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全史宫词卷十四 五代

○梁

梁,太祖朱晃,初名温,赐名全忠,砀山人。始以黄巢部将降唐。天复元年,封梁王。天祐四年,受唐禅,都洛阳,在位六年,为子友圭所杀,葬宣陵,改元二(开平、乾化)。末帝瑱,初名友真,太祖第三子,初封均王,守东都。讨友圭即位,都开封。不改元,仍称乾化三年。越二年始改元。在位十一年,唐兵入汴,为控鹤将皇甫麟所杀,改元二(贞明、龙德)。

梁二主,凡十七年。

【宫词】一掷呼卢六支红,秀才名姓惬王忠。无云有雨天方泣,献颂争夸造化功。

【简释】《洛阳缙绅见闻录》载,梁祖英威刚狠,视之若乳虎。进士杜荀鹤,以所业投之,且乞一见。掌客一闻,默无所报。一日,梁祖在便厅,取骰子大呼曰:“杜荀鹤掷之!”六支具赤,乃连声命屈秀才!荀鹤入,再拜讫。命坐。梁祖徐曰:“知秀才久矣!”荀鹤欲降阶拜谢,梁祖曰:“不可!”于是,再拜,复坐。梁祖顾视陛下,谓左右曰:“似有雨点。”然仰首视之,实无片云:沾陛帘有声。梁祖自起,视之,谓杜曰:“此所谓无云而雨,谓之天泣。不知是何详也?”命左右将纸笔,请杜秀才题一篇《无云雨》诗。杜立成一绝,献之。梁祖大喜,立召宾席共饮,极欢而散。杜之绝句云:“同是乾坤事不同,雨丝飞洒日轮中,若教阴郎都相近,争表梁王造化功。”由是,杜荀鹤大获见知。

【宫词】萧县恩深报礼加,豢龙人共说刘家。国婆最稔兴王事,草昧英雄起赤蛇。

【简释】《旧五代史》载,梁太祖昆仲三人,俱未冠而孤,母携养寄于萧县人刘崇之家。崇以慵惰,每加谴杖。唯崇母自幼怜之,亲为栉发。常戒家人曰:“朱三非常人也,当善侍之!”家人问其故,母曰:“我尝见其熟寐,口次化为一赤蛇。”然众未之信也。(又)载,刘鼎,萧县人,父崇。梁祖微时,尝佣力崇家,及即位,召崇用之,任殿中监、商州刺史。崇之母,抚梁祖有恩梁氏,号为“国婆”。徐宋之民,谓崇家为“拳龙刘家”。

【宫词】砀山崛起侈雄图,拜贺争迎一丈乌。班内尚余孙供奉,不随百辟效嵩呼。

【简释】《新五代史·梁臣寇彦卿传》载,梁太祖赐以所乘爱马“一丈乌”于彦卿。

《幕府燕间录》载,唐昭宗播迁随驾,有弄猴能随班起居。昭宗赐以绯袍。号“供奉”。又谓之“猴部头”。朱梁篡位,取猴令殿下起居。猴望见朱温,竟趋而前,跳跃奋击。

【宫词】先德儒酸说五经,八牛今己坐彤廷。击盆漫骂朱三暴,为念慈恩尚减刑。

【简释】《五代史补》载,先是民间传谶曰“五公符”。又谓之“李淳风转天歌”。其字有“八牛”之年。识者以“八牛”乃“朱”字,则太祖革命之应也。

《新五代史·梁家人传》载,太祖置酒太夫人前,举觞为寿,欢甚。太祖启曰:“朱五经平生读书,不登一第。有子为节度使,无忝于先人矣!”后恻然良久,曰:“汝能至此,可谓英雄,然行义未必如先人也!”(又)载,太祖刚暴多杀戮,后每诫之,多赖以全活。(又)载,太祖燕居宫中,与诸王饮博。全昱酒酣,取骰子击盆而迸之,呼太祖曰:“朱三,尔砀山一百姓,天子用汝为四镇节度使,与汝何负?而灭唐家三百年社稷!吾将见汝赤其族矣!何用博为!”太祖不悦,罢会。

【宫词】文面儿郎尽壮丁,火龙标下走雷霆。禁军方阅宣威殿,格斗频来教马亭。

【简释】《五代史补》载,健儿文面,自梁太祖始。

《清异录》载,梁祖自初起,每令左右持大赤旗。缓急之际,用以挥军。太祖自命为“火龙标”。

《旧五代史》载,梁开平四年十二月辛酉,宴文武。四品以上于宣威殿。亲阅禁军,命格斗于教马场。

【宫词】门启银台驻鹭鹓,皇城有禁入休阑。客星犯座天垂象,守卫新添探鹤官。

【简释】《五代会要》载,梁开平三年七月,敕内皇城诸门,宜各差控鹤官两人守把,其诸司使并诸色人,并敕于左右银台门外下马,不得将人带入门内。

《旧五代史》载,诏左银台门朝参,诸司使、库使以下,不得带从人入城阑,入者抵律。

【宫词】一纸书传羽骑收,蛾眉帷幄擅奇谋。佛山破后怜同姓,泣把徐州比汴州。

【简释】《新五代史·梁家人传》载,太祖后张氏,渠亭里富家女也。贤明精悍,动有礼法。虽太祖刚暴,亦常畏之。太祖每以外事询之,后言多中。太祖出兵,行至中途,后意以为不然,驰一介召之,如期而至。(又)载,太祖已破朱瑾,纳其妻以归。后迎太祖于封邱。太祖告之后,后遽见瑾妻。瑾妻再拜,后亦拜,凄然泪下曰:“衮郓与司空同姓之国,昆仲之间,以小故兴干戈,而使吾姒至此。若不幸汴州失守,妾亦如此矣!”言讫又泣。太祖为之感动。

《新五代史·太祖本纪》载,太祖攻徐州,破朱瑾于石佛山。

【宫词】婉婉仪容备下陈,中宫继美却无人。新台自招萧墙祸,夜半牙兵入万春。

【简释】《新五代史·梁家人纪》载,昭仪陈氏,少以色进。昭容李氏,亦以色进。(又)载,太祖自张后崩,无继室。诸子在镇,皆邀其妇入侍。友文妻王氏有色,尤宠之。太祖病久,王氏与友圭妻张氏,尝专房侍疾。太祖病少间,谓王氏曰:“吾知终不起,汝之东都召友文来,吾与之决。”盖心欲以后事属之。友圭大惧,其妻张氏曰:“官家以传国宝与王氏,使入东都召友文。今受祸矣!”夫妻相对而泣。左右对友圭,早自为图。友圭乃易服微行,见统军韩勍计事。清夜以牙兵五百,随友圭斩关入万春门。至寝中,侍疾者皆走。太祖惶骇起呼曰:“逆贼忍杀父乎?!”友圭亲吏冯廷谔,以剑中之,洞其腑,肠胃皆流。

