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百三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三十一

张贲

张贲字润卿南阳人登大中进士第唐末为广文博士尝隐于茅山後寓吴中与皮陆游诗十六首

旅泊吴门

一舸吴江晩堪忧病广文鲈鱼谁与伴鸥鸟自成羣反照纵横水斜空断续云异乡无限思尽付酒醺醺贲中间有吴门旅泊之什蒙鲁望垂和更作一章以伸酬谢

偶发陶匏响皆蒙组绣文清秋将落?子夏正离羣有恨书燕雁无聊赋郢云徧看心自醉不是酒能醺

酬袭美先见寄倒来韵

寻疑天意丧斯文故选茅峰寄白云酒後只留沧海客香前唯见紫阳君近年巳絶诗书癖今日兼将笔砚焚为有此身犹苦患不知何者是玄纁

奉和袭美醉中即席见赠次韵

桂枝新下月中仙学海词锋誉蔼然文阵巳推忠信甲穷波犹认孝亷船清标称住羊车上俗韵惭居鹤氅前共许逢蒙快弓箭再穿杨叶在明年

奉和袭美题禇家林亭

疎野林亭震泽西朗吟闲步喜相擕时时风折芦花乱处处霜摧稻穗低百本败荷鱼不动一枝寒菊蝶空迷今朝偶得高阳伴从放山翁醉似泥

奉和袭美伤开元观顾道士

凤麟胶尽夜如何共叹先生劔解多几度吊来唯白鹤此时乘去必青骡图中含景随残照琴里流泉寄逝波惆怅真灵又空返玉书谁授紫微歌

和鲁望白菊

雪彩冰姿号女华寄身多是地仙家有时南国和霜立几处东篱伴月斜谢客琼枝空贮恨袁郎金钿不成夸自知终古清香在更出梅粧弄晩霞

奉和袭美先辈悼鹤

池塘萧索掩空笼玉树同嗟一土中莎径罢鸣唯泣露松轩休舞但悲风丹台旧氅难重缉紫府新书岂更通云减雾消无处问只留华髪与衰翁

偶约道流终乖文会荅皮陆

僊侣无何访蔡经两烦韶濩出彤庭人间若有登楼望应怪文星近客星

和袭美寒夜见访

云孤鹤独且相亲仿効从它折角巾不用吴江叹留滞风姿俱是玉清人

和袭美醉中先起次韵

何事桃源路忽迷惟留云雨怨空闺僊郎共许多情调莫遣重歌浊水泥

和皮陆酒病偶作

白编椰席镂冰明应助杨青解宿酲难继二贤金玉唱可怜空作断猿声

送浙东德师侍御罢府西归

孤云独鸟本无依江海重逢故旧稀杨柳渐疎芦苇白可怜斜日送君归

以青?饭分送袭美鲁望因成一絶

谁屑琼瑶事青?旧传名品出华阳应宜仙子胡麻拌因送刘郎与阮郎

玩金鸂鶒和陆鲁望

翠羽红?镂彩云双飞常笑白鸥羣谁怜化作雕金质从倩沈檀十里闻

悼鹤和袭美

渥顶鲜毛品格驯莎庭闲暇重难羣无端日暮东风起飘散春空一片云

崔璐

崔璐登咸通七年进士第诗一首

览皮先辈盛制因作十韵以寄用伸欵仰

河岳挺灵异星辰精气殊在人为英杰与国作祯符襄阳得奇士俊迈真龙驹勇果鲁仲由文赋蜀相如浑浩江海广葩华桃李敷小言入无间大言塞空虚几人游赤水夫子得玄珠鬼神争奥秘天地惜洪鑪既有曾参行仍兼君子儒吾知上帝意将使居黄枢好保千金体须为万姓谟

