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禅藻集卷十七

明释正勉释性同辑

元【七言絶句】

晓过西湖          圆至【十四首】

水光山色四无人清晓谁看第一春红日渐高弦管动半湖烟雾是游尘

送宗倜

送子江头水亦悲更能随我定何时垂杨但为秋来瘦不为秋来有别离

小?

麻骨灯明竹壁疎更深人语在茅庐开篷缘岸去沽酒点火拨船来卖鱼

胡卢

胡卢河畔洗氊裘日日花香满水流嫁得夫郎爱官职去随太子取交州

女官墓

陇头死树丫微活路口崩亭脚半斜玉骨年深无祭祀变成蝴蝶扑松花

吴王庙

吴王庙近水边山壁上雕青鬼臂蛮白日炉中烟色变散成云气满人间

寒食

月暗花明掩竹房暮寒脉脉透衣裳清明院落无灯火独遶回廊礼夜香

怀本畅上人

畏寒一月闭窗纱愁髪春来半欲华松院晩晴蜂乱出故应山径有残花

芳塘

芳塘雨霁緑初肥折得青条串露归一树残花喧鬭雀红香满径扑人飞

寄恩以仁

风柳青青条叶新别愁江畔又逢春交情似我如君少一度相逢胜故人

见新竹怀兄姚江村

爱酒嫌官姚县令长年三径满荒苔曾因养笋添窗竹一月柴门闭不开

土木渡阻风

空林路尽见波澜轻桨何时掠水还日暮乱云如宿鸟随风片片泊庐山

憩青莲寺

花砖凝润午风凉日影莺声睡思长一阵打窗山雨过忽闻满合焙茶香

初改黄衣

宣诏亭前受牒还御黄新赐满城看臣僧记得沙弥日齐着青衣上戒坛

山居            祖钦【三首】

竟日窗间坐寂寥岩前稚笋欲齐腰幽禽忽起藤花落磵瀑飞声度石桥

夹岸桃花红欲然洞中流水自涓涓山家不会论春夏石烂松枯又一年【古德云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灵彻云山僧不记重阳节因

见茱茰忆去年而词意相类全章无传故表出之】

桃源图

春暖洞门花欲然一丝风动钓鱼船莫言世上无仙客须信壶中别有天

过钓台偶题         希叟【二首】

奴顔婢膝走人间羞见羊裘七里滩文叔虽为天子贵子陵原作故人看

赠凯翁

曾飞铁骑破重围赤手扬鞭得胜归沙漠已成歌舞地自皤双?对斜晖

竹枝词           智愚【二首】

隔水何人歌竹枝动人情思极幽微夜深转入单于调月朗风高听者稀

送别

欲把枯肠尽底倾出门不觉又叮咛径边松菊荒芜早莫待春风柳眼青

范蠡归湖图         溥光

功遂名成泛五湖知几千古擅良图向教勾践堪同乐不识先生肯退无

雪             明本

冻云四合雪漫漫谁解当机作水看只为眼中花未瞥啓窗犹看玉琅玕

客中得母寄布        允恭【三首】

我母今年七十强独怜季子在他乡寄来新截机头布一寸丝麻一寸肠

舁母渡钱塘

母在篮舆子在途子行不上母频呼断桥流水斜阳外【一作西风落日荒山道】羞见寒林返哺鸟

忆母

霜殒萱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架裟贳米归

牛怨            僧宜

七十余城一战收归来只合便封侯火瘢未冷重加轭春雨春风暗结愁

初春            无怀

暖信初回宿草根茸茸渐可藉芳樽未须着意催花柳且为乾坤补烧?