【宫词】手拨檀槽憾不穷,当宴谁识旧伶工。采桑曲罢空流涕,身是前朝关小红。

【简释】《北梦琐言》载,唐昭宗供奉弹琵琶乐工,号“关别驾”,小名“小红”。梁太祖求之既至,谓曰:“尔解弹,手不采桑乎?”关俯而奏之。

【宫词】喜信遥来自亳州,庚宗有妇竟生牛。匆匆凤历刚周月,两脚唐巾换幞头。

【简释】《旧五代史》载,友圭小字遥喜,母失其姓,本亳州营妓也。唐光启中,帝巡地亳州,召而侍寝,月余将舍之去。以娠告,因留亳,以别宅贮之,及期以生男来告。帝喜,故字之曰“遥喜”。后迎归汴嫁朱温。

《新五代史》载,乾化二年六月,友圭于父柩前即皇帝位。三年正月,友圭祀天于洛阳南郊,改元曰“凤历”。二月,象先以禁兵入宫,友圭及妻张氏,皆自杀。

《清异录》载,郢王“凤历”之叛,别制幞头,都如唐中,但更双脚为“仙藤”,号为“顺裹”。

【宫词】宝剑锵然夜有声,何来刺客梦中惊。酬勋诏赐将军馆,云母雕成护圣名。

【简释】《新五代史·梁家人传》载,末帝德妃死,将葬。友孜使刺客夜入寝中,末帝方寝,闻榻下锵然有声,跃起抽剑曰:“将有变也!”乃索寝中,得刺客杀之。因诛友孜。

《清异录》载,贞明末帝,夜于寝间擒刺客,乃康王友孜所遗,帝自戮之。造云母匣贮所用剑,名匣曰“护圣将军之馆”。

【宫词】珠数初盈玺入唐,愁云低锁绿龟强。内廷批敕留遗墨,犹自风流仿二王。

【简释】《旧五代史》载,初,许州献绿毛龟,宫中造室以蓄之。名曰“龟堂”。帝尝市珠于市,既而曰“珠数足矣。”众皆以为不详之言。

《新五代史·梁末帝纪》载,德龙三年十月,盗窃传国宝,奔于唐。

《宣和书画谱》载,瑱无他技,喜弄翰墨,多作行字批敕。大者或近盈尺,笔势结密,有王氏羲献帖法。

○唐

唐,庄宗李存勖,其先沙陀部人,本姓朱邪,唐赐李姓。晋王克用长子,初称帝于魏州,灭梁后迁洛阳,在位四年,为伶人所杀,葬雍陵,改元一(同光)。明帝亶,初名嗣源,克用养子,同光四年,自魏州拥兵逼洛,值庄宗被杀,遂入洛称帝。八年殂,葬微陵,改元二(天成、长兴)。子愍帝从厚立,明年潞王从珂自凤翔举兵向洛,帝出奔遇害,改元一(应顺)。从珂,明宗养子,本姓王,称帝三年,石敬瑭犯阙,帝自焚,改元一(清泰)。

唐四主,凡十四年。

【宫词】共道亚军善折冲,淮南谁为写真容。臂弓拈箭留图本,圣表惊看独眼龙。

【简释】《旧五代史唐本纪》载,克用少骁勇,军中称“李亚儿”。中和三年二月,克用以步骑一万七千赴京师,黄巢军惊呼:“亚儿军至矣!”

《五代史补》载,太祖眇一目,时谓之“独眼龙”。淮南杨行密,恨不识其状貌,因使画工诈之商贾,往河东写之。人有知其谋者擒之。武皇初甚怒,既而亲谓曰:“吾素眇一目,试召使写之,观其所为如何?”及至,武皇按膝厉声曰:“淮南使汝来写吾真,必画工之尤也。写吾不及十分,即阶下便是汝死之所矣!”画工再拜下笔,时方盛暑,武皇执八角扇,因写扇角半遮其面。武皇曰:“汝谄吾也!”遂使别写之。画工又应声下笔,画其臂弓拈箭之状,乃微合一目,以观箭之曲直。武皇大喜,因厚赐金帛,遣之。

【宫词】赞划军谋善决机,教成侍妾助兵威。贤明更识宜男相,手挈袴褕让次妃。

【简释】《新五代史·唐家人传》载,太祖正室刘氏,代北人也。其次妃曹氏,太原人也。太祖封晋王,刘氏封秦国夫人,自太祖起兵代北,刘氏常从征伐。为人明敏多智略,颇习兵机。常教其侍妾骑射,以佐太祖。夫人无子,性贤不妒忌,常谓太祖曰:“曹氏当生贵子,宜善待之。”后果生子,是为庄宗。庄宗即位,册尊曹氏为皇太后,而以嫡母刘氏为皇太妃。太妃往谢太后,太后有惭色。

【宫词】给侍宫中十四年,长呼阿媎最娇怜。余生报主资冥福,剪发持经绣佛前。

【简释】《旧五代史》魏国夫人陈氏,本昭宗宫嫔也。乾守二年,武皇奉诏讨王行瑜,驻军渭北。昭宗降,朱书御札,出陈氏及内妓四人以赐武皇。陈氏素知书,有才貌,武皇深加宠重。及光化之后,时事多艰,武皇尝独居,深念嫔媵,鲜得侍谒,唯陈氏得召见。陈氏情既静退,不以宠侍自侈,武皇帝呼为“阿媎”。(羌人呼母为媎)及武皇大病之际,陈氏侍医药,垂泣言:“妾为王执扫除之役十有四年矣。王万一不幸,妾将何托?既不能以身为殉,愿落发为尼,为王读一藏佛经,以报平昔。”武皇为之流涕。及武皇死,陈氏果落发持经,法名“智愿”。

【宫词】万寿称觞祝至尊,长春新殿酒初温。盘呈翡翠卮鸂■〈氵束鳥〉,犹记昭宗抚背恩。

【简释】《新五代史唐本纪》载,存勖年十一,从克用破王行瑜,献捷于京师,昭宗异其状貌,赐以鸂■〈氵束鳥〉卮翡翠盘,而抚其背曰:“儿有奇表,后当富贵,无忘予家。”

《旧五代史》同光二年九月丁亥,万寿节宴群臣于长春殿。

【宫词】御爱眉弯笔细描,蔷薇花露腻云翘。宫纱染出争偷样,霞色裙夸拂拂娇。

【简释】《妆台记》载,五代宫中画眉,一曰“开元御爱眉”。

《香乘》载,蔷薇红色,大食国为花露。五代时,蕃使蒲河,携十五瓶效贡。

《清异录》载,同光中,上命染工作霞样纱,为“千褶裙”,分赐宫嫔。至此之后,传入民间,称“拂拂娇”。

【宫词】学得吹笙掌六宫,位逾夹寨眷弥隆。黄须未足高门望,且拜张家老秃翁。

【简释】《新五代史·唐家人传》载,庄宗后刘氏,成安人。晋王玫掠成安,裨将袁建丰得后纳之晋宫,贞简太后教以吹笙歌舞,及笄以赐庄宗。先时,庄宗攻梁军于夹城,得符道昭妻侯氏,宠专诸宫,谓之“夹寨夫人”。后刘氏生子,宠逾侯氏。其他诸宫嫔,莫不得见。其父闻刘氏己贵,诣魏宫,上谒庄宗。庄宗召建丰问之。建丰曰:“臣得刘氏于成安北坞,时有黄须男人护之。”乃出示刘父示建丰,建丰曰:“是也!”然刘氏方与诸夫人争宠,以门望相高,因大怒曰:“此田舍翁安得至此!”因命笞刘父于宫门。