李縠

李縠字德师咸德进士唐末为浙东观察推官兼殿中侍御史诗四首

浙东罢府西归酬别张广文皮先辈陆秀才

岂有头风笔下痊浪成蛮语向初筵兰亭旧趾虽曾见柯笛遗音更不传照曜文星吴分野留连花月晋名贤相逢只恨相知晩一曲骊歌又几年

和皮日休悼鸖

才子襟期本上清陆云家鸖伴闲情犹怜反顾五六里何意忽归十二城露滴谁闻高叶坠月沈休藉半阶明人间华表堪留语剩向秋风寄一声

道林曾放雪翎飞应悔庭除闭羽衣料得王恭披鹤氅倚吟犹待月中归

醉中袭美先月中归

休文虽即逃琼液阿鹜还须掩玉闺月落金鷄一声後不知谁悔醉如泥

崔璞

崔璞清河人苏州刺史咸通初历右散骑常侍诗二首

奉酬皮先辈霜菊见赠

菊花开晩过秋风闻道芳香正满丛争奈病夫难强饮应须速自召车公

蒙恩除替将还京洛偶叙所怀因成六韵呈军事院诸公郡中一二秀才

两载求人瘼三春受代归务繁多簿籍才短乏恩威共理乖天奬分忧值岁饥遽蒙交郡印【到任十二个月除替未及三年】安敢整朝衣作牧慙为政思乡念式微傥容还故里高卧掩柴扉

魏朴

魏朴字不琢毘陵人诗二首

和皮日休悼鹤

直欲裁诗问杳冥岂教灵化亦浮生风林月动疑留魄沙岛香愁似蕴情雪骨夜封苍藓冷练衣寒在碧塘轻人间飞去犹堪恨况是泉台远玉京

经秋宋玉巳悲伤况报胎禽昨夜亡霜晓起来无问处伴僧弹指遶荷塘

羊昭业

羊昭业字振文吴人唐末登进士第大顺中尝预修国史有集十五卷今存诗一首

皮袭美见留小讌次韵

泽国春来少遇晴有花开日且飞觥王戎似电休推病周顗才醒衆却惊芳景渐浓偏属酒煖风初畅欲调莺知君不肯然官烛争得华筵彻夜明【时袭美眼疾未平不饮酒故云】顔萱

顔萱字弘至江南进士中书舍人荛之弟诗三首

送羊振文归觐桂阳

高挂吴帆喜动容问安归去指湘峯悬鱼庭内芝兰秀驭鹤门前薜荔封【苏耽旧宅在桂州】红斾正怜棠影茂彩衣偏带桂香浓临岐独有沾襟恋南巷当年共化龙【先辈与拾遗叔父同年】

送圆载上人

师来一世恣经行却泛沧波问去程心静巳能防渴鹿鼙喧时为骇长鲸【师云舟人遇鲸则鸣鼔以恐之】禅林几结金桃重【日本金桃一实重一斤】梵室重修铁瓦轻【以铁为瓦轻于陶者】料得还乡无别利只应先见日华生

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有序】

萱与故张处士祜世家通旧尚忆孩稚之岁与伯氏尝承处士抚抱之仁目管辂为神童期孔融於伟器光隂徂谢二纪於兹适经其故居巳易他主访遗孤之所止则距故居之右二十余步荆榛之下荜门啓焉处士有四男一女男曰椿儿桂子椅儿?儿问之三巳物故唯杞为遗孕与其女尚存欲揖?与言则又求食於汝坟矣但有霜鬓而黄冠者杖策迎门乃昔时爱姬崔氏也与之话旧历然可听嗟乎葛帔练裙兼非所有琴书图籍尽属他人又云横塘之西有故田数百亩力既贫窭十年不耕唯岁赋万钱求免无所呜呼昔为穆生置醴郑公立乡者复何人哉因吟五十六字以闻好事者

