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伊川击壤集卷之十九

伊川邵雍尧夫

不善吟

不良之人,禀气非正,蛇蝎其情,豺狼其性。

至良之人,禀气清明,金玉其性,芝兰其情。

不同吟

君子之人,与己非比,闻善则乐,见贤则喜。

小人之人,与己非恶,闻善则僧,见贤则怒。

得失吟

时难得而易失,心虽悔而何追。不知老之已至,不知志与愿违。

痛矣吟

痛矣时难得,悲哉道未传。今年年已尽,明日是明年。

岁除

半百已华颠,如今更皓然。自知为士子,人讶学神仙。

风月难忘酒,云山不着钱。行年六十六,明日又添年。

笔兴吟熙宁十年

窗晴气和暖,酒美手柔软。兴逸情撩乱,笔落春花烂。

影论吟

性在体内,影在形外。性往体随,形行影会。

体性不存,形影安在。影外之言,曾何足怪。

忧喜吟

大喜与大忧,二者莫能寐。二者若能寐,何忧事不治。

窥开吟

物理窥开后,人情照破时。一身都是我,瘦了又还肥。

物理窥开后,人情照破时。能将函谷塞,只用一丸泥。

物理窥开后,人情照破时。正如携宝剑,切玉过如泥。

物理窥开后,人情照破时。渴多逢美酒,病后遇良医。

物理窥开后,人情照破时。能将一个字,善解百年迷。

物理窥开后,人情照破时。情中明事体,理外见天机。

物理窥开后,人情照破时。可嗟兼可唾,堪鄙又堪嗤。

物理窥开后,人情照破初。不堪将劝诚,止可与嗟吁。

物理窥开后,人情照破前。止堪今执笔,不可使持权。

物理窥开后,人情照破休。止堪初看望,不可久延留。

物理窥开后,人情照破时。欲知花烂漫,须是叶离披。

物理窥开后,人情照破时。有权能处置,更狡待何为。

物理窥开后,人情照破间。敢言天下事,到手又何难。

喜饮吟

平生喜饮酒,饮酒喜轻醇。不喜大段醉,只便微带醺。

融怡如再少,和煦似初春。亦恐难名状,两仪仍未分。

贵贱吟

击自我者,可以力行。系自人者,难乎力争。

贵为万乘,亦莫之矜。贱为匹夫,亦莫之凌。

措处吟

在未定之时,当难处之地。方事之危疑,见人之措置。

费力吟

事无巨细,人有得失。得之小心,失之费力。

不老吟

人无不老理,日有再中时。不老必无也,再中应有之。

代书寄阵章屯田

执别而来二十春,忽飞书意一何懃。四方岂是少贤士,千里犹能思故人。

世态见多知可否,物情谙久识疏亲。我今老去甘衰朽,无补明时卧洛滨。

长短吟

君子喜淳诚,小人喜欺罔。淳诚岁时长,欺罔日月短。

迷悟吟

君子改过,小人饰非。改过终悟,饰非终迷。

终悟福至,终迷祸归。

正性吟

未生之前,不知其然。既生之后,乃知有天。

有天而来,正物之性。君子践形,小人轻命。

幽明吟

明有日月,幽有鬼神。日月照物,鬼神依人。

明由物显,幽由人陈。人物不作,幽明何分。

无腼吟

事曾经见,物曾持炼。天地之间,俯仰无腼。

事体吟

语言须中节,义理贵从宜。可革仍三就,当行必再思。

自余吟

身生天地后,心在天地前。天地自我出,自余何足言。

四可吟

可勉者行,可信者言,可委者命,可托者天。

四不可吟

言不可妄,行不可隳,命不可忽,天不可违。

赁屋吟

屋新人喜居,屋弊人思去。主若善修完,何时不能住。

小人

小人无耻,重利轻死,不畏人诛,岂顾物议。

览照

其骨爽,其神清,其禄薄,其福轻。

有病

一身如一国,有病当求医。病愈药便正,节宣良得宜。

二月吟

林下故无知,唯知二月期。酒尝新熟后,花赏半开时。

只有醺酣趣,殊无烂漫悲。谁能将此景,长贮在心脾。

三月吟

满城尽日行春去,言会行春还有数。真宰何尝不发生,游人其那无凭据。

梨花着雨漫成啼,柳絮因风争肯住。一片清明好意多,奈何意好难分付。

一等吟

欲出第一等言,须有第一等意。欲为第一等人,须作第一等事。

万物吟

