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百四十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四十

孟宾于

孟宾于字国仪连州人天福九年登第还乡爲马氏从事後归南唐爲涂阳令坐系赦归後主起爲水部员外致仕初居吉州玉笥山自号羣玉峰叟有金鳌集二卷今存诗八首

蟠溪怀古

良哉吕尚父深隐始归周钓石千年在春风一水流松根盘藓石花影卧沙鸥谁更怀韬术追思古渡头

怀连上旧居

闲思连上景难齐树绕仙郷路绕溪明月夜舟渔父唱春风平野鹧鸪啼城边寄信归云外花下倾杯到日西更忆海阳垂钓侣昔年相遇草萋萋

公子行

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不识农夫辛苦力

骄骢蹋烂麦青青

湘江亭

独宿大中年里寺樊笼得出事无心寒山梦觉一声磬霜叶满林秋正深

题梅仙馆

仙界路遥云缥缈古坛风冷叶萧骚後来岂合言淹滞一尉昇腾道最高

题顔氏亭宇【南唐书顔诩居木川雅词翰所居依泉石筑亭榭开轩四敞碧藓丛绕翠微环列萧爽之趣杜絶尘嚣名士宾于辈各爲诗以述其幽隐】

园林萧洒闻来久欲访因循二十秋今日开襟吟不尽碧山重叠水长流

晩眺

倚杖残秋里吟中四顾频西风天际雁落日渡头人草色衰平野山隂歛暮尘却寻苔径去明月照村邻

献主司

那堪雨後更闻蝉溪隔重湖路七千忆昔故园杨柳岸全家送上渡头船【主司得诗自谓得宾于之晩後宾于致仕归连上过庐陵吉守赠诗有今日还家莫惆怅不同初上渡头船用此】

远树连沙静闲舟入浦迟【夏日曲江】 帘垂羣吏散苔长讼庭闲【赠徐明府 并诗中旨格】 去年曾折处今日又垂条【柳 以下吟窗杂録】 早知落处随疎雨悔得开时顺暖风【落花】 千家帘幕春空在几处楼台月自明【落花】 腊雪化爲流水去春风吹出好山来【雪霁】 昔日声尘喧洛下近年诗句满江南【寄李昉】 匝地人家凭槛见远山秋色卷帘看【永州法华寺高轩 诗话总龟】 蟾宫空手下泽国更谁来 水国二亲应探榜龙门三月又伤春 仙鸟却回空说梦清朝未达自嫌身 失意从他桃李春嵩阳经过歇行尘云僧不见城中事问是今年第几人 因逢日者教重应忍被云僧劝却归【宾于应举卜於华山神一年乞一珓凡六掷而得吉兆後果验每年下第有诗 郡阁雅谈】

廖匡图

廖匡图字赞禹虔州人湖南马氏辟幕下爲天策府学士与刘昭禹李宏臯徐仲雅蔡昆韦鼎释虚中齐已俱以文藻知名诗四首

九日陪董内召登高

祝融峰下逢嘉节相对那能不怆神烟里共寻幽磵菊樽前俱是异乡人遥山带日应连越孤雁来时想别秦自古登高尽惆怅茱茰休笑涙盈巾

赠泉陵上人

暂把枯藤倚碧根禅堂初创楚江濆直疑松小难留鹤未信山低住得云草接寺桥牛笛近日衔村树鸟行分每来共忆曾游处万壑泉声絶顶闻

和人赠沈彬

冥鸿迹在烟霞上燕雀休夸大厦巢名利最爲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逼真但使心无着混俗何妨手强抄深喜卜居连岳色水边竹下得论交

曾於西晋封中散又向东吴作大夫浓翠自知千古在清声谁道四时无枝柯偃後龙蛇老根脚盘来爪距粗直待素秋揺落日始将凡木鬬荣枯

正悲世上事无限细看水中尘更多【永州江干感兴】

廖凝

廖凝字熙绩图之弟初归湖南隐衡岳後与马希萼同迁金陵授水部员外郎出爲建昌令终江州团练副使善吟讽与李建勲爲诗友相善江左学诗者多造其门集七卷今存诗三首

中秋月

九十日秋色今宵已半分孤光含列宿四面絶纎云衆木排踈影寒流叠细纹遥遥望丹桂心绪正纷纷

闻蝉

一声初应候万木已西风偏感异乡客先於离塞鸿日斜金谷静雨过石城空此处不堪听萧条千古同

彭泽解印

五斗徒劳谩折腰三年两鬓为谁焦今朝官满重归去还挈来时旧酒瓢

满汀沤不散一局黑全输【十岁咏棋 郡阁雅谈云作者见之曰必垂名於後】猎回千帐雪探密大河冰【以下并吟窻杂録】 落尽最高树始知松柏青【落叶】 饭僧春岭蕨醒酒雪潭鱼【赠史虚白】 风清竹阁留僧宿雨湿莎庭放吏衙【宰彭泽作】 红踯躅繁金殿暖碧芙蓉笑水宫秋【锦绣万花谷】