偶作            介清【二首】

风逓山花入袖香日长无事倚胡床乱红如雨春归去杜宇声声唤夕阳

莓苔徧地榆钱满院落无人柳絮飞信手翻书香篆冷夕光山翠上窗扉

经故人别墅         行端

门迳无尘有緑苔东风落日旧曾来白头道者今何在一树樱桃华正开

孤屿图           大欣【十二首】

淡烟疎树月朦胧路隔寒潮断复通添个茅庵分我住明年飞锡海门东

风雨归舟图

中流鼔枻欲何之乘兴何如兴尽时蛟鳄垂涎风作横山长水远暮归迟

古庙折碑图

古庙残碑野水村行人回首暗消魂遥天何许孤云没不尽青山万马奔

虞伯生学士以五诗赠一上人蒙见及一公将归蜀谒赵鲁公次韵

潜宫楼殿五云开云外青山万马来黼黻天容归化笔故应留待谪仙才

墨梅为冯仲实赋

林花瘦影月微茫风袂参差玉佩璫更觉微酸生齿颊千林烟雨待青黄

舟至通州夜雨大作

明日京华拂面尘穹庐如雪马如云雨声未忍孤篷别故遣萧萧枕上闻

次韵送廖天与

楚江送客暮帆开眼底何人识异材後夜月明潮又满青山空绕雨花台

鱼乐图【予作庵东园将谋退休而未能入居之希古禅师寄鱼乐图索题感而为赋】

筑室开池学放鱼旋萦九岛作江湖画图更觉烟波好野水寒塘雪苇枯

画马

华山归牧空龙种传得丹青十二闲前岁上京闻扈跸白云如见六龙还

百雁图

既集还飞水正深风惊葭苇乱拏音江湖尚尔防矰弋肯为传书到上林

赠了空羽士

劒光电绕苍厓裂阿母金盘进红雪携手一笑三千年更约乘鳌拾海月

寄西山李处士

每忆西山水竹居秋风林影夕阳疎江湖正自无知巳底用嫌人索报书

寄茅山道士梁中砥      觉恩

白云明月本无期君子长吟有所思鴈向石头城畔过寄书安用牧鵞儿

山中吟           清珙【九首】

凄凄茅舍新秋夜白豆花开络纬啼山月如银牵老兴闲行不觉过峯西

山厨寂寂断炊烟冻鎻泉声欲雪天面壁老僧无定力又思乞食到人间

玉堂银烛笙歌夜金谷罗帏富贵家争似道人茅屋下一天晴月晒梅花

山风吹破故窗纸片片雪华飞入来添尽布裘浑不暖拾枯深拨地炉灰

茅屋方方一丈悭四檐松竹四围山老僧自住尚狭窄那许云来借半间

道人屋冷四檐竹长者门高百尺墙屋冷道人心愈静门高长者日多忙

题出山佛像

头髪髼松下翠微冻云残雪缀伽梨不须更问山中事观着容顔便得知

肘破衣穿骨里皮下山回首步迟迟父王休遣人来问顔貌不如宫里时

送凌侍者囘浄慈

十里湖光浸六桥到时须着眼头高断堤风暖杨花落不是鸟窠吹布毛

送乡僧昱晓林四首      维则【八首】

海雨吹花雪作堆那时敲我竹门开自怜水国三千里也有乡僧问路来

风沙风叶搅征衣今日江头送汝归西望故乡何处是楚天漠漠片云飞

乡梦乡愁我巳疎十年不见故乡书儿时聚首人如玉老大不知今有无

乡人问我几时还向道如今又入山一个蒲团半间屋吴松江上九峯间

赠弟仁远入京

锦袍花映凤池明玉佩光揺紫府青富贵着人如醉梦倚门慈母眼长醒