忆昔为儿逐我兄曾抛竹马拜先生书斋巳换当时主诗壁空题故友名岂是争权留怨敌可怜当路尽公卿柴扉草屋无人问犹向荒田责地征

郑璧

郑璧唐末江南进士诗四首

和袭美伤顾道士

斜汉银澜一夜东飘飘何处五云中空留华表千年约才毕丹炉九转功形蜕远山孤圹月影寒深院晓松风门人不覩飞昇去犹与浮生哭恨同

奉和陆鲁望白菊

白艶轻明带露痕始知佳色重难羣终朝疑笑梁王雪尽日慵飞蜀帝魂燕雨似翻瑶渚浪雁风疑卷玉绡纹琼妃若会寛裁剪堪作蟾宫夜舞裙

和袭美索友人酒

乘兴闲来小谢家便裁诗句乞榴花邴原虽不无端醉也爱临风从鹿车

文燕润卿不至

巳知羽驾朝金阙不用烧兰望玉京应是易迁明月好玉皇留看舞双成

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三十一

猜你喜欢
  蒲寿宬·唐圭璋
  黄童·唐圭璋
  ●全史宫词卷十四 五代·史梦兰
  伊川击壤集卷之八·邵雍
  第十六折 血奏·李玉
  多丽白菊·徐志摩
  卷50 ·佚名
  眉山集补钞·管庭芬
  卷七百八十八·佚名
  卷一百十三·佚名
  御选宋诗卷二十六·康熙
  拜献·徐志摩
  心泉学诗稿巻三·蒲寿宬
  卷七·张籍
  《黄楼赋并叙》原文·苏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卑叔文·唐圭璋

      据词中“复恢舆地”云云,叔文盖南宋人。“卑”原作“”。永乐大典卷二千八百零六卑字韵(见中华书局影印本第三十五册),“卑”即作“”。今从。以大典、诗渊成书年代相近之故。   喜迁莺   寿邵太尉   春回天际,

  • 佚名诗格·佚名

    《诗格》,唐佚名撰。见敦煌残卷第三○一一号背面。现存较完整者三行乃“七对”名目,此外有诗四句。此断片虽为残文,但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七对之名目、顺序与《文镜秘府论》东卷《二十九种对》前七对完全一致,可

  • 卷八十六 何武王嘉师丹传第五十六·班固

    何武字君公,蜀郡郫县人也。宣帝时,天下和平,四夷宾服,神爵、五凤之间屡蒙瑞应。而益州刺史王襄使辩士王褒颂汉德,作《中和》、《乐职》、《宣布》诗三篇。武年十四五,与成都杨覆众等共习歌之。是时,宣帝循武帝故事,求通达茂异

  • ●卷中·郑文宝

      玄宗名璟,父烈祖,母曰“宋太后”。璟谦和明睿,奢俭得中,搜访贤良,训齐师旅,政无大小,咸必躬亲。又善晓音律,不至耽溺,知理体,洞明物理,盛德闻于邻国矣。在吴朝为太子谕德,后累居丞相。尝于庐山构书堂,有物外之意。烈

  • ●卷三  风土第三·王克昌

         殷梦高曰:洪范庶徵与五行相应。而风者,土之应也。王制有言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盖万物本乎土,土之气积而成风。其刚柔轻重之习,皆因夫寒暖燥湿之宜,虽古圣王,不能强是使同也。然而裁成辅相以左右之。修其

  • 卷十八·连横

    榷卖志连横曰:昔者大公治齐,官山府海,以殖其利,管仲因之,齐以富强。故能霸诸侯,攘夷狄,功传数世。汉兴,至武帝时,拓地用兵,军旅岁动,国计不足,设盐铁之官,榷酒酤之税。文学之臣以为聚敛,而功利者且以为富国焉。台湾榷卖之制,始于清代

  • 安徽巡抚程元章奏 张秀公等供词南方几省与王朝有关的·雍正

      编者按:对曾静的审问虽已结束,《大义觉迷录》也刻印颁布全国了。但由于曾静供词中供出过有冒名王澍的人(同名王澍任给事中,已查出与此案无关,见附录江苏巡抚尹继善奏折),在湖南散布了一些朝廷内幕,故仍不甘心,继续下令南方