《通鉴》载,帝及后入张全义第宅,后奏称:“幼失父母,见老者辄思父母,愿请父事全义。”帝许之,全义竟受皇后拜。

【宫词】樛木全无逮下恩,内员位号只空存。君王助聘才佯诺,己见肩舆出苑门。

【简释】《新五代史·唐家人传》载,庄宗有爱妾甚有色,而生子。后心患之。庄宗燕居宫中,元行钦侍侧,庄宗问曰:“尔新丧妇,其复娶乎?吾助尔聘。”后指爱妾。行钦请曰:“帝怜行钦,何不赐之!”庄宗佯诺之,后趣行钦拜谢。行钦再拜起,见爱妾肩舆已出宫矣!庄宗不乐,称疾不食数日。(又)载,自唐未丧乱,后宫之制不备。至庄宗时,后宫之数尤多。有昭仪、昭容、昭媛、御正、侍真、懿才、咸一、瑶芳、懿德、宣一等,其余名号,不可胜记。

【宫词】行军聒帐总歌讴,手创新声付部头。莫怪伶人分绣壤,昨朝手搏赐幽州。

【简释】《五代史补》载,庄宗雅好音律,凡用军皆以所撰词授之,使扬声而唱,谓之“御制”。至于入阵,不论胜负,马头才转,则众唱齐作,故人忘其死。斯用军之一奇也。

《齐蕉》载,宋太宗尝谓侍臣曰:“后唐庄宗湛饮,以郑声与胡部合奏,谓之‘聒帐’,自昏达旦不息!”

《新五代史·伶官传》载,嬖伶周匝,为梁人所得,其后灭梁入汴,周匝谒于马前,庄宗得之,喜甚。赐之金帛,劳其良苦。周匝对曰:“身陷仇人,而得不死,以生者,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之力也!愿乞二州,以报此两人。”庄宗皆许以为州刺史。(又)载,庄宗少好角抵,尝顾李存贤曰:“能胜我,当得一镇。”存贤搏而胜之,即封为“卢龙节度使”。

【宫词】北风吹雪散琼瑶,内宴围炉酒半消。唱到新词冷飞白,玉楼寒透圣逍遥。

【简释】《清异录》载,老伶官黄世明,尝言遗事,庄宗大雪内宴,铜镜新磨,以进词,号曰“冷飞白”。(又)载,同光即位,身预俳优,尚方进御巾裹,有“圣逍遥”、“安乐巾”、“珠龙便巾”、“清凉室”、“山交龙”、“小朝天”、“自在冠”、“九叶云”等名。

【宫词】灵芳国里散香风,内殿春深笑语融。网得蜻蜓花下坐,自描彩翅贮金笼。

【简释】《清异录》载,后唐龙辉殿,安假山水一,铺沈香为山阜,蔷薇水、苏合油为江池,苓藿、丁香为树林,薰陆为城郭,黄紫檀为屋宇,白檀为人物,方圆一丈三尺,城门小牌曰“灵芳园”。(又)载,后唐宫人,网获蜻蜓,爱其翠薄,遂以描金笔涂翅,作小折枝花子,金钱笼贮养之。

【宫词】点筹花下集宫娥,不厌金钱破费多。主藏却逢张敕史,偏将一积靳和哥。

【简释】《新五代史·宦者张承业传》载,庄宗岁时,自魏归,省亲。须钱赏赐伶人。而承业主藏钱,不可得。庄宗乃置酒库中,酒酣,使子继岌为承业起舞。舞罢,承业出宝带币马以赠。庄宗指钱积,呼继岌小字,以语承业曰:“和哥(继岌小字)乏钱,可与钱一积,何用带马为也?!”承业谢曰:“国家钱,非臣所私也!”庄宗以语侵之,承业怒曰:“臣老敕使,非为子孙计,惜此库钱佐王成霸业。尔若欲用之,何必问臣?财尽兵散,岂独臣受祸也?!”

【宫词】粉墨登场杂笑诙,春风弦管散香埃。无端触起中宫怒,为有衙推访女来。

【简释】《纲目》载,庄宗尝自傅粉墨,与优人共戏于庭,以悦刘夫人。《新五代史·伶官传》载,庄宗好俳优,别为优名曰“李天下”。

《北梦琐言》载,庄宗暇曰,自风蓍囊药匣,令继岌破帽相随,似刘后父以医卜为业也。后方昼眠,乃入其卧内,自称‘刘衙推’访女,后大怒,笞继岌。

【宫词】戚城置酒乐何如,德胜城边税驾初。满路鲜花攀折尽,春风缓缓送牛车。

【简释】《旧五代史·唐本纪》载,同元三年三月,帝召郭崇韬,谓曰:“朕思在德胜寨时,霍彦威、段凝,皆予之劲敌,终日格斗,战车相闻,安知二年之间,在吾廊下。朕欲按德胜故寨,与卿再陈旧事。”于是,车驾发邺宫至德胜城,登城四望,指战阵之处,以谕宰臣,渡河南观废栅旧址,至杨村寨,沿河、至戚城,置酒作乐而罢。时宫苑使王允平、伶人景进,为帝广采宫人,不择良家委巷,殆千余人,车驾不给载,以牛马拉之,盈于路。

【宫词】婴乳难充内府财,銮舆匆遽返愁台。绛霄殿里鹰坊使,独对残廊哭灰来。

【简释】《旧五代史》载,同光四年,宰臣豆卢革率百官上表,以魏博兵变,请出内府金帛,以给将士。未报时,知星者上言:“客星犯天库,以散府藏。”帝召宰臣于便殿,皇后出宫中妆奁、银盆各二,并皇子满哥三人,谓宰臣曰:“外人谓内府金宝无数,往者诸侯贡献,旋供赐与,今宫中有者,妆奁、婴乳而己,可鬻之给军。”卢革见之,惶恐而退。(又)载,李嗣源入汴,帝闻诸军离散,至万胜镇,即命旋师。登路旁荒冢,置酒视诸将流涕。俄有野人进雉,因问冢名。对曰:“里人相传,为‘愁台’。”帝闻不悦,置酒而去。(又)载,郭从谦率所部,焚兴教门,缘城而入。帝为流矢所中,亭午崩于绛霄殿之廊下,时年四十三。是时,帝之左右,例皆奔散,唯五坊人善友,敛廊下乐品,簇于帝尸之上,发火焚之。唐时有五坊,鹰坊是其一。善友为鹰坊主事。