师子林即景

斜梅势压石阑干花似垂头照影看白昼云隂天欲雪半池星斗逼人寒

登茅山天市坛

白云剪作瑶坛雪寒旭蒸开玉洞花山北山南看更好炊烟朶朶是仙家

一峯云外庵和韵

碧虹分雨半山桥桥下春雷卷怒涛老衲定回开户看隔溪开尽野樱桃

钱塘江晓渡         本诚【三首 】

雨後青山展黛眉暖风无力去帆迟人家一簇临江岸緑树轻烟映酒旗

客中九日

小桥流水遶回廊独对西风忆故乡山崦人家秋色晚客中无菊过重阳

题友人壁

池槛水揺帘影动石床风引翠烟斜鸟声啼足忽飞去惊落半庭山杏花

和杨亷夫西湖竹枝词     僧信【二首】

湖东日脚欲投山湖西月出牙梳弯南北两峯船里看恰似阿奴双髻鬟

东边高楼红紫开西边青山翠成堆吴儿荡桨浪花里相赛唱歌船去来

闻杜宇           大圭【四首】

情知望帝是前生春尽江南忆锦城到处青山山有树如何偏起故乡情

戏成

城郭无心寄一瓢此身便欲老山椒山童忽报松花尽又逐扁舟上早潮

谢檄

谢檄归来卧白云秪今心事与谁论故人不似苍苔好岁晚青青一到门

夜起

野人独卧山中屋夜半雨声清梦熟起来竹下一开门秋入千峯月如玉

白龙洞

古洞深沈莫敢窥隂森草木野云飞白龙何处淹头角天下苍生待汝归

奉答宣让王太子       克新【二十八首】

世皇枝叶茂千秋为国藩垣淮水头闻说府中宾客盛小山丛桂碧云稠

数椽茅屋数株松蒲榻高眠海日红不是贤王招不起山人只合住山中

逹丞相承恩词次张员外韵

金壶玉露逐皇华黄土重封识内家宴罢省门扶上马微风吹侧?檐花

名马西来蹴雪涛大奴重刷锦云毛也知不是寻常种千骑中间独尔高

寄三塔云海和尚

雨後龙孙过屋长半池疎影月微茫凤凰巢在云深处日日衘花到上方

为清上人题竹

石湖春水碧涟漪湖上春风笋蕨肥十载兵戈归梦远翠云深拥凤雏飞

忆昔丹丘侍玉京百年江海未忘情春风林馆披图画烟雨蒙蒙翡翠鸣

题画

琪树连云雨露新半山楼阁拥金银锦袍零落风尘际岩壑莺花几度春

子真谷口春耕罢牛背看山更赋诗啼鸟一声茅屋外碧桃千树雨丝丝

人生只合江南住一曲溪山二顷田红稻吹香蓴菜美春花秋月自年年

空谷云深山路遥一湾桃雨涨溪桥白驹皎皎人如玉几度春风长藿苖

山中宰相鬓毛斑两个青松屋一间草满空庭春昼永看云飞去看云还

万松深处一茅亭坐对匡庐九叠屏黄鸟出林春未老一溪花雨昼冥冥

霜落江山木叶空千岩修竹夜生风莲华峯顶巢云客独自吹笙明月中

题斋小像

抛却朝簪下九天西湖风月一渔船芦花梦觉鱼龙远又是人间五百年

题恢复初梅

雪消春色满天涯南北枝头总着花驿使不来归路断海风吹月照江沙

李焕章竹石居

解组归来贺监湖万竿修竹一茅庐石根春树排云直花影高连长者车

西湖景

苏子堤边杨柳春湖中箫鼔画船新谁知歌舞繁华地囘首东风吹战尘

山色湖光雨後天两边楼阁丽苍烟酒船歌管随烽火花落花开啼杜?