成败须归命,兴衰各有时。小人纵多欲,真宰岂容私。

只此浪喜欢,便成空惨凄。请观春去后,游者更为谁。

洛阳春吟

四方景好无如洛,一岁花奇莫若春。景好花奇精妙处,又能分付与闲人。

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

桃李花开人不窥,花时须是牡丹时。牡丹花发酒增价,夜半游人犹未归。

光阴不肯略从容,九十日春还又空。多少落花无着莫,半随流水半随风。

春归花谢日初长,燕语莺啼各自忙。何故游人断来往,绿阴殊不减红芳。

十日好花都去尽,可怜青帝用功深。游人莫便无凭据,未必红芳胜绿阴。

春归必竟归何处,无限春冤都未诉。欲托流莺问所因,子规又叫不如去。

用尽四时周一岁,唯春能见好花开。十千买酒未为贵,既去红芳岂再来。

自贻吟

六十有七岁,生为世上人。四方中正地,万物备全身。

天外更无乐,胸中别有春。

落花吟

万紫千红处处飞,满川桃李漫成蹊。狂风猛雨日将暮,舞榭歌台人乍稀。

水上漂浮安有定,径边狼籍更无依。流莺不用多言语,到了一番春已归。

春暮吟

花开春正好,花谢春还暮。不意子规禽,犹能道归去。

春来蝴蝶乱,春去子规啼。安得如前日,和风初扇时。

禽不通人情,唯知春已暮。亦或叫提壶,亦或叫归去。

泉布吟

名为泉布者,无足走人间。善发难言口,能开不笑颜。

偿道小续命,赒急大还丹。唯有商山老,非干买得闲。

牡丹吟

一般颜色一般香,香是天香色异常。真宰工夫精妙处,非容人意可思量。

和凤翔横渠张子厚学士亡后篇

秦句山河半域中,精英孕育古今同。古来贤杰知多少,何代无人振素风。

自处吟

尧夫自处道如何,满洛阳城都似家。不德於人焉敢异,至诚从物更无他。

眼前只见罗天爵,头上谁知换岁华。何止春归与春在,胸中长有四时花。

为人吟

为人须是与人群,不与人群不尽人。大舜与人焉有异,帝尧亲族亦推伦。

人心龃龉一身病,事体和谐四海春。心在四支心是主,四支又复远于身。

先天吟

先天事业有谁为,为者如何告者谁。若谓先天言可告,君臣父子外何归。

眼前伎俩人皆晓,心上工夫世莫知。天地与身皆易地,己身殊不异庖牺。

中和吟

性亦故无他,须是识中和。心上语言少,人间事体多。

如霖回久旱,似药起沉痾。一物尚不了,其如万物何。

四贤吟

彦国之言铺陈,晦叔之言简当,君实之言优游,伯淳之言调又作条惕。

四贤洛阳之观望,是以在人之上。有宋熙宁之间,大为一时之壮。

年老吟

岁华头上不能惊,唯有交亲眼更明。皓皓月常因坐看,深深酒不为愁倾。

苟於心上无先觉,却似人间小后生。欲约何人为伴侣,江湖泛去一舟轻。

天地吟

天人之际岂容针,至理何烦远去寻。凶焰炽时焚更烈,恩波流处浸还深。

长征戍卒思归意,久旱苍生望雨心。祸福转来如反掌,可能中夜不沉吟。

至论吟

民于万物已称珍,圣向民中更出群。介石不疑何尽日,知几何患未如神。

若无刚果难成善,既有精明又贵纯。祸福兆时皆有渐,不由天地只由人。

人玉吟

玉不自珍人与珍,人珍何谢玉之纯。然如粹美始终一,更看清光表裹真。

韬报有名初在石,琢磨成器却须人。古人已死不复见,被褐之言不谬云。

诈者吟

诈者固疑人,天下尽行诈。不信天下人,其间无真话。

饮酒吟

时时醇酒饮些些,颐养天和以代茶。无雨将成大凶岁,负城非有好生涯。

身居畎亩须忧国,事委兄男尚恤家。人问老来何长进,鉴中添得鬓边华。

乐物吟

物有声色气味,人有耳目口鼻。万物于人一身,反观莫不全备。

和王安之小园五题

小园新葺不离家,高就岗头低就寇。洛邑地疑偏得胜,天津人至又非赊。

宜将阆苑同时语,莫共桃源一道夸。闻说一轩多种药,只应犹欠紫河车。

野轩

一轩名野非尘境,嵩少烟岑送好风。日月岁时都属已,更於何处觅壶中。

污亭

许由为计未为深,洗耳何如不动心。到此洒然如世外,何尝更有事来侵。

