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黄楼赋并叙》原文

熙宁十年秋七月乙丑,河决于澶渊,东流入钜野,北溢于济,南溢于泗。八月戊戌,水及彭城下。余兄子瞻适为彭城守,水未至,使民具畚锸、畜土石、积刍茭、完室隙穴以为水备,故水至而民不恐。自戊戌至九月戊申,水及城下,有二丈八尺,塞东、西、北门,水皆自城际山。雨昼夜不止,子赡衣制履屦,庐于城上,调急夫、发禁卒以从事,令民无得窃出避水,以身帅之,与城存亡,故水大至而民不溃。

方水之淫也,汗漫千余里,漂庐舍,败冢墓,老弱蔽川而下,壮者狂走,无所得食,槁死于丘陵林木之上。子瞻使习水者浮舟楫、载糗饵以济之,得脱者无数。

水既涸,朝廷方塞澶渊,未暇及徐。子瞻曰:“澶渊诚塞,徐则无害。塞不塞天也。不可使徐人重被其患。”乃请增筑徐城,相水之冲,以木堤捍之。水虽复至,不能以病徐也,故水既去而民益亲。于是即城之东门为大楼焉,垩以黄土,曰土实胜水。徐人相劝成之。辙方从事于宋,将登黄楼览观山川,吊水之遗迹,乃作黄楼之赋。其辞曰:

子瞻与客游于黄楼之上,客仰而望,俯而叹,曰:“噫嘻殆哉! 在汉元光,河决瓠子,腾蹙钜野,衍溢淮泗,梁、楚受害,二十余岁。下者为污泽,上者为沮洳。民为鱼鳖,郡县无所。天子封祀太山,徜徉东方,哀民之无辜,流死不藏,使公卿负薪以塞宣房,瓠子之歌,至今伤之。嗟唯此邦,俯仰千载,河东倾而南泄,蹈汉世之遗害。包原隰而为一,窥吾墉之摧败。吕梁龃龉,横绝乎其前,四山连属,合围乎其外。水洄洑而不进,环孤城以为海。舞鱼龙于隍壑,阅帆穑于睥睨。方飘风之迅发,震鞞鼓之惊骇。诚蚁穴之不救,分闾阎之横溃。幸冬日之既迫,水泉缩以自退、栖流枿于乔木,遗枯蚌于水裔。听澶渊之奏功,非天意吾谁赖?今我与公,冠冕裳衣,设几布筵,斗酒相属,饮酣乐作,开口而笑。夫岂偶然也哉?”

子瞻曰:“今夫安于乐者,不知乐之为乐也,必涉于害者而后知之。吾尝与子凭兹楼而四顾,览天宇之宏大,缭青山以为城,引长河而为带,平皋衍其如席,桑麻蔚乎旆旆。画阡陌之纵横,分园庐之向背。放田渔于江浦,散牛羊于堙际。清风时起,微云霟。山川开阖,苍莽千里。东望则连山参差,与水背驰,群石倾奔,绝流而西。百步涌波,舟楫纷披,鱼鳖颠沛,没人所嬉。声崩震雷,城堞为危。南望则戏马之台、巨佛之峰,岿乎特起,下窥城中。楼观翱翔,巍峨相重。激水既平,渺莽浮空。骈洲接蒲,下与淮通。西望则山断为块,伤心极目,麦熟禾秀,离离满隰。飞鸿群往,白鸟孤没,横烟澹澹,俯见落日。北望则泗水湠漫,古汴入焉,汇为涛渊,蛟龙所蟠。古木蔽空,乌鸟号呼。贾客连樯。联络城隅。送夕阳之西尽,导明月之东出。金钲涌于青嶂,阴氛为之辟易,窥人寰而直上,委余彩于沙碛,激飞楹而入户,使人体寒而战栗,息汹汹于群动,听川流之荡潏,可以起舞相命,一饮千石,遗弃忧患。超然自得。且子独不见夫昔之居此者乎?前则项籍、刘戊,后则光弼建封,战马成群,猛士成林,振臂长啸,风动云兴。朱阁青楼,舞女歌童,势穷力竭,化为虚空。山高水深,草生郊墟。盖将问其遗老,既已灰灭而无余矣。故吾将与子吊古人之既逝,闵河决于畴昔,知变化之无在,付杯酒以终日。”

于是众客释然而笑,颓然就醉,河倾月堕,携扶而出。

猜你喜欢
  卷六百九十·彭定求
  宋丰之·唐圭璋
  陈郁·唐圭璋
  岭云海日楼诗钞卷三·丘逢甲
  {巡视月高儿}·佚名
  卷一百十七·王奕清
  卷第二十二·陈与义
  卷475 ·佚名
  提要·陈起
  卷一百十一·陈思
  卷一百三十七·陈廷敬
  范成大词作鉴赏·佚名
  姚宽词作鉴赏·佚名
  卷八·马臻
  卷四 词论·施蛰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七言卷四十六·洪迈

      七言  开元杂题七首      陆龟䝉  玉龙子  何代奇工碾玉英细髯纎角尽雕成烟干雾悄君心苦风雨长随一掷声  照夜白  雪蚪轻⿰歩如飞一练腾光透月旗应笑穆王抛万乘踏风鞭露向遥池  汤泉  暖殿流