次韵顾玉山题杭上人芭蕉

山寺春深积雨余坐看花影上堦除新诗吟罢无人到只向巴蕉叶上书

次韵答唐伯刚断事

平湖落日照渔汀风起槎头欲挂罾城上倚楼看明月河东词客水西僧

题赵清献公图送赵知州

携鹤归来自蜀山画图今复几人看秋风江海旌麾远霜鬓萧萧铁面寒

隐居图

战马多刍战士肥总抛逢掖着征衣首阳商岭无人到几度春风老蕨薇

辋川渔乐图

华子冈头辋口庄桃花春水涨沧浪先生投疏归来早半世功名一钓航

画松

长向庐山劒外看大夫应合拜秦官女萝倒挂丝千尺万壑风霜几岁寒

墨兰为中上人题

凤去岐山杳不闻美人空复忆湘君春风九畹香如海纫佩归来倚碧云

题画

江树花残隂满津移舟隂处理丝纶春醪如蜜鱼如玉谁管飞龙是故人

赠夏君美同知

十载中吴战伐多使君谈笑罢干戈汉廷封拜论功爵羞杀征南马伏波

车溪道中          善住【四首】

苇白茅黄溪水清倚篷闲看浪鸥轻板桥横处人家小修竹参天落照明

范蠡祠

越国谋臣吴国讐如何庙食此江头扁舟载得蛾眉後却作三江汗漫游

张翰祠

季鹰倦作东曹掾千里思归独向东鲈脍蓴羮暂时事不知尘世几秋风

陆龟蒙祠

闻说松陵此度过长虹偃蹇卧晴波往来不见天随子落日西风有棹歌

春草池           法坚【二首】

雪消春色满江沱芳草纤纤覆緑波最是高阳池上客狂歌无奈醉时何

亭前修竹浄漪漪烟暖沙头杜若肥一夜雨余春水涨白鸥日日到柴扉

越来溪【在吴中】        半颠【二首】

九关风月醉倾城歌笑声中有甲兵却是吴王自亡国枉教溪受越来名

琴台【在灵岩山】

几弹石上五云深挑出湖波片月心弦外有声谁解听一山春树晓莺吟

元【五言絶句附】

适兴吟           合尊

寄语林和靖梅开几度花黄金台上客无复得还家

米元晖江山秋晚图      大欣【二首】

红树宜秋晩澄江媚落晖扁舟如唤我莫待白头归

画牛

草煖犊子肥牧闲牛耳湿谁知荷簔翁风雨租税急

桐下井           大圭【二首】

晩风吹银床萧萧古桐树时有新汲人瓶携落花去

江晩

长天鸟飞尽两岸芦花发何处一舟来清江上秋月六言絶句附

无题            大圭【一首】

树影半窗明月虫声一夜清秋我意浩然千古人间总是闲愁

书斋即事          本诚

迳远松篁蓊郁日长庭院清虚大贵莫过学道至乐无如读书

古今禅藻集卷十七

猜你喜欢
  鞠华翁·唐圭璋
  卷七·魏元旷
  ●五编·沈瘦东
  鲍参军集卷四·鲍照
  ◆张平章珪·顾嗣立
  第五十三出 硬拷·汤显祖
  北郭集卷一·许恕
  卷十八·王奕清
  卷三 古體詩·王士祯
  第十四歌 你叫王三妹来我叫张二郎·刘半农
  卷八·曹庭栋
  卷九十三·吴之振
  卷三·文洪
  韩疁词作鉴赏·佚名
  虚舟集原序·王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丘仓海传·丘逢甲

    江瑔清政不纲,仁人志士揭橥民主之义,播厥声于寰宇。辛亥倡义,若疾风涤尘垢,不半载而奠共和之局。数千年之帝制,于焉以熄。故言共和之纪元,必推端辛亥焉。然窃谓共和之制,辛亥之前已有行之者,不徒见诸空言,且征诸实行。建总统,开

  • 作者题词·汤显祖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 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 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 而不可复生

  • ●己未(咸丰九年)·林占梅

    厅幕张君秋汀(敬)观潜园山水册索昼未果,爱慕心殷,常形齿颊;赋诗感赠错爱如君愧不胜,通灵有笔遣閒凭;原非米石承称赏,若寄桓厨必化腾。巨眼一双殊阮籍,置身百尺拟陈登;殷殷雅谊常铭感,此债思偿恐未能(自己酉丁艰后,家道迍邅;丹青一事

  • 卷二百三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三十九钱起同程九早入中书【一作钱珝诗】汉家贤相重英奇蟠木何材也见知不意云霄能自致空惊鵷鹭忽相随腊雪初明柏子殿春光欲上万年枝独慙皇鉴明如日未厌春【一作萤】光向玉墀仲春宴王补阙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六·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四百六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马议员之艳史(名士风流)·李定夷