  • 卷第二百七·胡三省

    唐纪二十三〔起上章困敦(庚子)七月,尽旃蒙大荒落(乙已)正月,凡四年有奇。《则天顺圣皇后下》久视元年〔(庚子、七〇〇)〕1秋,七月献俘于饮枢殿。〔李楷固献契丹之俘也。含枢殿盖在三阳宫。〕太后以楷固为左玉钤卫大将军、燕公,

  • ●下篇卷二·陈洪谟

    世家多蓄異姓为继子,卒之视如土芥者多。三原王公少育一子,命名承祚,后生五子,命名字中亦同。幼子承裕公第进士,其《登科录》书兄弟行,承祚居长,下注释“义官。”忠厚之风,于今仅见。南京守备太监钱能与太监王赐皆好

  • ◎截靴科员·吴虞公

    戊午秋,禊记者旅舍城,憩某邸。邸有姊妹花,明眸而巧笑,丰度不凡。时与县署中龌龊吏匿,知者惜之。有某科科员初未知二女之早有情人,相见之下目成眉语。某夕,竟髡留焉。某吏知之详,以科员之截靴也,岂便甘休。黄昏,破扉入女室

  • 秦本纪第五·司马迁

    解惠全白银亮译注【说明】这篇本纪记载的是秦氏族从兴起、发展到称霸天下、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前的历史。秦本为地处偏远的西方的一个部落,其远祖多以驯兽驾车见长,从虞舜到周代屡屡有功:柏翳(yì,益)佐禹治水,舜赐姓嬴氏

  • 卷八十九·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八十九雍正七年十二月上谕四十二道初二日奉上谕朕之本意原欲於孝陵景陵之旁卜择将来吉地而堪舆之人俱以为无可营建之处後经选择九凤朝阳山吉壤具奏朕意此地近依孝陵景陵与朕初意相合

  • 卷五十二·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五十二天子之孝严宗庙春秋冬公至自唐【桓公二年】左告于庙也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舍爵策勲焉礼也【臣】按啖氏凡公行总一百七十有六书至者八十有二不书至者九十有四左氏以为告庙则书于

  • 大明高僧传卷第八·如惺

      皇明天台山慈云禅寺沙门释如惺撰  习禅篇第三之四(正传十七人附见六人)  南康军云居寺沙门释德升传一(慧温)  释德升号顽庵。汉州何氏子也。幼溺尘滓稍长梦醒。二十得度游心讲席。三学四众以义虎推焉。忽以支解

  • 佛说玉耶女经之二·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西晋录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诸四辈弟子说经。是时国中给孤独家为子娶妇。得长者女名曰玉耶。端正殊特不以妇礼。轻慢公姑及以夫婿。给孤独长者夫妇议言。是妇不顺当云何教。若加杖捶非

  • 卷第一百十·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一百十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曹洞宗青原下三十七世随录钱塘白岩位中净符禅师佛涅盘上堂。释迦老子。于周穆王五十三年壬申二月十五。向拘尸那

  • 金刚般若义记一卷上·佚名

    然真宗虚寂。妙绝言像言。像既绝。岂容名数于其间者。但众生居见闻之境。处视听之域。自非垂影像之迹。布声言之教。无以引之以归宗。延之以入轶。是以大圣如来。将欲曜真仪于净土。垂应形于娑婆。故能降神兜率。诞应

  • 阀阅舞射柳蕤丸记·佚名

    无名氏作。《也是园书目》著录。今存有脉望馆抄校本、《孤本元明杂剧》本。剧写番兵将领耶律万户屡次侵犯宋朝边境,宋朝大臣韩琦与范仲淹等八府宰相商议对策,御史唐介保举女真人延寿马,葛监军不服,吕夷简遂建议延寿马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