韦鼎

韦鼎湖南人与廖匡图俱知名诗一卷今存一首

赠廖凝【时凝居南岳】

君与白云邻生涯久忍贫姓名高雅道寰海许何人岳气秋来早亭寒果落新几回吟石畔孤鹤自相亲左偃

左偃南唐人不仕居金陵能诗有锺山集一卷今存诗十首

寄庐山白上人

潦倒门前客闲眠岁又残连天数峰雪终日与谁看万丈高松古千寻落水寒仍闻有新作嬾寄入长安

寄韩侍郎

谋身谋隐两无成拙计深慙负耦耕渐老可堪怀故国多愁翻觉厌浮生言诗幸遇明公许守朴甘遭俗者轻今日况闻搜草泽独悲顦顇卧昇平

汉宫词

寒烛照清夜笙歌隔藓墙一从飞燕入便不见君王

送君去

关河月未晓行子心已急佳人无一言独背残灯泣

秋晩野望

倚筇聊一望何处是秦川草色初晴路鸿声欲暮天

郊原晩望怀李秘书

归鸟入平野寒云在远村徒令睇望久不复见王孙

言怀别同志

渐老将谁托劳生每自慙何当重携手风雨满江南

江上晩泊

寒云淡淡天无际片帆落处沙鸥起水濶风高日复斜扁舟独宿芦花里

寄鉴上人

一从携手阻戈鋋屈指如今已十年长记二林同宿夜

竹斋听雨共忘眠

送人

一茎两茎华髪生千枝万枝梨花白春色江南独未归

今朝又送还乡客

胡笳闻欲死汉月望还生【昭君怨】 日华离碧海云影散青霄【早日】

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四十

猜你喜欢
  卷八百四十五·彭定求
  静山·唐圭璋
  吴益·唐圭璋
  第四十九出 淮泊·汤显祖
  过去的生命·周作人
  谷城山馆集卷十·于慎行
  卷十九·孙默
  古诗镜卷二十·陆时雍
  卷一百·陈思
  外集卷九·陈元龙
  残春·徐志摩
  卷四·佚名
  49.韩翃:七言绝句三首·施蜇存
  两都赋序·班固
  野古集巻上·龚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一出 卷帘·李渔

    (老旦)男子多才未足奇,盛名今喜在蛾眉。伫看一笔千人扫,愁杀长安轻薄儿。我妙香为何道这几句?只因夫人来到京中,要借垂帘卖画为名,选个才技相同的夫婿。谁想有才者无技,有技者无才;就有才技兼全的,相貌又不风流,气质又不温雅,所以

  • 丁集第八·钱谦益

    陆少卿师道一十一首【鸳鸯曲】双鸳并双翼,双宿复双飞。清涟动双浴,明月照双归。双浦沈双影,双花拂双颈。眠沙双梦同,渡渚双心警。双去双来处,双游双戏时。双起随双鹭,双立视双鱼。双舟举双桨,双莲碍双榜

  • 卷三·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千叟宴诗【乾隆五十年】卷三预宴六十五人诗八十一首【内阁学士】伯 兴【年七十三】古稀天子夀八垠新阳纽丑鬯柢根三千防寅皤髪温防胜刚夘耀银旛日纪在辰六英暄龙集维已景耀繁拜趋从午门端门乾清轶未

  • 卷三百九十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九十八驺虞类四言古五灵颂         【汉】蔡 邕大梁乗精白虎用生思叡信立绕于垣坰驺虞颂         【吴】薛 综婉婉白虎优仁是崇饥不侵暴困不改容敛威扬德恺

  • 太祖纪五·薛居正

    开平三年九月癸巳朔,御崇勋殿,宴群臣文武百官。赐张宗奭、杨师厚白绫各三百匹,银鞍辔马。丁酉,上幸崇政院宴内臣,赐院使敬翔、直学士李班等缯彩有差。以门下侍郎、平章事薛贻矩判建昌宫事,兼延资库使。制:“内外使臣复命,未见