    议员马小进,娶女伶金镶玉为妾。金义父陈某以拐女控马于地方厅,马亦控陈欺诈取财。检察厅开庭预审,马称两次交洋共九百元。检察官询以有何凭据,马不能答。陈则坚不承认。马称分两次交,一次八百元,一次一百元,系金镶玉所眼见。

  • 卷十七·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十七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十四 汉臣 龎统  法正 谨案龎统传阙 法正字孝直右扶风郿人也祖父真明五经兼通?纬尝幅巾见扶风守守曰哀公虽不肖犹臣仲尼柳下惠不去

  • 王僧达传·李延寿

    王僧达自幼聪敏,父亲王弘为扬州刺史时,王僧达六七岁,遇到有诉讼的人,偷看了他们的讼词,认为有理。等到处理重大案件时,也把它呈递上去,王弘认为案子小,就留在了身边。王僧达替他申辩理由,背诵讼词一句不差。他哥哥王锡朴实口讷

  • 任城王高蔆传·李延寿

    任城王高氵皆,神武帝的第十个儿子。从小聪慧颖敏,天保初年受封。在孝昭帝、武成帝时,天子回邺城,都命他镇守晋阳,总领并州的事务。历任司徒、太尉、并省录尚书。天统三年(567),封为太保、并州刺史,另封为正平郡公。  有一

  • 卷三十九·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三十九盛事【十五 夀民夀妇五】乾隆五十四年旌表夀民吴国瑞夀妇刘罗氏等十二人礼部谨题为题请旌表事据湖北廵抚惠龄奏江夏县夀民吴国瑞现年一百二岁性质醇良精神矍铄健能济胜百龄尚涉他乡

  • 卷九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九十九郊社考【九】堂子【臣】等谨按太祖高皇帝建国之初有谒拜堂子之礼凡每岁元旦及月朔国有大事则为祈为报皆恭诣堂子行礼大出入必告出征凯旋则

  • 由天热想到从前皇帝的避暑·齐如山

    古来的皇帝,都愿驻离宫,清朝皇帝更甚;人们都以为驻离宫,是专为避暑,所以夏天才去,连西洋人也是这样的看法,所以他们把中国颐和园,翻成夏宫字样。我个人从前当然也是这样的想法,后来听到老辈人谈起来,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

  • 四十一年·佚名

    (乙未)四十一年清康熙五十四年 春正月1月25日○壬戌,獻納申靖夏疏論:湖西左道京試官金有慶,不由直路,拕過家鄕,盤桓郡邑,淹延時日。湖中士風偸薄,每疑考官行私,而有慶作事謬妄,乃至於此。宜趁未開場前拿推,以嚴科場。從之,代送他試

  •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 岭南风物记·吴绮

    两广风物志。1卷。清吴绮撰。绮字园次,号丰南,一号听翁,又号红豆词人。江苏江都人。顺治拔贡,官湖州知府。著有《林蕙堂集》和《宋金元诗选》。是书约成于顺治康熙间。八千七百余字。内容记述两广含少数民族地区的气

  • 重阳教化集·王重阳

    马丹阳门人朱抱一编。三卷。收录初化马丹阳时与马唱和之诗、词、曲二百余首,外《三洲五会化缘榜》一篇。前后有营丘府学正国师尹、宁海州学正范怿、宁海州学录赵抗、宁海州乡贡进士刘孝友、宁海州东牟乡贡进士刘愚之

  • 梧桐影·佚名

    清人作之世情小说。题《寻私觅趋(趣)梧桐影》,亦题《新编梧桐影词话》,又题《新编觉世梧桐影》,十二回。未署撰者。刊本仅存啸花轩藏板本,由此可知是系清初作品,另有几种抄本。首卷议论性色二字。第二回叙和尚普占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