  • 第三十一章 后汉的盛衰·吕思勉

    后汉自公元25年光武帝即位起,至公元220年为魏所篡止,共计192年;若算到公元189年董卓行废立,东方起兵讨卓,实际分裂之时为止,则共得175年;其运祚略与前汉相等,然其国力的充实,则远不如前汉了。这是因为后汉移都洛阳,对于西北两

  • 卷一百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一百七校讐略【三】武英殿校刋十三经注疏考证【春秋至孝经共一百二十九条】春秋左传隐公二年纪裂繻来逆女注吕祖谦集解引注有纪国在东莞剧县七字当在裂繻纪大夫注下刋本并误 七年戎伐凡伯于楚

  • 卷二百九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九十七世职表二十正红旗蒙古世职【一等轻车都尉 二等轻车都尉 三等轻车都尉 骑都尉云骑尉】一等轻车都尉<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九十七><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

  • 卷三十五·陆宗楷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五生徒【臣】等谨案周礼乡学教庶人国学教国子及庶人之俊乡学秀者之升曰选士国学秀者之升曰进士自汉设博士弟子唐则六馆生徒宋之三舍生元明之陪堂伴读官民监生虽铨综代异而损益因时载在

  • 卷一·汪克宽

    <經部,春秋類,春秋胡傳附錄纂疏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胡傳附録纂疏卷一元 汪克寛 撰隱公上【公名息姑在位十一年左傳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繼室以聲子生隱公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為魯夫人故仲子歸於我生桓公惠

  • 卷十五·蔡卞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名物解卷十五宋 蔡 卞 集解杂释泉  丘  风  忧  贤人君子杂解泉泉水之上出也故以喻政令下泉是也氿泉不正出之泉而物所病也故言浸获薪槛泉正出之泉而物所生也故言采其芹秩秩斯干德泽之流有

  • 卷一·胡广

    <经部,书类,书传大全钦定四库全书书传大全卷一明 胡广等 撰虞书虞舜氏因以为有天下之号也书凡五篇尧典虽纪唐尧之事然本虞史所作故曰虞书其舜典以下夏史所作当曰夏书春秋亦多引为夏书此云虞书或以为孔子所定也【

  • 卷七·佚名

    △庄严品第二十二善男子,尔时大悲菩萨摩诃萨。五体礼宝藏如来足已,还坐如来前。问宝藏如来言:世尊,说菩萨道决定三昧门净资用法门。世尊,云何得满三昧门净资用法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具何资用得住坚固。以何决定三昧门而

  •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二·欧阳竟无

      尊者勝友造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   [一]總釋學處   上明由序是說戒緣起.下述諸門指陳論學處。且一一學處有二十一門.言二十一   者一犯緣起處二能犯過人三所犯之罪四所犯境事五所由煩惱六[二]制戒利益

  •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六(本)·窥基

    经。佛欲重宣此义(至)有一大宅赞曰。下颂。总有一百六十五颂。分之为二。初八十四行半颂。颂前法喻。后告舍利弗汝诸人等皆是吾子我即是父。下有八十行半颂。是第三大段。劝信解于此经。欣当成之佛智。初中有三。初六

  • 卷第三十九·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三十九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十无尽藏品第二十二 【论】将释此品三门如前一释品名目者为此说十种藏依法立名可知第二释品

  • 第九 静虑相应·佚名

    第一 恒河广说[一]第一 初清净一~二舍卫城。&ldquo;诸比丘!有四静虑。以何为四静虑耶?三诸比丘!于此有比丘,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于由离生喜与乐之初静虑具足而住。四寻伺止息故,则内净,心则一趣,于由无寻、无伺三摩地,

  • 莎车府乡土志·甘曜湘

    甘曜湘修。莎车,原称叶尔羌,清光绪八年(1882)置直隶州,二十八年改府。曜湘,光绪末署莎车府知府,奉饬采集乡土志以为小学课本,遂修是志。列五门13目,略述该地历史、政治、经济、地理、民族等。内容极为简略,仅2000余字。惟所载

  • 回忆鲁迅先生·萧红

    萧红撰。载1939年10月14日、16日至20日新加坡《星洲日报·晨星副刊》,原名《鲁迅先生生活散记》,后增补充实为《回忆鲁迅先生》,于1940年7月由生活书店出版。作者从自己的亲身接触中,通过点点滴滴的琐事,忆述了鲁迅先

  • 龚鼎孳诗集·龚鼎孳

    龚鼎孳诗集263首。龚鼎孳诗中很大一部分是表现对仕清的自责与悔恨,也就是失路之悲。“失路”一词在龚诗中运用最多,其出现频率之高都是他同时代的文人集中所少见的。再如著名的《初返居巢感怀》:“失路人悲故国秋,飘零不

  • 谪星说诗·钱振锽

    诗话著作。近人钱振锽撰。钱振锽,字梦鲸,号庸人,又号名山,阳湖(今江苏常州)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授刑部主事。有《名山集》等。《谪星说诗》一卷,以论评为主,大抵推重白居易,服膺王若虚之论;强调作诗要自抒胸

  • 台湾兵备手抄·佚名

    本书不分卷,据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所藏抄本编印。按清代台湾兵备掌于台湾镇挂印总兵官之手,「台湾兵备字抄」,即为台湾总兵掌理兵备随时应用之手册。据考,此一「手抄」为同治十一年至十二年间台湾总兵林宜华所用。经整理后