【宫词】兄终弟绍本无嫌,神武横冲旧共谙。口击何如手来击,一时诸将尽怀惭。

【简释】《北梦琐言》载,庄宗晏驾,明宗为将相推举,诸改国号。明帝谓藩邸近侍曰:“五十三事献祖,自太祖至先帝,冒刃血战,为唐室雪冤,身编宗属。武皇功业,是吾功业也,先帝天下,即吾天下也。兄亡弟绍于义何嫌?运亡兴隆,吾当身受。”于是,不改正朔,人服帝之独见也。

《新五代史》载,太祖以嗣源所将骑五百,号“横冲都”。由是,李横冲名垂四方。

《旧五代史》载,嗣源尝与诸将会,诸将自夸武勇。嗣源徐曰:“公辈以口击贼,吾以手击贼!”众惭而止。

【宫词】头白宫娥识旧章,九重新诏戒淫荒。朝餐只进同阿饼,旰食还供法乳汤。

【简释】《通鉴》载,庄宗后宫,存者犹千余人。宣徽使选其美少者,献于监国。监国曰:“宫中职掌,宜谙故事,此辈安知?!”乃悉用老旧之人补之。其少者,任其所适。

《清异录》载,天成中,帝令作“同阿饼”,法用碎肉与面溲和如臂,刀截,每只二寸厚,蒸之。(又)载,明宗在藩,不妄费。尝召幕属论事,各设“法乳汤”半盏。盖瓶中粟所煎。

【宫词】殿庭深夜透凉丝,正是焚香默祝时。昨日五坊新报罢,调鹰唯恐大臣知。

【简释】《新五代史·唐明宗纪赞》载,帝尝夜焚香,仰天而祝曰:“臣本蕃人,岂足治天下,世乱久焉,愿天早生圣人!”(又)载,帝命放五坊鹰隼。

《新五代史·唐臣安重诲传》载,夏州进白鹰,安重诲却之。明宗阴遣人取入。他日按鹰,诫左右曰:“勿使重诲得知!”

【宫词】春入临芳紫翠稠,六宫帘幕上银钩。玉容漫取花相拟,今日名花亦见羞。

【简释】《女红余志》载,明宗与王淑妃看花,一花无风摇动,众叶翻翻复之。明宗笑曰:“此淑妃明秀,花见亦为之羞!”自后宫中呼淑妃为“花见羞”。

《清异录》载,洛阳大内临芳殿,庄宗所建。牡丹千余本,有“小黄娇”、“卵心黄”、“御衣红”、“火焰红”、“紫龙杯”、“紫酥雪”、“夫人粉”、“奴香”、“百叶仙人”、“月宫花”、“蓬蓬相公”、“太平楼阁”诸名称。

【宫词】内阁朝回日未阑,诏遵旧例赐堂餐。潜龙宅里颁新米,又沛鸿恩赈百官。

【简释】《五代会要》载,后唐天成元年五月,诏每月望朔日,赐百官廊下餐。唐室升平日,常参官每日朝退,赐食。谓之“廊餐”。自乾符乱离之后,只遇月旦朔日入阁日赐。上初即位,命百官五日一起居。李琪以为非故事,请罢之。唯每月朔望日,命入阁赐食。至是,宣旨朔望入阁,外依旧五日起居,遂为定式。

《旧五代史》载,天成二年十二月,诏出潜龙宅米,以赈百官。

【宫词】百尔冬衣赐帛锦,御袍只进托罗毡。春回会节园中日,偏费臣工买宴钱。

【简释】《旧五代史》载,同光元年冬十月,诏赐文武百僚冬服,绵帛有差。

《清异录》载,明宗天资恭俭,尝因苦寒,左右进“蒸黄透绣托罗袄”,衣之。(又)载,二年三月壬子,幸会节园。宰相、枢密使及在京节度使,共进钱,捐请开宴。谓之“群臣买宴”。

【宫词】两街功德费传宣,共祝千春似铁坚。神语三珠方并一,可怜数在五楼前。

【简释】《五代会要》载,清泰二年三月,两街功德使奏:“每年圣诞节,诸道、州、府奏荐道士,名为‘紫衣师’。”(又)载,末帝从珂,唐光启元年正月二十三日生于镇州平山县之外舍。以其生日为“千春节”。

《文献通考》载,潞王时,军士谣曰:“除去菩萨,扶立生铁。”寓意闵帝仁弱,末帝刚严。

《旧五代史》载,先是,帝在凤翔曰:有瞽者张蒙,自言知术数,事太白仙人。帝亲校房暠酷信之。一日蒙至府,闻帝语声,骇然曰:“非人臣也!”询其事。即传神语曰:“三珠并一珠,驴马无人驱,岁月甲庚午,中兴戊已土。”至是,帝受册。册曰:“维应顺元年,岁次甲午四月。”庚午朔,帝回视房暠曰:“张蒙神言,甲庚午不亦异乎!”帝令暠共术士解“三珠一珠”事。答曰:“三珠即三帝也。驴马无人驱,即失位也。”

《五代史注洛中纪异录》载,先是甲子至清泰三年,丙申岁云“数在五楼前”。又云“但八九月,戎虏乱中原”。后,大军于太原南五楼村前,大战。九月晋祖(敬瑭),勾结契丹至于城下,王师败绩,至十一月契丹王遣蕃军,送晋祖洛阳。此即“戎虏乱中原”之应也。

【宫词】幞头高戴李家宽,拥护天王甲陛攒。内侍忽宣陪猎去,轻零衫子压雕鞍。

【简释】《旧五代史》载,清泰二年,邺都进天王甲。帝在藩时,有相士言“帝如毗沙天王”,帝知之甚喜。及即位,选军士之魁伟者,披以天王甲,俾居宿卫。因诏诸道造此甲,以进之。

《清异录》载,清泰燕服,凡两品。幞头李家宽者,漆地加金线棱,盘四角差细。(又)载,潞王从珂,出驰猎。从者皆轻雪衫、佛光袴。佛光者,以杂色横合为袴。

○晋

晋,高祖石敬瑭,沙陀部人。唐明宗婿。长兴三年为河东节度史,镇太原。清泰三年,移镇天平,不奉诏。唐主遣兵讨之,求救契丹,约为父子。契丹册以为帝,都洛阳。寻迁开封,在位七年殂。葬显陵,改元一(天福)。出帝重贵,高祖兄敬儒子。初封齐王。皇子幼,大臣景延广等立之。五年,契丹兵入开封、帝降。明年北迁,封负义侯。后没于契丹黄龙府,改元一(开运)。晋共二主,凡十一年。