药轩

山裹药多人不识,夫君移植更标名。果能医得人间病,红紫何妨好近楹。

晚晖亭

高亭新建碍烟霞,暮景能留是可嘉。最近赏春来往路,游人应间是谁家。

观物吟

水雨霖,火雨露,土雨蒙,石雨雹。水风凉,火风热,土风和,石风冽。

水云黑,火云赤,土云黄,石云白。水雷云,火雷虩,土雷连,石雷霹。

画睡

昼睡工夫未易偕,羲皇以上合安排。心间无事饱食后,围裹有时闲步回。

未午庭柯莺屡啭,已残花径客稀来。请观世上多愁者,枕簟虽凉无此怀。

进退吟

进退两途皆日宾,何烦坐上苦云云。低眉坐处当周物,掉臂行时莫顾人。

齿发既衰非少日,林泉能老是长春。行於无事人知否,宠辱何由得到身。

为客吟

忽忆南秦为客日,洛阳东望隔秦川。云山去此二千里,岁月于今十九年。

柳色得非新婀娜,江声应是旧潺湲。衰躯设使能重往,畴昔情怀奈杳然。

忽忆东胸为客日,壮心初见水云乡。岛夷居处邻荒服,潮水来时杂海商。

卧看苍溟围大块,坐观红日出扶桑。虚生虚死人何限,男子之称不易当。

忽忆东吴为客日,当年意气乐从游。登山未始等闲辍,余酒何尝容易休。

万柄荷香经楚甸,一帆风软过扬州。追思何异邓郸梦,瞬息光阴三十秋。

忽忆太原为客日,经秋纵酒未成归。远山近水都成恨,高阁斜阳尽是悲。

年少不禁花到眼,情多唯只泪沾衣。如今老向洛城裹,更没这般愁到眉。

摄生吟

握固如婴儿,作气如壮士。二者非自然,皆出不容易。

心为身之主,志者气之帅。沉珠于深渊,养自己天地。

病中吟

尧夫三月病,忧损洛阳人。非止交朋意,都如骨肉亲。

荐医心恳切,求药意殷懃。安得如前日,登门谢此恩。

重病吟

安乐五十年,一旦感重疾。仍在盛夏中,伏枕几百日。

砭灸与药饵,百疗效无一。以命听于天,於心何所失。

天人吟

天生此身人力寄,人力尽兮天数至。天人相去不毫芒,若有毫芒却成二。

疾革吟

有命更危亦不死,无命极医亦无效。唯将以命听於天,此外谁能闲计较。

听天吟

上天生我,上天死我。一听於天,有何不可。

得一吟

天自得一天无既,我一自天而后至。唯天与一无两般,我亦何尝与天异。

答客问病

世上重黄金,伊予独喜吟。死生都一致,利害漫相寻。

汤剂功非浅,膏肓疾已深。然而犹灼艾,用慰友朋心。

病亟吟

生于太平世,长于太平世,老于太平世,死于太平世。

客问年几何,六十有七岁。俯仰天地间,浩然无所愧。

猜你喜欢
  续机缘集清·释漪云(漪云溪照达邃辑)·释德诚
  卷四百二十八·彭定求
  楼槃·唐圭璋
  卷十六·董康
  ◆陈先生庚·顾嗣立
  卷八·方夔
  卷五十三·徐世昌
  提要·冯惟讷
  卷三百五十一·陈思
  卷六十三·陈思
  御定千叟宴诗巻一·康熙
  卷二·苏泂
  山民诗钞·吴之振
  淳熙稿卷七·赵蕃
  卷五·邓雅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一十五·彭定求

        卷515_1 【省试晦日与同志昆明池泛舟】朱庆馀   故人同泛处,远色望中明。静见沙痕露,微思月魄生。   周回馀雪在,浩渺暮云平。戏鸟随兰棹,空波荡石鲸。   劫灰难问理,岛树偶知名。自省曾追赏,无如此日情。

  • 卷二百九十六·彭定求

        卷296_1 【富阳南楼望浙江风起】张南史   南楼渚风起,树杪见沧波。稍觉征帆上,萧萧暮雨多。   沙洲殊未极,云水更相和。欲问任公子,垂纶意若何。   卷296_2 【奉酬李舍人秋日寓直见寄】张南史   秋日金

  • 宋自道·唐圭璋

      自道字吉甫,号兰室。金华人,徙居新建。弟兄六人:自適、自道、自逢、自迪、自述、自逊,皆世其父学。   点绛唇   山雨初晴,馀寒犹在东风软。满庭苔藓。青子无人见。好客不来,门外芳菲遍。难消遣。流莺声啭。坐看芭蕉