  • 评言·凌雪

    哂园尝论明之亡也,始于羽党,成于奄竖,终于盗贼。南渡继之,小人得志,借朋党以肆毒、合奄竖以固宠、假盗贼以张威;而庙堂昏庸,酣歌勿恤;忠贞黜落,贪黩横肆;纪纲倒置,是非混淆;以致穴中自斗,贻敌以渔人之利焉。思文贤主也,幅员偪仄,倚寇

  • 皇王大纪卷二十一·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康王元年自帝太昊开明伦理后圣继作至于康王脩身齐家之法备矣于是集为十篇以垂后世统人伦曰天下之人莫不有家家之大至于王者极矣君臣父子夫妇谓之三纲夫妇父子君臣长幼朋友谓之五典又曰五常父子兄弟

  • 六十、重帏弃养·包天笑

      我二十七岁那一年(公元一九○二年,清光绪廿八年),是我慈亲故世之年。我母亲年轻时,就有肺病,在我五六岁,她在三十四五岁时,咯血病大发,至为危殆。然而到底逃过了这个关,后来吐血病常发,在父亲失业,家况穷困的时候,她常常讳疾忌

  • 卷二十一·长孙无忌

    钦定四库全书唐律疏义卷二十一唐 长孙无忌等 撰鬬讼一【凢一千五条】疏义曰鬭讼律者首论鬬讼之科次言告讼之事从秦汉至晋未有此篇至后魏太和年分击讯律为鬭律至北齐以讼事附之名为鬬讼律后周为鬭竞律隋开皇依齐鬬讼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六·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六 洪武二十年冬十月戊申朔,飨太庙。 封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朱寿为舳舻侯,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张赫为航海侯,赐诰、券。其诰文略曰:“咨尔寿,从朕开国,多著勋劳,今已年高,屡涉风涛之险,服勤漕运,以

  • 五年·佚名

    甲辰春正月1月1日○甲子朔,憲府停三宮屯庄之啓。1月2日○乙丑,金星晝見。○諫院啓:「以壽進、明禮、於義三宮庄民,請竝依他宮家例施行。平山府使金尙重邑有十二歲良女刼奸罪人,而牽情緩獄,趁不按治。良女之父,不勝冤憤,有所號

  • 大略篇第二十七·荀况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天子外屏,诸侯内屏,礼也。外屏、不欲见外也;内屏、不欲见内也。诸侯召其臣,臣不俟驾,颠倒衣裳而走,礼也。诗曰:“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 卷六十一 孟子十一·黎靖德

      ◎尽心下   △尽信书章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者,只缘当时恁地战斗残戮,恐当时人以此为口实,故说此。然"血流漂杵",看上文自说"前徒倒戈,攻其后以北",不是武王杀他,乃纣之人自蹂践相杀。荀子云:"所以杀之者,非周人

  • 第七章 悠闲的重要·林语堂

      人类是惟一在工作的动物现在当着我们面前的是人生的盛宴,惟一成为问题的是我们的胃口如何,胃口比筵席更为实在。讲到人,最最难于了解的是他对工作所抱的观念,以及他自己要做的工作或社会需要他做的工作。世间万物尽在

  • 卷十一·高攀龙

    <经部,春秋类,春秋孔义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孔义卷十一    明 高攀龙 撰定公元年春王当以春王三月为句正二月无事可书也昭公既薨定公未立鲁国五月无君无政固不以不书正月见也三月晋人执宋仲几于京师众城成周宋不受

  • 卷二百六十九·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八十八善现,一切智智清净故眼界清净。眼界清净故四正断清净。何以故?若一切智智清净。若眼界清净。若四正断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智智清净故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清净

  • 我之佛教观·太虚

    ──六年十月在台湾佛教讲演会讲──一 佛教与吾人之关系茫茫宇宙,譬如一大逆旅,吾人与万物并生此逆旅之中,要皆过客而已。逆旅未至销毁,即过客不绝来往。然逆旅依然存在,悠悠千古,一代一代之过客竟不知其何所归往?只少数所

  • 太子慕魄经·佚名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与太子沐魄经同本。慕魂、沐魄皆梵语,太子之名,说佛昔为慕魄太子,十三岁之间为无言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