【宫词】文明宝殿五云腾,万岁频呼记者明。御驾连镖过旧第,梦中早自祚阶升。

【简释】《五代会要》载,清泰三年闰十一月十二日,敬瑭筑坛即位于太原府城之南,其月二十六日,至洛阳。二十九日受朝于文明殿。

《通鉴》载,契丹入边,敬瑭将大军屯忻州。朝廷遣使赐军士夏衣,传诏抚谕。军士呼万岁者数四。敬瑭惧,幕僚段希尧,请诛其倡者,敬瑭命都押衙刘知远,斩三十六人以徇。唐主闻之,益疑敬瑭之反心。

《玉堂闲话》载,敬瑭在本部,尝从容对宾佐曰:“近因昼寝,忽梦若顷年,在洛京时,与天子连镖于路,过旧第。天子请吾入其第,吾逊谢者数四,不得己即促辔而入,至厅事,下马升自祚阶,西向而坐。天子已驰车去矣!”其梦如此,群僚莫敢有所答。是年冬,果有鼎革之事。

【宫词】年年圣诞贺天和,宴启长春响玉珂。殿上谈经循旧例。两街齐诵阿伽陀。

【简释】《五代会要》载,石敬瑭,唐景福元年二月二十八日生于太原汾阳里,以其生日为“天和节”。

《旧五代史》载,天福二年二月辛亥“天和节”,帝御长春殿,召左右街僧谈经“威仪殿”内。

【宫词】强邻徽号互相加,持节谁堪驾使车。四袄三衾邀厚赐,老臣真不愧皇华。

【简释】《五代史注引通鉴考异》载,虏(契丹)遗使加徽号于晋祖,晋亦献徽号于虏。高祖始命兵部尚书王权衔其命,权辞以老病。晋祖乃谓宰相冯道曰:“以此非卿不可!”道无难色。

《丛苑》载,契丹闻冯道有重名,名其与国相同列。戎赐臣下牙笏。及腊月,赐牛头,皆为殊礼。道均纳之,并以诗谢,云“牛头偏得赐,象笏更容持”。虏中大寒,赐道锦袄、貂袄、羊狐貂衾各一。每入谒,服四袄。宿馆中,并复三衾。诗云:“朝披四袄专藏手,夜复三衾怕露头。”及还京师,作诗五章,以述北使之意。首章云:“去年今日奉皇华,只为朝庭不为家。”

【宫词】崇元殿里乐声低,羽吁干戈二舞齐。回鹘随班阶下拜,贡琛同羡玉狻猊。

【简释】《旧五代史》载,天福五年冬至,帝御崇元殿,受朝贺。始用二舞。帝举觞奏“元同之乐”,登歌奏“文同之乐”。举食,文舞奏昭德之舞,武舞奏成功之舞。典礼久废,至是复兴。观者悦之。六年春正月辛酉朔,帝御崇元殿,受朝贺,仗卫如式。刑部员外部李象,上二舞赋,帝览而嘉之。(又)载,回鹘可汗仁美遣使,贡方物,中有玉狻猊,实奇货也。

【宫词】醉语传来入贺许,千春节后早回舆。皇丽枉换王姬贵,七载坤仪册命虚。

【简释】《新五代史·晋家人传》载,高祖后李氏,唐明宗女也。初号永宁公主。清泰二年,封魏国长公主。自废帝立,常疑高祖必反。三年,公主自太原入朝“千春节”。辞归,留之不得。废帝醉语公主曰:“尔归何速?欲与石郎反耶?”公主归,语高祖。高祖由是益不自安。高祖即位,公主当为皇后,天福二年,有司言:“皇太妃尊号己正,请上宝册。”太妃,高祖庶母刘氏也。高祖以宗庙未立,谦抑未遑。七年夏五月,高祖已病,乃诏尊太妃为皇太后,然卒不奉册,而高祖崩。故后讫高祖世无册命。

【宫词】六宫卫仗讶西庄,双镜葡萄焕宝光。鼓呼盈庭齐拜贺,官家今日作新郎。

【简释】《新五代史·晋家人传》载,出帝后冯氏,定州人也,父蒙。高祖为重允娶蒙女,重允早卒,后寡居有色,出帝悦之。高祖崩,梓宫在嫔,出帝居丧中纳之为后。是日,以六宫卫仗,太常鼓呼,命后至西御庄,见于高祖影殿,群臣皆贺。谓左右曰:“我今日做新女婿!”

《清异录》载,开运既私宠冯夫人,其事犹密。以高祖御器用,有“玉平脱双葡萄境”,乃高祖所爱。帝初即位,举以赐冯夫人。冯夫人讶喜,未久册为皇后。

【宫词】吉梦休矜兆玉盘,碧翁早已负高天。郎君真个成容易,谈笑除官问几钱。

【简释】《太平广记》载,开运甲辰,晋出帝问诸学士曰:“朕昨梦一玉盘,中有一玉杯,及一玉带,是何征兆?”李慎仪奏贺,以为玉者帝王之宝也。带者,有誓功之兆。盘盂者,乃守器之象,此为吉梦。不敢有他占。

《清异录》载,晋出帝不善诗,时为俳谐语。咏天诗云:“高平上监碧翁翁。”(又)载,晋出帝志于富贵,才进姓名,即问几钱拜官赐职。出帝谈笑倖臣,私号“容易郎君”。

【宫词】西北扑祭跃金垂,奏告谁知俗礼非。寒食南庄望陵处,御衣灰共纸钱飞。

【简释】《旧五代史·出帝纪》载,天福七年六月庚午,始听政于崇德殿门偏廊,分命廷臣以嗣位,奏告天地、宗庙社稷。遣骁卫将军石德起等,押先皇御马二匹,往相州西山扑祭,用北方之俗礼也。

《新五代史》载,天福八年二月庚午,寒食望祭显陵于南庄,焚御衣纸钱。谓之“焚衣野祭”。乃闾巷人家俗祭也。

【宫词】浅蕃军校半优伶,女乐更番侍御屏。羌笛胡琴堪欣悦,咸和虽好不须听。

【简释】《旧五代史》载,开运元年二月庚午,宰臣冯道等再上表,请听乐,皆不允。时帝自期年之后,于宫中闲举细声女乐。及亲征以来,日于左右召浅蕃军校,奏三弦胡琴和以羌笛,击节鸣鼓,更舞迭歌,以为娱乐。常谓侍臣曰:“此非音乐也!”故冯道等奏请举乐,诏旨未见而止。(又)载,礼仪使撰进高祖袝飨太庙,酌献乐章舞名,请以咸和之舞为名。从之。

【宫词】紫盖无缘障北风,调鹰犹自戏宫中。词臣应诏修降表,新妇殷勤拜阿翁。

【简释】《清异录》载,晋少主北迁至孟津,遗下所张紫罗伞。五层垒垛,檐仍泥金作盘花,但朱柄折矣!