  • 列传第二十六 赵善 元定 杨摽 裴宽 杨敷 韩盛·令狐德棻

    赵善字僧庆,太傅、楚国公贵之从祖兄也。祖国,魏龙骧将军、洛州刺史。父更,安乐太守。善少好学,涉猎经史,美容仪,沉毅有远量。永安初,尔朱天光为肆州刺史,辟为主簿,深器重之。天光讨邢杲及万俟丑奴,以善为长史。军中谋议,每参预之

  • 卷一百七十四·毕沅

      ◎宋纪一百七十四 ∷起昭阳赤奋若正月,尽柔兆执徐七月,凡三年有奇。   ○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明圣安孝皇帝   宝祐元年蒙古宪宗三年   春,正月,庚寅,诏以建安郡王孜为皇子,改名禥,封永嘉郡王,御制《资善堂

  • 卷之三百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明名臣琬琰録卷十一·徐紘

    (明)徐纮 撰叅赞军务高巍传  失名高巍山西辽州五指里人也性倜傥尚志节事二亲以至孝闻洪武十五年壬戍愿入太学为时効用十七年甲子诏旌表巍孝行之门寻授前军都督府试左断事乙卯秋八月上疏欲垦河南山东北平兵后荒田及抑

  •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九下·袁枢

    宋 袁枢 撰突厥叛唐唐髙宗麟徳元年春正月甲子改云中都护府为单于大都护府以殷王旭轮为单于大都护初李靖破突厥迁三百帐于云中城阿史徳氏为其长至是部落渐众阿史徳氏诣阙请如胡法立亲王为可汗以统之上召见谓曰今之可

  • 郁林王本纪·萧子显

    郁林王萧昭业字元尚,是文惠太子萧长懋的长子。小名法身。世祖即位后,封他为南郡王,食邑两千户。永明五年(487)十一月七日,在东宫崇政殿举行加冠成人(二十岁)典礼。当天小会,赐给王公以下官员帛数量不一,并给他配备两位辅佐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一·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一 洪武十七年夏四月戊辰朔。 己巳,享太庙。 升虎贲左卫指挥佥事王宝为府军左卫指挥同知,府军卫正千户张刚、单德、府军右卫正千户李祥皆为府军左卫指挥佥事,豹韬卫副千户张荣、龙骧卫副

  • 257.顾炎武著书立说·林汉达

    目从平定三藩之乱以后,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稳定下来了。但是,还有一点叫康熙帝不大放心,这就是怕有些明朝留下来的文人心里不服。于是,他采用一个办法开“博学鸿词科”,命令各地官员和朝廷大臣,把有学问的文人推荐给朝廷,马上

  • 論衡校釋卷第十七·黄晖

      指瑞篇   離騷王注:「指,語也。」盼遂案:篇中「天地之間常有吉凶,吉凶之物來至,自當與吉凶之人相逢遇矣」數語,即仲任本篇大旨。   儒者說鳳皇騏驎為聖王來,墨子備城門篇:「禽滑釐問於子墨子曰:由聖人之言,鳳鳥之不出,諸

  • 自序·刘宗周

    友人有示予以袁了凡《功过格》者,予读而疑之。了凡自言尝授旨云谷老人,及其一生转移果报,皆取之功过,凿凿不爽。信有之乎?予窃以为病于道也。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今之言道者,高之或沦于

  • 答 白 慧 问·太虚

    问:迩来港中有甲乙二人,因问答心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句义,引起剧烈诤论。双方来往函件,数达十余,终无结论。然综观甲乙两方函件,论议中所夹带之枝末语言,都不免有所是非。但双方所持基本之意见,却有敌体不同之立场

  • 评善之研究·太虚

    魏肇基君,译日本西田几多郎所著善之研究,分为四编:一、纯粹经验,是其一切推论所依据之出发点,大致皆得之詹姆士者为多。第二编实在,第三编善,第四编宗教,则为依次论究真善美者。其思想大近泛神论,与海格尔、斯宾挪沙相默契。而

  • 卷第三十四·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三十四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第六会他化自在天宫 金刚藏菩萨说。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一 初来意者为远答普光十地问故。夫

  • 总目·即非如一

    即非禅师全录总目卷第一道影赞(郑溥元)序(沈廷文 林宾)圣寿山崇福禅寺语录卷第二广寿山福聚禅寺语录卷第三升座小参秉拂卷第四法语卷第五举古拈古卷第六颂古代古答古卷第七机缘答问卷第八赞卷第九赞卷第十赞卷第十一

  • 宗玄先生文集·吴筠

    唐代道教学者吴筠撰。三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本书为吴筠诗文集。卷首有唐礼部侍郎权德舆序,简述吴筠生平,据称吴筠所作诗文「合为四百五十篇」,现《正统道藏》本仅存五言古诗一零八首,赋八篇,论文三篇。其诗赋多赞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