分口粮,且明白里面规矩极严,以为把我放进去受预备兵的训练,实在比让我在外面撒野较好.即或在技术班免不了从天桥掉下的危险,但有人亲眼看到掉下来,总比无人照料,到那些空山里从高崖

  • 蔡泽见逐于赵·佚名

    【提要】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事极必反。落寞的辩士蔡泽运用众多事例反反复复向显赫一时的范睢讲明了这个道理。结果轻轻松松的代替了范睢的相位。在常人看来,这一变化真有点匪夷所思。 【原文】 蔡泽见逐于

  • 宣公(元年~十八年)·左丘明

    宣公元年【经】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公子遂如齐逆女。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夏,季孙行父如齐。晋放其大夫胥甲父于卫。公会齐侯于平州。公子遂如齐。六月,齐人取济西田。秋,邾子来朝。楚子、郑人侵陈,遂侵宋。晋赵盾帅

  • 经济文衡续集卷十一·佚名

    宋 滕珙 撰财赋类乞蠲减税钱增起之类淳熈戊戌秋八月差先生知南康军次年己亥三月到任六月劄子奏乞蠲减星子县税钱事下戸部部下漕司责以对补故有是奏此篇专以前日兵乱民方复业官吏节次增起税额及和买折帛致民戸流亡乞

  • 第一章 12·辜鸿铭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辜讲孔子的一位学生(有子)说:“在技艺上,顺其自然最为珍贵,根据古代君王所奉行的艺术原则,正是因为艺术作品本身具有这种特征,

  • 卷五·辅广

    <经部,诗类,诗童子问> 钦定四库全书卷 童子问卷五      宋 辅广 撰 小旻之什二之五 小旻 一章【昏乱之世君臣上下谋犹邪僻无有沮止之者故无所归咎而归之天也夫为国者固不可以无谋犹也然观其於谋之善者则不从

  • 人生的意义·梁漱溟

    一人们常常爱问:人生有不有目的?有不有意义?不知同学们对于这一类的问题想过没有?如果想过,其答案为何?要是大家曾用过一番心思,我来讲这问题就比较容易了,你们就可以比较容易地了解我的话。我以为人生不好说目的,因为目的是后

  • 圆满一切愿金刚宝仪轨分第十九·佚名

    尔时金刚手,现大文字相。遍满於虚空,施灌顶胜义。变化於宝部,安住三摩地。观照清净故,觉寤於诸法。根本诸胜义,尽空界有情。如水见星象,入宝三摩地。观彼虚空界,如净琉璃色。金刚宝菩萨,从虚空藏生。是时以坚固,依本相而祝观想

  •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佚名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盖阿耨达龙王者(晋名无焚)。佛在世时受别菩萨也。有神猛之德。据于昆仑之墟。斯龙所居宫馆宝殿。五河之源则典览焉。有八味水池华殖七色。服此水者即识宿命。于时龙王请佛世尊及五百上首弟子。进

  • 妙吉祥平等观门大教王经略出护摩仪·佚名

        宋大契丹国师中天竺摩竭陀国三藏法师慈贤译  归命一切佛  诸大菩萨众  我今说护摩  种种之仪式  先诵于真言  加持其锹钁  后应广分别  加持真言曰唵(引)[寧*頁]佉曩嚩苏弟(二)娑嚩(二合)贺

  • 碧鸡漫志·王灼

    南宋王灼撰。灼字晦叔,号颐堂,又号小溪。遂宁(今四川成都)人。绍兴中曾为幕僚。当时作者隐居成都碧鸡坊妙胜院,因地取为书名。写成于绍兴十九年(1149)。是书以论述曲调源流为主,对研究词曲渊源和发展有重要价值。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