《纲目》载,桑维翰求见言事,晋少主方在苑中调鹰,辞未见。

《新五代史·晋家人传》载,耶律德光遣张彦泽犯京师,以书遗太后,具道已降晋军,且曰:“吾有梳头妮子,窃一药囊奔晋,今皆在否?吾战阳城时,失奚车一乘在否?”又问契丹先为晋获者及景延广、桑维翰等所在。太后及帝闻彦泽至,欲自焚。又得德光书。乃灭火出上苑中。帝召当直学士范质,草降表。又为太后表,曰:“晋室皇太后新妇李氏,伏蒙皇帝阿翁”云云。

○汉

汉,高祖刘暠,初名智远,沙陀部人。汉明帝子,淮阳王刘昞之后。出帝开运二年,封北平王。后契丹入汴,遂即帝位于太原,入都大梁,不改元,仍称天福十二年。明年正月,始改元乾祐。是月殂,葬睿陵。子隐帝承祐立,仍称乾祐。郭威犯阙,被杀,葬颍陵。

汉共二主,凡四年。

【宫词】南指葭芦卷碧旗,河东早启帝王基。军中竞颂昭阳德,散出宫装犒军需。

【简释】《册库元黾》载,汉高祖为河东节度史,天福十一年,天下大雨,太原葭芦茂盛,最上一叶,如旗状,皆南指矣。明年遂即帝位。

《新五代史·汉家人传》载,李后,晋阳人也。高祖起兵太原,赏军士帑藏不足充,欲敛于民。后谏曰:“方今起事,号为义兵。民未得其惠,而先夺其财,殆非新天子所以救民之意也!今后宫所有,请悉出之,虽其不足,兵士亦不以为怨也!”

【宫词】满苑春风放纸鸢,液池新柳尽飞绵。今年破散遵唐例,南御园中过禁烟。

【简释】《五代史·李业传》载,帝与业等狎昵,多为瘦语相讥诮戏,放纸鸢于苑中。

《七修类稿》载,纸鸢本五代汉隐帝与李业所造,为宫中之戏者。纸鸢另外两种史据。一曰:韩信为陈豨造,放以量未央宫之远近。二曰:侯景攻梁台城,内外断绝,羊侃令小儿放纸鸢藏诏于中,以达援军。

《新五代史·汉隐帝纪》载,三年三月己酉,寒食望祭于南御园。

《五代会要》载,汉乾祐三年寒食,隐帝奉皇后幸南御园,家祭。昔日,君王奉先之道,无寒食野祭。自唐庄宗,每年寒食出祭,谓之“破散”,故袭而行之。

【宫词】连珠星早报真王,闻喜中途更兆祥。木拐漫夸来北国,衣冠方禁契丹装。

【简释】《玉壶清话》载,时晋势方炽,陶谷谓所亲曰:“五星数夜连珠于西南,有真主己在汉地。”

《册府元龟》载,汉高祖即位初,自晋赴雒,有司奏置顿厄口镇。帝曰:“地名稍恶,安可宿之?朕记此别有好路!”乃遣人寻之,果坦夷而至于闻喜县。有从骑报过厄口者,多争路坠于绝壑。从臣叹曰:“昔高皇帝避柏人之名,其智若神,我帝恶厄口而入闻喜,真千载之暗合也!”

《新五代史·汉本纪》载,契丹犯京师,出帝北迁。王遣牙将王峻,奉表契丹耶律德光,呼之为儿。赐以木拐一。木拐虏法贵之,如中国几杖,非优大臣不可得。峻持拐归,虏人望之皆避道。峻还为王言:契丹必不能有中国,乃议建国。二月戊辰,河东行军司马张彦威等上笺劝进。辛未,皇帝即位,称天福十二年。(又)载,帝禁造契丹服器。

【宫词】四载荣华过隙驹,石榴花发只须臾。骑驴未得攀龙去,空握摩尼串珠虚。

【简释】《五代史补》载,豫章有僧号“土兰”者,精于数术,自唐末著谶云:“石榴花发石榴开。”议者以“石榴”(石、刘)则晋汉之谓也。再言石榴者,晋汉享祚均不过二世也。

《旧五代史·隐帝记》载,一日,帝语郭威曰:“冥冥之中事,岂偶然哉!”

《清异录》载,汉隐帝之祸,手中犹持小摩尼数珠,凡一百零八枚,盖合浦珠也。

○周

周,太祖郭威,邢州人。汉乾祐三年,为邺都留守,引兵入汴。明年即位,都开封。四年殂,葬嵩陵,改元二(广顺、显德)。世宗荣,本姓柴,太祖养子。嗣位不改元,仍称显德。在位五年殂,葬庆陵。子恭帝宗训立,仍称显德,明年禅位于宋,封郑王,迁房陵殂。追加尊谥,葬顺陵。

周共三主,凡十年。

【宫词】雀儿得谷自高飞,一笑柴翁早泄来。前导暗中呈吉兆,绯衣升紫绿升绯。

【简释】《画墁录》载,郭祖微时,与冯晖同里。一日,有道士业彤,刺人字。因令刺之。郭以颈右作雀,左作谷粟;冯以脐作瓮,中作雁数只。戒曰:“尔曹各于项脐,自爱尔之雀衔谷,尔之雁出瓮,乃亨显之时也。”郭祖秉旄之后,雀谷稍近,登位之后,雀遂衔谷。世号郭威为“郭雀儿”。

《隆平集》载,柴翁者,常独居室。人以为司冥事。一日,大笑不止,妻问其故,不答。翁嗜饮,妻醉之以酒。乃曰:“上帝有命郭郎为天子!”史考,柴翁即守礼之父。史佚其名。

《五代史补》载,周高祖之为柩密使也,每出入,常恍然睹人前导,状若台省吏。其服色,一绯一绿。高祖以为不祥,深忧之。居无何,忽睹前导者,服色绯者改紫,绿者改绯。高祖心始安曰:“彼二人者,但见其升,不见其降,吉兆也!”未几,遂为三军所拥戴。

【宫词】三妃鱼贯侍彤庭,律吕精谱见性灵。孰似中宫能物色,早将天子识雕青。

【简释】《新五代史·周家人传》载,周太皇一后三妃。(又)载,德妃董氏,幼颖悟。始能言,通乐声,知其律吕。

《东都事略·张永德传》载,周太祖柴后,本唐庄宗之嫔御也。庄宗崩,明帝迁归其家,行止河上,遇风雨,止于逆旅。数日,有一丈夫,走过其门,衣敞不能自庇。后见之,惊曰:“此何人也?”逆旅主人曰:“此马步军使,郭雀儿也!”后异其人,欲嫁之。父母恚曰:“汝帝左右人,归当嫁节度史,奈何欲嫁此人?”后曰:“此贵人,不可失也!”遂成婚于逆旅。

《十国春秋·北汉世祖纪》载,威少贱,颈上为飞雀,世谓之“郭雀儿”。至是,见崇使者,具道所以立赟之意。因自指其颈,以示使者曰:“自古岂有雕青天子,幸无以我为疑。”

【宫词】凌桥稳渡荷天功,册礼新颁四庙崇。玉带戎衣皆旧物,母仪别奉太平宫。

【简释】《旧五代史》载,诸军拥帝南行,时河水初解,浮梁未构。是夜,北风凛冽,比旦冰坚可渡,诸军遂济。众谓之“凌桥”。济竟冰泮。时人异之。(又)载,太常卿边蔚,上“追尊四庙谥”议,冯道为四庙册礼使。

《旧五代史·汉高祖李后传》载,周太祖入京,凡军国大事,皆请后发教令以行之。及周太祖为六军推拥,上章具述其事。且言“愿事后为慈母”。后下诰答曰云云:仍出戎衣玉带以赐周太祖。周太祖即位,上尊号曰“德圣皇太后”,居于太平宫。

【宫词】小儿去髻顶团团,元首群扶上御銮。宠眷漫矜十阿父,故人偏得称心官。

【简释】《五代史注·洛中纪异录》载,广顺末,京师讹言,有人还魂,见冥间有数万了髻小儿。由是,无问贵贱之家,小儿有髻子者,皆剃之。识者曰:“小儿,元首者,新君之兆也。”未几,世宗嗣位,即元首也。

《五代史补》载,世宗在民间,尝与邺中大商,颉跌氏往江陵,贩卖茶货。见有卜者王处士,其术如神。世宗同往问焉。方布卦,忽有一蓍跃出,卓然而立。卜者大惊曰:“凡卜筮,而蓍自跃出者,其人贵不可言。况又卓立不倒,得非为天下之主乎!”遽起再拜。世宗虽佯言诘责,而私心甚喜。逆旅夜置酒,与颉跌氏半酣,戏曰:“王处士以我当为天子,若一旦到此,足下要何官?”颉跌氏曰:“某三十年作估来,未有不经京洛者,每见税官,坐而获利。一日所入,可以敌商贾数月,私心羡之。若你为天子,某愿得京洛税院,足矣!”世宗笑曰:“何望之卑也!”及承郭氏之后,践祚。颉跌氏犹在召见,竟以初言与之。

《新五代史·周家人传》载,太祖后柴氏,无子。养家兄守礼之子,以为子。是为世宗。世宗即位,守礼致仕,居洛阳第,以元舅礼之。而守礼亦颇恣横。是时,王溥、王晏、王彦超、韩令坤等,同为将相。皆有父在洛阳,与守礼朝夕往来,唯意所为。洛阳人多畏避。谓号“十阿父”。

【宫词】玉津园里酒频倾,又报江南进寿觥。广德殿开宣乐部,新伶歌舞祝天清。

【简释】《旧五代史》载,显德五年三月辛亥,李景遣所暑,临汝郡公徐辽,进买宴钱二百万。并遣伶官五十人,与辽俱来献寿觞。九月乙丑,赐宰臣枢密使,及近臣宴于玉津园。壬申“天清节”,群臣诣广德殿上寿。江南进奉使,商崇仪代李景,捧寿觞,以献。

《五代会要》载,世宗,唐天祜十八年九月二十四日,生于刑州之别墅。以其日为“天清节。”

【宫词】脱身兵刃掌坤仪,贵以声知术亦奇。新妇自为天下母,误他认作李家妮。

【简释】《新五代史·周家人传》载,世宗后符氏,初适李守贞子崇训。守贞事汉,为汉中节度使,已挟异志。有术者善听人声,以知吉凶。守贞出其家人,使听之。术者闻声后,惊曰:“此天下之母也!”守贞益自负,曰:“吾妇犹为天下母,吾取天之,复何疑哉!”于是决反。而汉遣周太祖讨之,逾年攻破其城,崇训知不免,手自杀其家人,次以及后,后走匿以帷幕自蔽。崇训惶恐,寻后不见,遂自杀。汉兵入其家,后俨然坐堂上,顾军士曰:“郭公与汝王父有旧,汝辈无犯我!”军士见之,不敢迫。太祖闻之,以谓:“一女子能使乱兵不敢犯,奇之!”为加慰勉。其母以后夫家灭亡,而独脱死于兵刃之间,以为天幸。欲使削发为尼,后不肯曰:“死生有命,天也!何必妄毁形体?!”世宗闻后如此,益奇之。及刘夫人卒,遂纳为继室。世宗继位,册为皇后。

【宫词】宵旰深思稼穑难,均民图法赐群官。宫庭漫进鱼龙戏,织妇耕夫最耐看。

【简释】《旧五代史》载,显德五年秋七月,赐诸道节度使、刺史,均田科各一面。唐同州刺史元稹在郡日,奏均户民租赋。帝览其文集,而善之。乃写其辞为图,以赐藩部。

《纲目》载,世宗留心农事,尝刻木为农夫、蚕妇,置之殿庭。

【宫词】珍贡初停御诏颁,谁将滋味悦龙颜。软钉制就笼中雪,更有莲花蕊押班。

【简释】《旧五代史》载,广顺元年诏曰:“天下州府旧贡滋味食馔之物,所以除减。其两浙进细酒、海味、姜瓜,湖南枕子茶、乳糖、白沙糖、橄榄子,镇州高公米、水梨,易定栗子,河东白杜梨、米粉、绿豆粉、玉屑籸子面,永兴御田红秔米、新大麦面,兴平苏栗子,华州麝香、羚羊角、熊胆、獭干、朱柿、熊、红枣、五味子、轻锡,同州石■〈釒敖〉饼,晋绛葡萄、消梨,陕府凤栖梨,襄州紫姜、新笋、橘子,安州粳米、糟味,青州水梨,河阳诸杂果子,许州御李子,郑州新笋、鹅梨,怀州寒食杏仁,申州蘘荷,毫州萆薢,沿淮州郡白鱼……今后并不许进奉。

《清异录》载,京洛白鳝极佳。周朝寺人杨承禄造“脱骨”,独为魁冠,文其名曰“软钉雪笼”。(又)载,郭进家能“莲花饼”馅。自云:周世宗有故婢流落,因传此法。婢言宫中人号“蕊押班”。

【宫词】琵琶绕殿作雷鸣,弦索嗷嘈劝举觥。一种新瓷称御制,青天云破雨初晴。

【简释】《五代史补》载,冯吉,瀛王道之子,能弹琵琶。世宗尝令弹于御前,深欣善之,号其琵琶为“绕殿鸣”。世传柴世宗时,烧造所司,请其色。御批云:“雨过青天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

【宫词】夺真盘钉尽雕香,金格陈来迭迭黄。尚有于阗遗法在,灵前应更荐蒸羊。

【简释】《清异录》载,于阗法蒸羊,广顺中尚食,取法为之。(又)载,显德元年,周祖创造供荐之物。世宗以外姓继统,凡百务从崇厚灵前,看果雕香为之承以黄金,起突迭格,禁中谓之“夺真盘饤”。

猜你喜欢
  卷八百九十一·彭定求
  卷四百四十四·彭定求
  卷四百零五·彭定求
  去非·唐圭璋
  李璮·唐圭璋
  杨冠卿·唐圭璋
  杨適·唐圭璋
  东坡词·苏轼
  窥词管见·李渔
  第二折·佚名
  第二折·石子章
  古今词话·杨湜
  三集卷五十七·乾隆
  卷4 ·佚名
  外集卷二十·陈元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八出 囚鸾·李渔

    〖一剪梅〗(生上)好事磨人直恁奇,既得便宜,又失便宜。身心两处受羁縻,此既难离,彼又难遗。〔忆秦娥〕眉蹙蹙,温柔乡小愁拘束。愁拘束,红丝系紧,反同刖足。东家虽住黄金屋,西家更有人如玉。人如玉,一般情意,忍教孤独。小生误就良缘

  • 第一齣~第九齣·崔时佩

    【顺水调歌】〔末上〕大明一统国。皇帝万年春。五星聚奎。偃武又修文。托赖一人有庆。坐见八方无事。四海尽归仁。如此太平世。正是赏花辰。遇高人。论心事。搜古今。移宫换调。万象一囘新。惟愿贤才进用。礼乐诗文。

  • 第三折·佚名

    (庞涓上,云)某庞涓是也。自从将孙子刖了二足,可早半年有余,抄写天书,将次完备。眼见得那厮便是死的人也。我己曾着人看去了,这早晚怎不见来回话。(卒子上,云)禀元帅得知,谁想孙膑正写天书,中间一阵风魔上来,将天书手中扯了一半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九·佚名

    正统六年五月丙申朔○丁酉户部进粮价银先是 上以南京军民艰食而官廪充积命户部依时值粜之民间至是以所易银来进计一千锭重五万两○给事中张佑言南京后湖库收贮天下图册今与监生厨房相连所供饮食浩大曰夕炊爨不绝恐风

  • 孝闵帝纪·令狐德棻

    孝闵皇帝名觉,字陀罗尼,是太祖的第三个儿子。母亲是元皇后。大统八年(542),生于同州官署。九岁时,被封为略阳郡公。当时有一个善于看相的人史元华见到他,回来后对亲近的人说:“这位公子有极贵之相,只可惜寿命不长。”魏恭帝

  • 张永传·张廷玉

    张永,保定新城人。正德初年,总领神机营,与刘瑾结党。后来他厌恶刘瑾的所作所为,刘瑾也察觉他不依附自己,便叫皇上将张永贬退到南京。张永知道后,径直跑到皇上面前,控诉刘瑾陷害他。皇上召刘瑾来对质,正在争辩,张永便奋力挥拳殴

  • 顾翵传·张廷玉

    顾瞞,字华玉,上元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授广平知县,后连续晋升为南京吏部主事、郎中。正德四年(1509)出任开封知府,多次与镇守太监廖堂、王宏不和,被捕下锦衣卫狱,贬全州知州。在全州任期满,调任台州知府。后历任浙江左布政

  • 一诏书 律令 司法文书 政治类·佚名

    1. 尚书丞昧死以闻、制曰、可。赐校尉钱人五万、校尉丞 司马 千人 候 人三万、校尉史 司马 候丞人二万。(87-89C:11)2. 诏书必明白大书、以两行着故恩泽诏书。无嘉、书佐方宜以二尺两行与嘉长短等者以便宜从事毋令刺史到

  • 卷九 盘庚上第九·孔颖达

    盘庚五迁,将治亳殷,自汤至盘庚凡五迁都,盘庚治亳殷。○盘,本又作般,步干反。治,直吏反。民咨胥怨,胥,相也。民不欲徙,乃咨嗟忧愁,相与怨上。○胥,徐思馀反。怨,纡万反。作《盘庚》三篇。[疏]“盘庚”至“三篇”○正义曰:商自成汤以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孔子

    【原文】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注释】 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其: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的”、“他们的”。这里到底是代指父母还是儿女,历来有不同的理解。 【译文】 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做

  • 卷十八·孙瑴

    钦定四库全书古微书卷十八明 孙防 编礼稽命征运有兴衰教有因革皆稽之乎礼礼也者命之元也故惟礼文质可以征命礼之动淆也与天地同气四时合信隂阳为符日月为明上下和洽则物兽如其性命天子祭天地宗庙六宗五岳得其宜则五

  • 修行方便道升进分第五·佚名

    比丘安般念,功德住升进。能令智慧增,我今次第说。功德住已进,进复功德住。是故说修行,功德住升进。修行於鼻端,系心令坚住。专念谛思惟,正观依风相。入息与出息,系心随忆念。忆念若不忘,是初功德住。彼功德住已,复起方便求。更

  • 新华严经论 第三卷·李通玄

    长者李通玄撰 第二明依宗教别者。夫大觉出兴。称真智而自在。法身无际。等群品以同躯。任器现形应根施教。如空谷响应击成音。谷响无心亦无处所。但以随缘而能普应。如来设教亦复如是。称自根缘得自心之法。随增广而

  • 撰集三藏及杂藏传·佚名

        不载译人名附东晋录  佛涅槃后迦叶阿难于摩竭国僧伽尸城北撰集三藏及杂藏传。  先礼佛已  礼法众僧  各受集法  此诸法典  除去五盖  一心听受  说所聚法  如阿难说  当共信乐  是阿难

  • 目次·晦翁悟明

    续藏经 联灯会要宋 悟明集联灯会要目次卷第一 序  毗婆尸佛 尸弃佛  毗舍浮佛 拘留孙佛  拘那含牟尼佛 迦叶佛  释迦牟尼佛 竺乾应化贤圣   西天祖师  初祖摩诃大迦叶 二祖阿难陀  三祖商那和

  • 敘·丈雪通醉

    慨夫教外別傳之旨,悉成義學筌蹄;單傳直指之風,盡變詩文騷雅,秖圖熱鬧,不顧凌危,非大力量、大氣魄鐵橛漢,何能挽世頹波,作中流礎柱。丈雪和尚無情無識并無面目,無學、無文兼無一元字腳,無入世法亦無出世法,萬里南來,深知其為破山老

  • 锦带书十二月启·萧统

    旧本题梁昭明太子萧统撰。陈振孙《书录解题》又云:梁元帝撰。此事俪语,在法帖中章草月仪之类。详其每篇自序之词,皆山林之语,非帝冑所宜言。且词气不类六朝,亦复不类唐格,疑宋人案月令集爲骈句,以备笺启之用,后来附会

  • 太平经圣君秘旨·佚名

    太平经圣君秘旨,原题「传上相青童君」,青童君乃神仙之名。据近人王明考证,此书当系唐末闾丘方远从《太平经》中辑出。北宋贾善翔《犹龙传》卷四称:「《太平秘旨》一卷,上相青童君受,言守一之法」,即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